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茶為什麼會有澀味? 茶湯裡究竟是什麼因素會讓我們覺得澀?

2021-01-15 川北在線網

有些茶為什麼會有澀味? 茶湯裡究竟是什麼因素會讓我們覺得澀?

時間:2016-12-09 09:25   來源:說茶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有些茶為什麼會有澀味? 茶湯裡究竟是什麼因素會讓我們覺得澀? 常常聽市場裡的人說,今年的茶比往年澀一些,到底茶湯裡究竟是什麼因素會讓我們覺得澀呢?澀是什麼?百度搜一下,就會知道澀是一種使舌頭感到不滑潤不好受的感受,如果不太明白是什麼感受,吃一

  原標題:有些茶為什麼會有澀味? 茶湯裡究竟是什麼因素會讓我們覺得澀?

 

  常常聽市場裡的人說,今年的茶比往年澀一些,到底茶湯裡究竟是什麼因素會讓我們覺得澀呢?澀是什麼?百度搜一下,就會知道澀是一種使舌頭感到不滑潤不好受的感受,如果不太明白是什麼感受,吃一下生柿子就了解了,澀就是那樣的一種不滑潤的感受。

 

  喝茶為什麼會讓人產生這種感受呢?喝茶時使人感覺得收斂的澀感是單寧等多酚類物質與唾液蛋白和糖蛋白相互作用產生的。因此,澀味不是由於作用於味蕾而產生的,而是由於與蛋白質相互作用,刺激觸覺神經末梢所產生的。

 

  茶葉裡能引起收斂感並產生澀味的成分,主要是茶多酚類。茶多酚類亦稱「茶單寧」,是一類存在於茶樹中的多元酚的混合物,可以分為兒茶素(黃烷醇類)、黃酮、黃酮醇類;花青素、花白素類;酚酸及所酚酸類,統稱為類黃酮物質。
 

  圖為:茶多酚提取物

 

  在已往的研究中,Robichoud等研究出大多數具有澀味的多酚類物質同時具有苦味,且苦味、澀味強度均隨著濃度的增加而增強。

 

  在喝茶的時候,苦澀一般是不分家的,有苦便有澀,只是看哪個更明顯一些。一般情況下咖啡鹼是造成茶葉苦味的主要原因,茶湯中的生物鹼與大量的兒茶素類物質形成氫鍵締合物,在兒茶素類和咖啡鹼相對含量都較為高的茶葉中,茶湯滋味濃醇鮮爽。

 

  兒茶素類和咖啡鹼類對味覺受體有協同作用,也相互制約,減輕苦味和粗澀味。因此內含成分豐富的茶葉不一定表現出強苦強澀。

 

  那麼為什麼你手上的茶葉澀味表現得較為明顯呢?就是因為其內含成分的協同搭配問題,在環境和加工中的很多因素都是導致其內含成分的協同失調,而使得澀味凸顯。
 

  1、身體的原因

 

  同款茶不同人喝茶,感受不同;同款茶同一個人身體狀態不同的時候喝,感受也不同。從經驗上來說,當一個人火氣大,內火旺的時候,對茶澀度的感受會更為明顯。

 

  2、品茗的天氣

 

  天氣不同會造成品茗感受的不同。一般來說,秋高氣爽,心平氣和的情況下,人會感受茶湯的滋味更為平衡飽滿;高溫高溼的天氣下品茗,人更容易感受到澀感。

 

  3、泡茶方式

 

  泡茶的方式會對一款茶的呈現有影響,悶泡法可以更為明顯的感受到苦澀,這也是感官審評時候常用的泡法。

 

  4、原料生態環境

 

  茶林周圍生態環境出現問題會導致茶葉出現苦澀感,比如周圍生態環境中有汙染(比如橡膠林等),施肥過度,打除草劑等。

 

  5、植被單一,陽光直射,導致茶多酚含量較高,茶葉出現強苦強澀現象。

 

  6、殺青要以適度為要,看茶做茶,殺青溫度低,殺青不足或殺青溫度高,殺青過火,都不利於茶葉品質的提高,會讓澀度增加。

 

