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人大廚侮辱美式中餐,認為它不配稱中餐,網友:說的是公道話

2020-12-20 風味美食人間

大家都知道,這些年來我們國家國際影響力的增大,也有著很多的人口去其他地方工作留學,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你都能夠看到華人的身影。同樣隨著這些華人到達這些城市,他們也把中餐帶到了這個地方,而這些中餐經過了多年的發展,融合了當地的一些特色,但是這樣的中餐卻讓一位白人大叔感到不滿。就比如美式中餐來說,已經不能算純粹的中餐了,而且這位白人大廚侮辱美式中餐,認為它不配稱中餐,但是一些國內的網友卻說,這位大廚說的是公道話。

可能有部分的人認為這個大廚說的話有點過於偏激,他這樣的行為是在侮辱中餐,甚至有一些人把這個事情跟DG辱華聯繫到了一起,但事實上網友對於這個話題並沒有一邊倒的言論,甚至有一些中國網友認為這位白人大廚說的很對,說的是公道話。因為這位大廚雖然是在指責美食中餐,但他更多的是希望將地道的中餐推廣在美國。

當然,這樣的話題的確引起了比較大的影響,這位白人大廚主持的美食節目均被停播,他個人也在Facebook上進行了道歉,承認自己這樣的說法,有點過於傲慢,而且太過於自以為是了,並對此作出了反省。

其實我們國內有一些人對於這位白人大廚也比較了解,他曾經多次來到中國學習中餐的做法,而且他對於中餐也有一定的了解,並且對於中餐他是有一定的愛的,所以他希望自己能夠在美國推廣純粹的中餐,並且讓大家認識到,所謂美式中餐並不是真正的中餐。

而且一些吃過美食中餐的人,對他的這個說法是比較認同的,對於這一點,小編也是比較認可的,在小編看來美式中餐真的是相當的難吃,他們甚至連麻婆豆腐都能夠炸一遍,有什麼什麼是不能夠改動的?問題是,這麼難吃的中餐,卻在美國大受歡迎,主要是因為他們對中餐的文化根本就不認可,而中餐在美國根本就沒有掌握話語權。很多人都覺得這樣的改動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但問題整個美國全是這種類型的中餐,會不會讓美國人對中餐產生一些偏見。

與之相對應的就是美國的日本料理,日本料理也沒有進行什麼變化,還是比較純粹的,而這種類型的日本料理,但在美國還算是比較受歡迎的,同時也在美國宣傳出來了日本的飲食文化,在美國這個地方宣傳純粹的中國飲食文化,可能不是那麼容易,但並不是完成不了的一件事情。

