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洋人街一元饅頭日均賣6000個 虧本為啥繼續賣?

2020-12-18 中國青年網

  日均6000個,周末上萬個,每個虧五角

  洋人街一元饅頭 虧本為啥繼續賣?

  一元長條饅頭長約35釐米,重約400克,半個臉盤子粗

  3月1日,重慶洋人街開始搬遷。這個原本坐落於南岸彈子石的公園,即將分批次搬遷至涪陵紅酒小鎮。

  在很多人心中,一元饅頭是洋人街的代名詞之一。很多人提到洋人街,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一元饅頭。

  前日,洋人街一元饅頭店前仍然排著長隊。洋人街即將搬遷,一元饅頭卻將留下,作為這條特色街道的見證。

  一個饅頭一家三口吃得飽

  洋人街美心一元饅頭店,大老遠就看到一列長長隊伍。排隊的,有六七十歲住在附近的老人,也有十七八歲遊客。

  饅頭店店員告訴記者,不知是不是因為洋人街即將搬遷的原因,最近來買饅頭的顧客一下子增多了,周末的話,一天能賣上萬個饅頭。

  「有些顧客每天固定來買饅頭。這樣大一個饅頭,可以讓一家三口吃飽。」洋人街美心一元饅頭負責人黃昕對記者說,一元饅頭推出市場10年,也是帶火洋人街的元素之一。

  「早期來洋人街玩的遊人不多,入駐商家也少,景區內也找不到適合餐廳,公司商議推出一種便攜食物,讓遊客來玩時順手買一些。」黃昕說,一元饅頭的誕生,便來自這個想法。沒想到,一元饅頭推出後,不僅解決了景區餐飲問題,擀麵杖般大的饅頭還成為了洋人街的一張名片。

  記者發現,這裡的一元饅頭,和住家樓下食品店買的饅頭相比,起碼大4倍。

  因為每天都有遊客甚至附近居民前來購買,一睹傳說中一元饅頭的風採,一元饅頭店也成為洋人街熱門景點。後來,洋人街一元饅頭風頭更盛,在微博上搜索洋人街,很多照片都是和饅頭合影比臉小的遊客。

  「一個饅頭成就一條洋人街,這就是一元饅頭的魔法。」黃昕說。

  份量價格10年都沒變

  起初,美心饅頭生產線只有一條,還是在一個簡單房間裡。由於供不應求,現在增至3條生產線。遊客站在重新裝潢的店面外,可以通過透明櫥窗玻璃,看見饅頭的加工過程。

  據介紹,現在,一元饅頭銷量大概一天6000個左右,在2008年後的巔峰期,一天能賣5萬個。「打的去洋人街買饅頭」這句話也曾風行一時。

  需求太大,成為一種煩惱。「一天耗費兩噸麵粉,節假日翻倍,24小時加工。」黃昕說。

  隨著原材料漲價,饅頭成本增加,一元饅頭很快出現虧損。「2008年50元一袋麵粉,現在漲到100元一袋,每個饅頭的成本達到1.5元。」黃昕說,擺在一元饅頭面前的,似乎只有兩條路:要麼漲價,要麼減少分量。

  網上也不斷發出質疑:「不漲價的美心一元饅頭,到底能夠撐多久?」「老闆能頂得住嗎?」

  面對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壓力,黃昕決定推出豆沙饅頭、雜糧饅頭、餈粑塊等衍生產品,把衍生產品賺的錢用來補貼生產饅頭,讓一元饅頭不漲價不減量持續發展。「雖然賣一個饅頭虧五毛,但是由圍繞饅頭的衍生產品利潤填補了。」黃昕說,此舉讓一元饅頭價格和個頭都固定了下來,10年未變。

  不合格饅頭做飼料餵魚

  10年過去,一元饅頭10年如一日。黃昕告訴記者,一元饅頭在堅持一元價格和品質同時,生產工藝不停改良,還形成了獨門配方,應對不同季節特點。

  「有一次,供應商提供的麵粉,用手工做出來沒問題,但是用機器做出來打開蒸爐時,本該飽滿的饅頭瞬間就縮緊了。」黃昕說,對於這種不合格產品,店裡不會二次加工再賣給顧客。「洋人街有魚塘,不好的產品都做成飼料餵魚,絕不賣給顧客。」