  7、揉捻過重,細胞破損率過大,且揉捻後悶堆時間過長,茶葉會澀度增加。

 

  8、傳統普洱茶的乾燥方式是直接太陽曬乾,如果當天陽光不足,當天無法曬乾,要兩天才能曬乾,此時會導致反潮現象,茶葉澀度增大。

 

  9、普洱茶成品被壓製成餅後,需要適當進入烘房烘乾,這裡要注意烘房溫度要低於60度,不然烘房高溫短時,反而殺死茶葉內還存活的酶,使得苦澀不化,失去後期轉化的可能。

 

  10、儲存環境太過潮溼,茶葉含水量高於13%,茶葉澀感增強。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茶湯有澀味,是因為還沒有褪火?火說,茶湯澀這口鍋,我可不背
    再比如,有一些茶葉,湯水中有澀味,不去檢討是自己的工藝出了問題,整天宣揚是因為「火還沒退乾淨」。然而,火說,茶湯澀這口鍋,我不背!!《2》茶湯中有澀味,跟什麼有關係?那麼,如果按照某些茶藝師的邏輯,認為茶湯澀是因為茶中含有茶多酚的話,那是不是意味著,所有茶葉衝泡後都會呈現出澀味來呢?現實是,只有一部分茶葉會泡出澀澀的茶湯來,大多數茶葉泡出來的茶湯,還是香清甘活,鮮香淳爽的。
  • 顆粒感、砂粒感,茶湯裡究竟還有哪些古怪?
    青柿子是滿口濃厚的澀味。沒有熟透的柿子,是熟味裡微帶一絲澀感。 當然,如果只是一絲澀味,那還好辦,慢慢會化開。 但如果每一衝茶湯裡,都有一絲澀味,那麼,一衝一衝茶湯喝下來,澀味一絲一絲累積起來。
  • 無論巖茶、普洱茶、白茶,香清甘活才是好茶的標準,澀就不是好茶
    青柿子是滿口濃厚的澀味。沒有熟透的柿子,是熟味裡微帶一絲澀感。當然,如果只是一絲澀味,那還好辦,慢慢會化開。但如果每一衝茶湯裡,都有一絲澀味,那麼,一衝一衝茶湯喝下來,澀味一絲一絲累積起來。那些澀味刺激之下,由於應激反應而生成的厚厚的舌面褶皺,讓舌苔變得「厚」起來,變得不敏感,對茶湯裡的滋味的感受力,漸漸下降。再好的茶湯喝到嘴裡,除了澀,還是澀。這時候已經不再適合喝茶了,如果強要再喝,需要一杯蘇打水,洗刷乾淨舌面,再來喝。
  • 怎樣的澀,才是白茶應有的真正澀味?三分鐘為你讀懂澀滋味!
    但除去梅子特有的澀,其他的澀,便讓人生不出喜愛之情了。苦茶濃茶的澀,變質滋味中的酸澀,刮著舌尖味蕾,令人難受。茶的澀,似乎是基因定下的滋味。但怎樣的澀,才是茶應有的真正澀味?酸和澀,在果子中往往相伴而生。酸味添上澀味,讓人一嘗,就知道這果子還未成熟,不夠美味。彼時的酸,誕生在果子中,不是罕見的滋味。咬一口未成熟的梅子,會有酸澀令人倒牙。
  • 品質到位的老白茶,煮出來的茶順滑、綿柔,無需添加紅棗去除澀味
    午後得了空閒,到山上的野竹林裡挖筍。剛冒尖的春筍,極嫩,脆生生的。向茶農借了把鋤頭,簡單幾下,就挖下了三、四顆胖頭的春筍。提起吃筍,曾有長輩和我們這樣說。越是夠嫩,夠新鮮的春筍,越不容易出現生澀味。並且喝茶回甘與否,與一款茶的內在物質積累有關。而與煮茶時,是否增加紅棗同煮,根本沒一點干係!《3》茶湯的澀味,究竟是怎麼產生的?
  • 咖啡中為什麼會有澀味?要怎麼去除澀味?
    烘焙師和杯測師在評價咖啡口味時經常用來描述口味詞彙就是澀味,那究竟什麼是澀味?咖啡為什麼會有澀味?要怎麼解決有澀味的咖啡?想知道嗎?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而咖啡的澀感主要源於綠原酸這種物質在烘焙過程中變成了二咖啡醯奎寧酸;而且咖啡有著少葡萄酸也是讓咖啡有澀感的原因。由於這些二咖啡醯奎寧酸和口腔中的唾液裡面的蛋白質結合,所以在口腔產生了澀感。
