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協和醫院教授:師從世界頂尖專家,學成毅然回國,成領域先驅

2020-12-13 中國教育那些事

1930年2月17日,湯曉芙出生在上海,從上海,到廣州,最後從北京協和醫學院畢業。畢業後,湯曉芙再沒去過別的單位,她在協和呆了一輩子,從事神經病學研究六十餘年,在肌電圖、神經電圖及誘發電位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同時也在國內最早開展了運動障礙的肉毒毒素治療。先後出版《臨床肌電圖學》《肉毒毒素臨床治療手冊》等專著。2010年獲北京協和醫院傑出貢獻獎。

直到現在,湯曉芙還會到協和去看病。她喜歡協和,也喜歡那些老教授們。

湯曉芙,1930年2月出生於上海,祖籍廣州花縣,著名神經內科學專家,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教授,中國肌電圖和腦誘發電位創始人之一。1948年考入燕京大學,1951年轉入北京協和醫學院,1956年畢業後分配到北京協和醫院工作。1985年任神經科副主任。1992年"肌電圖及神經電圖在神經肌肉病中的應用"獲原衛生部科技成果三等獎,並多次獲中國醫學科學院科研成果獎。1984年牽頭成立中華醫學會中華肌電圖及臨床生理學組並任組長。曾任國際臨床神經生理學會聯盟執行委員,《中華神經科雜誌》編委,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三屆學科評議組成員。

求學:從燕京大學到北京協和醫學院

湯曉芙高中畢業之後考上了燕京大學的西語系(西方語言系)。"後來有一次嚴景耀教授給我們做一個講座,講蘇聯的醫療體系怎麼服務人民,我一下就被吸引了,就想讀醫學院。學校同意我參加一個考試,考過了以後,我就轉到醫預科。我在燕京大學念了三年,1949年12月1日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8月畢業。"湯曉芙說。

1948年,湯曉芙學生證件照

從燕京大學轉到協和之後,濃厚的學習氛圍深深地吸引了湯曉芙。據湯曉芙回憶,張孝騫、林巧稚這些老教授都是手把手地教學,不過那個時候全部用英文講課,必須英文特別好,學習非常緊張。"講解剖課的張鋆教授,他完全不用課本的,就隨手在黑板上畫,用英文講出來;馮應琨教授在我們臨床實習的時候,讓我和孫燕跟他一起做一項肝豆狀核變性病人的鈣磷代謝研究。我們每天晚上做完功課以後,就去做實驗室研究。"湯曉芙說到,"這讓我認識到,協和醫院的醫生都不是只做臨床,而且必須要做科研,這點給我的印象是很深的。"

20世紀50年代初,北京協和醫學院1956屆學生在天安門前合影,後排左四為湯曉芙

進修:普通的大夫做著偉大的工作

1956年,湯曉芙從北京協和醫學院畢業,那一屆總共有40個同學,最終有5人留在了協和醫院,湯曉芙被分配到了神經科。"我也很喜歡神經科,覺得專門研究腦子的活動的,非常偉大。"

1956年,協和軍管時期身著中尉軍裝的湯曉芙

1978年,湯曉芙首批通過了留學生出國考試。在馮應琨大夫的幫助之下,全世界最好的肌電圖專家Buchthal教授成為了湯曉芙的導師。

1979年,湯曉芙(右一)在丹麥與導師Buchthal教授(右二)一家合影

"Buchthal教授對我的幫助,真是少有的!"湯曉芙感嘆道。在那裡學習的第二年,Buchthal教授邀請湯曉芙跟他一起做一項神經病理的研究論文。湯曉芙拒絕了他,她說:"我想專心學神經生理。"Buchthal教授聽見這個話並沒有生氣,而是問湯曉芙:"你真的不想學嗎?你要是寫了這篇文章,還可以把我的名字署上去,那你就會有很大的聲譽。"湯曉芙繼續說:"我無所謂,我回到協和,還是做一個普通的神經科大夫,研究肌電圖的工作。"聽到這話後,Buchthal教授笑著說:"那我送你到英國去,英國倫敦大學神經病學研究所有個三個月的進修班,學習最好的臨床神經醫學。"

1981年,湯曉芙(右)在倫敦精神病學研究所進修

回國:我要做自己的主人

在英國,湯曉芙第一次看到了全身性肌張力障礙性的病人,國外用肉毒毒素治療這種病,但中國沒有藥,在這種情況之下,湯曉芙成為了中國肉毒毒素臨床應用先驅者。

1981年8月,湯曉芙進修期滿就迫不及待地回國,開展了實驗室改革,對協和肌電圖室的工作進行了知識和儀器的更新。"很多人覺得外面生活好。我是在香港待過的,英國人怎麼對你的?我早知道了!他們是主人,你是傭人,你就是個受氣包!那種日子我不願意過,哪怕當時條件差一點兒,我也要做自己的主人。"

