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張幼儀去世,墓碑上刻的4字,是她對前夫徐志摩最後的懲罰

2020-12-23 天天讀詩詞

如果照顧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愛的話,那我大概是愛他的吧。在他一生當中遇到的幾個人裡面,說不定我最愛他。 ——張幼儀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1928年的冬天是一個寒冷的嚴冬,而在中國大地上,又尤以上海的冬天冷得尤其異常。張幼儀已經很久沒有再看過詩了,要不是店裡的剛來的小年輕非拿著一本《新月》湊到張幼儀眼前,張幼儀根本看不到這首詩,也不會想起那段悽苦的往事:

才子花嫁張幼儀出生於1900年的蘇州,從小就得到了父母兄長的多方關愛。張家是當地有名的權貴,她的四哥張嘉璈在後來還當了浙江都督的秘書,因此張家的家境一直是比較富庶的,張幼儀也因此度過了一段快樂的童年生活。

1912年,清廷垮臺之後,已經接受了好些年封建傳統教育的張幼儀,被哥哥們送到了新式女子學校當中讀書,張幼儀剛開始上學的時候,感覺自己來到了一個新的世界,有那麼多女孩兒,她們個個如同精靈一樣活潑可愛,眼中滿是快活的神採,而安靜、內斂乃至有些怯懦的張幼儀在其中顯得頗有些格格不入。

1915年時,張嘉璈在學校當中巡視時,發現了一名才華橫溢的學生,正是徐志摩,兩人交流之後,張嘉璈對他十分欣賞,一問才知徐志摩年方18,還未婚配,於是張嘉璈就動起了撮合妹妹張幼儀和徐志摩的心思。

當張嘉璈找到徐志摩父親徐申如,並且開始提及此事時,徐申如心中十分開心。雖然當時徐家已經是江南富商,但在這種動亂年代沒有些政治背景,終究生意是做不長久的。而張家在整個浙江的政治勢力都相當龐大,徐申如自然是欣然答應。

因此,在張幼儀與徐志摩兩人都不知情的情況下,他們就成為了一對夫妻。還沒有結業的張幼儀因此輟學,以15歲的年紀成為了徐家的少奶奶。而這,就是張幼儀前半生悲劇的開始。

摒棄他國徐志摩極其討厭封建舊制和包辦婚姻,但也對抗不了自己的父親,於是只能將矛頭對準張幼儀。1918年,18歲的張幼儀為徐家生下了兒子徐積鍇之後,徐志摩也算是完成了給徐家傳宗接代的任務,沒多久就跑到國外讀書去了。

張幼儀只好獨守閨中,幫著徐志摩照顧一大家子。她不辭辛勞,任勞任怨地幫著徐志摩料理家事,希望能夠以此感動徐志摩。結果換來的,卻是徐志摩兩年的音信全無。

1920年,她的二哥張君勱看不下去了,一紙書信就寄去了英國。聽聞此事之後的徐申如也十分氣憤,非要徐志摩把張幼儀接過去。礙於張家和徐家兩方的逼迫,徐志摩不得不將張幼儀接到了身邊。

可夫妻團聚並非總是快樂的。徐志摩依然對張幼儀不聞不問,每天都把張幼儀丟在一邊。此時的徐志摩已經與林徽因結識,並且深深地愛上了林徽因。從此,林徽因成為了新思想新女性的象徵,而張幼儀成為了舊制度舊思想的載體,而飽受封建家庭壓迫的徐志摩會如何選擇,自然不用多說了。

沒多久之後,徐志摩就向張幼儀提出了離婚。此時張幼儀已經又懷孕了,當他向徐志摩說起時,徐志摩的第一反應是要她打掉。張幼儀聽聞此話,也對徐志摩徹底死心了,便斷然答應了徐志摩的離婚請求。

只是身為母親,張幼儀卻始終不願打掉這個孩子,1922年年初,張幼儀一生下孩子之後,便在離婚協議書上簽了字。之後,張幼儀就帶著孩子去投奔了當時正在法國的二哥張君勱,之後又跟著他去了德國,開始了她新的人生。

