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戰車的沒落,步兵與騎射成為戰爭主力,貴族從此再無體面

2020-12-13 無名狂客

韓非子說:「萬乘之主,千乘之主,所以制天下而徵諸侯者,以其威勢也。」整個春秋時代,各諸侯國之間的戰爭幾乎都是車戰。古代典籍記載,車戰通常是在開闊地帶排開橫向隊列,這就是《淮南子》中所說的「疏隊而擊之」。雙方一開戰,只需一個回合,隊列就已經衝得七零八落,難以再重整戰鬥隊形,因此春秋時期的車戰多數在當日即見分曉。

後來,隨著車戰的規模不斷擴大,在軍隊的組織、訓練和戰術等方面出現了許多革新。但總體上車戰屬於極其講究體面的上層貴族之間的爭鬥,再加上「軍禮」約束,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激烈,反而是極其克制和禮貌的。車戰常常具有一種神聖的儀式感,一切都要求合乎傳統的禮制文化,比如在戰前先要祭祀佔卜,然後集體誓師,申明紀律。到達戰場後,先要派遣使者向對方請戰。

鞌之戰前,齊侯派使者請戰:「子以君師辱於敝邑,不腆敝賦,詰朝請見。」意思是說,您帶領國君的軍隊光臨敝邑,敝國的士兵人數很少,請在明天早晨相見。晉軍主將闋郄克回答「君無所辱命」,就是「您的命令不會不照辦的」。雙方就這樣約定次日決戰。好笑的是次日一早,齊侯連早飯都顧不上吃、連介馬都來不及披就衝過去,結果戰車掛在樹上被俘。 「自有王者,便置諸侯,列以五等,疏為萬國。」牧野之戰周革商命,商朝的後裔微子得到了一塊封地,即商丘,這個「賓客之國」就是春秋時代的宋國。

在當時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中,宋為最高的「上公」;楚成王為自封,真正爵位不過是「楚子」;齊桓公也不是「公」,他真正的爵位是「侯」;秦國和許國國君的爵位最低,僅僅是「男」。作為商朝遺民,宋國國君堪稱貴族世家。茲父是宋桓公的嫡長子,被立為太子。茲父還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庶兄長目夷。茲父向桓公提出把太子之位讓給目夷,說哥哥比我賢能,應當讓他當國君,我來輔佐他。君主的權力畢竟不是梨子,可見茲父比孔融的境界高多了,更不是殺兄逼父的李世民所能比。兄友則弟恭,目夷堅辭不受。

兄弟讓國,名傳天下。茲父即位,為宋襄公,目夷為司馬,宋國堪稱君子之國、禮儀之邦。 宋襄公以「伐喪置齊」拯救了齊國,聲名鵲起,遂召集楚、陳、蔡、許、曹、鄭等六國之君舉行盂邑會盟,「折衝樽俎」,以選舉盟主共扶周室。《春秋公羊傳》中記載: 宋公與楚子期於乘車之會。公子目夷諫曰:「楚,夷國也,強而無義,請君以兵車之會往。」宋公曰:「不可;吾與之約為乘車之會。自我為之,自我隳之,不可。」約以乘車之會往。楚人果伏兵車,執宋公以伐宋。 與宋襄公不同,楚成王弒兄奪得君位,因此目夷擔心楚成王借會盟搞「陽謀」,要宋襄公「兵車赴會」。

宋襄公以君子度小人,宅心仁厚地堅決拒絕,甚至擔心目夷私自帶兵車暗中保護,宋襄公幹脆帶著目夷「乘車赴會」。果然如目夷所料,會盟中楚成王恬不知恥要求做盟主,宋襄公認為他只是個子爵,不夠格。楚成王悍然以千名甲士劫持宋襄公,襄公就如同後來「土木之變」時的明英宗。幸而目夷逃脫返國,假意即國君位。楚成王以500乘戰車久攻宋不下,迫於「國際」壓力,只好放回宋襄公。宋襄公悔恨交加,遷怒以伐鄭,鄭向楚求救,楚發兵攻宋,宋襄公只好從鄭撤兵迎戰楚軍。公元前638年,著名的泓之戰就這樣上演。

韓非子的寓言集《外儲說左上》中記載: 宋襄公與楚人戰於涿谷上。宋人既成列矣,楚人未及濟。右司馬購強趨而諫曰:「楚人眾,而宋人寡,請使楚人半涉未成列而擊之,必敗。」襄公曰:「寡人聞君子曰:不重傷,不擒二毛,不推人於險,不迫人於阨,不鼓不成列。今楚未濟而擊之害義。請使楚人畢涉成陣,而後鼓士進之。」右司馬曰:「君不愛宋民,腹心不完,特為義耳。」公曰:「不反列,且行法。」右司馬反列。楚人已成列撰陣矣,公乃鼓之。

