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出水速度、箱底茶,衝泡白茶常被忽視的三個漏洞,別遺漏了

2020-12-17 騰訊網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澀」這個字的意思,原本不是一種味道。

它來源於篆文中四個「止」組成的文字,「止」就是腳,四隻腳相對而頂在一起,那麼一隻腳也動不了了。

故而「澀」的本意,就是不滑,它被用來形容停滯、凍結的事物。

比如,《琵琶行》裡的琵琶聲,在傷心時,是「冰泉冷澀弦凝絕」。

比如,凍結的水面,是「水澀釣魚磯」。

再比如,黃鶯的啼鳴,則是「鶯枝澀未遷」。

再再比如,人們把舌頭感覺到的麻木、舌面起褶皺,舌苔變厚的感覺,稱為澀味。

這樣簡單形容的澀味,恐怕還不夠深刻。村姑陳近幾個月記憶猶新的澀味,不在常喝的白茶裡,而是在親戚家喝到的紅葡萄酒中。

一入口,簡直澀得無法無天,舌苔的厚度層層加碼,又澀,又酸,又幹。

舌苔的感受,就像土壤乾涸的樣子,被抽乾,被分裂,令人皺著眉頭,並直吐舌頭。

在白茶中,茶多酚、兒茶素類物質,就是一種帶來澀味的呈味物質。

內質匱乏的白茶,不管是先天的,還是後期存壞變質的,就像「窮得叮噹響」的鍋碗瓢盆,從來不缺乏苦澀的回應。

可這些天,有茶友買到的優質白茶,衝泡之後出現了苦澀味道。既然是優質白茶,初步排除了內部原因,可見應該是衝泡出了錯。

但這位茶友檢查了多遍,投茶比例沒問題,快出水也學會了,為什麼茶湯偏偏苦澀了?

相信許多茶友都有同樣的問題,感覺衝泡方法都掌握全了,但泡出來的茶湯仍然苦澀。

好茶,泡得不好喝,實則是有三個漏洞被列位看官給遺漏了。

你能想起來是哪三個嗎?

《2》

品質不好的純淨水,給茶湯添加澀味

好的白茶,如果用了品質不好的純淨水,就會在最後幾衝釋放出澀味。

茶友很不巧地,連續用了品質不好的純淨水泡茶,找了大半天問題,才發現出在水質上。

因為某天,他偶然用了景區買的山泉水衝泡白茶,發現茶湯的苦澀味沒有了,反而多了甜潤的滋味。

才察覺,莫非是純淨水有問題?

他趕緊把常喝的桶裝純淨水倒了些出來,在陽光底下細看,竟然在水面上發現了不少漂浮的水垢。

原來這純淨水的水質存在問題,才讓衝泡出的白茶有了澀味。

查過資料才知道,這種水面上浮有的白粉狀物質,就是硫酸鈣含量過多的標誌。

一般來說,清潔的水是無味的。

若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機質,水就會帶甜味;水中含氯化鈉則帶鹹味;含硫酸鎂多的水有苦味;含鐵多的水,就有金屬味。

如果用上面說的這些水衝泡,泡出的白茶茶湯,就會帶有鹹味、苦味、澀味、金屬味等怪味。

我們用這種半純不純的「純淨水」衝泡白茶,它不像自來水,反而在頭幾衝裡察覺不到澀味的存在。

等到白茶的甘甜物質逐漸釋放,我們想要坐杯一會,延續白茶風味的時候,趁著茶葉能量快要耗盡,水中自帶的澀味就竄了出來。這就是好白茶在最後坐杯,生出澀味的一大原因。

且,水中的澀味物質,會一層層地給口腔壁和舌面塗上一層薄膜,讓原本被白茶滋潤過的口腔,一下子又跌入谷底。就像吃到了半熟的柿子,其中的澀味還未褪去,給口腔造成了強烈的不適感。

