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肉粽」是臺灣彰化一帶的喪葬習俗,一般是給吊頸自殺的亡者舉,人們認為這種死法死去的人煞氣很重,會找人交替。至於為什麼叫送肉粽,形式共同點都是被繩子「吊著」。而此處的送「肉粽」不是指亡者肉身也不是吃的,是死者生前掙扎的痛苦,怨氣匯聚而成的「煞氣」。

所以說送「肉粽」指的就是送亡者的煞氣在梁上上吊,會取下一部分梁樁,樹上上吊者,亦是如此,若是門則全拆掉一起送走,以免煞氣留在原地。作法前幾日需準備好祭品,符咒等東西必須公告鄰裡,使家家戶戶各自索取符令緊閉門窗以戒備。作法儀式都是半夜舉行開壇起駕,取下上吊用的繩子和樹樁作法。

隊伍前行,一路敲鑼打鼓、撒鹽米、放鞭炮隊伍後邊有兩支掃把,從出發一直將「煞氣」掃到海邊。當然也有許多禁忌,按照傳統,住家都必須避開不能開門窗,以免煞氣進入。參加者不能撿東西、不能戴項鍊(意味上吊)、未成年的不能參與、不能掉隊、沿途不能叫姓名不能回頭等規定。

送「肉粽」送到海邊後作法焚燒符咒和紙錢 再把火化掉繩子和樹樁,焚燒成灰後倒入海中,祈禱靈魂能夠回到海龍王那裡「壓煞」後放完鞭炮便結束整個儀式參與者需回廟宇拜拜才能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