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物價聯手查農產品成本 每日監測菜價

2020-12-23 騰訊大閩網

  本報訊(記者 劉豐)即日起,省市兩級物價部門將進一步採取措施,加強了價格監測和巡查,曝光價格違法案例,並將對重點品種農產品成本開展調查,加大蔬菜價格監管力度。

  昨日記者從物價局獲悉,目前,省市物價部門都已強化價格監測預警,對福州市場菜價實行每日監測和一日一報制度,組織價格監督檢查執法人員深入市場開展價格巡查,同時密切關注周邊省份相關食品價格變化情況,為政府調控市場提供決策參考。

  未來一段時間,省市物價部門還將開展重點品種成本調查,對各環節的成本費用進行深入的分析,對違規收取的各項收費予以清理取消,以降低成本費用。

  根據《價格法》和《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對經營者捏造、散布漲價信息,擾亂市場價格秩序的,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對哄抬物價、囤貨居奇、擾亂市場秩序的經營者,最高可罰款100萬元。福州市物價局相關人士表示,對巡查發現的價格違法行為,將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

相關焦點

  • 瀋陽價格信息手機查詢系統上線 菜價可用手機查
    涵蓋十餘個早市和農貿市場(華商晨報華商響網記者張瀚)上早市之前可以先在手機上查菜價,貨比三家之後再動身買菜。  昨日,記者從瀋陽市物價局了解到,瀋陽市價格監測信息手機查詢系統上線運行,百姓可通過手機查詢商品價格信息。
  • 颱風來襲菜價飆升 零售價比批發價高出2.5倍以上
    颱風來襲菜價漲,雖部分賣場提供部分平價蔬菜,但「農委會」指29家賣場、超市的高麗菜、結球白菜、小白菜、空心菜價格,比臺北果菜市場特級品貴上東南網8月27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農委會」大動作全臺查菜價,發現號稱平價的賣場、超市菜價比臺北果菜批發市場特級品多出2.5倍以上。「農糧署」要求業者書面回函說明,但截至26日中午為止,仍未收到業者回函。「農委會」表示,等業者提出說明後,將相互比較各賣場進出貨成本,是否有不合理處,雖然業者喊冤,但有沒有哄抬物價,「不是業者說了算」。
  • 揚州市民可用「揚州物價雲」查詢菜價
    【導語·中國蔬菜網】7月5日,「揚州物價雲」軟體正式啟用。市民們可以在智慧型手機上安裝該軟體,就可通過手機實時查詢菜價、藥價、房價等數千種商品價格。
  • 全國菜價走勢綜述:菜價止跌回升 賣難有望緩解
    但隨著全國氣溫下降,蔬菜生產、運輸成本增大,全國蔬菜價格已出現止跌回升趨勢。    據商務部監測,近期全國菜價已連續兩個月走低,整體價格低於去年同期。10月份全國36個大中城市18種蔬菜批發均價為2.78元/公斤,環比下降8.5%,降幅較9月份擴大2.3個百分點,同比下降2.1%。
  • 近期全國菜價走勢綜述
    但隨著全國氣溫下降,蔬菜生產、運輸成本增大,全國蔬菜價格已出現止跌回升趨勢。  據商務部監測,近期全國菜價已連續兩個月走低,整體價格低於去年同期。10月份全國36個大中城市18種蔬菜批發均價為2.78元/公斤,環比下降8.5%,降幅較9月份擴大2.3個百分點,同比下降2.1%。
  • 成都最新菜價信息每日更新
    小編為廣大市民朋友辛苦整理成都本地菜價信息,每日更新,歡迎關注。成都7月18日蔬菜批發價信息匯總:數據來源:四川成都龍泉聚和(國際)果蔬菜交易中心四川省成都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小編為您關注本地批發價,由您為本地市民朋友分享身邊零售價:
  • 網民建言:破解「菜賤傷農」需要降低流通成本
    有網民認為,要下決心降低農產品的流通成本;還有網民認為,要建立農產品供求信息平臺,讓菜農掌握到蔬菜預期行情,還要通過建立合作社、協會等組織,提高農民議價能力。   保護「菜籃子」事關重大   署名朱大鳴的博客文章認為,農民做得是傳統產業,最易受到衝擊。去年菜價高得市民不敢吃菜,今年菜價大跌,這樣的變故,讓農民看到了市場經濟的「無情」。
  • 全國各地菜價開始下跌 專家稱限價政策無從談起
    編者按:商務部預報監測顯示,4月中旬以來,全國18種蔬菜批發價格連續三周上漲,4月26日至5月2日蔬菜批發價格平均為3.84元/公斤,與三周前相比,累計漲幅為4.4%;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44.4%。  目前各地菜價開始下跌,有的蔬菜甚至出現30%以上的跌幅。那麼,推動這輪菜價大漲大跌的力量是什麼?
  • 智慧澄邁成穩定菜價「新利器」 可幫老百姓快速買到平價菜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澄邁10月23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李昊)「我每天都會關注App上的菜價,然後對比下價格,哪家賣的便宜就去哪家買。」家住澄邁縣金江鎮的王女士說。近期,澄邁縣一站式市民服務平臺智慧澄邁App上線了「今日菜價」應用功能,為澄邁老百姓提供全方位、立體化的價格公共服務,老百姓可隨時隨地了解最新菜價,快速買到平價菜。