  • 苦是「紳士鬼」,澀是「流氓鬼」 茶中令人皺眉卻又必不可少的味
    作家周作人說,自己的身體裡有兩個鬼,「紳士鬼」和「流氓鬼」。當正經文章評論時事,反專制禮教,這屬於流氓鬼的成績;閒適小品,聊以消遣,這便是紳士鬼出頭的時候了。△周作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喝茶的時候,除了香與醇,有時候總能嘗出讓人有些不舒服的滋味。苦與澀便是典型代表。因此,有人把茶湯中的苦味比作「紳士鬼」,而澀味是「流氓鬼」 。有這兩種滋味在茶湯中,總是讓飲者不禁皺眉。先來說說「紳士鬼」——苦味的來由,且為什麼他是「紳士」呢?
  • 喝葡萄酒為什麼會覺得嘴又澀又幹?
    為什么喝完紅酒後嘴會覺得又澀又幹?事實上,葡萄酒尤其是乾紅葡萄酒,喝起來都會有一些酸澀感。這是因為葡萄酒中含有酒石酸、蘋果酸和乳酸,這些酸味物質一方面使葡萄酒喝起來清新爽口,另一方面又能起到殺滅細菌的作用。葡萄酒中的澀味是由一種名叫單寧的酚類物質引起的。
  • 有種「想哭」,叫煮了綠茶,六大茶類中,究竟哪些茶適合煮茶呢?
    他,給我們泡了一泡巖茶,據說是天價肉桂。 喝上一口,覺得很一般。 可能是因為它的價格擺在那邊,對它的期待值很高,但喝起來卻沒有那般驚豔。 其實它不錯,就是有些對不起它的價格罷了。
  • 一段紅茶界的懸案,為什麼有的紅茶,用沸水衝泡茶湯會發酸?
    有茶友說,「我100度泡的紅茶怎麼酸澀的,80-85度不覺得酸澀了」。毫無疑問的是,這樣的紅茶內部帶有酸澀物質。在衝泡時,注入沸沸的水後,茶葉內部呈現酸的澀的物質立即就顯現了出來。所以在品嘗茶湯時,能喝到一股子酸澀的味道。
  • 為什麼柿子會有澀味?原來是它在作怪!
    來源丨新浪網為什麼柿子裡會有奇怪的澀味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柿子的澀味從何而來?原來,造成柿子澀味的「罪魁禍首」叫鞣酸。鞣酸,又稱單寧、單寧酸、沒食子酸,是一種黃色或棕黃色的無定形鬆散粉末。我們吃柿子的時候,鞣酸會與口腔中的唾液蛋白結合,使人產生澀的感覺。不僅如此,鞣酸還會刺激口腔內的黏膜蛋白,讓人有收斂性的麻澀感。細心的小夥伴可能會發現,未成熟的柿子澀味會比較嚴重。
  • 識茶品,語茶心,顯茶湯之美
    一壺陳普話因果…一、.茶藝表演與衝泡好茶的關聯『茶湯之美』是茶藝表達的首要呈現,如果你是從事茶葉買賣,不論你用什麼方法來介紹、形容、強調你的茶如何的好,總免不了要衝泡,讓被推介者從茶湯中體悟。其原因有:(1)天氣因素,如陰雨天、飄霧、無日光氣溫低、晚菁回廠太晚等、無法進行日光萎凋。(2)攤菁太厚,翻菁不勻,形成萎凋不平均。(3)作業者沒有掌握茶菁特性,致使萎凋不足。(4)利用熱風機萎凋不當。
  • 水質、出水速度、箱底茶,衝泡白茶常被忽視的三個漏洞,別遺漏了
    但這位茶友檢查了多遍,投茶比例沒問題,快出水也學會了,為什麼茶湯偏偏苦澀了? 相信許多茶友都有同樣的問題,感覺衝泡方法都掌握全了,但泡出來的茶湯仍然苦澀。 好茶,泡得不好喝,實則是有三個漏洞被列位看官給遺漏了。 你能想起來是哪三個嗎?