精彩人生徐志摩的拋棄讓張幼儀心中深深明白了一個道理——最靠得住的只有自己。於是到達德國之後,張幼儀開始拼命學習德語,並且進入到裴斯塔洛奇學院學習。1925年,次子因腹膜炎夭折之後,張幼儀一度心痛至死,但她卻堅強地挺了過去,以鳳凰涅槃之姿,成為了一個獨立、自信、美麗的女子,拋掉了當年唯唯諾諾、委曲求全的那個張幼儀。

1926年,學有所成的張幼儀回到了上海,之後又去北京讀了會兒書。可惜沒多久之後,她又收到了母親去世的消息,因此回到了上海為母親送葬。孝期過後,張幼儀就進入了東吳大學教書,之後又出任上海女子商業銀行副總裁。

此時,她的八弟張禹九剛好跟徐志摩等四人開了一家名為「雲裳」的服裝公司,在張禹九的邀請下,雖然明知徐志摩也參與其中,但張幼儀早已強大到不會為往事心傷,欣然出任了此公司的總經理。

此時已經是1928年,上海的冬天顯得頗有些清冷。當員工將《新月》中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放到張幼儀眼前時,張幼儀讀著這浪漫的詩句,心中卻沒有絲毫傷痛,只是覺得有些諷刺:

作為為徐志摩付出最多的女人,張幼儀得到的卻只有冷落與傷害,徐志摩的浪漫與溫柔,永遠是別人的,先是林徽因,後是陸小曼,在徐志摩的愛情裡,從來沒有她張幼儀的名字。

但一切都無所謂了,此時的張幼儀已經足夠強大,不是以前為了他人的背叛就會哭鼻子的小女孩兒了。她現在眼中只有自己和家人,只有自己的兒子。

幸福晚年張幼儀的自信和強大,在後來也吸引到了一個叫做蘇紀之的醫生。蘇紀之不怎麼浪漫,但是足夠踏實,而且足夠愛她。於是,在1953年時,張幼儀與蘇紀之登上了婚姻的殿堂。

1972年,蘇紀之醫生病故之後,張幼儀便去到了美國,不想待在故地觸景生悲了。1988年,張幼儀在美國病逝,享年88歲。而在她的墓碑上,刻上了大大的「蘇張幼儀」四個字,只是要告訴世人,她不是徐志摩的前妻,除了蘇紀之之外,即使是徐志摩不配讓她冠姓,而這,也是張幼儀最後的申辯,和對徐志摩最後的懲罰。

張幼儀與徐志摩的悲劇開始,其源頭其實是封建舊制和包辦婚姻。但當時的徐志摩顯然並不成熟,他沒有勇氣也沒有能力打破封建家庭的枷鎖,於是把槍頭調轉至同樣無辜的張幼儀身上,對著張幼儀瘋狂開火,殘忍地殺死了那個溫柔、恬靜、天真的張幼儀。

可他從來沒有想過,被他深深傷害的張幼儀,其實也是這段婚姻關係中的犧牲品,是包辦婚姻和封建舊制中的羔羊。好在張幼儀的內裡其實有著相當的堅韌,在後來還是成為了一名自信大方的新女性,可她的這種改變,怎麼看來,也像是當時整個時代的悲劇。

而張幼儀和徐志摩的故事,也被詳細記錄在了《民國大師的愛情》一書中,此外包括徐志摩與林徽因、陸小曼,楊絳與錢鍾書,林徽因與梁思成等等人物之間的愛情故事,在此書中也有詳細的講述。

這本書原價是96元,現價只要76元!如果感興趣的話,就趕緊入手吧!

