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偽存真,揭開瑞幸咖啡門店盈利真相

2021-01-22 李成東

導語:持續虧損的瑞幸咖啡竟然已經70億美金市值了,驚不驚喜?意不意外?今天我們從商業模式到財務分析,揭開費用降低的真相,給你展示一個去偽存真的瑞幸小藍杯。

文| 張奡

來源| Dolphin海豚智庫(ID:haitunzhiku )

小藍杯虧出70億市值的投資邏輯

瑞幸咖啡目前已經70億美金市值了,這是什麼概念呢?趣店市值約13億美金,唯品會約80億美金,新氧市值12億美金,以上可都是賺錢的企業,而瑞幸咖啡可是一直在燒錢虧損。

鼓掌,眾大佬的「資本遊戲」實在玩的太溜了。沒有錯,瑞幸咖啡從誕生到今天,就是一個典型的「資本遊戲」,不要誤解,「資本遊戲」並不是貶義詞,用合法合理的手段在資本市場賺錢,是一切商業的最高境界。

虧出了70億美金市值的投資邏輯是什麼?瑞幸之所以能夠打動機構投資者,完全取決於對標星爸爸。這個故事講的非常性感和有誘惑力,估算出中國市場的咖啡消費潛力,就算只佔有1%的市場份額,大概是多大的市場消費能力(沒辦法,中國人多嘛),然後大舉擴張門店,隨著門店不斷的擴大,經營現金流越來越好,成本逐漸被攤銷和降低,到達某個具體的臨界點時,即開始穩定盈利,成為一條源源不斷的現金奶牛。

其實這個商業邏輯是有些漏洞的,美國咖啡市場多少消費能力,不等同於中國有多少咖啡消費能力,就像中國有多少人都喝茶,不等於未來美國或者全世界的人都喝茶一樣,文化風俗差異和飲食習慣始終是一條不可跨越的壁壘。

在上述壁壘中,星巴克在全世界走的都是商務路線和消費場景路線成功破壁,可瑞幸是怎麼說的呢?沒必要為場景付費,鼓勵大家買完咖啡在辦公室喝。

圖片來源:瑞幸咖啡財報

因此說到商務場景和消費場景,星巴克在國內幾乎沒有強勁對手,但是瑞幸的替代品就多了,茶飲店、快餐店、便利店、甚至咖啡自動販賣機都可以來分一杯羹。此外星巴克的渠道資源也非常有優勢,有星巴克的地方總是最繁華最昂貴的地段,迫於成本壓力,瑞幸絕對做不到每一家店都和星巴克打對臺。

星巴克的咖啡文化也算是源遠流長了,我們可以說星巴克的咖啡不是最好喝的,但是無法否認他的咖啡文化建設,我們可以從星巴克的歷史看出,無論是logo和名字的由來,還是義大利的咖啡文化,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堅持只走直營路線,對咖啡數十年如一日的品質堅持也是星巴克成功的原因。

再看瑞幸咖啡的文化,電話會議中提到明年瑞幸會加強文化建設,但目前來看明星代言,砸錢補貼快速擴張,這是妥妥的咖啡快餐文化。真正的企業文化是經過時間沉澱打磨而成的,價值遠比顯示財報裡的商譽重要的多,靠商譽講故事一計提,就露餡了。而產品是網紅還是真正經得住時間的考驗的大師級產品,決定了食品企業的壽命。

門店盈利了?不能這麼算

本季度,瑞幸號稱門店利潤率(Store level profit margin)首次扭虧為盈,實現利潤1.9億元,利潤率12.5%。門店利潤算是瑞幸自創的一個指標,什麼是門店利潤?瑞幸對其的定義是產品收入-門店相關支出。即總門店收入(不含外賣費)-房租-原材料費用-機器待攤費用。

單獨的門店利潤這一塊也很好理解,張姑娘不想打工了,回老家開了家咖啡店,假設每個月張姑娘可以獲得2.5萬的營收,房租5000,裝修加上買咖啡機6萬,待攤一年,每個月成本就是5000,僱傭一個服務生3000元,剩下的錢就是單獨的門店利潤。

不過這種算法,只適合張姑娘的一家小店,張姑娘不需要請明星做代言,也不需要做品牌維護,更不需要在電梯裡打廣告。瑞幸咖啡作為一家連鎖店就不能像張姑娘一樣算帳了,今年年底前,瑞幸要擴張到4000家店,需要團隊研發新產品,需要做品牌維護,市場營銷,還需要負擔龐大的管理費用,巴菲特曾表達過類似的意思,費用又沒有佛祖買單,不會憑空消失。因此把這些費用都加進去,才能得出真正的運營利潤。目前這部分運營利潤依舊是虧損的。