對於這樣的事情,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你認為美式中餐算是地道的中國菜嗎?對於美食中餐,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本文由風味美食人間原創,歡迎關注,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美式中餐,很不中!
    >安德魯·席莫是一位熱愛中餐20年的大廚,他每年都去中國學習中餐,最近因為上面diss美式中餐的言論,備受美國網友的攻擊。其實這裡不得不提到【美式中餐】這個詞了,如果你真的在美國吃過些」美式中餐「,你可能會懷疑「我是不是吃了假中餐」?
  • 那些變了味的美式中餐是怎麼來的?
    從最初被白人嗤之以鼻,到今天遍布街頭巷尾,中餐與中餐館經歷了多少考驗,長期以來不為人知。近年來隨著華裔美國人歷史研究的發展,中餐的歷史也逐漸吸引了專業學者的興趣。美式中餐史前史:米和老鼠在19世紀下半葉的美國,華人勞工相較於白人勞工更加吃苦耐勞、報酬低廉,而且能一邊茹素,一邊從事重體力勞動。對於白人勞工而言,沒有蛋肉奶的飯菜,實在是食之無味,難以下咽。因此,在就業市場上,大量華工的湧入,衝擊了白人勞工的薪資水平,令其極為不滿。如何解釋這種差異?
  • 老外的中餐:傳統中餐和美式中餐有何差別?國人快看不下去了
    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自古以來,中國的美食就特別豐富,現如今,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高,很多中國優秀的傳統美食也流傳到了外國,成為外國朋友們的最愛,可是在國外,中國的美食卻發展成了與中國美食不同的一種食物,我們稱它為美式中餐。
  • 「混不吝」的美式中餐,也想在中國分一杯羹
    消息稱,熊貓快餐中國第一家店已經在雲南昆明啟動,此條資訊一出,迅速登上微博熱搜,以 1500 萬閱讀量在輿論場激起一片水花。點評網站的上架、加盟信息佐證、經典的 Logo 和裝修風格,一切看起來確實是那麼回事。圍觀網友清一色擺出吃瓜心態,「這不是相當於『華萊士』『鄉村基』進駐美國嗎?」
  • 錢佳楠:入鄉隨俗的美式中餐
    身在美國,如聽到當地人說喜歡吃中餐,心裡都不免咯噔一下。十有八九,他們喜歡的中餐菜品不僅是後人的發明,在我們看來還有侮辱「國粹」之嫌。然而,我記得第一次在美國吃到深受歡迎的同名菜餚,不僅完全看不出雞肉本尊,當我咬破炸得結結實實的雞塊時,更是一口老牙酸到發麻,這之後再也不敢領教這道由美國中餐連鎖店「熊貓快餐」於上世紀80年代末發明的「名菜」。美式陳皮雞的靈感來源是「左宗棠雞」。這菜名乍聽源遠流長,卻是由中國臺灣廚師彭長貴於上世紀50年代發明的,後隨彭移居美國。
  • 美式中餐品牌在中國開店引好奇 顧客:味道不像中餐
    參考消息網5月14日報導美媒稱,「華館」餐廳也許被認為是美國的高檔中餐廳。但該連鎖餐廳將其在中國開的首家店稱為「美國小酒館」——最早去那裡的客人正是這樣看待它的。動畫設計師張雪(音)說,她來這家餐廳,是因為在中國頗受歡迎的情景喜劇《生活大爆炸》中有提到「華館」餐廳。她說:「在美國電影和電視劇中,每個人都在吃美式中餐外賣。他們吃盛在紙盒裡的麵條,用筷子挑起麵條大聲吸入,看起來他們很享受……這讓我很好奇,美國的中餐是什麼樣的呢?」
  • 「混不吝」的美式中餐,也想在中國分一杯羹-虎嗅網
    消息稱,熊貓快餐中國第一家店已經在雲南昆明啟動,此條資訊一出,迅速登上微博熱搜,以 1500 萬閱讀量在輿論場激起一片水花。點評網站的上架、加盟信息佐證、經典的 Logo 和裝修風格,一切看起來確實是那麼回事。圍觀網友清一色擺出吃瓜心態,「這不是相當於『華萊士』『鄉村基』進駐美國嗎?」
  • 「吃了改良後的美式中餐,中國人感覺如何?」回答讓老外扎心
    中餐文化博大精深,它可以根據當地人的口味做出改變,這樣在國外就產生了一些改良後的中國菜,在口味和食材選擇上就更符合外國人的口味。當然這些改良後的中國菜,如美式中國菜是不符合我們口味的,因為我們早已經習慣了正宗中國菜,對太甜的美式中國菜好感也會降低。
  • 左宗棠雞、加州牛肉麵、熊貓快餐……美式中餐是怎麼來的
    但是一如華裔在美國的艱難創業史,中餐在美國的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1840年代華工進入美國後,各種各樣的中國食材和烹調方式就隨之飄洋過海,來到美國。從最初被白人嗤之以鼻,到今天遍布街頭巷尾,中餐與中餐館經歷了多少考驗,長期以來不為人知。近年來隨著華裔美國人歷史研究的發展,中餐的歷史也逐漸吸引了專業學者的興趣。
  • 美式中餐「殺」回中國開店遭瘋狂吐槽:真想好了嗎?