宋人大敗,公傷股。三日而死。 泓之戰標誌著戰車的黃金時代結束。宋襄公堅持「不鼓不成列」的傳統車戰方式,戰車體積大,只有空出大片地方,才能擺開戰車使之成列。楚國此次作戰主力卻是重裝步兵,並且在數量上佔有較大優勢。楚國是最早發明和普及弩的國家,而弩對戰車的壓制是極其明顯的,此戰中宋襄公的護衛全部被楚軍射死,宋襄公亦死於箭傷。

與裝備強弩的重裝步兵相比,戰車必須靠近廝殺,而在靠近過程中,弩兵的箭雨就可能對刻板的戰車陣列構成滅頂之災,可以說,泓之戰實際是一場步兵與戰車的對決。與500年前的牧野之戰相反,中國已經從青銅器時代進入鐵器時代,戰車已經風光不再。笨重的戰車對於複雜地形的無能為力使其不得不讓位與步兵和騎兵。戰車往日機動迅猛的優越性喪失殆盡。鐵器和弩武裝起來的步兵成為戰車的剋星。

相關焦點

  • 冷兵器時代的大殺器,為何成為壓垮車戰的最後一根稻草?
    而步兵方陣為主力的野戰和攻堅戰取代車戰,隨著戰神吳起一起,進入到了各國君主的眼中。戰國時期,各國變法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新的兵制和戰法。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引進了騎兵和騎戰,從此步兵方陣正面衝擊+騎兵側面奇襲衝鋒,這樣的步騎結合野戰和包圍戰、攻城戰成為戰役和軍隊的主角。
  •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有純正的步兵方陣?春秋鄭國魚麗之陣試探
    從此魚麗之陣名震中國古代軍事界,對後世影響深遠。那麼到底什麼是魚麗之陣呢,後世卻頗多異說莫衷一是。筆者在這裡結合前人成果,試對春秋鄭魚麗之陣進行還原,謬誤之處還請大家指正。「魚麗」即「魚麗於羀」的省稱,見於《詩小雅魚麗》。毛傳云:「羀,曲梁也,寡婦之笱也。」就是大口、窄頸、腹大而長的捕魚竹籠。
  • 春秋時期:吳國聯晉抗楚的三次大規模戰爭
    這主要是由自然地理條件決定的,吳國起家時佔領的第一塊土地就是三面臨水一面靠山的平原,而後又跨長江作戰,這些戰爭需要的都是水軍。其戰爭中的打法也以水軍的作戰方式為主。吳國的軍事實力,學會了先進的車戰技術吳國人從巫臣那裡學會了先進的車戰技術,現代專門研究古代軍事的學者多認為,春秋時期各諸侯國在戰爭中採取的主流陣法便是戰車陣。由戰車和步兵共同構成一個作戰單位,一輛戰車上配備三名人員,分別是御手、射手和盾手。御手負責駕車,射手負責攻擊,盾手負責防禦。
  • 古典世界重步兵絞肉機:讓希臘人口嫌體直,波斯鐮刀戰車有多牛?
    事實上,哪怕是在大流士和薛西斯遠徵希臘時期,也沒有任何有關鐮刀戰車的可靠記載。希羅多德曾經不厭其煩地詳述波斯帝國各地特色兵種——其中還包括印度藩屬的野驢戰車和利比亞藩屬戰車,但鐮刀戰車始終未曾出現在《歷史》當中。
  • 解放軍第一種步兵戰車:86式步兵戰車
    解放軍第一種步兵戰車:86式步兵戰車 2017-07-17 17::86式步兵戰車  劉憬杭、毛俊  步兵戰車是供步兵機動作戰用的裝甲戰鬥車輛,既可協同坦克作戰,也可獨立遂行作戰任務。
  • 《戰術小隊》FV510Warrior履帶式步兵戰車詳細資料介紹
    《戰術小隊》中的FV510 Warrior 履帶式步兵戰車俗稱武士,很多玩家都不太了解FV510 Warrior 履帶式步兵戰車的詳細資料是什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Glunkeo」分享的履帶式步兵戰車詳細資料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 戰國的騎射特種兵——趙邊騎,滅中山國,屠殺匈奴十萬大軍
    無論是齊技擊,還是魏武卒,都是重裝部隊、步兵,但趙邊騎就不一樣了。趙邊騎是戰國騎射特種兵,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騎兵部隊。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有騎兵的傳聞,齊桓公救燕時「破屠何而騎寇始服」,稱屠何為騎寇,可見當時它已有不少騎兵。
  • 受對越自衛反擊戰刺激,我軍步兵戰車從BMP1開始搞出了86式
    作者:毅品文團隊大水牛,無授權禁轉 在中國軍隊的裝甲洪流中,86式步兵戰車是過去裝備多年的主力裝甲戰車之一,它是我軍步坦協同作戰主要角色之一。