1982年7月,首都醫院(現北京協和醫院)首屆肌電圖學習班結業合影,前排左二為湯曉芙

1982年7月,協和舉辦了首屆肌電圖學習班。

1984年,陳學詩教授同意在中華醫學會成立肌電圖及臨床神經生理學組。湯曉芙在學會一直工作了十多年。

1996年9月,原衛生部部長陳敏章(左三)出席亞洲臨床神經生理學術會議開幕式,左四為湯曉芙

另外,湯曉芙通過學會把全國神經生理的人都請來,每兩年舉行一次全國學術年會。其中最盛大的是1996年在北京國際飯店召開的亞洲臨床神經生理學術會議,從美國、日本、德國、義大利、瑞典、比利時、丹麥、韓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國家來了14位專家、200多位代表,加上中國的代表,一千多人參會。原衛生部部長陳敏章用法文為作了開幕式演講。

"1992年,我聯繫到生產肉毒毒素的美國公司。他們讓香港子公司的人到北京來,和我們一起做。協和開設了肌張力障礙疾病專科門診,治療了大概30例病人。很快我們又聽說,中國蘭州有位王蔭椿教授,他在美國學習了肉毒毒素的生產,現在中國能自己生產肉毒毒素了,而且改良了方法,不用血清,更安全。我們就跟王蔭椿教授一起合作,比較中外產品效果,結論是不相上下,都很有效。"湯曉芙說到。

"協和跟別的醫院不一樣,她重視的不只是看病,還重視研究,醫療、教學、科研都要搞好。因為這三方面是相互影響的,注意這三點,醫院水平就會越來越高。協和的老大夫都是特別好的大夫,一輩子就是想做一個醫生、做研究、教學生,想法很簡單。對病人好,對病人認真,這些協和的老傳統,要堅持下去。"