  • 日本物價創10年來最大跌幅,菜價歷史最低?你「蔬菜自由」了嗎?
    各位在日本的小夥伴,最近有沒有感受到物價下跌呢?尤其是蔬菜!日本的#蔬菜#水果很貴這件事,真的是世界聞名吧?日本戶均耕作面積小,為了拉高農民的收入,政府就不得不保持農產品的高價格,這種對農業和農民的保護政策也是日本國產蔬菜貴的主要原因。而最近蔬菜的價格卻下降了非常多,低到小美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還是日本的蔬菜嗎?
  • 菜價還要「飛」多久 湖州市落實多項措施保障市場供應平穩
    浙江在線04月13日訊大白菜、四季豆、冬瓜、茄子、西蘭花等蔬菜批發價較年初分別上漲了20.0% 、 53.3% 、 60.0% 、42.9%和33.3%;大白菜、圓白菜零售價較年初上漲了116.7%和55.6%……日前,市商務局發布3月底定點監測數據,我市農產品價格高位運行,絕大部分蔬菜漲幅明顯。
  • 人民日報:菜價穩定 有基礎有條件
    一季度持續高位運行,二季度後菜價走低,近期有的品種又出現階段性回升。菜價波動原因是什麼?蔬菜供給是否有保障?未來菜價走勢如何?圍繞這些百姓關心的問題,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不利氣象條件、季節性因素導致菜價波動在菜市場,價格始終是居民關注的焦點。9月7日一早,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農貿市場的新鮮蔬菜琳琅滿目,市民李女士的小推車裡滿滿的。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使用微信應用就能查市場菜價
    據了解,該平臺的建成將增加海口菜價的透明度,為政府調控穩定菜價提供預警監測和走勢分析,同時也將為海口市民提供價格查詢、政務資訊等多項便民服務。  5日上午,海口市物價局價格信息平臺工作人員使用平臺調出了當日府城東門市場的各類蔬菜價格。記者看到,通過與往日價格的比對以及漲跌幅變化,各類蔬菜的價格波動情況一目了然。
  • 肉價飛漲,百姓「菜籃子」價格怎麼看——2019年中國物價形勢觀察
    新華社北京12月5日電 題:肉價飛漲,百姓「菜籃子」價格怎麼看——2019年中國物價形勢觀察新華社記者董峻、於文靜、高敬年終歲末,農產品價格更牽動人們的心。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今年以來豬肉價格飛漲,連帶著牛羊肉、雞蛋等畜禽產品價格不同程度上揚。
  • 買菜上手機APP 足不出戶菜價一目了然
    華西都市報訊(記者張想玲)菜價貨比三家,哪家最相因?出門買菜前,先看App,已經成為家住成都牛市口的毛宇周的日常習慣。毛宇周看的App就是成都市發改委委託研發的成都市城市居民生活價格服務公益平臺「蓉價網」。
  • 肉價、菜價、水果價格,過年你關心的都在這裡
    先概括一下核心觀點:展望2020年,我國糧棉油糖等大宗農產品供給總量仍相對寬鬆,生豬產能有望逐步恢復,市場繼續保持平穩運行具有較好的基礎,全年農產品價格水平漲幅有望回落,但部分品種階段性波動風險需密切關注。
  • 寧波市民有了「買菜神器」 手機可查當天實時菜價
    浙江政務服務網APP寧波站全新上線「菜價查詢」功能,市民通過手機就能了解到寧波市區所有農貿市場的實時菜價,方便比價購買。去菜場選擇新鮮食材時,如果對菜價走勢不熟悉,那就難免像會「挨宰」。雖說物價局網站上可以查菜價,可是菜價一直在變化,隨時隨地用電腦上網查菜價真的不太方便。
  • 如何看當前物價形勢?「菜籃子」「果盤子」穩穩噹噹
    物價穩不穩,居民的感受最直接。  菜價平穩回落——「這幾天黃瓜2元一斤,跟之前比回落了兩三塊,菜價穩下來了。」在北京市東城區優惠萬家超市裡,青綠鮮嫩的韭菜、頂花帶刺的黃瓜、飽滿紅潤的西紅柿在貨架上一溜兒排開,居民李鳴鳳正在仔細挑選。今年6月以來,隨著大量鮮菜上市,前期快速上漲的菜價被充足的供給「熨平」。
  • 改造一批、服務產地,「比菜價」搭建全國生鮮市場的「數字地圖」
    其二,匯集的量越大、成本就越低,在農產品領域的實際實踐經驗中,似乎是一個悖論。當需求量足夠大,價格反而會抬高。原因在於,農產品易損耗,要求上貨快,短時間內將大量農產品裝車,價格自然又有所抬高。基於這兩個原因,同時也基於在上遊的資源積累,「比菜價」一步步往上遊走:連接產地和一級批發市場,「改造一批、服務產地」。改造一批,是將全國蔬菜水果一級批發市場的信息在線化,將品類、價格等信息反饋給產地。
  • 西南旱情蔓延 四川省物價基本未受影響
    記者3月24日從省物價局、省農業廳、省統計局了解到,我省物價比較平穩,暫時未現較大波動。小春和大春生產也在有序推進。  省物價局價格監測中心表示,就目前監測情況看,全省總體物價水平並沒有出現較大波動,總體比較平穩,川南旱區的攀枝花、宜賓、瀘州等地,糧食、蔬菜、肉類等價格也保持在正常水平,但乾旱地區春耕肯定會受到影響,目前影響結果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