  現在,圍繞美心一元饅頭的洋人街食品線,員工超過100人。「新員工需要接受專門的饅頭生產培訓,老員工也要定期考核,公司還派人去日本學習食品機械和管理。」黃昕說,一元饅頭的背後,有一套專屬的工匠精神。

  原店附近繼續賣 承諾一直不漲價

  洋人街即將搬遷,作為一元饅頭走紅的起源地,美心一元饅頭店也會在原店址附近200米的商業街繼續開張。

  「我們向所有人承諾,一直不漲價。」黃昕說,一元饅頭將以一元價格堅持下去。背後的原因,是公司人的社會責任感。

  「來我們店的顧客,很多是普通家庭的大叔大媽,一個饅頭就可以讓他們一家人吃飽。饅頭店每天一開門,他們就來購買,如果我們漲價了,大家肯定有意見。」黃昕說,一元饅頭店營業10年,累計賣出上億個,就是受到大家歡迎的結果。

  在黃昕眼裡,前來買一元饅頭的人,有的開豪車,有的坐公交,有的步行,大家沒有尊卑之別、貴賤之分,一元饅頭只是一種填飽肚子的食物。在遊客心中,一元饅頭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玩具,是一種快樂的打卡道具。

  不同人眼中,一元饅頭有不同意義。「這也是一元饅頭堅守下去的使命。」黃昕說。 (記者 郝樹靜 實習生 但佳瑤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重慶洋人街操盤手獨家揭秘幕後那些事兒
    另外,盧小慶甚是懷念一名波蘭人,這人早期在洋人街賣土豆泥賣出了名,吃他家的土豆泥像吃冰淇淋,圓圓一大顆,澆上沙拉,每個賣5元,天天賣斷貨。「他們之中,大部分人的名字我記不清了。但可以肯定,那幾年,他們在重慶的洋人街掙了不少錢。」盧小慶認為,這些外國人不僅在這裡察覺了商機,還逐漸摸索出一套在重慶做生意的經驗,以至於後來打開門路,轉移了做生意的陣地。
  • 尋找北京民間老字號 山東戧面饅頭一屜最多賣三個人
    即使如此寧謐的早上,位於鼓樓西大街的任傑山東戧面饅頭店前面,買饅頭的人也排出了一條長長的隊,有人甚至驅車十餘公裡慕名而來,只為買上幾個這1元一個的戧面饅頭。   一屜屜白色方形的饅頭躺在蒸鍋中,伴著麵粉原有的香甜,隨著熱氣傳向遠方。香甜的氣味讓排隊的人開始躁動起來,心裡算計著前面有多少人、每人會買多少個,生怕這一鍋沒有自己的份兒了。   「我來20個豆包、10個饅頭。」
  • 洋人街搬遷了也別哭!重慶這個區縣還有另一個「洋人街」
    重慶生活錄:重慶本地原創自媒體說起重慶的洋人街,那絕對要算得上重慶的一個地標性遊樂園。洋人街是重慶第一家主題旅遊商業公園,更是重慶主城區唯一一個不要門票的主題遊樂園,這裡憑藉著各種風味小吃、異域風情、特色建築、遊樂設施等吸引著無數遊客紛至沓來。洋人街已經陪伴了重慶市民們12年之久,成為重慶人盡皆知的國民遊樂場和親子休閒地。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給無數重慶人帶來美好時光的地方,卻不斷有消息傳出將要面臨搬遷。
  • 升級版「洋人街」來啦——重慶融創渝樂小鎮
    2019年重慶洋人街搬遷,從南岸彈子石土地上消失,作為曾今重慶人的休閒娛樂勝地和外地遊客必去的網紅打卡地,讓人唏噓不已,黯然神傷。2020年9月26日,重慶融創渝樂小鎮正式開業,這個頭頂升級版」洋人街「、」迪士尼重慶分尼「光環的新晉網紅景點顯然來頭不小。
  • 售貨亭沒人收錢、遊樂場無人值守、饅頭價格11年不變……這個景區...
    據了解,經過3年多的發展,上遊新聞已經成功躋身全國主流新聞客戶端,下載量已達到1380萬,日均活躍用戶72萬,日均訪問量超過700萬人次,在國內新聞客戶端處於上遊水平。今日,在涪陵美心紅酒小鎮裡,工作人員在網紅酥肉、海鮮市場、一元饅頭三個位置設置了六臺公平秤,方便遊客對景區內的商家進行監督的同時保障自己的消費權益。「我們一個饅頭的規格是350克左右,一元錢一個已經賣了11年沒變,現在我們擺起了公平秤,也希望遊客們能感受到我們的誠意。」
