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寧網訊 通訊員 林立:山水相依,人水相融;金桂飄香,溢滿全城;十二溫泉,聞名華中;首出庶物,萬國鹹寧。
水務情懷,聯合而為;勇擔使命,砥礪前行;紮根鄂南,服務民生;汩汩清泉,滋潤心田。
早在五千多年前,鹹寧這片熱土就有人類生息和繁衍。根據相關文獻記載,「鹹寧」一詞最早出現在周朝典籍中,唐代宗大曆三年時命名「永安」,意為永遠安寧。
宋朝時期為了避諱宋太祖趙匡胤永安陵名諱,《易經》說:「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合,首出庶物,萬國鹹寧」,改為鹹寧。「萬國鹹寧」則寓意天下皆得安寧。
金秋十月,在綿柔的秋陽中,小城內一簇簇桂花緩緩開來,走在街道上,便可嗅到暗香浮動,沁人心脾;數天,隨著徐徐秋風,濃鬱的桂花香蕩漾而開,溢滿全城;伴著陣陣秋雨降臨,一朵朵金黃色金桂、橘紅色的丹桂、乳白色的銀桂隨雨而落,芬芳馥鬱,不用刻意尋找,只緣身在鹹寧,便可邂逅一場桂花雨,惹得一身桂花香。
「遙知天上桂花孤,試問姮娥更要無。」嫦娥與后羿的桂花情緣在鹹寧民間廣為流傳,相傳鹹安大幕鍾臺山是嫦娥的故鄉,后羿則住在木梓坳,兩人以玉兔為媒,相戀於溫泉池畔。在后羿射下九個惡陽後,太乙真人獎勵一顆不老仙丹給后羿,后羿捨不得吃,嫦娥欲將仙丹用牙齒咬破與后羿同升仙道,一不小心仙丹順嘴滑下嫦娥肚子裡,嫦娥不由自主的向天空飄走,她急忙抱著家門口的一棵桂花樹,桂花樹連根拔起,一同飄向月宮。
相守愛人一夕分離,后羿忍不住日夜痛哭,其眼淚化成一道月亮形狀,便有了如今的「月亮灣」。嫦娥日日思戀遙無期,只有將帶上月宮的桂花樹枝丫扔向鹹寧,從此桂花灑滿鹹寧街角。每到中秋時節,桂花飄香,人們就想到月宮的嫦娥……
2000年,鹹安被國家林業局和中國花卉協會正式命名為「中國桂花之鄉」;2009年,經省民間文學協會考察組檢查驗收,授予鹹安區「湖北省嫦娥文化之鄉」稱號。
從古至今,勤勞聰慧的鹹寧人將桂花釀製成美酒,綿甜而不膩,清洌如甘泉,飲入後口中花香瀰漫。戰國時期詩人屈原途經鹹寧曾寫下「奠桂酒兮椒漿」、「沛吾乘兮桂舟」的美妙詩句。除了桂花酒,當地老百姓還會製作桂花糕、桂花糖、桂花茶……伴隨一曲悅耳動聽的《江南桂花香》,精彩芬芳的桂鄉文化在濃鬱的芳香中,薰陶著一代又一代鹹寧人……
風中芬芳花香未逝,縷縷白煙氤氳繚繞,續寫小城的柔情與魅力。
「渾身爽如酥,怯病妙如神;不慕天池鳥,甘做溫泉人。」鹹寧溫泉名震天下,宋仁宗趙禎南巡,攜手愛妃在鹹寧沐浴時御賜「溫泉沸波」四字,如今被列為「鹹寧八景」之一。
鹹寧泉水的水質類型以硫酸鈣、重碳酸鈣和重碳酸鈉型為主,含有硫、氡、鍶、氟等元素。溫泉以上升泉群形成出露,部分鑽孔揭露後成為自溢井,故鹹寧溫泉有「華中第一泉」之美譽。
鹹寧水底有十二泉眼,依次在潛山腳下的月亮灣鋪開,形成一條逶迤的溫泉風景帶。每到秋冬季節,驅車前來鹹寧享受溫泉之浴的遊客絡繹不絕,身入浴池,乾燥而緊繃的肌膚在溫泉的滋潤下,瞬間光滑而舒暢。溫而不熱,渾而不澄的泉水,精緻而禪意的泉韻,洗滌著疲倦的身體,更洗淨了心中煩悶與繁蕪。
冬日的傍晚,淦河周邊似乎籠上了一層輕紗似的薄霧,氤氳飄渺。若是雪天享受溫泉之浴,則別有一番風味,片片飄落的雪花墜入熱氣騰騰的溫泉池,如夢如幻,仿佛置身仙境。雖然室外溫度跌破零攝氏度,但從溫泉池出來後,不會感覺到絲絲涼意,反而覺得渾身暖流湧動,身著一件薄衫足以保暖。康熙皇帝筆下的「湯泉泉水沸且清,仙源遙自丹砂生」,大抵也不過如此吧!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2009年,鹹寧城市發展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在市政府年度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加強經濟運行調度,做好煤、電、油、氣、水、運等各類生產要素的供應,千方百計保障資源要素供給。」
城市要發展,供水需先行。2009年12月,聯合水務在城市發展的關鍵時刻,主動擔當、勇立潮頭。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由原鹹寧市自來水公司改制為鹹寧聯合水務有限公司,儘管改制道路充滿荊棘與坎坷,但聯合水務人始終將鹹寧城區居民和工業生產用水重任擔在肩上;將大力發展城市供水事業、保障城市用水安全掛在心頭;將「供優質之水,服誠信之務」的理念落在行動中。
十餘年以來,聯合水務紮根鄂南。以真誠服務進萬家,以優質供水贏讚譽,以加大投資提服務,以碩碩榮譽鑄品牌,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助力鹹寧城市高質量發展速度。
驀然回首,已是經年。溫泉沸波無聲無息地日夜洗滌鹹寧這座小城,斂聲靜氣的桂鄉文化薰陶著一代又一代鹹寧人,聯合水務正和著鏗鏘的時代鼓點,以滴滴清泉潤民心,繼續譜寫香城泉都供水發展史上更加輝煌的華彩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