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嘉班納想不到吧我又回來了!前天終於迎來了牛郎織女一年一度見面的機會,作為疫情狀況轉佳後的中國傳統意義上的首個情人節意義重大。而藉此契機當然少不了傳情達意的小禮物,故此今年的七夕市場便成了各大時尚奢侈品牌廝殺搏鬥的亂鬥戰場。
有GUCCI、Prada的甜甜戀愛唯美劇情廣告片,也有像巴黎世家那般如一股泥石流一樣的醜上熱搜的迷之審美宣傳。
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居然連曾經深陷辱華事件D&G杜嘉班納,也想借著中國傳統節日七夕捲土重來、東山再起?七夕臨近D&G杜嘉班納便決心開始醞釀一場回歸大秀,他們選擇了杜嘉班納的七夕限定系列廣告投放在某博上。Dolce & Gabbana的此次七夕廣告投放絕對是其在這辱華事件後的中國市場區最大廣告投放力度。某博的流量極大,作為開屏廣告最低檔的播出價格也要180萬!而對於Dolce & Gabbana這個有著辱華前科的惡劣品牌來說,此次廣告投放費用肯定是極高的。
杜嘉班納的七夕回歸可不是投投廣告而已,絕對是一場精心準備的大計劃。從上個月開始杜嘉班納便開始模仿LV等奢侈品牌入駐某音,而杜嘉班納入駐某音後發布的首條內容就是關於次此「七夕限定」。後續的幾條內容也是在繼續為七夕限定預熱,除了發布內容、某博買上高價開屏廣告之外,他們還在Hearst Media集團旗下《ELLE》雜誌新媒體帳號上投放了廣告。雖然全文沒有出現Dolce & Gabbana杜嘉班納的品牌名稱,但文章的最後還是連接至「D&G線上銷售平臺」。
而其中值得推敲的還有,杜嘉班納推出兩個女性虛擬偶像Liz和Sam,而這兩個虛擬的形象穿著的正是Dolce & Gabbana的七夕限定系列服飾。杜嘉班納使用虛擬偶像有兩個原因,一近年來虛擬潮流ICON的確大受歡迎,諸如這位日本的可愛女孩便是由一家3D製作公司ModelingCafe所設計出來的3D人像作品便廣受好評。
除了蹭這個虛擬偶像的熱度之外,另外一個極大的原因就是杜嘉班納在中國找不到品牌形象代言人了,畢竟兩年前的這個事件的確影響很大,幾乎所有與杜嘉班納有關係的代言人也好、品牌摯友也好都巴不得與他撇清關係。在目前的輿論狀況之下,真的沒有中國人敢代言杜嘉班納。
線上多平臺廣告投放,線下自然也不能放過,杜嘉班納很巧妙地避開了北上廣深等對事件反映最靈敏一線城市。而選擇在成都IFC、重慶國金中心IFS和卓展哈爾濱店開設了七夕主題的限時快閃店。
可以說本次的中國傳統節日,完完全全成為了杜嘉班納回歸的試水測試,他們敢支出如此多的廣告預算用於「七夕限定系列」,也釋放了另外一個信號那就是「中國市場我勢必要回歸」。其實Dolce & Gabbana一直以來都在在試探討好中國市場,而次此的七夕限定只是他們的一次大動作而已。去年杜嘉班納的品牌CEO「Alfonso Dolce」,便在元宵節期間來到中國,參加在西安、北京和上海三地進行的中國文化之旅。而今年的一月份,D&G杜嘉班納也推出了一款中國元素的產品妄想討好中國人,表示這是以「馬可波羅遊記」為參考設計的「絲綢之路」特別系列絲巾。
當然這種事後道歉,瘋狂搶救的行為並不會得到中國消費者的認可,網友表示:「即使你現在一昧的像只舔狗一般討好中國市場也沒有用。如今杜嘉班納瘋狂舔中國市場的行為不禁讓人想起,兩年前杜嘉班納的主理人(之一)Stefano Gabbana的一番言論,「沒有你們中國市場,我們依然過得很好。」
而如今呢?D&G的銷售業績持續下滑,亞太地區利潤較往年同比增加-7.7%,Domenico和Stefano兩位設計師也掉出了福布斯富人榜,全球最大的時尚搜索網站Lyst也顯示,2018年最後一個季度D&G的搜索量跌出了TOP 20。總總跡象可見,對中國市場的不尊重是沒有好果子吃的,代價是慘痛的!
而且中國消費者是有記憶的,並不會忘記你們曾經的所作所為,就算你們再討好中國消費者,就目前而言杜嘉班納想要回歸也是極為困難的。幾乎在每一條杜嘉班納的動態下,都充斥著對杜嘉班納的抨擊,看見有人罵杜嘉班納大家就放心了。
關於杜嘉班納各種利用中國傳統節日、元素討好中國的行為,大家似乎也並不買帳「中國七夕跟你有關係?」、「別侮辱我大中華傳統文化好嗎?」、「我覺得你們不配擁有中國工藝」。
杜嘉班納想要回歸沒有這麼容易,杜嘉班納的爭議影響力絕對不小,是少數被記載入百度百科、甚至中國共青團點名批評的惡劣事件。
目前國內的各大電商平臺仍然完全屏蔽D&G的所有相關產品,抵制仍在繼續,而關於杜嘉班納的抨擊也還在持續。就目前而言,杜嘉班納回歸中國市場依然是一個偽命題。正如網友所言」我絕對不會因為他們的討好而放棄抵制,畢竟他們有可能不是向中國人屈服,而是向中國人手中的錢妥協。
From 潮人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