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時,徐志摩給張幼儀5000元贍養費,張幼儀:我一個子都不要

2020-12-25 近代史

男人其實總是比女人要果斷的,可能女人說五百次離婚都不可能真的做到,但是男人只要一次那麼一定就是真的了,而徐志摩雖然接受了父母為自己選擇的婚姻,但是在婚後對於張幼儀一直都十分的厭惡,總是儘可能的找機會逃離,終於在英國他遇到了林徽因,這讓他終於下決心要離婚,即使當時的張幼儀懷上了他的小兒子。

在當時,離婚也是需要給對方一部分撫養費的,而徐志摩也自知理虧,所以徐志摩也按照離婚協議所說要付給張幼儀5000元的贍養費,但是張幼儀卻表示自己一個子都不會要,因為張幼儀雖然是受害者,但是她是一個十分有骨氣的女人,她根本就不想依靠這個拋棄自己的男人的金錢、幫助,她要讓徐志摩知道,她也是一個十分優秀的女人。

而事實上,張幼儀在和徐志摩離婚之後,不僅通過自己的奮鬥開起了公司,還自己一個人帶大了孩子,晚年,還帶著豐厚的資產,移居香港,後又遷居美國。不得不說,作為女子,她真的很成功!

徐志摩當時給張幼儀金錢其實也是間接的一種補償,或許他也想要讓自己的內心的愧疚少一些,我們姑且認為徐志摩還有這樣的心,但是其實這樣一種打一巴掌給個棗吃的做法並不是什麼人都可以欣然接受的。