  • 重慶在一處市場內查獲大量染色饅頭[組圖]-染色 檸檬黃色素 染色...
    「染色饅頭」每天賣百多個  檢測報告稱質量不合格  據經營攤主介紹,因一個饅頭賣0.25元,價格較實惠,一天下來能賣出百多個。  執法人員隨即對該經營者所銷售的80個玉米饅頭,以及添加劑進行現場封存,並將玉米饅頭送中國商業聯合會產(商)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重慶檢測中心進行檢驗。昨日,該中心出具的檢測報告顯示,該產品含量有檸檬黃0.01克,質量為不合格。按相關規定,饅頭中禁止加入任何劑量的檸檬黃。
  • 重慶一家庭主婦做動物饅頭火爆朋友圈
    變換花樣做麵食免費送人「親,我要幾個饅頭,小孩吃,可否幫我送一下。」「小孩可喜歡吃你做的饅頭了,下班後再來買幾個,給我留著。」最近,張娟朋友圈中常常會有人這樣留言,23日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來到她家時,她正一一回復留言消息。
  • 2019重慶樓市開年第一彈:洋人街搬遷背後的地產機遇
    2月13日,洋人街搬遷新聞發布會正式召開,宣布洋人街將於3月1日正式啟動整體搬遷。這一新聞立刻引發了社會各界強烈反響,各大媒體爭相報導解讀。不少普通市民紛紛以自己的視角懷念即將搬遷的洋人街或是解讀洋人街搬遷後的影響。洋人街搬遷即將啟動,已然成為2019新春開年首彈熱聞。而這一熱聞背後,又潛藏著哪些與你、我這些普通市民息息相關的紅利和機遇呢?
  • 遊記:雲南之行洋人街到博愛路
    比如洋人街,就是與主幹道垂直的路。這條小路也是與主幹道垂直的一條街,但他不是洋人街,卻有非常多的酒吧,很熱鬧。大理古城合影。拍這個合影的時候非常有意思。另外3妞走到這裡以為剛才走過有很多酒吧的那條路是洋人街,所以到這裡的時候就說,太累了,拍個合照不走了原路返回了。然後我和啟子哥繼續往前走,看到了古城的平面圖,這才發現我們剛才走的路還不到古城的3分之一,遠遠沒有到洋人街!
  • 新民特寫|賣饅頭,國際飯店使出了「牛刀」
    上個周末白天,趁著不錯的陽光,許多人走到戶外,感受明媚的春光。在人民公園對面的國際飯店西餅屋門口又看到了排隊購買蝴蝶酥的人群。從寶山乘坐地鐵過來的馮阿姨驚喜地發現,這裡不僅可以買到蝴蝶酥,還有饅頭。圖說:國際飯店的饅頭吸引不少顧客。
  • 30年面點老師傅擺攤賣饅頭,一輛三輪車,一個人,一天能賣1千個
    其實娟妹子幾年前也擺過地攤的,賣的是手工花,一元錢3支,我選擇了我們市區內的一家大型百貨購物樓下面,挨著購物步行街,可以說是非常熱鬧的地方,人流很旺。我擺攤的地方周圍也有其它人在擺地攤,我們選擇的位置是不阻礙行人走動和交通的。當天晚上我賣了快四百塊錢,也就兩個半小時,因為要記著回去帶娃所以著急收攤回家。當天晚上差不多賺了三百,你想想擺地攤你只要選擇了好的項目和地段;不怕被人笑話,這收入還是可觀的。
  • 35元一個饅頭賣了100多年!卻賣了5000差評
    狗兒子有個主意,他在櫃檯前放了一堆碗,客人被要求自己買半個饅頭。也就是說,如果顧客想買包子,他會根據價格把相應的錢放在碗裡,手放在碗裡,手放在包子裡,工作流程快捷方便,省時省力。在施捨的過程中,狗一句話也不說。慢慢地,人們笑著叫他:「狗子賣包子一概不理!」口碑,就成了狗不理包子。
  • 松下鋰電池成本驚人 小牛電動車N1虧本賣所為哪般?