    不過,當美式中餐來到「中餐大本營」,接受吃過見過的中國「吃貨們」的品評時,會獲得怎樣的分數呢?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一名品嘗過菜品的中國顧客給出的答案是,「我不認為這是中餐,這是美國人想像的中餐應有的味道。」
  • 傳統中餐和美式中餐有哪些區別?其實中餐的變化更多
    哈嘍大家好我是美食奎,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傳統中餐和美式中餐有哪些區別,其實中餐的變化更多,大家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中國的美食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最為驕傲和自豪的存在,中餐有著多彩的文化內涵和紮實的技術基礎
  • 聽說,這首中餐打油詩引發全美國的大批判?
    西雅圖的一份周報《陌生人》(The Stranger):這首詩是一個白人對那個曾經的「白人星球」的懷舊。在許多的美劇中都可以看到它。  許多外國人常吃的中餐,已經跟在國內吃到的完全不一樣了,口味大多是酸甜的,那並不是真正的中餐,而是一種全新的菜系,叫美式中餐,Americanized Chinese Food。
  • 在美國,哪些「美式中餐」曾超越了你的想像,挑戰了你的味蕾?
    剛開學後不久就要過生日了,host family很貼心地說要帶去吃中餐、吃小籠包。結果門口透明的廚房裡看到都是墨西哥裔的廚師們在包小籠包,再一吃,口味也不是那麼一回事......這還是洛杉磯!華人由於在社會上得不到好的工作機會,便陸續「自謀出路」,進入到白人不願做的洗衣業與餐飲業中。而就從這時開始,許多華人為了討好美國白人顧客口味,開始專研改良中餐廳的菜式。中餐的口味也從此慢慢向「美式中餐」的方向靠近。
  • 美媒:上海開了一家「美式中餐」館
    參考消息網2月16日報導 你能想像生活在中國卻很懷念中餐嗎?這是真的。據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網站2月12日報導,那些吃著中餐外賣(譬如「左將軍雞」)長大的、現在僑居中國的美國人在中國卻吃不到這樣的中餐,因為在中國國內壓根兒就沒有。
  • 美式中餐黑暗料理TOP10 - Culture - Chinadaily.com.cn
    相信有不少人都深受「美式中餐」之毒。尤其是如果地處Ohio, Illinois 這樣的不毛之地,對於中餐的記憶,也許就只有文中這些不倫不類的菜了。美式中餐到底是個什麼?中餐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異的呢?  美式中餐最早要追溯到美國的西海岸淘金時代1800s。
  • 中餐在國外受歡迎嗎?我覺得說得很對!
    每次當我在網上看到一些留學生,在家基本不怎麼做飯,到國外後,隨便做一個西紅柿炒雞蛋、麻辣香鍋、餃子,就能讓身邊的白人兄弟黑人老妹吃的下巴掉地下,吃的不相信世間竟有如此美味,吃了你的菜從此走上人生巔峰的時候,我都持懷疑態度。
  • 外國網友分享,自己吃中餐的感受:我永遠不可能吃完它
    Schneider外國網友分享他自己吃中國菜的感受時,對中國菜種類豐富而說到:我永遠不可能吃完它。I can never finish it.看來這位外國網友是意識到中餐的種類豐富了,其實我們也永遠不可能吃完它。
  • 美式中餐連鎖來中國開店,是梁靜茹給的勇氣嗎?網友:開眼界了
    在世界各地美食原教旨主義者都不罕見,比如說如果給義大利人吃菠蘿pizza,他們就會抓狂,如果讓日本人看到美國發明的加州卷,他們也會很憤怒,然而這段時間卻有網友發現一家美國的中餐連鎖居然跑來中國開店了,難道是梁靜茹給他的勇氣嗎?
  • 老外好奇:為什麼在美國的中餐和傳統中餐完全是兩回事?
    我們也經常聽一些在美出行的人說:在美國吃中餐完全不抱希望,哪裡的中餐完全就不是一個味道,還有一些在我國的外國人好奇:為什麼在美國的中餐和傳統中餐完全是兩回事?為了搞清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就要了解外國人是喜歡吃傳統的中國菜還是喜歡吃美式的中餐?這個問題又要區別對待,因為在沒有來過中國的美國人眼裡,他們吃到的中餐是非常不錯的食物,在美國的聖誕節中餐已經出現在他們的餐桌,也曾出現很多購買中國美食排隊的畫面。
  • 美式中餐還屬於中國菜嗎?美國網友這樣回答,你覺得呢
    由於我國的高速發展,中國的很多文化在外國已經成為一種流行趨勢,世界各地不僅在學英文,也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學習中文,其實相對英文,中文學習起來會更加有難度,所以每次偶然遇見能把中文講得很溜的外國人,小編都覺得打心眼兒裡佩服,畢竟自己還不能把英文說的那麼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