相關焦點

  • 徐志摩去世36年後,張幼儀帶著丈夫到訪康橋,卻並非為紀念徐志摩
    她與徐志摩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訂婚之前也並未詢問過她的意見,所以可以說她也是這樁婚姻的受害者。但不同於徐志摩,作為女性的張幼儀要拘束很多,她也只能按從小教育來。那就是做一個賢妻良母,丈夫不喜歡沒關係,她會盡力讓丈夫喜歡。
  • 張幼儀八弟:對徐志摩要手下留情
    麼麼噠~許多人都知道,張幼儀與徐志摩的婚事,就是張幼儀的哥哥促成的。事實上,張幼儀家的幾個兄弟都與徐志摩交好,特別是他的八弟張禹九,簡直就是「徐迷」。因為他與徐志摩一樣是詩人,後來張禹九還成為了新月派詩人代表。
  • 徐志摩為追林徽因逼張幼儀打胎 張幼儀:感謝離婚(圖)
    1988年,張幼儀以88歲的高齡去世的時候,《紐約時報》曾經專題報導,還特別提到「張幼儀的家庭在1949年以前的中國,頗具影響力。他的兩位兄長張公權和張君(萬加力),都是財經界和政界的著名人物」。說起來,就是張幼儀的二哥張公權,替妹妹看中了徐志摩。兩家很快定下了婚事,當時男方16歲,女方13歲,都還在讀書。張幼儀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女孩子呢? 「談不到好看,也談不到難看。
  • 徐志摩另娶後生活潦倒,找前妻張幼儀借錢,張幼儀每次都說6個字
    第一次見到她的照片時,他說她是鄉下來的土包子,後來結婚時,除了按照父母意願履行婚姻義務外,皆對她無話可說,1918年她生下了第一個兒子,徐志摩就毫無留念地去了美國,並且兩年間始終沒有回去,還自己又轉頭去了英國,直到1920年才來信說要接她,結果快到岸邊時,張幼儀就猶如兜頭淋了一場雨。
  • 林徽因墓碑被砸後,兒子為啥不讓修復?有一種愛叫放手!
    在中國歷史上,集美貌和才華於一身的林徽因,成為很多文人騷客敬仰的對象。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林徽因去世後的墓碑被人砸了。更讓人想不到的是,林徽因的兒子看到這種情況後,告訴大家不要修復。徐志摩是一位詩人,我們很多人都讀過他的詩歌: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為了追求林徽因,徐志摩休掉了髮妻張幼儀,而那時張幼儀已經懷有身孕,這也坐實了渣男的名頭。後來,徐志摩為了參加林徽因組織的舞會,在1931年11月19日搭乘「濟南號」郵政飛機北上,途中因大霧瀰漫,飛機觸山,不幸罹難。
  • 徐志摩再婚後生活拮据,找張幼儀借錢,張幼儀說的話讓他面紅耳赤
    在民國1922年,中國歷史上第一樁西式文明的離婚案在那一年的上海灘發生了。這簡直震驚了整個中國的文人圈子,當時徐志摩一定要與張幼儀離婚的理由是:「西服與小腳,怎堪相配?」小腳自然指的就是張幼儀,而西服就是指的徐志摩了。這簡直就是堪稱侮辱的一句話。 且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徐志摩離婚的當年,張幼儀剛剛生下幼子就被徐志摩逼著回國離婚。中國傳統觀念上的月子,而在懷孕的途中,徐志摩也不斷的逼迫張幼儀打胎。
  • 他是張幼儀背後的男人,得知張幼儀懷孕後,他:別打胎,孩子我養
    他是張幼儀背後的男人,得知張幼儀懷孕後,他:別打胎,孩子我養在民國時期有四個棄婦很出名,其中有張幼儀,她和其餘三個相比可以說是很幸運了。她的丈夫就是徐志摩,兩人是在父母的包辦婚姻下成的婚,但是,徐志摩一點都不喜歡她,甚至還有點嫌棄她。當初嫁過去的時候,幼儀的六哥就是為了不被夫家看扁,特意從外國採辦了一大船的嫁妝,這些嫁妝為她贏得了公婆的看中和喜愛。張君勵當時和這位妹夫成為了好朋友,雖然妹妹和她丈夫相聚的時間很少,但他對於他們之間的感情和關係不太擔心。
