品牌如果沒有使命,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

2020-10-20 七邵
本文首發公關之家

18—19年,最令人震驚的品牌,非瑞幸咖啡莫屬,成立18個月,就登上美國納斯達克,市值高達百億。

2020年,截至到目前,同樣最令人震驚的品牌,依然是瑞幸咖啡,只不過,讓人震驚的方式來了個180度大反轉。

4.2日,瑞幸財務造假一事被敗露,2019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存在22億元人民幣的虛假交易額,而當期的營收不過29億,虛假比例竟高達75.8%。

然而,最近又發生了一件令人大跌眼鏡的事情,一位新手媽媽,在訓練孩子趴睡過程中,眼睜睜看著孩子從哭泣、掙扎,到嘴唇發紫、口吐鮮血,最後沒了氣息。

而事情發生背後的推手,和一家育兒機構——「芝士小餛飩」脫不了關係,捏造資質、精準恐嚇、販賣焦慮,為了金錢,在法律與道德的邊緣不斷試錯。

我發現這些品牌乃至絕大多數品牌,都存在一個問題或者是缺少又或者是不夠重視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

是什麼呢?是營銷方法嗎?

顯然不是,裂變增長、私域流量、社群運營、直播帶貨、創意傳播……,品牌方在不斷的試錯與跟進,以及探索更多新的玩法。

那它們真正缺的是什麼?

是以解決問題為出發點,為社會為消費者創造價值,根植於內心深處的使命,用品牌的話來說,就是品牌使命。

當我們追求的太多,被利益蒙蔽了雙眼,就會忘了自己應該做什麼、真正想要什麼。

如果瑞幸咖啡、芝士小餛飩有自己的使命,我想它們就不會做出這些事情了;如果其他品牌也有自己的使命,並且一步一個腳印的去踐行,我想它們一定會更上一個階梯。

下面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聊聊品牌使命:

  • 什麼是品牌使命以及和價值觀、願景的關係?

  • 為什麼很多品牌沒有或者不重視使命?

  • 品牌使命對品牌兩個方面的作用。

  • 如何找到自己的品牌使命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


1

什麼是品牌使命以及和價值觀、願景的關係?

說到品牌使命,我想你一定不會很陌生,即使自己的品牌沒有,也一定聽過,比如阿里的——「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而且,品牌使命一般都會和品牌價值觀、品牌願景組合使用,我把它稱為品牌文化鐵三角。

有人會有疑問,它們和企業使命、企業價值觀、企業願景有什麼區別呢?
它們並無本質上的區別,你可以把它們劃上等號。

如果你沒有搞清楚它們是什麼,你很難將它們的作用發揮到最大,甚至有可能還會給品牌帶來極大的副作用。

國內諮詢機構思創客將品牌使命、願景和價值觀,分別概括為找意義、尋目標、樹要求,我深為認同。

品牌使命找意義:我們這個品牌的存在,對這個社會有著怎樣的意義?想解決社會上存在的什麼問題?

品牌願景尋目標:我們這個品牌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品牌,做到一個什麼樣的程度?

品牌價值觀樹要求:我們這個品牌對自己內部的組織有什麼樣的要求?

我們以阿里巴巴為例,看一下它的品牌使命、願景和價值觀。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是阿里的使命;「讓客戶相會、工作和生活在阿里巴巴,並持續發展最少102年」是阿里的願景;「客戶第一、團隊合作、擁抱變化、激情、誠信、敬業」是阿里的價值觀。

建立使命、願景和價值觀,並不難,難的是你如何一如既往的去踐行,尤其是當它們和利益發生衝突時。

品牌文化鐵三角中,很多品牌主最樂意探討的應該是品牌願景了,因為他們對自己想成為什麼,最感興趣,往往會樹立一個很大的目標。

比如「衝出亞洲走向世界」、「讓全世界都吃上美味的土雞」、「成為中國最令學生喜歡的培訓機構」。

而對於品牌使命,要做什麼、要給社會、給消費者創造什麼樣的價值,他們卻不夠重視,甚至漠不關心。

也能理解,畢竟人總是趨利避害的,但是做品牌,如果沒有解決這個問題,你是很難獲得持續、長久、良性的發展。

使命、願景和價值觀,其中使命是品牌主最容易忽視,但是卻最應該重視的,當然,並不是說其他兩者不重要。

2

為什麼很多品牌沒有或者不重視使命?

