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物價創10年來最大跌幅,菜價歷史最低?你「蔬菜自由」了嗎?

2021-01-11 日本招聘網

據日本總務省12月中旬發表的11月全國消費者物價指數顯示,除去價格變動較大的生鮮食品以外的綜合指數為101.2,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9%,連續4個月負增長。

這也是日本自通貨緊縮嚴重的2010年9月(減少1.1%)以來,時隔10年創下的最大跌幅。各位在日本的小夥伴,最近有沒有感受到物價下跌呢?尤其是蔬菜!

日本的#蔬菜#水果很貴這件事,真的是世界聞名吧?日本戶均耕作面積小,為了拉高農民的收入,政府就不得不保持農產品的高價格,這種對農業和農民的保護政策也是日本國產蔬菜貴的主要原因。

而最近蔬菜的價格卻下降了非常多,低到小美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還是日本的蔬菜嗎?

據農林水產省近日發布的全國平均食品價格動向調查顯示,白菜等全部8個品類的零售價均比往年低,生菜跌了46%,白菜跌了42%,圓白菜跌了41%,白蘿蔔跌了30%,紅蘿蔔也跌了15%……

這一跌破,創出了11年以來的最低點。

據東京都中央批發市場的每周行情數據顯示,12月第2周(12月11日~17日)白菜的批發價為15公斤346日元,約合人民幣23元,蘿蔔為10公斤432日元,約合人民幣27.3元。

一箱茨城縣產地的圓白菜含稅只要540日元,約合人民幣35元。

沒想到我們在日本生活這麼久,也可以實現蔬菜自由了!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日本今年冬天的蔬菜這麼便宜呢?據專家介紹:

一是受日本今年的暖冬影響,葉菜等蔬菜生長速度加快。並且日本今年沒有颱風登陸,秋季的雨災也少,日本國內蔬菜的主產地茨城和千葉等地的供給量很充裕。

二是由於新冠疫情的反彈,餐飲和住宿設施等對蔬菜的需求變少,大量蔬菜流入了市場。

「蔬菜自由」的到來,讓很多在日本生活的華人朋友也感覺到了不小的變化:

開啟「囤貨」模式

很多人感嘆,日本這蔬菜價格跌破都快和國內一個價格了,真的是「窮人」的福音。正好碰上冬天,以前很多人都是只買當天或2天的菜量,現在會趁著價格低搬更多的菜回家,像大白菜這種能放很久的蔬菜更要多囤一點。

在家做飯變多

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人本來就減少了去餐廳吃飯的次數,但上班還是喜歡中午買個便當或者在便利店湊合一頓就好了,一般只有到周末才在家做自己喜歡的飯菜。

然而自從菜價大量下跌,中午自帶便當才是又便宜又美味的選擇,周末出門買一周的菜量回來,每天下班做好當天的晚飯和第二天帶的便當,一個月下來,真的感覺省了不少錢!

健康飲食提高免疫力

蔬菜變便宜,最高興的莫過於減肥黨了,以前吃蔬菜都是買一口的量,而現在可以放肆的吃起來,吃蔬菜也能變成省錢的一件事情了。

對蔬菜的採購量加大,飲食自然而然會更加健康,尤其是宅家一族飲食不規律也不太運動,多吃蔬菜能提高免疫力,對身體有很大好處。

在疫情肆虐的情況下,人們的生活經濟壓力本來就大,但蔬菜價格下降能夠減少生活成本,還能讓抵抗力變強,確實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所以在日本的小夥伴們,這些大降價的蔬菜就讓我們盡情的造起來吧!