  • 對別人最好的「懲罰」,就是讓自己變得強大!
    張幼儀,是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一個傳統出身的女子,為了挽救家族,遵從父母的意思嫁給了徐志摩,而徐志摩其實並不愛她。張幼儀在徐家的生活中,很討長輩喜歡,卻不懂得怎麼去取悅徐志摩。他們的婚姻轟轟烈烈大辦一場的背後,其實張幼儀的婚姻並不幸福,因為徐志摩不愛她,只是為了履行任務而人前人後裝裝樣子。
  • 張幼儀千裡尋夫,等來的卻是「徐志摩不要你了」,無情且無恥!
    這話放在徐志摩身上極其合適。新婚第一天,徐志摩就把張幼儀打進了「冷宮」。他跟幼儀行了夫妻之實,卻從沒有正眼瞧過張幼儀,也不跟她講話。新婚之夜,春宵一刻值千金,他們卻是在沉默中度過的。結婚不久,徐志摩就說過這種話年輕的幼儀也不了解丈夫的性情,只好以沉默應對,有時兩個人能好幾天不言不語。他們結婚6年,張幼儀卻一直在仔細揣摩丈夫的心思。當她終於明白過來,已經到了被志摩拋棄的時候了。
  • 原配夫人張幼儀,徐志摩說她是「鄉下土包子」,結婚只是完成任務
    1922年,徐志摩和原配夫人張幼儀籤字離婚。據說,這是中國歷史上依據民法的第一樁西式文明離婚案。徐志摩提出離婚的理由是:小腳和西服,怎麼相配?張幼儀1900年出生於寶山的一個書香世家。她的祖父做過知縣,父親行醫,家境富裕,她的二哥張君勱是政治家、哲學家,中國民主社會黨領袖,早期新儒家的代表之一。出生於這樣家庭的張幼儀並不是沒見過世面的鄉下婦女,但她在徐志摩的印象裡卻一直是一個「鄉下土包子」。
  • 離開徐志摩後,她為自己的人生按下「快進」鍵
    說起徐志摩,最快想到的女人莫過於林微因、陸小曼,而鮮有人提及他的髮妻張幼儀,這位好姑娘在遭遇婚變後,不但沒有一蹶不振,而是選擇豁達努力,為自己的人生按下「快進」鍵,取得驚人成就。她在德國生下二兒子彼得,身邊沒有一個人照顧,他卻追到柏林要求離婚,還寫下了那句著名的「無愛之婚姻忍無可忍,自由之償還自由」。最終,她成全了他。她在離婚協議上迅速地籤好字,眼神坦蕩地遞還他說:「你去給自己找個更好的太太吧!」他歡天喜地地道了謝,提出要看看剛出生的孩子。他在醫院育嬰室的玻璃窗外看得讚嘆不已,絲毫沒有想到剛產子卻遭遇離婚的她應該如何養育他的親生骨肉。
  • 一代才女冰心去世後,墓碑卻被親孫子刻上8字辱罵,她哪裡做錯了
    反觀冰心這位「世紀老人」,她對於中國文壇也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其作品《繁星·春水》更是被編入了課本,是當代中國人都了解的一篇佳作。1999年,冰心與世長辭,作為冰心的後代,都以有這樣的長輩而感到自豪,在冰心去世後,一直發揚著冰心生前的精神,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的墓碑卻被她的親孫子刻上了8字辱罵,她到底哪裡做錯了?會讓孫子做出此等行為呢?
  •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詩人,有一個夫人張幼儀,後又娶了一個陸小曼
    今天,讓我們認識張幼儀,一個慷慨、端莊、豁達和堅韌的女人。張幼儀,名字叫嘉玢,1900年出生在江蘇寶山。張幼儀出生在達蒙,就讀於江蘇省第二女子師範學校。1915年,他的哥哥張嘉璈為徐家做媒人。當時,徐家已經是江南富商,嫁給了具有巨大政治和經濟地位的張氏家族。這對徐志摩的父親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需求。所以他們決定訂婚。