那麼,為什麼很多品牌沒有或者不夠重視品牌使命呢?我找到了以下幾個原因。

1.不知道品牌使命

這類品牌主不知道什麼是品牌使命,自然就不會去尋找自己的品牌使命。

就像有些品牌主不知道品牌名字的作用,起的名字晦澀難懂,難於識別。

2.本身沒有品牌使命

這類品牌主做品牌、做企業不是以解決消費者的問題出發、為消費者創造價值,他們純粹的只是想賺錢,賺更多的錢。

所以他們本身並沒有什麼使命,創立的品牌自然也找不到什麼意義。

3.有品牌使命但並不重視

這類品牌主為創立的品牌建立了品牌使命,找到了存在的意義。

但是它們的品牌使命早已淪為一句大空話,沒有被品牌主重視。

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一個是品牌主沒有去挖掘、放大品牌使命的作用;另一個是覺得品牌使命需要長期才能產生作用,或者是不能產生什麼實際的收益。

後者導致的結果就是,與其在品牌使命上花時間和精力,還不如做幾場活動、搞幾場直播帶貨來的實在。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品牌還處在生存階段,很多品牌主認為,活下來再說,先別整這些虛的。

畢竟,當苟且都沒有解決的時候,哪裡還有心思暢想詩和遠方。

3

品牌使命對品牌兩個方面的作用

為什麼會出現很多品牌沒有或者不夠重視品牌使命的現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品牌主不知道品牌使命的作用以及沒有去挖掘、放大它的作用。

下面,我從兩個方面闡述品牌使命的作用。

1.對內的作用

對內主要是企業組織內部,包括員工、合作夥伴等等。
其中,如何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又是一道難題。有人說,用完善的晉升制度、豐厚的工作待遇。

當然,這些可能會起到一些作用,但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首先,我們得明白,好的積極性一定是主動的,並不完全由外界的利益等因素驅動。

我們對感興趣的事情,會很積極主動,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的工作,工資並不高,卻依然樂此不疲。

其次是對有意義的事情,比如還有很多人,毅然放棄高薪工作,去大山裡支教。

再來看品牌使命,它是在講為社會創造價值,能給別人帶來什麼,承載的,是品牌存在的意義。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我想早期加入阿里的員工,尤其是淘寶的員工,都能從中感受到一絲自豪,自己幹的工作,即使微不足道,卻也在為踐行這個使命貢獻一份力量。

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在他們的內心深處,還是樂意並且嚮往去幹一些對社會很有價值、很有意義的事情的。

關鍵還是在於企業能不能把一件事情賦予相應的意義,讓員工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1983年賈伯斯對時任百事可樂公司總裁的約翰·斯卡利說了這樣的一句話,「你是想一輩子賣糖水,還是想和我一起改變世界」。

於是斯卡利毅然來到了蘋果公司並擔任了蘋果公司的CEO,賈伯斯給品牌賦予的使命,不是賣電腦賣手機,而是改變世界,有著非凡的意義。

如果百事可樂的創始人早就和約翰·斯卡利說,「們賣的不是糖水,而是在傳遞快樂」,或許他就不會走了。

當然,最重要的是,品牌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就找到了存在的意義和前進的方向

當時生意難做,商家只能把自己的產品賣給周圍幾公裡的人群,阿里為了讓生意更容易做,幫助他們把生意搬到了線上,相繼又完善了支付、物流等系統,可以說都是在踐行讓生意更好做的使命。

2.對外的作用

對外主要是指品牌的目標消費者。

一直以來,有在思考一個問題,品牌發送什麼信息,可以相對深度的打動消費者,從而讓消費者對品牌產生好感,並且加大購買的可能?