  • 古代希臘重裝步兵的興起及其政治意義
    提爾泰的詩歌與奇格陶瓶成為重裝步兵興起的直接證據。他們是相對富裕的公民,又是士兵和土地所有者,在成為戰場上主力的同時,他們也在政治上開始扮演角色。僭主政治的流行,與重裝步兵主動的支持或被動的接受存在一定關係。僭主的政策,在某些方面也呼應了重裝步兵的訴求。
  • 92式步兵戰車防護,重機槍就能射穿?只因根本不是步兵戰車
    據了解,維和部隊在得知消息之後就立即派出了兩輛戰車前往事故發生地,將這些傷員及時送往醫院救治。值得一提的是,我國此次派出的戰車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研製的92式步兵戰車,它可以為步兵作提供有力的支援,並且具備一定的突擊能力,所以在推出之後深受許多國家的歡迎。
  • 影響中國歷史的20場重大戰爭,在硝煙中看大國崛起
    在中國古代,戰爭模式曾經有過一段時期是講究禮儀的貴族式打法:春秋時期公元前638年,在宋楚泓之戰中,在楚軍沒有完全渡過泓水,而宋軍早已排好陣列、在兵力上佔據優勢的情況下,宋襄公不顧司馬子魚的進軍建議,一直等到楚軍完全渡河,宋軍才發起進攻。最後宋軍戰敗,宋襄公負傷。
  • 春秋戰國時期的政治格局是如何出現變化的?
    春秋戰國時期的周天子金字塔春秋戰國是個亂世,諸侯列國混戰不斷,逐漸破壞周天子的禮樂秩序,政治格局的平衡經數百年混戰終於被徹底顛覆,伴隨戰爭而來的則是百姓的流離失所,這對百姓而言是痛苦隨著新興地主階級的壯大,他們通過變革舊有的教育體系,改變了傳統的人才培育自天子出的模式,孔子、孟子、老子、鬼谷子等諸子百家廣收門徒,遊走列國,合縱連橫,將新興的發展理念和模式帶到了諸侯列國,間接推動變法運動的發展,新的制度逐漸建立起來,期間變法最為徹底的秦國,成為諸侯列國的最強者,也成為結束春秋戰國數百年亂世的核心力量。
  • 春秋時期的「宋襄公之仁」所謂何來?
    由此看來,「禮崩樂壞」並不是春秋時期的真實寫照。 雖說「禮崩樂壞」並非是春秋時期禮制的真實寫照,但不可否認的是春秋時期周代禮制確已進入衰敗時期,在西周晚期,周天子至高無上的地位就已開始動搖,西周初期「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的形式,到了春秋時代,由於周王室經濟和軍事實力的衰退,一變而成尾大不掉的局面,維持周王室統治天下的各項制度也開始逐漸瓦解,這不僅僅只局限於禮樂制度方面。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春秋戰國時期軍隊制式裝備的發展與管理
    因此,「弩」和「弩機」的出現應該不早於春秋前期,不過春秋時期的弩還未能大規模裝備於軍隊之中;到了戰國時期,位於中原要衝的韓國經常遭到各國的入侵,為了捍衛自己的國土,韓昭侯在位時任用申不害進行軍事變革,其中「弩」與「劍」成為了韓國徵戰天下的兩件利器,《六韜·虎韜·軍用》曾經記載:「(韓有)甲士萬人,強弩六千。」
  • 綠媒叫囂:臺灣1200輛主力戰車,再舊也是解放軍致命威脅
    艾克斯在《福布斯》刊文指出,公開數據顯示,臺灣軍隊大約擁有1200輛主力戰車,包括480輛美國製造的M60A3、450輛CM-11勇虎式戰車、250輛CM-12戰車,當中,CM-11和CM-12均有在火力與能力上進行改良
  • 五十步可以笑百步,春秋時期的「潛規則」,梁惠王:欺負我讀書少
    如果擱在春秋時期,五十步確實有資格嘲笑一百步。按古代兵書《司馬法·仁本》的說法:「古者逐奔不過百步,縱綏不過三舍,是以明其禮也。」 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以前打仗的時候,追擊敗逃的敵人不超過一百步,跟蹤追擊主動退卻的敵人不超過90裡。(古代行軍30裡為一舍)這是古代的戰爭的「潛規則」,也是得到國際社會認可的一種戰爭禮儀。
  • 《戰術小隊》M2A3Bradley履帶式步兵戰車應對方法分享
    《戰術小隊》中的M2A3 Bradley履帶式步兵戰車非常強,很多玩家都不太了解M2A3 Bradley履帶式步兵戰車的應對方法是什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Glunkeo」分享的M2A3 Bradley履帶式步兵戰車的應對方法,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