正常情況下,我們喝到內質不足的白茶,它在頭幾泡就會釋放出苦澀味,又苦又澀。或是悶泡過後,茶湯是濃的,是苦澀的。

但好的白茶採用正確手法衝泡,若仍是湯發澀,便唯有水質不佳這一個解釋了。

當然,如果條件允許,建議用純正的山泉水衝泡白茶。山泉水泡出的白茶,增加了茶湯的潤澤感,很難生出澀味。

是以,衝泡白茶還要選好水,首選優質的山泉水,再是品質好的純淨水或礦泉水。

《3》

出水速度不夠快,茶湯品質每況愈下

衝泡白茶,每一泡的出水速度稍慢了,就會影響到茶湯的整體品質。一衝又一衝的沸水下去,茶湯的品質就是那倒下的多米諾骨牌,苦澀味逐漸顯露出來。

剛學會衝泡白茶的茶友,經過認真的練習之後,很容易開始掉以輕心,有時一邊出水,一邊跟別人聊天,不經意就延遲了出水時間,讓茶葉釋放了較多的茶多酚、咖啡鹼。

到了茶葉開始釋放苦澀的時候,就已經無法控制它的走向了,沒等茶葉的香氣物質和滋味物質層層釋放,茶湯就被苦澀滋味佔領了。

快出水,在技術不夠純熟的時候,還是建議各位在出水時認真對待,這樣的白茶才會好喝耐泡。

有些茶友在出水時,一直保持著謹慎小心的態度,但總是因為怕燙,手裡的動作不自覺地變慢了。

衝泡白茶,只要手持蓋碗的手法到位了,熟練之後,是不會被燙到的。這就要求我們重新審視一遍自己的手法。

拇指和中指是否放在了碗沿上,而非高溫的碗身上?食指是否完整扣在了碗帽上,而非將指尖壓在了碗帽裡?

此外在傾瀉蓋碗出水時,傾瀉的角度切記不要太大,否則,開口滾燙的熱氣容易燙到手,自然讓人望而生畏。

快出水,是循序漸進的法則,是衝泡出好茶湯的捷徑。

《4》

衝泡箱底茶,葉片較碎,也容易苦澀

茶友們去年買的新茶,如今喝到現在,應該都差不多到了箱底。

箱底下的茶,比較碎,泡了喝,口感會跟之前的茶有點不一樣。

沒有反應過來的茶友,還以為是自己的白茶存壞了,讓衝泡出的茶湯越喝越澀。

其實這箱底的白茶,就跟我們餅乾罐裡的餅乾一樣,越到下面越容易破碎,滋味不如完整的茶葉好喝了。

碎的白茶,經過沸水一衝泡,茶葉中茶多酚、咖啡鹼等苦澀物質釋放得更完全,喝著就會覺得苦澀。

尤其是品質不好、內質單薄的白茶,碎碎的箱底茶泡出來會更加湯苦味澀,茶湯的香氣和口感亦是單薄。

喝到箱底茶,不想浪費這些碎白茶,又不想喝出苦澀感,該怎麼辦呢?