顯然,理性信息不能打動,比如專注行業20年、暢銷72個國家等等,只能做到說服,讓消費者信服。

而打動,一定是在用感性信息與消費者進行情感上的交流,獲得消費者內心的好感和認可。

我們不妨想一下,在什麼情況下你會被感動?

是不是如果有人為了你,默默的在付出,做了很多事情,你就會被感動?比如你的父母、你的朋友、你的愛人。

對於品牌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你為了解決消費者的問題,真心誠意的在付出,做了很多努力,並且能讓他們感知到,他們就會產生一些感動,在心裡上與品牌形成呼應。

而品牌使命就能做到這一點,消費者能從中讀出你為他們解決問題的態度和決心。

比如你是一個商家,做生意遇到了難題,正愁產品賣不出去,有同樣兩家平臺,一家是阿里,一家是易迅。

假如兩家你之前都沒聽過,阿里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易迅沒有使命。

相信你內心會更傾向於阿里一些,因為你能從它的使命中讀出它為你解決問題的態度。


為了寒風中的你,波司登努力42年」,看到這句廣告語時,你心裡會不會有些暖意?

當然,它不一定是品牌的使命,我們卻能從中讀出波司登為了做出高品質的羽絨服一直在努力。

除了廣告語之外,還可以拍上一支視頻,講波司登這42年裡,為了寒風中的你,做了哪些努力。

再藉助社交媒體傳播,我想,應該會引起很多消費者的點讚和好感。

4

如何找到自己的品牌使命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

知道品牌使命的作用了,也很想給自己的品牌建立品牌使命,但是如何著手呢?

我這裡分享兩個要點。

1.找到消費者的痛點

所謂痛點,可以理解成消費者在完成一個任務時,最重視的點,如果這個點沒有被解決,心裡會產生痛的感覺。

對於買插座,消費者要完成的任務是使用插座,那使用插座過程中,他們最重視的是什麼呢?

是插座的外觀嗎?對於絕大部人來說,還是安全問題。

所以如果你是做插座的,那你的品牌使命就可以和安全產生關聯。

比如公牛插座的「保護電器、保護人」,雖說是公牛插座的廣告語,但作為品牌使命,依然是恰到好處。

2.在此基礎上做升華

有時候品牌使命也並不適合關聯消費者的痛點,往往需要做一定的升華,站在更高層次去看問題。

比如對於分眾傳媒的潛在顧客,他們的痛點是什麼呢?


想打造品牌,但是還沒有什麼品牌知名度,又或者是品牌升級了,需要再一次高頻次的傳遞品牌信息,換句話說,就是需要曝光。

如果分眾傳媒只是為了解決品牌曝光的問題,那它的使命可能就會和曝光有關聯。

但是,分眾傳媒的使命是什麼呢?我在創始人江南春的講話中找到了答案。

分眾的使命就是幫助中國企業從同質化到差異化,從價格戰到價值戰,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品牌,成為推動中國品牌的第一力量。

顯然,分眾的使命做了很大的升華,看到了品牌更深層次的問題。

相信很多品牌主看到分眾的使命之後,內心不經意的多了幾分對分眾的好感和認可。

以上分享的兩個要點,可能對你找到自己的品牌使命並沒有什麼作用,更多的是拓展了一些思路。

其實,你只要不斷地問自己兩個問題。

你想解決消費者的什麼問題?你想為消費者創造什麼樣的價值?

所謂的有意義,一定是解決了消費者的問題,為社會為消費者創造了價值。

有時候,無招勝有招,聽從你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3.踐行使命是首要

建立品牌使命只是一句話的事,踐行品牌使命卻是長期堅持的事情。

品牌使命能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取決於品牌主如何去踐行它。

畢竟,消費者單從一句話中,能感知到的信息有限。你需要不斷的為這句話加注,做出一些實實在在的努力。

假如格力空調的使命是,「讓人們用上更好的空調」,那為了做出更好的空調,格力空調做了哪些努力呢?