海豚智庫整理 數據來源:瑞幸咖啡歷年財報

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瑞幸咖啡的營業利潤虧損並沒有大幅度降低,但是他的淨利率虧損卻大幅度降低了,但這只是因為營收增多的原因。

單店需要賺多少錢才能盈利

瑞幸咖啡股價之所以能夠上漲,是因為這個幾個季度不僅資本故事講得好,也也執行的好,至少表面看起來是這麼回事。

像我之前所說的那樣,這種商業模式,隨著店面的擴大,費用是一定會攤銷下來的,可以隨著規模效益攤銷下來的費用有原材料成本,房租和其他運營費用,設備折舊,市場營銷費用,管理費用,開店籌備等。從9家店開到幾千家店,這些費用逐漸降低是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過程。

數據來源:瑞幸咖啡紀念財報 ;瑞幸咖啡財報亮點展示

隨著門店越開越多,客戶數量也逐漸增多,賣出去的商品也越來越多,各成本越來越低,經營現金流確實越來越好。

這些跡象確實是三季度瑞幸財報的亮點,某些程度上確實表明瑞幸咖啡的經營狀況在好轉,但是光費用降低還不夠,其核心是瑞幸到底能不能盈利?

盈利才是第一法則,能不能盈利我們是可以大概測算出來的。

關於能不能盈利可以簡單做個估算,首先這是瑞幸咖啡的所有營業費用。

海豚智庫整理 數據來源:瑞幸咖啡歷年財報

首先根據這些季度虧損的營業費用和開店數算出平均每家店鋪的季度費用,再根據營收算出每家店的收入。可以看到每家店鋪的成本和營收之間的差距確實越來越小了。三季度的數據來看換算到平均每個月的話,平均成本和費用還相差5萬就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收支平衡。

海豚智庫整理 數據來源:瑞幸咖啡歷年財報

那麼瑞幸咖啡在現有的基礎上,實現收支平衡是否容易呢?一方面每家門店需要加大收入,另外一方面需要再降低費用,星巴克並沒有列出營銷費用,說明其營銷費用可能不多,合併在其他費用裡。而瑞幸咖啡居高不下的營銷費用真是一大特色。而且瑞幸咖啡的營銷會持續進行,一直持續到2020年二季度,因此這塊費率要在2020年二季度後才會降低。

海豚智庫整理:來源瑞幸咖啡財報

瑞幸咖啡的門店運營費用低於星巴克是因為其門店的裝修和選址的成本低於星巴克造成,管理費率和原材料費率上,瑞幸和星巴克差距比較大,不過個人認為管理費率的降低是需要在更大程度的擴店基礎上,星巴克3萬家門店,而瑞幸只有3680家,盲目擴大雖然會攤銷費用,也會造成自由現金流的緊張,降低管理費用還需要更合理科學的管理方法和工具。

原材料費用率高,和進貨量有直接關係,若不顧品質的下降會影響咖啡的口感,因此這兩塊費用率的降低至少再需要追蹤幾個季度。

目前從財務分析來看,只要能夠提高單店營收或者降低營銷費用,瑞幸咖啡的確距離盈利只有一步之遙,不過營銷費率降低後,消費者是否還能保持之前的消費呢?

下個季度瑞幸咖啡能否邁出盈利的一步還不得而知,我們看目前星巴克的千億市值,是如何支撐的?19年9月公布的星巴克最新一季度財報顯示,營收63億美元,淨利潤8億美元,全球門店突破3萬家,截止目前28倍左右pe。

而瑞幸咖啡目前的情況是這樣的,3季度,瑞幸營收15.4億元(約2.2億美元),歸屬股東淨利潤-5.3億元,門店數3680家,從門店數看,瑞幸是星巴克的九分之一左右,營收是星巴克的30分之一左右,估值卻是星巴克的14分之一。