  • 茶有五味,分別對應茶中不同內含物質,你品出來了幾味
    茶㈠ 茶之五味分別對應茶中哪些物質? 「苦」味主要來自於咖啡鹼類。茶葉中的苦味主要來自於咖啡鹼,還包含有:花青素、茶皂甙等物質。而同屬於茶多酚的兒茶素、黃酮類,即是苦味物質,又是澀味物質。所以,茶湯中苦澀滋味總是相伴相生,形影不離的。苦澀味就是茶葉的本真味,它們構成了茶湯的濃度、強度。
  • 巖茶出現苦澀味,主要是這兩個原因作祟!
    這種不好的第一印象,不亞於在餐館裡遇到一位摳腳大漢,額……影響食慾。至今仍有不少茶友,對巖茶的印象還停留在喝到的第一泡巖茶,或許在某個茶城,或許是在某次茶會……喝慣了小清新的綠茶、白茶,哪裡能接受到了巖茶的粗獷。
  • 如果要在家裡自己做奶茶,該選什麼茶比較好?好茶從不用來做奶茶
    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後臺都能收到不少私信,提到有關奶茶製作的。「如果要在家裡自己做奶茶,該選什麼茶比較好?怎麼做?」通常遇上這類提問時,只能給大家回一句抱歉。好茶不推薦用來做奶茶。從風味體驗看確實不錯,香甜香甜,又嘗不到茶湯的苦澀味。但說句實話,提到「什麼茶適合做奶茶」的話題,從成本上看,好茶用來做奶茶太浪費了!《2》有一回到桐木關時,在當地一戶茶農家裡喝了泡他們家的金駿眉。
  • 保存3年的白毫銀針味道「澀」正常嗎?教你怎樣區分收斂性和澀感
    白毫銀針是白茶中的佳品,茶湯清澈明亮,茶香清新淡雅,茶味較為清淡。大多數茶友都知道,隨著歲月的沉澱才能漸漸地喝懂了老白茶,喜歡喝老白茶的茶友,大都是成熟的成功人士,不浮躁、不顯露、不迷失,對世間的沉浮一笑而過。
  • 為什麼很多人泡的茶苦澀味很重?看看這3個方面,你就知道了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有著悠久的種茶歷史,中國飲茶,從神農時代開始,已經有四千七百多年歷史了。《茶經》有,「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以前家裡人泡茶時,每次都是沏一大缸子,再加點白糖,茶的苦澀味和白糖的甜味,構成了一杯日常的茶。
  • 隔夜茶有毒?喝新茶會傷胃?晚上喝茶會失眠?數數茶圈五大謠言!
    提到健康,在歷來的觀點裡推崇茶為健康的飲品。然而,聊起茶與健康的關係,茶圈裡有不少謠傳已久的言論。喝茶失眠,茶葉傷胃,隔夜茶有毒,飲茶會導致牙齒變黃……諸如此類,不勝枚舉。但從茶湯的風味上,明顯要略有遜色。經過長時間放置的茶湯/葉底,香氣和滋味會明顯受損,大量的茶香物質已經飄散或被悶壞。所以,面對一泡難得的好茶,建議是完整連貫的衝泡和品味。
  • 好茶與否,在於苦後能否回甘
    隨之,有一些茶客便認為這種鐵觀音並非好茶。事實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鐵觀音的苦澀並非都不好,是否為好茶,在於苦後能否回甘? 茶湯的滋味是通過人們的味覺感官對茶葉中呈味物質的綜合反應所決定的。不同茶葉因其呈味成分的種類、含量、比例的不同,其所表現出來的滋味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