可能是聘請更優秀的人才、研發更先進的技術,幾十年如一日的鑽研……,這些都是在為完成使命,所做的努力。

4.傳播使命是關鍵
上文講到,品牌使命對品牌有兩個方面的作用,分別是對內和對外。

對外主要表現在品牌的目標群體對品牌使命的好感和認可,在心理上產生聯繫。

因此,想達到這個效果,品牌必須要傳播自己的品牌使命,讓目標群體知道。

並且,還要讓他們知道品牌為踐行自己的使命,付出了哪些努力。

其次,還需要從不同方面去重複傳播品牌使命,才能達到讓目標群體深刻、持續記 憶的效果。

而在傳播品牌使命的過程中,一定要真心誠意,來不得半點虛情假意。

品牌使命的本質是品牌主給品牌下了一個命令,這個命令是讓品牌去解決社會上的問題、消費者的問題,或者是去創造更多的價值。

所以,不一定非要用使命表達出來,比如像服裝、飲料等一些消費品牌,大談使命,可能過於嚴肅。

那就可以直接表達,這個品牌想給消費者帶來什麼價值,傳遞什麼樣的理念。

像NIKE一直在傳遞的就是——「永不停息的個人奮鬥」,鼓舞著無數人。

5

寫在最後

如果把一個品牌的成長分成0-1和1-100兩個階段,前階段是為了活下去,後階段是為了活得更好。

很多品牌都會犯以下這個錯誤。

生存都解決不了的時候,還談什麼使命;反正現在已經活得很好了,還談什麼使命。

正確的觀念、正確的做法,是把品牌使命貫穿於品牌的整個成長過程中,指導品牌不斷發展。

品牌有什麼樣的使命、想解決什麼樣的問題、想創造什麼樣的價值,影響一個品牌最終能走多遠。

賣電腦和改變世界,是完全兩個不一樣的未來。

對於我們個人而言,又何嘗不是如此。

能創造什麼價值,影響的是你現在的收益和成就;想創造什麼價值,卻能影響你以後的收益和成就。
你的使命又是什麼呢?你想解決什麼問題,創造什麼價值呢?
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每個人深刻思考以及用一生來回答。