來源:北京協和醫學院

相關焦點

  • 【大腕級婦科專家】丹心妙手 北京協和醫院谷春霞教授青島紅房子親診
    又一位婦科大咖加入青島紅房子婦科醫院「京滬魯知名婦科專家會診中心」,她是谷春霞,她來自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師從著名婦產科專家、醫學教育家林巧稚教授。1955年畢業於中國醫科大學醫療系,1958年調至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4月1-2日,谷春霞教授在青島紅房子婦科醫院坐診。
  • 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新老交替,心臟病學專家張抒揚履新
    29日,澎湃新聞記者從北京協和醫院官網查詢發現,醫院「領導團隊」欄目配發的照片顯示,張抒揚的職務已經標註為「書記」,而姜玉新的職務已標註為「原書記」。這一變動也證實了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新老交替的消息。
  • 【名醫來了】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谷春霞教授空降島城 本周親診
    「我是谷春霞,我來自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師從著名婦產科專家、醫學教育家林巧稚教授。1955年,我畢業於中國醫科大學醫療系,1958年調至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4月1、2日,我在青島紅房子婦科醫院坐診。」
  • 他學成回國,28歲已是中科大正教授,青年才俊
    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回國,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我國頂尖學府之一,能人輩出。陸朝陽就是其中的一位,劍橋大學博士畢業後,28歲的他已是中科大正教授,並相繼入選優青和傑青,獲獎無數。
  • 北京協和醫院谷春霞教授親診濟南和諧 共促婦女健康
    中國婦女宮頸癌的發病率佔世界的三分之一;子宮癌每年新發病例約為46萬例,死亡病例25萬例;其中,發展中國家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均明顯高於發達國家。按各大婦科醫院進行的抽樣調查,國內婦科疾病發病率高達70%以上。
  • 北京協和醫院領導班子調整 張抒揚履新黨委書記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國衛黨任發[2019]37號文件,任命張抒揚同志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臨床醫學研究所)黨委書記,試用期一年;免去姜玉新同志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臨床醫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副院(所)長職務。
  • 北京、上海、南京與合肥的頂尖醫院,頂尖醫院與頂尖大師顏福慶!
    北京、上海、南京與合肥的頂尖醫院,頂尖醫院與頂尖大師顏福慶!總說:綜合各類排名和坊間口碑,上述地區頂尖綜合醫院基本形成以下態勢。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始建於1928年,系顏福慶教授在醫學院創建的公共衛生科,1952年更名為公共衛生學院,並延續至今。代表中國醫院聲譽及專科實力的排行榜《2019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和《2019年度中國醫院專科排行榜》,由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在上海發布。
  • 北京協和醫院領導班子調整,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出席幹部大會
    通知顯示,任命吳沛新為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任命張抒揚為北京協和醫院院長、黨委常委。免去趙玉沛的北京協和醫院院長、黨委常委職務,李冬晶的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黨委常委職務。趙玉沛卸任後,任北京協和醫院名譽院長。
  • 人物|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邵孝鉷教授——我國急診醫學創始人之一...
    邵孝鉷教授(右一)和科裡的醫護士們見到邵老,他都會遞上一張名片,上面只有「邵孝鉷醫師,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教授」幾個字。面對這張簡潔而樸實的名片,誰也想不到這位老人就是我國急診醫學創始人之一、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第一、二屆主任委員及現任名譽主任委員。
  • 不出島城看北京協和醫院婦科專家 促進女性生殖內分泌診療規範化
    你是否還在想去北京看知名專家掛不上號而著急?  為深入貫徹落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任務要求,緩解看病難的頑疾,讓廣大女性朋友能享受最高水平的醫療服務,青島紅房子婦科醫院本周六、日(4月1日-2日)特邀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谷春霞教授坐診島城,為廣大島城女性朋友送去福利。
  • 郎景和院士團隊落戶錫盟中心醫院!北京協和醫院婦科專家每周來一次
    11月3日上午,北京協和醫院郎景和院士團隊落戶錫盟中心醫院啟動儀式在醫院門診四樓多功能廳召開。錫盟中心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王洪武在講話中首先代表全院幹部職工向郎景和院士團隊北京協和醫院任彤教授的到來表示感謝,他指出,郎景和院士是我國婦產科領域乃至醫學界的旗幟和標杆,曾獲授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榮譽院士和首屆「世界傑出華人醫師霍英東獎」。
  • 北京協和醫院教授邱貴興:讓世界骨科手術用上中國分型
    邱貴興,中國工程院院士,骨科學家,北京協和醫院教授、博導,獲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白求恩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國際矯形與創傷外科學會(SICOT)中國部主席,國際華人脊柱學會(ICSS)主席等。邱貴興  閻彤 攝協和醫大高材生 延安公社醫院從醫10年1960年,18歲的邱貴興從家鄉來到北京,成為中國最頂尖醫學院校——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八年制學生,這是協和醫大恢復八年制學制後招收的第二批學生
  • 趙玉沛卸任,北京協和醫院迎來新任院長
    張抒揚1986年,張抒揚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畢業後被保送到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她在北京協和醫院師從我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方圻教授和金蘭教授,1991年獲臨床醫學博士學位,畢業後留院工作。
  • 婦科腫瘤病人有福了 北京協和醫院專家「落戶」青島
    北京協和醫院院長助理兼放療科主任張福泉教授被聘為該工作室首席專家。這是該集團今年成立的第二個名家專病工作室,也是該集團繼前列腺疾病、肝膽疾病、胃腸外科、骨髓移植、淋巴瘤、急危重症、中西醫結合老年腫瘤、神經介入、胸部影像等名家專病工作室後之後成立的第12個名家專病工作室。
  • 【皓月帶您看專家】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沈鏗教授
    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女性40%以上患有婦科病,其中已婚婦女患病率更達70%以上;而宮頸糜爛、子宮肌瘤等常見婦科病,如果不加以重視和及時治療,往往容易發展成癌症。目前,我國婦科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呈現升高趨勢,患者人群日益年輕化。今天,小編帶大家認識一位婦科領域的權威專家,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沈鏗教授。
  •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協和醫院教授邱貴興:讓世界骨科手術用上中國...
    檔案邱貴興,中國工程院院士,骨科學家,北京協和醫院教授、博導,獲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白求恩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國際矯形與創傷外科學會(SICOT)中國部主席,國際華人脊柱學會(ICSS)主席等。協和醫大高材生延安公社醫院從醫10年1960年,18歲的邱貴興從家鄉來到北京,成為中國最頂尖醫學院校——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八年制學生,這是協和醫大恢復八年制學制後招收的第二批學生,每個學生都是精挑細選,在學校期間的考核也十分嚴格
  • 【震撼來襲】4月8號-9號北京協和醫院谷春霞教授親診濟南和諧
    中國婦女宮頸癌的發病率佔世界的1/3。而80%的婦女患了婦科病自己不知道,更談不上積極治療,結果延誤了疾病的最佳治療時機。   眾多婦科疾病患者便將唯一的希望寄托在了知名婦科專家的身上。然而國內各大醫院專家資源有限,省內優質的婦科疾病專科醫院更是屈指可數,不能滿足廣大女性朋友對於高水平醫療資源的渴求。
  • 院慶日憶芳華 | 北京協和醫院教授合唱團亮相北京電視臺《金色時光...
    正值北京協和醫院99歲生日之際,由醫院各科室54名教授組成的協和教授合唱團完成了北京電視臺科教頻道《金色時光》專題節目錄製,向全國電視觀眾講述了協和故事,宣揚了協和精神。節目邀請不同職業、不同領域的合唱團,用他們的歌聲、他們的故事講述行業傳統,傳播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以「唱」和「說」的形式呈現一代人的「中國精神」。北京協和醫院作為醫務界的代表引起了節目組的高度關注,並被熱誠邀請參加節目錄製。
  • 長治市人民醫院與北京協和醫院長期合作
    北京協和醫院留永健教授坐診北京協和醫院留永建教授嚴謹的臨床診治5月25日,長治市人民醫院特邀到北京協和醫院婦科主任劉欣燕教授、北京協和醫院呼吸醫學博士留永健教授來院進行授課和坐診,並就相關學科內容與醫護人員進行討論、分析,針對「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進行教學業務查房。
  • 學成回國!他32歲入選傑青,如今已是南京大學教授,年輕有為
    南京大學是教育部直屬、一流大學重點建設高校,也是我國最為知名的高等學府之一,為我國的科學發展輸送了一大批優秀的頂尖人才。 王欣然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高中期間被保送至南京大學。留學七年後毅然回國,在32歲,一般人還未博士畢業的年紀,他已經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