  • 徐志摩後人現狀!孫女回鄉參觀故居,為何對著張幼儀畫像半晌無語
    可徐積楷對父親徐志摩並沒有太多的感情,1931年徐志摩意外去世時徐積楷只是一個13歲的孩子,再加上徐志摩此前一直在國外留學,回國後更是直接和張幼儀離了婚,父子二人甚至都沒有較長時間在一起相處過,直到現在,101歲的徐積楷談論起父親也只是簡單的一句「印象說不上來」。
  • 徐志摩墓前的35級臺階寓意著什麼?陸小曼又為何遲遲不願作聲?
    徐志摩墓前的35級臺階寓意著什麼?陸小曼又為何遲遲不願作聲?不可否認徐志摩這一生都愧對於一人,對於張幼儀而言,徐志摩便是她的噩夢,從媒妁之言一開始,這個夢就永遠的伴隨她一生,直至死亡也沒能擺脫。1932年11月18日,也就是徐志摩為了給林微因在北平舉辦的演講會捧場,於是前一夜去了好友陳定三家暢談了一夜,陳定三勸他放下,徐志摩倒是冷笑一場,說道:「你怎知我沒有放下?」次日徐志摩便火急火燎趕了他人生中最後的一趟班機。轟!飛機撞上大山。
  • 1967年張幼儀重遊英國,笑著說了一句話,是對徐志摩最無情的嘲諷
    那時候的張幼儀是天真的,也是沒有力量的,所以她沒有任何掙扎就同意了,並且對這份愛情生出了嚮往,兩人於1915年結婚,但婚後的生活跟她想像的大相逕庭,她那種「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的願望,在徐志摩那裡顯得非常可笑。
  • 離婚時,徐志摩給張幼儀5000元贍養費,張幼儀:我一個子都不要
    男人其實總是比女人要果斷的,可能女人說五百次離婚都不可能真的做到,但是男人只要一次那麼一定就是真的了,而徐志摩雖然接受了父母為自己選擇的婚姻,但是在婚後對於張幼儀一直都十分的厭惡,總是儘可能的找機會逃離,終於在英國他遇到了林徽因,這讓他終於下決心要離婚,即使當時的張幼儀懷上了他的小兒子
  • 懷孕時遭徐志摩離棄,成為中國第一位女銀行家,她活出自己的精彩
    她是張幼儀,她是中國第一位女銀行家,也是中國第一位女企業家,離開了徐志摩的人生,她活得更加精彩。提起張幼儀,就不得不提起她的前夫徐志摩,張幼儀是徐志摩的原配夫人,都說詩人總是多情,但多情的詩人徐志摩,對於原配張幼儀,有的卻只是冷酷跟無情。
  • 怎麼評價張幼儀?離婚後活成勵志女強人,卻在戰爭期間發國難財
    奈何父母看上了她的家世,徐志摩只好與張幼儀結婚。不管是婚前還是婚後,徐志摩一直鄙棄張幼儀,從未正眼看過妻子一眼。為了滿足父母抱孫子的願望,他履行了最基本的婚姻義務。除此之外,徐志摩對妻子不理不睬。1918年,張幼儀為他生下了長子積鍇。孩子的到來,並沒有緩和夫妻之間的關係,徐志摩竟然拋下妻子和幼兒,留洋去了。
  • 徐志摩詩人的浪漫愛情史,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你知道多少?
    就連履行婚姻義務這種事,徐志摩也只是遵從父母抱孫子的願望而已。1920年冬,在張幼儀懷次子兩個月後,徐志摩對此置之不理,反倒要馬上離婚,見張幼儀不答應,便一走了之,將其一人撇在沙士頓。 1921年,張幼儀產期臨近,無奈之際,她給二哥張君勱寫信求救,她來到巴黎,後來又去了柏林,生下孩子。徐志摩明知張幼儀的去向,卻不予理睬。 直到1922年要辦理離婚手續時,才找到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