來和小美說說,你近期有沒有感覺物價下降了呢?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物價創89年來最大跌幅】澳洲網30日報導,受新冠疫情影響...
    【澳大利亞物價創89年來最大跌幅】澳洲網30日報導,受新冠疫情影響,澳大利亞的物價水平以89年來最快的速度下跌。澳大利亞統計局近日透露,受到疫情影響,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僅在6月一個季度就下降了1.9%,是自20世紀30年代初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以來最大的一次。澳「Ernst and Young」首席經濟學家馬斯特斯(Jo Masters)表示,最近的通縮率將保持在歷史低位。
  • 二季度GDP:德國創50年、美國創73年最大跌幅記錄!還有這些國家
    GDP年化季率=(1+季環比增幅)^4-1,按此計算,美國二季度GDP環比跌幅約為7%。此外,美國第二季度實際個人消費支出季率初值錄得-34.6%,創歷史最大降幅,差於預期值-34.5%;美國第二季度核心PCE物價指數年率初值為0.9%,前值為1.7%。
  • 美元從逾兩年最低回升,但月線仍創7月來最大百分比跌幅;① 美元...
    美元從逾兩年最低回升,但月線仍創7月來最大百分比跌幅;① 美元周一從逾兩年半最低回升,漲0.25%至92.01,因廣泛的風險人氣再次惡化,華爾街股市下跌,投資者對美國經濟數據轉弱以及另一項刺激計劃缺乏任何進展感到沮喪。② 儘管如此,美元在11月還是下跌了2.3%,創自7月以來最大月度百分比跌幅。
  • 歐股創逾兩月最大跌幅 美股創近三月最大跌幅 道指跌超...
    標普500收跌5.89%,收報3002.10點,創5月26日以來收盤新低。納指收跌5.27%,收報9492.73點,創5月29日以來收盤新低,此前連續三日收創歷史新高。小盤股周四表現仍遜於大盤,小盤股指羅素2000收跌7.58%,創3月18日以來最大收盤跌幅,並創5月22日以來收盤新低。到周四收盤,羅素2000和道指也重回100日均線水平。
  • 受疫情影響 澳大利亞物價創89年來最大跌幅
    中新網7月30日電 據澳洲網30日報導,受新冠疫情影響,澳大利亞的物價水平以89年來最快的速度下跌。  據報導,澳大利亞統計局近日透露,受到疫情影響,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僅在6月一個季度就下降了1.9%,是自20世紀30年代初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以來最大的一次。
  • 臺北菜價創兩年來新高 民眾中元普渡成本大增(圖)
    臺北菜價創兩年來新高民眾中元普渡成本大增(圖) 2007年08月27日 09: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今冬北方蔬菜大降價!跌至5年同期最低 菜農陷入虧損
    來買白菜的張阿姨說,幾十年來一到冬天她就會買一些白菜,晾幾天用紙包起來,能放一個冬天,吃著方便。隨後,在走訪蔬菜市場、蔬菜門店中,記者發現,當前市面上多數蔬菜的價格維持在每公斤在1元至5元。「國慶節日期間豆角都6塊多一斤了,現在才2塊多,大白菜之前2塊一斤,現在才幾毛錢。尤其是香菜,最高時賣到三四十塊錢一斤,如今才一塊錢。」
  • 臺灣豬價創50年新高 牽動物價敏感神經
    臺媒報導,最近島內民生物價飛漲,蔬果、魚、肉、蛋價格統統上揚,尤其豬價創50年新高,更牽動庶民百姓物價的敏感神經,家庭主婦痛苦不堪,但臺灣「國發會主委」管中閔在「立法院」卻說,臺灣物價在全世界當中是少見的穩定,立刻引起「立委」的撻伐與民眾灌爆的網絡留言。
  • 2019年我國蔬菜價格波動特徵
    菜價是「蔬菜人」最關心的話題之一。對於2019年的菜價,很多人觀點不一,有人覺得這一年菜價低迷,有人覺得菜價不錯。 那麼如果通過大量統計數據進行分析,又會得到什麼結果呢?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大數據下2019年蔬菜價格波動有哪些特徵?與往年有哪些不同及造成這些波動的原因有哪些?
  • LIBOR創十年來最大單日跌幅
    LIBOR創十年來最大單日跌幅) 周四,3個月期美元倫敦銀行同業拆放利率(Dollar Libor)大跌4.063個基點,創2009年5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由2.73763%跌至2.69700%,為去年11月以來最低水平
  • 臺灣地區菜價又攀歷史新高 婆媽怒:還能吃什麼
