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個孕媽媽的提問,說現在是孕晚期,胎動總是在下腹部。聽朋友們說,胎動在下腹部就是胎位不正,所以有些緊張。胎位不正還要糾正胎位,否則不能順產。糾正胎位也並不輕鬆,不是一下子能就糾正過來,而且可能到生也糾正不過來,這樣就只能剖腹產了。真的不想剖腹產,還是希望能夠順產,瓜熟蒂落是正常的生命規律,對孩子和大人都好。
孕婦觸摸腹部白色背景
我懷大寶的時候就是胎位不正,努力了一個月也沒有糾正過來,最後只好剖腹產。但是懷二寶的時候32周胎位不正,到34周胎位就正了。所以,每個人的情況並不一樣,胎位不正,也不是都不能糾正。
那胎動在下腹部是真的胎位不正嗎?我們還要分階段分析一下,這個問題還是有些小複雜的。
孕晚期是指懷孕28周到懷孕40周這個階段,從懷孕28周開始,胎動就變得很有規律了,可以根據胎動判斷胎兒的情況,包括是否安全,是否是胎位不正。
懷孕28周以後,子宮開始向上移動,子宮在臍部以上三橫指的位置,這時胎兒的胎動大多集中在中上腹部,很少出現在下腹部。如果胎動常常出現在下腹部,可能是胎位不正。
因為這時胎兒的頭部重量要大於身體其他部位的重量,所以會以頭朝下的姿勢倒立在媽媽的肚子裡。胎兒胎動多是四肢在動,四肢在上方,所以上腹部胎動多。如果是下腹部胎動多,說明胎兒的四肢在下腹部,胎兒可能是站在媽媽的肚子裡或者躺在媽媽的肚子裡。
懷孕35周以後,子宮逐漸開始向下移動,胎兒長大,已經佔據了子宮全部的空間,胎兒的活動力量比較大,全身都可能在動,所以胎動會遍布整個腹部。如果胎動在下腹部,也是正常的。
有的胎兒在34周左右就會入盆,入盆就是頭部進入骨盆中,四肢還在子宮中。這時頭部不靈活,四肢還可以動,活動的範圍很有限,只能集中在下腹部。如果胎動在下腹部,也可能是胎兒入盆了。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孕晚期胎動到底是不是胎位不正,並沒有定論,可能是胎位不正,可能是正常現象,可能是入盆了,要根據具體的時間來判斷。
用放大鏡看懷孕的肚子
如果真的是胎位不正,也無需過度擔心,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一些調整,還是很有希望能糾正的。
散步法:每天散步至少30分鐘。散步時羊水會產生擾動,刺激胎兒胎動,胎兒在子宮內經常活動,因為重力的作用會慢慢調整姿勢。懷二寶的時候就是採用散步法,沒有費多少力氣,2周糾正成功。
放鬆腹部法:在休息的時候,可以放鬆腹部,進行冥想。當然可以聽著舒緩的音樂,調節自己的心情。身體會分泌一種有益的激素,促使胎兒歡快的動起來,這樣就有希望糾正胎位。
更換睡姿法:孕媽媽的睡眠姿勢一般是左側位,長期這一種姿勢,胎兒會習慣性地偏向左邊,沒有辦法改變自己的體位。孕媽媽可以換成右側臥的睡姿,讓胎兒換個姿勢睡覺,胎動變化,姿勢也會發生變化。
胸膝臥位法:是一種非常傳統的糾正方法,但是這個動作不容易操作,我懷大寶的時候試了一個月都沒有成功。具體做法是,跪在床上,兩手平貼在床面上,雙腿和肩膀同等寬度,胸部和肩膀儘量貼近床面,臉側向一邊。雙腿彎曲,大腿和床面垂直。每天堅持做兩次,每次做15分鐘。
總之,孕晚期胎動在下腹部,胎兒是否胎位不正並不確定,如果真的是胎位不正,也可以嘗試糾正,不要過分擔心了。保持良好的心態,胎兒發育會更好。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