有條件的話,可以將它們製作成小克數的簡易茶包,放入杯中衝泡,能阻擋苦澀物質析出到茶湯,還能隨身攜帶。

不致於浪費了茶。

《5》

造成茶湯苦澀的原因很多,白茶的品質是根本,衝泡是直接因素,碎茶葉則無法避免。

當然,一款好白茶,還要配上會泡茶的茶人。

水乃茶之母,正確的茶水比例,好的水質,100℃的水溫,快出水,這四者缺一不可。

而水質、出水速度、箱底茶這三個方面,常常被粗心大意的我們忽視掉了,於是,苦澀物質就有了可乘之機,讓茶湯苦澀難喝。

這三個衝泡白茶的漏洞,若能亡羊補牢,尚為時不晚。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新手衝泡白茶需講究的三要素,投茶量、水溫、出水時間,好好揣摩
    只要把握好年份和品種,其他根據海拔、種植方式、形態等劃分的白茶,也都能輕鬆應對。若是再細分,對於初次衝泡白茶的茶客而言,掌握三個要素即可。一是投茶量,二是水溫,三是出水時間。還是那句老話: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 簡單零失敗,掌握出水時間,巖茶、白茶、紅茶、綠茶都能輕鬆衝泡
    試茶時,選的是間較小的茶室,如此才可以更好地捕捉茶葉香氣。拿出剪刀,剪開泡袋,將茶葉倒入已經燙好的蓋碗中。拿起輕搖三下後,聞幹茶香,遞給朋友逐一聞了聞。隨後,便開始衝泡了。注入沸水後,快速出湯,拿起公道杯開始分湯。其中一位朋友喝了一口湯水問道,巖茶講究快出水,六大茶類中,都要快出水嗎?有沒有適合坐杯悶泡的茶?
  • 綠茶、紅茶、白茶、黑茶、烏龍茶怎麼衝泡,一篇文章教會你!
    綠茶芽頭嬌嫩,在衝泡時要注意三點。1、水溫不宜過高2、出水時間要快3、不宜悶蓋衝泡衝泡上等綠茶一般不需要洗茶,衝泡所用的水溫,控制在85℃就可以了。《3》白瓷蓋碗泡黃茶,別悶蓋!黃茶芽頭嫩,衝泡手法與綠茶有所相同。不能使用高溫衝泡、不宜長時間坐杯、衝泡時不用悶蓋。
  • 喝白茶餅時不能忽視的三個細節,關乎餅茶的口感!
    餅茶的結構穩定,也適合長期的運輸,不會損壞茶葉。 不過,在我們喝茶時,都需要關注一些細節。喝白茶餅茶時有三個不能忽視的細節,關乎於白茶餅的口感。 細節二:撬出的白茶碎末恰當處理,否則導致白茶變味 一款含水量低於國家標準的白茶,在撬茶時很容易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碎茶沫。白茶餅本就是通過散茶二次製作得來,茶葉經過揉搓與壓制葉片與枝條都會有稍微的破碎。
  • 衝泡新白茶,請準確選擇茶具,茶好喝與否全憑你決定!
    紫砂壺,就像是一個工廠,所有白茶到這兒後,都會統一恢復出廠設置,味道沒有個性。更何況,紫砂壺的出水口小,將一壺200毫升的水倒出,至少要10秒鐘。這個中間,容易導致新茶中豐富的茶多酚、咖啡鹼釋放,影響茶湯口感。衝泡新白茶,建議大家使用白瓷蓋碗,別用紫砂壺衝泡。
  • 蓋碗、玻璃杯、飄逸杯、保溫杯、煮茶,誰才是你白茶衝泡的首選!
    一款白茶,製作完成後,在何時何地,用什麼樣的方式衝泡,綻放生命的光華,同樣是種機緣。同樣的茶,在張三手上,泡出的茶味是又香又稠,入口鮮潤無比。而到了李四這,卻是泡得又濃又重,苦澀不已,白白承受了劣質茶的汙名。
  • 普洱茶、黑茶、白茶、紅茶、武夷巖茶,不同茶如何控制出湯時間?
    而武夷巖茶以及黑茶、普洱茶的衝泡,最好選用沸水衝泡。在沸水之下,芳香物質與滋味物質才能從最大程度上發揮作用,從而釋放魅力。考究的衝泡,才能成就色香味俱全的湯水,從而才會有別致的體驗。在衝泡環節中,還有一大不可忽視的環節——出水。
  • 只有新手衝泡計較出水時間,老茶客只看適口便行?其實恰恰相反
    《2》真正的老茶客,必然是熟悉每一款茶,更能根據喝茶的人,調節調控出水的真正速度。他們才不會用適口這樣拙劣的藉口,卻掩蓋自己不會衝泡茶葉的事實。每一款茶,該用怎樣的投茶量和出水速度,浸淫茶中已久的經驗,都能成為他們泡出一杯好茶的最佳資本。
  • 綠茶、紅茶、黑茶、白茶、黃茶、青茶,圖解6大茶類衝泡方法!
    白瓷蓋碗因為本身的特質,在衝泡的時候能夠做到瀑布狀出水,甚至能夠5秒將水全部倒乾淨。《04》三、黑茶黑茶屬於後發酵茶,可分為緊壓茶和散茶,使用的原料相對來說比較粗老,在衝泡的時候要格外講究。1、茶具的選擇衝泡黑茶通常使用蓋碗及紫砂壺。
  • 圖解白茶衝泡的蓋碗、玻璃杯、煮茶壺泡法,總有一種適合你!
    用白瓷蓋碗衝泡白茶,是最好的選擇,方便聞香、容易注水、隨時可以控制出湯,還能觀察湯色的變化和芽頭的舒展,這一點,其他容易不可匹敵。用玻璃杯衝泡,奢侈了些,並不能充分體會白毫銀針的香氣,倒顯得有些浪費了。至於紫砂壺衝泡,就更別說聞香了,香氣都被茶壺吸收了大半,香氣弱了,喝茶便失去了趣味性,而且出水速度不快,也容易損傷白毫銀針品質。