瑞幸咖啡裡的泡沫真是濃鬱可口。

相關焦點

  • 瑞幸咖啡:預計明年實現整體盈利
    瑞幸咖啡管理層預計,2021年公司將實現整體盈利。 今年4月,瑞幸咖啡曝出財務造假事件,虛假交易額達22億元,6月29日,瑞幸咖啡被納斯達克正式停牌。受疫情和財務造假事件影響,瑞幸咖啡今年大幅放慢了擴張速度。
  • 瑞幸咖啡60%門店實現盈利 預計2020財年收入最多達42億元
    12月24日消息,《電商報》獲悉,日前,瑞幸咖啡向開曼群島大法院提交了首份報告,披露了瑞幸咖啡未經審計的最新財務信息。   在營業收入上,前三季單季收入分別為5.65億、9.8億和11.45億,同比增長18.1%、49.9%和35.8%,門店中有60%實現了盈利。
  • 瑞幸咖啡:門店高速擴張,產品線持續拓寬,單店首次實現盈利
    2019Q1-3瑞幸實現營業收入21.66億元,同比增長615%;2019Q3單季度收入11.45億元,環比增長70%。總體來說,高速展店拉動了收入的高速增長。截至到2019Q3,公司旗下共有門店3680家,其中快取店3433家,是公司主要布局的門店業態;悠享店138家,廚房店109家。
  • 解構瑞幸咖啡:從單店盈利到無人零售,意味著什麼?
    在我看來,瑞幸咖啡這兩個月有三個信息非常值得關注,一是宣布單店盈利,二是門店超越星巴克成為國內第一,三是落地無人零售,推出了兩款無人售貨機繼續擴張渠道。某種程度上,正是這幾個利好信息促成了瑞幸的神奇增長。先說第一個信息點,單店盈利。
  • 瑞幸的咖啡店,真的盈利了?
    13日晚美股開盤,瑞幸咖啡股價高開15%,盤中小幅波動,股價最終報收21.46美元,上漲13.07%,市值51.57億美元。瑞幸咖啡的門店,真的已經盈利了嗎?這12.5%的門店運營利潤率,含有多少水分?燃財經帶你一探究竟。
  • 瑞幸咖啡門店關停並轉
    論誰是咖啡界的「明星」,瑞幸稱第二,估計也沒有誰稱自己是第一了,2020年的瑞幸咖啡已經是熱搜榜單的「常客」了。據了解,如今瑞幸咖啡場外交易還是很活躍,行業人士表示是由於可能有投資者希望看到瑞幸咖啡從此私有化。
  • 瑞幸咖啡停牌 廣州多家門店正常運營
    近日,記者走訪了多家廣州瑞幸咖啡門店,店員均表示退市不影響該店正常經營。「退市是退市,沒聽說要撤店,放心吧,退市不影響我們正常運營。」   記者走訪還留意到,瑞幸咖啡門店擺放新品的海報,主推「瑞納冰」系列。「朋友無意中推薦它的瑞納冰,沒有想到口感還挺不錯。」平時不太喝飲料的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希望「小藍杯」挺住!   大家關注的瑞幸咖啡折扣仍在繼續。
  • 瑞幸聲稱六成門店盈利,這故事都能接著講?
    這次報告最為引人注目的內容是,瑞幸咖啡稱目前約60%的門店已經在門店層面實現盈利。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不過這個說法的問題還是在於,這份報告提供的數據太粗糙,我們無法判斷這種盈利是怎樣的一種計算方法。
  • 瑞幸咖啡上演「宮鬥政變「, 同室操戈何太急?
    瑞幸咖啡董事會主席、CEO郭謹一,當然沒有坐以待斃,也立即發布內部信,反駁道:「舉報信是在1月3日由陸正耀、錢治亞等組織並主持起草,部分當事員工不明真相,被裹挾籤字。」並表示自己願意接受調查,還原真相。他還表示:「公司現在經營穩定,收入向好,是些造假出局人絕不想看到的。」
  • 探訪瑞幸咖啡門店
    4月3日,在上海市大華虎城嘉年華瑞幸咖啡店,市民在店內等待已經購買的咖啡。美國當地時間4月2日盤前,瑞幸咖啡內部調查顯示,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期間虛增了22億人民幣交易額。開盤前,公司股價就跌幅超過80%,開盤後沒幾分鐘,瑞幸咖啡股價就熔斷了;較上市後高點50美元僅剩不到十分之一,公司市值縮水55億美元。圖為外賣小哥正拿著咖啡送往客戶手中。殷立勤 攝市民正在店內等待咖啡。殷立勤 攝市民正在店內等待咖啡。殷立勤 攝門店內場景。殷立勤 攝外賣小哥正前往店鋪拿取咖啡。
  • 瑞幸咖啡暴跌80%,給我們的投資感悟
    瑞幸咖啡的商業模式,簡單總結,就是從海外市場融資,請國內客戶喝咖啡。不過考慮到高額的門店等成本,這種模式需要的資金量巨大,於是瑞幸也在美股上市融資。投資人投資瑞幸,目的是讓瑞幸高速擴張門店,等培養起消費慣性之後,再逐漸提高利潤率。瑞幸為了迎合投資者的預期,也就有了這次財務造假的動機。