解決問題和創造價值,應該是每個品牌一誕生下來就要有的使命。

相關焦點

  • 宗教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在大眾的認知中,宗教被認為是超自然的存在,曾經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在當今的社會依然影響深遠。宗教的定義很難被確定,更多是源於其是由眾多個人的信仰所組成,每個人對宗教有自身的理解。連偉大的社會學家馬克思.偉伯對此也避而不談。「即使去嘗試給出這樣的定義,它也只能出現在這個研究的結尾。」
  • 如果沒有會喝易武茶的人,好茶的存在就沒有意義
    接下來就是周紅傑老師研究的菌種添加,把各種微生物產生什麼作用都研究清楚了,在這個基礎上他開發了一套工藝類似於添加茶曲(類似釀酒添加酒麴)。這套工藝理論上是完美的,但是在市場上沒有得到廣泛接受。發酵最重要的一點是環境適不適合微生物生長,底物如果不適宜微生物,即使加進去微生物也無法生長。發酵很多時候不是考慮菌怎麼長,而是考慮為微生物營造什麼環境。
  • 企業文化的存在意義
    文化是什麼?企業文化是什麼?廣義上說,文化是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上說,文化是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組織機構與制度。企業文化則是企業在生產經營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為全體員工所認同並遵守的、帶有本組織特點的使命、願景、宗旨、精神、價值觀和經營理念,以及這些理念在生產經營實踐、管理制度、員工行為方式與企業對外形象的體現的總和。它與文教、科研、軍事等組織的文化性質是不同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 ACF極限緩震材料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存在即是真理,世間萬物存在都有其特定的意義。一個人、一件物品、一個錯誤都有其存在的意義,一個人存在的最根本、最直接的意義就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一件物品存在的意義更多的是為人類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一個錯誤存在的意義都是為了讓人警醒、去進行自我反省,如此,ACF極限緩衝材料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要了解ACF極限緩衝材料存在的意義,首先要先了解研發出ACF極限緩衝材料的ACF實驗室。
  • 存在性焦慮:通往生命的意義
    &34;是一種模糊的緊張意識、煩惱,或許甚至由於某種原因使本來能夠達到的目標沒有達到所引起的&34;(quiet desperation)。被困在存在性焦慮中的人會有一種生命的缺失感——仿佛有些對自己而言很重要的東西突然消失了,而自己卻說不出失去的到底是什麼。
  • 周志懿:首席品牌官承擔著振興中國品牌事業的神聖使命
    以下為致辭實錄: 各位領導、專家,各位首席品牌官,大家上午好: 剛才我坐在臺下的時候就在想,今天召開的2019首席品牌官高端論壇,對中國品牌事業的開拓具有重要意義,甚至可以說是品牌專業人才發展的裡程碑事件。
  • 歐賽斯品牌商學院之第20講 | 品牌第五大發展方向:精神使命
    從馬斯洛的需求五層次理論看品牌的五大發展方向之五:精神使命馬斯洛需求五層次理論中最高一個層次是自我實現的需求,如果把一個組織比喻成一個人,則組織最高級的需求就是組織的精神和使命。一個強有力的組織必須要靠使命驅動。企業的使命不僅回答企業是做什麼的,更重要的是為什麼做,是企業的終極意義。崇高、明確、富有感召力的使命不僅為企業指明了方向,而且為企業的每一位成員明確了工作的真正意義,激發內心深處的動機。
  • 李善友:2021,人生皆有意義,使命終將降臨!
    來源:財經記者圈編者按:如果你還覺得自己年輕,那今天這堂課很有可能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課,不是因為我講得好,是因為這個主題重要,越早的臨在當下,越早找到自己的使命,你將越早的成為自己。我們怎麼感知到自己的使命呢?我們可以間接感知它,即使不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麼,只要我們相信使命的存在,它已經起作用了。
  • 李善友:2021,人生皆有意義,使命終將降臨
    來源:正和島標準如果你還覺得自己年輕,那今天這堂課很有可能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課,不是因為我講得好,是因為這個主題重要,越早的臨在當下,越早找到自己的使命,你將越早的成為自己。我們怎麼感知到自己的使命呢?我們可以間接感知它,即使不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麼,只要我們相信使命的存在,它已經起作用了。
  • 如果不能改變世界,我們的存在有何意義?
    如果不能改變這一切,我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今天的文章,麥格拉思一開始就拋出了四個關鍵問題,並在全文加以探討。關於意義的問題,你能否發現「意義的驚現」?關於生命意義的理論,社會心理學家羅伊·鮑邁斯特(Roy Baumeister)最近提出了一種很有價值的分析。他指出,要找到人生真正的意義,我們必須首先來面對並探討一些主題。