    29日大臺北蔬菜每公斤平均批發價達56.1元,創下臺「農委會農糧署」有史以來最貴紀錄,主婦上市場斤斤計較。(王英豪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3月3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菜價又攀上史上新高!昨天大臺北蔬菜每公斤平均批發價達56.1元(新臺幣,下同),創下臺「農糧署」有史以來最貴紀錄。臺「農委會」表示,由於接下來就是清明節連價,蔬菜需求量大,未來一周恐怕會持續維持高檔,菜價回穩得等到4月中旬。    為何菜價會這麼貴?
  • 蔬菜市場出現分水嶺,南方菜價溫情脈脈未出頭,北方行情風起雲湧看...
    不過之前軍師分析過,現在設施農業發展很快,各地的蔬菜大棚越來越多,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雨水的影響。所以現在廣泛大棚種植的蔬菜,價格普遍變化不大。但一些主要以露地種植為主的蔬菜,就會有機會更上一層樓群了。就像前兩天,有朋友問這段時間玉米的行情會好嗎?軍師告訴他一定的,因為玉米現在還是以露地種植為主,所以也會被雨水衝擊到。大家不妨看看前兩天的玉米行情,基地都漲了,就是這個原因。
  • 日本最低時薪上調標準上升26日元 創最大增幅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共同社7月26日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相諮詢機構「中央最低工資審議會」的小委員會24日在東京開會,就2018年度各地區最低工資的修改匯總了大致標準,將全國平均時薪增至874日元(約合人民幣53元),上調26日元。這是2002年度採用以時薪來表示的現行方式以來的最大增幅。
  • 臺灣餐飲業3月營業額同比銳減兩成 創20年來最大跌幅
    (抗擊新冠肺炎)臺灣餐飲業3月營業額同比銳減兩成 創20年來最大跌幅中新社臺北4月23日電 數據顯示,3月臺灣餐飲行業營業額為519億元(新臺幣,下同),同比下降21%,為近20年有統計以來最大跌幅。其中,餐館業營業額同比下降22.3%,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同比減少36.4%;第一季度餐飲業營業額為1928億元,同比減少6.6%,為2003年第三季以來最大降幅。調查數據同時顯示,3月臺灣批發業營業額達9054億元創新高,同比增加7.9%;而零售業營業額為2906億元,同比減少3.4%。
  • 省市物價聯手查農產品成本 每日監測菜價
    本報訊(記者 劉豐)即日起,省市兩級物價部門將進一步採取措施,加強了價格監測和巡查,曝光價格違法案例,並將對重點品種農產品成本開展調查,加大蔬菜價格監管力度。  昨日記者從物價局獲悉,目前,省市物價部門都已強化價格監測預警,對福州市場菜價實行每日監測和一日一報制度,組織價格監督檢查執法人員深入市場開展價格巡查,同時密切關注周邊省份相關食品價格變化情況,為政府調控市場提供決策參考。  未來一段時間,省市物價部門還將開展重點品種成本調查,對各環節的成本費用進行深入的分析,對違規收取的各項收費予以清理取消,以降低成本費用。
  • 揚州市民可用「揚州物價雲」查詢菜價
    【導語·中國蔬菜網】7月5日,「揚州物價雲」軟體正式啟用。市民們可以在智慧型手機上安裝該軟體,就可通過手機實時查詢菜價、藥價、房價等數千種商品價格。
  • 10月日本銷量創八年來最大增幅 歐洲跌倒一片
    只有中國、日本和俄羅斯汽車銷量實現明顯增長,美國和韓國銷量與去年同期大致持平。因第二波疫情開始在歐洲捲土重來,多國重新實施封鎖措施,因此歐洲各國的汽車銷量均出現下滑,德國、法國、義大利和英國銷量跌幅尚且控制在10%以內,西班牙跌幅甚至高達21%。
  • 中國學生在日本日語學校就讀人數創09年來最低
    中國學生在日本日語學校就讀人數創09年來最低   中新網1月10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日本語教育振興協會」的最新統計,截止2012年11月30日為止,中國人在日本國內的日本語教育機關就學學生數為17998人,佔全體外國人在學學生人數的61.8%,比去年減少4492人,為2009年以來最低水準。
  • 2020年12月蔬菜市場價格走勢及供需形勢預測:菜價轉入季節性上行
    (一)蔬菜價格繼續小幅回落11月份,農業農村部監測的28種蔬菜全國平均批發價每公斤4.48元,環比跌3.7%,同比漲14.3%,同比漲幅較上月縮小8.4個百分點。分品種看,環比價格17種下跌,11種上漲,其中跌幅超過20%的有菠菜(26.6%)、萵筍(22.9%)和大白菜(20.8%)。
  • 臺北菜價創兩年來新高 民眾中元普渡成本大增
    資料圖:臺北市菜價漲到兩年來最高,讓不少消費者叫苦連天。 來源:香港文匯報  中新網8月27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受到先前水災、颱風以及中元節影響,臺北市蔬菜批發價格一口氣漲到每公斤平均36.3元(新臺幣,下同),創下兩年以來最高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