相關焦點

  • 徐志摩為追林徽因逼張幼儀打胎 張幼儀:感謝離婚(圖)
    徐志摩與張幼儀面對孫輩的逼問,在臨終前張幼儀終於梳理清楚自己對徐志摩的感情:「我沒辦法說什麼叫愛,我這輩子從來沒有跟人說過『我愛你』。1988年,張幼儀以88歲的高齡去世的時候,《紐約時報》曾經專題報導,還特別提到「張幼儀的家庭在1949年以前的中國,頗具影響力。他的兩位兄長張公權和張君(萬加力),都是財經界和政界的著名人物」。說起來,就是張幼儀的二哥張公權,替妹妹看中了徐志摩。兩家很快定下了婚事,當時男方16歲,女方13歲,都還在讀書。張幼儀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女孩子呢? 「談不到好看,也談不到難看。
  • 徐志摩另娶後生活潦倒,找前妻張幼儀借錢,張幼儀每次都說6個字
    她沒有機會像林徽因甚至像陸小曼那樣徜徉在高雅的情操中,所以徐志摩一點都不喜歡她。 張幼儀很快就知道了徐志摩這般不情願來接她的根源——他喜歡上了林徽因,林徽因的出現讓徐志摩堅定了要離婚的想法,而且因為正熱烈追求林徽因,在張幼儀說懷上二胎的時候,只冷冷一句話讓她去打掉,可是那時候個把月落胎很危險,張幼儀就說:「有人因為打胎死掉誒」,徐志摩卻回她一句:「還有人因為坐火車死掉的呢,難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車了嗎?」
  • 張幼儀:離婚就像一把梯子,讓我從痛苦爬到了幸福
    讓一個叫黃子美的朋友,去做張幼儀的思想工作:「你願不願意做徐家的媳婦,而不做徐志摩的太太。」張幼儀再一次對母親的話產生了懷疑:一個讓自己打胎的男人,一個在自己懷孕時鬧離婚的男人,靠得住嗎!張幼儀在離婚上,表現了非凡的氣質,協議書上講定的五千元贍養費,她一個子兒也沒要。這婚,離得真是快意!
  • 徐志摩再婚後生活拮据,找張幼儀借錢,張幼儀說的話讓他面紅耳赤
    這簡直震驚了整個中國的文人圈子,當時徐志摩一定要與張幼儀離婚的理由是:「西服與小腳,怎堪相配?」小腳自然指的就是張幼儀,而西服就是指的徐志摩了。這簡直就是堪稱侮辱的一句話。 且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徐志摩離婚的當年,張幼儀剛剛生下幼子就被徐志摩逼著回國離婚。中國傳統觀念上的月子,而在懷孕的途中,徐志摩也不斷的逼迫張幼儀打胎。
  • 徐志摩逼張幼儀打胎時,幸虧有哥哥的這句話,離婚見證人竟還祝賀
    知道張幼儀和徐志摩故事的人,都覺得這是一個堅強的女子,但卻忘記了她遭受的痛苦,自己的丈夫在得知自己懷孕後,還為了一己私慾,讓自己將孩子打掉。為了挽回婚姻,一度放下尊嚴,最終還是被徐志摩給拋棄了,如果不是她的二哥,估計是很難走到最後。
  • 張幼儀千裡尋夫,等來的卻是「徐志摩不要你了」,無情且無恥!
    徐志摩的朋友當然是站在他那一邊的,而張幼儀的兄弟,雖然沒有在她落難的時候替她出頭,但卻給了她很多溫暖。可以說,幼儀一生享受到了溫暖,一大部分來自於哥哥。幼儀有個好二哥,他從小就教育幼儀,無論外在的行為如何,人都要尊重自己內在的感受。二哥的這種想法,不僅和張家人不一樣,與當時大部分人都不相同。幼儀是在婚變之時才理解二哥這話,是多麼寶貴!
  • 《再別康橋》,徐志摩和張幼儀終於再也不見
    當我隨著資料看到我以前心中想像的如此好的一個人,平白無故冷酷殘忍的對一個和他本應有親密關係的人的時候,我感覺很是難過,那一刻,我對於他的幻想也慢慢破碎。徐志摩對於悉心照顧他的髮妻,他孩子的母親經常說的話就是「你就是一個土包子」。在我看來,他不僅僅是不愛張幼儀這個女人,他更是覺得她土和鄙夷她的姿態、生活方式以及這個女人身上所有的一切。
  • 張幼儀人生的三個追求者,徐志摩眼中的土包子,也曾是別人的女神
    在許家和張家當家的幾次會面之後,張幼儀和徐志摩的婚姻關係已基本確定。徐志摩從不把張幼儀當作自己的妻子,她只是自己口中的「土包」。即使是兩個人的孩子,也不過是徐志摩為了家裡的老人而安心養育,從未是愛情的結晶。那是徐志摩和張幼儀婚姻的縮影。沒有任何自由可言的婚姻之路上,一朵卑微的花朵綻放。
  • 1967年張幼儀重遊英國,笑著說了一句話,是對徐志摩最無情的嘲諷
    一、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 張幼儀出生於1900年,張家政治底蘊和經濟實力都很強勁,張幼儀沒有受過什麼苦張幼儀很難形容當時自己的感受,大概不啻於心口破了個洞吧,因為當她找盡藉口說落胎手術風險很大,會危及性命,以為會換來徐志摩的妥協時,徐志摩竟然冷笑著回了一句:「有人因為坐火車死掉呢,難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車了嗎?」
  • 1988年張幼儀去世,墓碑上刻的4字,是她對前夫徐志摩最後的懲罰
    如果照顧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愛的話,那我大概是愛他的吧。在他一生當中遇到的幾個人裡面,說不定我最愛他。 ——張幼儀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1915年時,張嘉璈在學校當中巡視時,發現了一名才華橫溢的學生,正是徐志摩,兩人交流之後,張嘉璈對他十分欣賞,一問才知徐志摩年方18,還未婚配,於是張嘉璈就動起了撮合妹妹張幼儀和徐志摩的心思。當張嘉璈找到徐志摩父親徐申如,並且開始提及此事時,徐申如心中十分開心。