  • 大學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大學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最近一段時間裡在媒體中看到幾位大學教授對中國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的批評。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聽到學生說「要去金融公司」,深感憂慮的他說「中國大學的導向出了大問題」。北京大學饒毅教授說青年人要選「對國家有意義的職業」,而大學的目標不能是培養「馬雲和川普」。耶魯大學的陳志武教授也得到了類似的觀察,他最好的學生退學回國「管理投資基金」,他就此反思中國教育讓學生只知道「養家餬口」,對工作沒有激情和興趣。  幾位教授都是我素來仰慕的前輩高人,饒毅教授更是我心中知識分子和科學家的標杆和楷模。
  • 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聽完專家的解釋明白了!
    在眾多的困惑中,有一個讓古人和現代科學家一直深思的問題,那就是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其實對於這種困惑,古人並沒有現代科學家那麼執著。在古代,許多人相信神仙的存在。根據神話的傳說,人類是上帝創造的,所以人類存在的意義沒有什麼值得考慮的。 但是人類進入科學時代後,我們都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上帝,那些古代人類不了解的神秘現象,科學是可以解答的。
  • 民族品牌都沒有,中華口腔醫學會有什麼意義
    如今,電視廣告的時代過去了,與冷酸靈同時代的民族品牌黑妹、兩面針等,大多一蹶不振,冷酸靈還好嗎?牙膏市場銷量第五,在抗敏感的細分市場佔有率超過60%,在佳潔士、高露潔等外資品牌衰退時仍然保持增長,這個誕生於1987年的老品牌,依靠企業管理和品牌年輕化散發出新生的活力。
  • 人類存在的意義!
    這些需求會被創造者賦予在不同層次級別的生命身上,讓生命肩負著宇宙不斷發展和前進的責任與使命。所以說,在這個宇宙中生命佔有很重要的位置。生命的存在為宇宙貢獻了非常大的力量。不同層次級別的生命擔負的職責與任務是不同的。作為高智慧生命的人類肩負的職責與任務是:引領並帶動宇宙中較低維次空間的發展與進步。
  • 對比沒有家委會的年代,現在家委會的存在究竟有什麼意義?
    ,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在全國範圍內興起了班級家委會這個團體,如今的我已經是家委會群裡的一名普通家長成員,我一直在思索對比沒有家委會的時代,這樣的團體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除了這些沒有任何意義的閒聊外,家委會代表在需要各位家長提供資源的時候是最活躍的,尤其是教師節的時候,直接就代表了所有家長需要做點什麼。在學校搞活動的時候,全部是我們家長成員無償提供車輛和各種用品,但經費都是由代表保管和支出,原始票據和用途也從未向所有家長披露公布過。
  • 《世界盡頭的咖啡館》: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全書其實旨在討論一個問題,書中稱其為PFE(Purpose For Existing),也就是存在意義。第一個問題:你為什麼來這裡?問的其實就是,你為什麼來到這個世界上?你人生的存在意義是什麼?在開始思考「我」存在的意義之前,我最開始意識到的是——「我」可能不存在,我會死亡。我最早有關於「存在」的思考,是在12歲左右。我第一次意識到,我出生以前,這個世界沒有我,我不存在,幾十年之後,我死了,我也不存在。我只存在於中間這短短的幾十年。這是我以前從來沒有想到過的事情。
  • 這一代夜店人的使命與信仰是什麼?
    隨著中國娛樂市場的國際化和跨國品牌的進入,隨著市場的日趨規範及競爭的提高,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及知識的更新速度加快,中國夜店行業終將迎來草莽時代的終結,傳統野蠻生長型的夜店企業和沒有行業信仰與使命的從業者,將面臨被集體淘汰的命運。
  • 阿城《樹王》: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是自己還是對手
    砍在樹上的每一刀如同砍在肖疙瘩的身上了解完了肖疙瘩的一生,我們明白了樹是肖疙瘩存在的全部意義,樹王更是肖疙瘩的精神寄託,換句話說,沒有樹,肖疙瘩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沒有樹王肖疙瘩的精神就無處寄託縱然空有一身本領,也無處施展,沒有了樹,人們再也不會記起肖疙瘩是曾經的「樹王」,因為對手的存在肖疙瘩才有存在的意義。為什麼諸葛亮的空城計能夠成功,並不是司馬懿的多疑,而是司馬懿對利弊的權衡,因為有諸葛亮這個對手,司馬懿才有存在的價值,如果一舉將諸葛亮消滅了,司馬懿變失去了存在的依仗。
  • 做品牌的意義?品牌從業者的價值在哪裡?
    但這種說法非常淺薄,名字確實很重要,但品牌絕不是產品名字那麼簡單,如果這樣來說,找會取名字的專家不就可以做成一個品牌了嗎?通常來講,名字是品牌的核心認知和資產,但品牌絕對不止於名字,名字只是表象,溝通和傳達的核心。
  • 人類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明白了
    在眾多不解的困惑中,有一個困惑卻讓古人和現代科學家一直都在思考深思,那就是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其實對於這個困惑,古人反而沒有現代科學家那麼執著。古時候的人們很多都是相信神仙存在的,神話傳說中,人類是由神創造的,所以人類存在的意義沒有什麼太值得思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