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大學最小本科生15歲背後,屈氏後人,幼兒園家長看過來……
關注中醫啟蒙健康繪本教育,關注中國特色幼兒園建設,關注學習型家庭養成,這裡是首都北京果雪兒國學教育頻道。
親愛的朋友,歡迎您。今天是2020年9月2日。我是播音員——男孩果子。今天,我為您播報的主題為:《2020年北京大學最小本科生15歲背後,屈氏後人,幼兒園家長看過來……》
秋入中華氣更新,
未名湖畔迎新人。
東風掠過水重重,
一尾紅鯉躍龍門。
果雪兒口佔一首《燕園秋》,送給尊敬的各位幼兒園園長、幼師和家長朋友們。
接下來,作為國內第一套幼兒園中醫健康繪本課程的推廣者,果雪兒要為大家分享的是,今年北京大學錄取的年齡最小的本科新生的故事。
今年,北京大學錄取的本科新生共4326名,其中年齡最小的僅15歲,是來自湖南省新邵一中的屈詩穎同學。
在今年的高考中,屈同學考出了696分的高分,名列全縣理科第一名。
屈同學還曾獲得全國中學生數學能力競賽國家級三等獎、省級一等獎,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省級二等獎,全國中學生物理能力競賽省級三等獎,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省級一等獎。
「須信斯人為世瑞,非人龍,定是文中虎。」屈同學入讀北大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將在這裡不斷豐盈羽翼,磨礪飛翔。
十年身是鳳池人,
第一龍飛不偶然。
作為國內第一套幼兒園中醫健康繪本課程的推廣者,果雪兒就為大家分享屈同學披荊斬棘、一路走路的成長曆程,看一看這位屈氏後人、北大學子背後都有哪些故事?
到底因為哪些因素,屈同學能夠一步步走出了湖南、走進了北京城?
首先,普通農家。
屈同學並非是什麼官二代、富二代,家境也並不殷實,2005年出生於湖南省邵陽市新邵縣龍溪鋪鎮朝陽村一個普通的農家。
屈同學能夠被北大錄取,一定程度上駁斥了社會上一度流行的「寒門再難出貴子」觀點。
一般來說,普通家庭的孩子,懂事更早,更樸實,更會化壓力會動力,更有一股不服輸、不負韶華的拼搏精神。
屈同學一家五口人,有兩個妹妹,主要靠父親在外務工養活。可以想見,在外務工的父親是多麼辛苦,一家人的擔子都壓在了這個男人的肩上。
其次,母親全職。
屈同學的母親為了照顧三姐妹,做了全職媽媽,全然放棄了外出掙錢的機會。
有很多家庭,一個獨生子女就夠家長喝一壺的了;想想看,屈同學姐妹三人啊。
如果說,屈同學的父親,在外辛苦掙錢養家的話;屈同學的母親,就是含辛茹苦守家持家。
全職母親的辛苦,是一丁點兒都不比在外務工的父親少的。
從吃喝拉撒睡,到三姐妹情緒情感的關心關懷,再到三姐妹的學習成長;從三姐妹還很小的時候,到三姐妹漸漸長大起來,這其中都是父母的愛的付出啊。
行文至此,果雪兒禁不住又口佔一絕《養女》:
務工日當午,居家夜已露;
誰知北大女,背後皆辛苦。
第三,姐妹花。
屈同學三姐妹沐浴在父母恩愛又慈愛的家風之中,相互之間一方面比學趕超,一方面傳幫帶,讓這份愛的家風更濃醇更清香。
屈同學率先示範,今年考入了北京大學;大妹也就讀於新邵一中,成績長期保持在年級前五名;最小的妹妹要讀小學三年級了,一直以兩位姐姐為榜樣,刻苦學習,成績優異。
行文至此,果雪兒又禁不住口佔一歌《姐妹花》:
姐妹花,花開我中華。酸甜和苦辣,風吹和雨打,父母溫柔如泥土,姐妹花開令人誇。
姐妹花,盛開我華夏。無論在海角,無論在天涯,難忘最初這個家,記憶裡的一幅畫。
第四,寸草心。
有錢難買少年貧,屈同學在愛如花園的家庭裡面成長,非常懂事。
高三第一學期,屈同學獲得了學校獎學金,一共1500元。
她除了留下200元,用來購買自己的學習資料之外,其餘的,全部上交給了媽媽。
這在屈同學看來,是自然的,也是應該的。
這和部分家庭部分孩子的情景,一方面孩子多多益善,養成了貪婪的惡習;一方面家長生怕「得罪」了孩子,小心翼翼「供養」著,這中間的差距該有天地的距離吧。
儉能養德,有德此有人。道德的培育,比什麼都重要。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只有紮根中國大地,紮根道德的土壤,那麼,萌芽開花結果都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了。
第五,也是最後,我們才來說一說學習,說一說考試,說一說成績。
通過前邊的四條,各位尊敬的園長、幼師和家長朋友,也可以看出來,一個卓越的同學背後,最大的支撐不是外在的富貴與否,也不是內在的學習如何,而是愛,是愛的滋潤,愛的滋養,愛的傳播,愛的反饋……
其實,屈同學2017年考入湖南省示範性高中新邵一中,入校時的成績並不特別冒尖。
而是在整個高中階段,隨著屈同學從12歲到13歲到14歲再到15歲,一個人的自我意識覺悟了,之前那麼多年那些愛的澆灌終於萌芽了開花了;這正如周恩來12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正如孔子「十有五而志於學」。
屈同學嚴於律己,刻苦學習,腳踏實地,穩紮穩打,從進入高中的不拔尖,一步步逐漸趕超了同班的學哥學姐們。
關注中醫啟蒙健康繪本教育,關注中國特色幼兒園建設,關注學習型家庭養成,這裡是首都北京果雪兒國學教育頻道。
今天的播報就到這裡。果雪兒——天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