    電動車來了野蠻人,小牛虧本賣想幹啥?  電動車突然火了。  以往,中國電動車行業屬於多年「冷門」,多年來電動車業也毫無創新。但是隨著城市機動車容量接近飽和、人們環保意識高漲、以及興起的電商、O2O行業,讓電動車的市場潛力驟然放大。
  • 賣饅頭能有多大的利潤?真相讓你驚訝!
    在祖國的北方大部分地區都是以麵食為主,麵食又以饅頭最為結實。飢餓時填飽肚子,一個白胖紮實的大饅頭絕對是首選。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普羅大眾有一種思想,就是賣吃食雖然辛苦一點,但是還是最根本最踏實的賺錢之道。就拿這大饅頭來說,不少人都想嘗試,因為看起來簡單需求量大,只要有人做就行。
  • 農村小夥進城創業賣「卡通饅頭」突出特色創新理念一天賺500元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有一位李姓青年小夥子,家是堯廟村的,他在街頭賣自己做的蔬菜卡通饅頭,很受路人的喜歡,買的人挺多。他的手藝是在北京學會的,是用南瓜、菠菜等有顏色的蔬菜跟麵粉和在一起,捏成各種樣式的卡通饅頭。
  • 號稱把咖啡賣到重慶最低,7元錢一杯
    26歲,回到重慶,開了一家自己的咖啡館,取名「花兒」。一杯咖啡7元錢!5米寬的咖啡色門臉算不上起眼。隔著1米高的吧檯,4個穿白色襯衫的年輕人在裡面磨咖啡豆、烤車輪餅、微笑、聊天。走進去,就是花兒咖啡館了,在南坪萬達廣場寫字樓之間,這裡的美式咖啡,7元錢一杯,最貴的拿鐵、摩卡、焦糖瑪奇朵,也就12元一杯。
  • 79歲老翁自編英文字典 與饅頭搭著賣(圖)
    55歲時,劉雲適「閉關」編字典,前後花了十年的時間搜集資料、自力編排,完成「中英譯寫詞庫」一書。「中英譯寫詞庫」首刷3500本,銷路很好。  求好心切,劉雲適繼續修訂字典,五年前改版推出「傳世漢英寶庫」,卻遇上一連串的經銷問題,現代人上網成趨勢,直接在網絡字典查英文單字,市面還有許多翻譯機,出版社不願意替他發行,4000多本付梓的心血堆棧家中。
  • 6元饅頭也有人買?她每天限量100個銷售火爆
    6元一個的饅頭也有人買?據說買的還挺多,是什麼樣的饅頭有「逆天」的價格?蘇州這家饅頭店是一位全職媽媽在社區群裡開的,每天限量100個,擁有一大群忠實的回頭客,小店一個月有近兩萬的收入。社區群裡開饅頭店,純屬無心插柳柳成蔭。
  • 姑娘急需錢 6000元賣"初夜" 記者假扮買家暗訪(圖)
    浙江在線08月12日訊「家人出了事急需用錢,給6000元我將『初夜』賣給你。」  6000元賣處?  6月25日,梁波收到一條簡訊,內容有點曖昧:「你好,我叫小雪,聽朋友說你很好肯幫忙的。我長得漂亮的,從沒談過朋友,幫幫我好嗎?」  雖然對簡訊內容嗤之以鼻,但梁波還是好奇到底是哪個人告訴「小雪」自己人好的,就回了條簡訊。很快「小雪」回覆說是一名叫「王豔」的女子介紹的。
  • 百元一位的自助餐,生蠔蟹腿隨便吃,為啥還能不虧本?原來是套路
    百元一位的自助餐,生蠔蟹腿隨便吃,為啥還能不虧本?原來是套路自助餐現在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越來越普及了,很多人都有吃自助餐的經歷,也有自己最喜歡的自助種類。可是有的朋友不禁就會有疑問,我們平時去吃海鮮自助,一位顧客的價格也就百元左右,到了裡頭各種各樣的海鮮隨便吃,生蠔和蟹腿都是不限量供應,我們平時在外邊海鮮餐廳裡頭吃飯的話,一隻生蠔就要幾十塊錢,隨隨便便幾隻生蠔下肚,我們估計吃海鮮自助的本就已經回來了,這麼多人吃了這麼多種海鮮,為什麼海鮮自助餐廳還能不虧本呢?原來背後都是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