  • 原配夫人張幼儀,徐志摩說她是「鄉下土包子」,結婚只是完成任務
    1922年,徐志摩和原配夫人張幼儀籤字離婚。據說,這是中國歷史上依據民法的第一樁西式文明離婚案。徐志摩提出離婚的理由是:小腳和西服,怎麼相配?這樣,13歲的張幼儀就和17歲的徐志摩聯繫在了一起。當時,張幼儀在江蘇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讀書。對未來充滿想像的徐志摩根本不想結婚,當家人拿出張幼儀的照片時,他只看了一眼,說了句:「十足一個鄉下土包子。」
  • 張幼儀八弟:對徐志摩要手下留情
    麼麼噠~許多人都知道,張幼儀與徐志摩的婚事,就是張幼儀的哥哥促成的。事實上,張幼儀家的幾個兄弟都與徐志摩交好,特別是他的八弟張禹九,簡直就是「徐迷」。因為他與徐志摩一樣是詩人,後來張禹九還成為了新月派詩人代表。
  • 徐志摩詩人的浪漫愛情史,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你知道多少?
    沈鈞儒是徐志摩的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瓊瑤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1915年,由政界風雲人物張君勱為自己的妹妹張幼儀提親,徐志摩把從未謀面的新娘娶進了門。 從婚前到婚後,徐志摩是一直是鄙棄張幼儀的。第一次見到張的照片時,便嘴角往下一撇,用嫌棄的口吻說:「鄉下土包子!」 婚後從沒有正看張幼儀一眼。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義務之外,對其不理不睬。
  • 徐志摩去世36年後,張幼儀帶著丈夫到訪康橋,卻並非為紀念徐志摩
    徐志摩自己也曾言: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可見徐志摩對康橋的情,以及康橋對他的影響,然而在他離去36年後。他的原配夫人張幼儀來到了康橋,卻並非為悼念徐志摩,而是因著另一個原因。 張幼儀也是民國時期的一位奇女子,一個被徐志摩傷透心,卻依然樂觀生活的女人。
  • 徐志摩後人現狀!孫女回鄉參觀故居,為何對著張幼儀畫像半晌無語
    「悄悄時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每每吟讀這首充滿依依惜別深情的名篇,都會對徐志摩這位偉大的文學大家產生肅然的敬意。  可徐積楷對父親徐志摩並沒有太多的感情,1931年徐志摩意外去世時徐積楷只是一個13歲的孩子,再加上徐志摩此前一直在國外留學,回國後更是直接和張幼儀離了婚,父子二人甚至都沒有較長時間在一起相處過,直到現在,101歲的徐積楷談論起父親也只是簡單的一句「印象說不上來」。
  •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詩人,有一個夫人張幼儀,後又娶了一個陸小曼
    大家好,首先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來到我的百家號,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徐志摩的故事,大家對徐志摩是不是最熟悉不過了,上學的時候課本中都有關於徐志摩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的了解過,但是那都是表面的,書中只是說到徐志摩的好了,但是沒有涉及到徐志摩的生活。
  • 張幼儀:人生從來都靠自己成全
    張幼儀和長子徐積鍇因為徐志摩,張幼儀或許沒有機會做成功的妻子,但她絕對是成功的媳婦。徐家老兩口在徐志摩離婚時,即宣告中斷他的經濟援助,但把財政大權交給了張幼儀。在德國,她發憤圖強,努力學習德語,克服語言關,說得一口標準流利的德語。
  • 他是張幼儀背後的男人,得知張幼儀懷孕後,他:別打胎,孩子我養
    他是張幼儀背後的男人,得知張幼儀懷孕後,他:別打胎,孩子我養在民國時期有四個棄婦很出名,其中有張幼儀,她和其餘三個相比可以說是很幸運了。他比幼儀年長13歲,從小到大他都是張幼儀背後的男人。小的時候,當張幼儀被母親逼著纏腳而不願意時,他也勸阻了母親,不忍看到妹妹這麼痛苦。更是表示,如果以後嫁不出去,他就一輩子照顧妹妹,簡直就是標準的妹控。所以,幼儀就沒有被纏腳,事實證明,她哥哥的做法也幫了她很多,因為如果她還纏腳的話,她的丈夫會更看不起她。
  • 怎麼評價張幼儀?離婚後活成勵志女強人,卻在戰爭期間發國難財
    1915年,政界風雲人物張君勱為自己的妹妹張幼儀向徐家提親。當時徐家是江南有名的富商,而張家有著龐大的政治經濟地位,對徐志摩的父親來說,這樁婚事是自己求知不得的。於是,他同意了這門婚事。曾留過學的徐志摩第一次見到張幼儀的照片時,嘴角一撇,說了一句話:「鄉下土包子!」
  • 張幼儀:生而為人,做一個主宰自己命運的人
    張幼儀從小接受到的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人生若只如初見時,從相片中見到戴著一副眼鏡,看起來像是一個斯文書生的徐志摩時,她沒有任何的意見,也說不出有什麼不好,便認定日後是要與徐志摩白首一生的。如果沒有遇到徐志摩,張幼儀的人生也許會在普普通通中度過,過著普通人的相夫教子的家庭生活,在「三從四德」中隱忍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