  • 瑞幸咖啡現盈利跡象:7月單店現金流為正 戰略轉向精細化運營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中國科技新聞網8月10日訊 (李 甬) 走出財務造假泥潭,瑞幸咖啡走向盈利的跡象越來越明顯。據悉,8月8日,瑞幸咖啡於廈門總部召開2020年中全國會議。中國科技新聞網從接近瑞幸的知情人士處了解到,除去因受疫情影響暫未營業的300餘家大學門店,瑞幸咖啡在2020年7月已實現單店現金流為正,按當前運營進展,有望在2021年實現整體盈利。據悉,財務造假事件並未對瑞幸實體經營產生較大影響,主要是受疫情等相關因素影響產生的損失。得益於經濟活動恢復以及消費復甦,瑞幸咖啡已為下半年贏得良好開局。
  • 瓜瓜不絕的瑞幸咖啡
    瑞幸可能不是賣咖啡的,其實是個賣瓜的,瓜瓜不絕。昨晚,瑞幸副總裁李軍協同46名高管申請罷免現任CEO郭謹一,說他無德無能。指責郭謹一把原有的大品牌供應商逐步換成他個人更容易獲利的、品質差的二三線品牌。公司之前選用的是百麥、中糧、鑫國等為星巴克、麥當勞等供應輕食的一線供貨商,而現在取而代之的是廣州順大、山東魯海、廣州六合、上海芙純這些沒有大型連鎖供貨經驗、規模產能和品質均不能達到瑞幸標準的供貨商。其實,自瑞幸2020年4月暴雷以來,為了門店盈利,儘可能控制原料損耗,並在果汁製作中使用臨期果汁原料。
  • 瑞幸咖啡:成於資本,敗於內鬥?
    對於瑞幸高管的指責,瑞幸咖啡董事長郭謹一1月6日深夜發布全員信稱,舉報信是在1月3日陸正耀、錢治亞等組織並主持起草,部分當事員工不明真相,被裹挾籤字。陸正耀這是要收郭謹一的權?作為瑞幸咖啡股票投資者,我們更關心還瑞幸咖啡未來還能不能活下來並實現盈利,向好發展?此前,郭謹一領導的瑞幸咖啡似乎是在自救。通過壓縮各項成本和費用來自救。比如,通過減少補貼、折扣力度來控制營銷費用;通過收縮無人咖啡機、小鹿茶等業務,以及關閉部分表現不佳門店等戰略擴展計劃,以提高盈利和現金流。
  • 麥當勞旗下咖啡品牌,大力在內陸擴展,瑞幸:剛盈利又遇對手
    本來咖啡店就比其他餐飲業生意要冷淡,在經過了疫情之後,根據數據顯示,中國80%的咖啡店都選擇了關閉門店,包括一些新開的門店甚至是一些老品牌店,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呢?
  • 瑞幸咖啡最新數據:11個月內門店減少609家,已有新戰略目標
    瑞幸咖啡12月24日消息,瑞幸咖啡的最新數據曝光,他們的門店數量從2019年12月31日的4507家降低到了11月30日的3898家,門店數量減少了609家。但瑞幸咖啡在2020年前三季度(截止到9月底)實際關店數量為891家(平均每個月關店99家),同時他們又開了336家,前三季度開店、關店數量差為555家。與截止11月30日的門店數量減少609家對比,由此可以計算出,10月份和11月份瑞幸咖啡又至少關掉了54家門店。
  • 剛走出財務造假泥潭,瑞幸咖啡又深陷「宮鬥...
    而就在近日,「關於罷免郭瑾一瑞幸咖啡董事會主席和CEO的請求信」在職場社交平臺流轉開來,而這封信的署名包括7名副總裁和19名分公司總經理在內的46名瑞幸咖啡中高層管理人員。隨後,瑞幸咖啡董事長兼CEO郭謹一回應稱,「情況屬實,詳情暫時不方便透露。」誰能想到,隨著2021年到了,瑞幸咖啡居然以一場「宮鬥劇」開場。
  • 剛走出財務造假泥潭,瑞幸咖啡又深陷「宮鬥」丨時間線
    而就在近日,「關於罷免郭瑾一瑞幸咖啡董事會主席和CEO的請求信」在職場社交平臺流轉開來,而這封信的署名包括7名副總裁和19名分公司總經理在內的46名瑞幸咖啡中高層管理人員。隨後,瑞幸咖啡董事長兼CEO郭謹一回應稱,「情況屬實,詳情暫時不方便透露。」誰能想到,隨著2021年到了,瑞幸咖啡居然以一場「宮鬥劇」開場。
  • 瑞幸咖啡劫後重生?
    然而目前看來,瑞幸咖啡的門店業務並未關閉,業務也一直在進行中,因此,其財務數據也一直備受市場關注。備受關注的財務數據日前,瑞幸咖啡的聯合清算人向開曼群島大法院提交了首份報告,其中透露了今年以來瑞幸咖啡未經審計的最新財務信息。
  • 瑞幸咖啡上演「逼宮」 三個男人一臺戲?
    郭謹一稱,舉報信是1月3日陸正耀、錢治亞等組織並主持起草,部分當事員工不明真相,被裹挾籤字。「我個人已第一時間提請董事會成立調查組,就所述事件對我進行調查,以還原事實真相。」瑞幸咖啡的內部人士也向新京報記者確認,高管聯名的舉報信以及郭謹一的全員內部信都屬實,目前已經在內部調查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