  • 你的茶泡幾次,味道就淡了?學會這招,紅茶、白茶、巖茶輕鬆衝泡
    反之,若是內含物質貧瘠的茶,在衝泡幾次後,就會沒什麼滋味了。但若是,除去品質問題,那就與衝泡的方式有關。那麼,為什麼白茶紅茶,用蓋碗泡那麼耐泡?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與投茶量有關。在相同的情況下,若是用100-110毫升的蓋碗衝泡5克幹茶,這樣的一泡茶,使用快出水的方式,基本上都可以泡十二、三衝左右。還有茶與水接觸的時間,也會對茶葉的耐泡度有所影響。在衝泡的過程中,要是沒有快出水,茶葉與水長時間的接觸,也會導致茶葉變得不耐泡。
  • 悶泡和快出水,哪個更容易知道白茶品質?
    悶泡與快出水,均指的是泡茶的手法。悶泡,顧名思義,指的是泡茶的時候,注水完成後,蓋上蓋子,久久不倒出茶湯,讓茶在密閉的環境下,與水長時間進行接觸。快出水,指的是泡茶時,注水結束後,調整好蓋碗開口大小,快速徹底的將茶湯傾倒出來。衝泡白茶,尤為是衝泡內質豐富的好茶,村姑陳向來提倡的是用快出水的泡茶手法。
  • 白茶沸水衝泡,綠茶溫水衝泡,紅茶隨便衝泡?這是真理還是歪理?
    《2》白茶沸水泡?這說法沒錯。白茶的的確確要用沸水衝泡才會好喝。用沸水泡白茶有三大好處,一,香氣更加張揚,二,滋味更充足,三,判斷茶葉品質。在用沸水衝泡的時候,水溫會不斷降低,這樣一來也就可以將中低沸點的香氣物統統激發出來。沸水衝泡好茶,香氣層次豐富馥鬱,釋放得錯落有致。好茶的滋味,需要沸水激發。喝白茶的茶友,熟知白茶的葉片和芽頭上覆蓋著厚實的細密的白毫。
  • 不注重這些細節,衝泡不出好茶,你的白茶紅茶綠茶普洱茶泡好了嗎
    《2》細節一:投茶量投茶量,是許多茶友都會忽視的問題。不少茶友泡茶,比較隨心所欲,不稱重量,隨便抓一把茶葉就泡,最好泡出來的茶,味道難以忍受。不是太淡,就是太濃,一點也不好喝。投茶量,對一款茶的品質有何影響呢?
  • 日常衝泡白茶,蓋碗、陶壺、玻璃杯,哪個更適合?
    那麼,茶友們是否知道,衝泡白茶用怎樣的茶器是最佳的呢?想必在一些人的心中早就已經有了答案,不過今日村姑陳要出一道選擇題,看看茶友們是否真的了解適合衝泡白茶的器皿。問題就是,在白瓷蓋碗、陶壺和玻璃茶杯中,哪一個與白茶最搭?
  • 一篇文章囊括綠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烏龍茶衝泡茶具,這下全齊了!
    在分享文章的同時,有個新的問題出現。小陳茶事家的茶友,涵蓋天南地北,地域遼闊,除了喝白茶,還有喜歡烏龍茶、黑茶、普洱茶、綠茶的朋友。這些朋友問,能否發一篇關於各類茶的衝泡茶具,查看起來,比較方便。只要一篇文章,就能輕鬆了解各種茶的衝泡茶具。這,就是今天這篇文章出現的原因——告訴大家,不同茶類衝泡,該使用什麼茶具。
  • 白茶,不能用100°沸水衝泡,燙嘴!
    沸水衝泡,茶湯傾灑,這落入品茗杯中的白茶,早已經過了三重降溫,且聽細細說來。《2》沸水泡茶,不是沸水喝茶!曾經有人做過測試,從出湯到注入品茗杯,這短短的十來秒的時間,茶 湯已經從初沸時的100度,降到了60度左右,如果是冬天,涼得更快。如此溫度的茶湯,只消涼個兩分鐘,便能入口了。另外,蓋碗作為一種釉質光滑,瓷質微薄的容器,散熱的速度遠比厚度更大的容器更快。
  • 蓋碗、紫砂壺、玻璃杯、煮茶法,誰才是白茶衝泡的首選,看看吧!
    紫砂壺小小的壺嘴口,在出茶湯時,就像是讓千軍萬馬擠獨木橋似的,出湯速度慢,再加之衝泡後舒展的白茶葉底容易堵住壺口,難以徹底出湯。出湯速度慢,是紫砂壺泡白茶的硬傷之一。由此看來,忠奸不辨的紫砂壺,在衝泡白茶的表現上,實在是不合格!《4》玻璃杯泡白茶:得分三顆星材質通透,坦坦蕩蕩的玻璃杯,在衝泡白茶上,表現有好有壞,得分三顆星。
  • 春茶上市在即,白茶、紅茶、綠茶、普洱茶,衝泡方法你都備好了嗎
    黃茶的整體衝泡,與綠茶大致相似。泡茶的推薦茶具,是用玻璃杯和蓋碗。而在泡茶的用水選擇上,水質肯定要好。不建議你使用自來水直接泡茶,而是用山泉水、純淨水、低礦化度的礦泉水衝泡。故而,沸水衝泡是讓茶葉更香更好喝的奧秘所在!《4》白茶的衝泡六大茶類當中,白茶是唯一不經過殺青的茶。整體的基本制茶步驟,在於萎凋+乾燥。
  • 白茶新手入門,該如何才能把茶泡的好喝?別心急,手把手教會你
    當一壺水燒到滾沸,便可以提壺,準備衝泡。從理論與實際的泡茶過程看,水溫高,茶香茶味激發效果更好。所以衝泡白茶時,對於水溫的選擇不必糾結,沸水最好。第五,茶水比例。沸水衝泡,環壁注水,快速出湯。等到第二、三泡後,秋壽眉散茶經過熱身後,茶味浸出速度加快。茶湯滋味逐漸飽滿,醇厚,豐沛。喝入一口茶,茶湯過喉,唇齒留香,回甘韻味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