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國蔬菜價格波動特徵

2020-12-20 騰訊網

菜價是「蔬菜人」最關心的話題之一。對於2019年的菜價,很多人觀點不一,有人覺得這一年菜價低迷,有人覺得菜價不錯。

那麼如果通過大量統計數據進行分析,又會得到什麼結果呢?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大數據下2019年蔬菜價格波動有哪些特徵?與往年有哪些不同及造成這些波動的原因有哪些?

2019蔬菜價格波動特徵

1、整體價格較2018年略高

據商務部數據,2019年全國29種主要蔬菜批發均價為4.56元/kg,比2018年的4.35元/kg略上漲4.8%。

▲圖1、2018-2019年29種蔬菜批發均價

蓮藕、大蒜、洋蔥和生薑價格漲幅較大(圖1):

蓮藕:2018年5.49元/kg,2019年7.39元/kg,漲幅34.6%(漲幅最大)

大蒜:2018年6.30元/kg,2019年8.30元/kg,漲幅31.7%

洋蔥:2018年2.19元/kg,2019年2.54元/kg,漲幅16.0%

生薑:2018年7.20元/kg,2019年8.12元/kg,漲幅12.8%

萵筍和山藥的價格與2018年基本持平,萵筍價格漲幅最小,山藥價格降幅最小。

花椰菜、南瓜和胡蘿蔔跌幅較大

花椰菜:2018年4.35元/kg,2019年4.01元/kg,跌幅7.8%(跌幅最大)

南瓜:2018年3.04元/kg, 2019年2.81元/kg,跌幅7.6%

胡蘿蔔:2018年3.09元/kg,2019年2.90元/kg,跌幅6.1%

2、「前高后低」,呈斜「N」分布態勢

分月份看,2019年全國29種主要蔬菜批發均價1月起逐漸走高,於2月中旬達到全年最高點5.17元/kg,之後一直保持高位運行至4月中旬,價格在4.97~5.12元/kg之間波動,此後在波動中下降,於10月中上旬跌至谷底的4.05元/kg,之後再逐漸上升,在12月底升至5.08元/kg左右。

▲圖 2、2019 年我國 29 種主要蔬菜批發均價變化趨勢

與2018年相比,2019年全國29種主要蔬菜批發均價3~5月春菜價格較高,9~10月秋菜價格較低。總體來看全年菜價「前高后低」,上半年的平均菜價明顯高於下半年,呈現出斜「N」分布態勢(圖2)。

3、價格整體波動幅度縮小

價格的波動幅度指某個產品一年中的高低價差與一年中最低價的比值。2019年我國蔬菜平均批發價最高值為4.85元/kg,最低值為3.80元/kg,高低價差為1.05元/kg,波動幅度為27.6%,為近6年來最小波幅,也是近年來波幅低於30%的唯一年份。

波幅縮小的原因在於2019年蔬菜平均批發價最低價的提高,2019年我國蔬菜平均批發價最低值為3.80元/kg,比近5年蔬菜最低價的均值3.27元/kg提高了16.1%。波幅縮小表明蔬菜供應淡旺季區別不明顯,蔬菜均衡供應能力進一步增強。

4、第2個波動周期不明顯

一般情況下,蔬菜價格在一年的波動中有兩個相對高點和相對低點,第1個相對高點一般出現在2月春節前後,即春淡,此後價格逐漸下降,6~7月到達第1個相對低點,後逐步回升,8~9月達到第2個相對高點,即秋淡,9月之後逐步走低,11月前後達到年度中的第2個相對低點後再逐步回升。

▲圖 3、2014~2019 年我國蔬菜月均價格走勢

可見,蔬菜價格在一年中的波動大致可以分為2個周期。Wind資料庫資料顯示:2014~2018年我國蔬菜價格的2個波動周期均較為明顯(圖3);2019年我國蔬菜價格整體呈斜「N」分布態勢,第2個相對高點和相對低點雖仍然存在,但差距不大,即2019年蔬菜價格的第2個波動周期不明顯,表明在2019年蔬菜供應中的秋淡得到了緩解。

5、部分夏秋冷涼蔬菜局部性滯銷現象較為嚴重

近年來,我國部分蔬菜品種局部性滯銷現象逐漸增多,且2019年有所加劇。與往年不同的是,2019年出現局部性滯銷現象的蔬菜品種多為夏秋冷涼蔬菜。如河北張家口的大白菜、甘藍、花椰菜,河南的南瓜,山東滕州的大白菜,內蒙古烏蘭察布的胡蘿蔔等。這一現象與2019年9~10月蔬菜價格較低、第2個波動周期不明顯高度一致。

波動原因分析

1、供給變化

(1)自然災害的影響

2019年2月南方持續陰雨寡照,2月中下旬全國大範圍雨雪天氣和倒春寒疊加,導致春節後蔬菜生產進度整體放緩,產量偏低,品種產地轉換不暢,地產蔬菜和外調蔬菜供應同時趨緊,導致3~5月價格整體偏高。

7月下旬至10月底,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安徽南部等地氣溫偏高1~2℃,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不利於蔬菜生長。8月中旬,受強颱風影響,山東壽光及其周邊縣市普降特大暴雨,導致部分地區蔬菜大棚再遭重創。

(2)種植規模的變化

2019年夏淡不淡,夏秋蔬菜價格相對低迷,與夏秋蔬菜種植規模的增加關係顯著。統計數據顯示:2007~2017年,西北、西南等地區的夏秋冷涼蔬菜主產區蔬菜播種面積和產量大幅增加,貴州、雲南、重慶等省市蔬菜播種面積增幅分別為137.40%、93.04%、67.97%;傳統蔬菜主產區如山東、浙江、安徽等省份的蔬菜生產規模均有一定的下降。

2019年這種趨勢可能有所加劇,一是2018年夏秋蔬菜價格較高推動了2019年夏秋蔬菜種植規模的增加。對比近5年來8~10月的菜價發現,2018年夏秋菜價顯著高於歷年同期,中國壽光蔬菜價格指數顯示,2018年8月15日至10月15日蔬菜批發市場價格指數均值遠遠高於2015、2016、2017年。這意味著2018年大部分夏秋蔬菜生產者均有不錯的收益,增強了菜農2019年種植夏秋蔬菜的積極性。

二是產業扶貧增加了夏秋蔬菜的種植規模。貧困地區多位於山區,導致了因扶貧而新增的菜田多是供應夏秋蔬菜的產區,使得夏秋蔬菜生產規模事實上有所增加。

(3)蔬菜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

既提高了夏秋蔬菜的單產,又增強了夏秋蔬菜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使得夏秋蔬菜即便在2019年南方部分省份乾旱較為嚴重的情況下也能做到不減產。

2、需求變化

2019年受非洲豬瘟的影響,肉類價格大幅度上漲,城鄉居民人均肉類消費量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考慮到居民蔬菜消費與肉類消費存在著一定的替代關係,2019年蔬菜人均消費量可能會有所增加,使得蔬菜總需求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導致2019年蔬菜整體價格略有上漲。

本文摘自《中國蔬菜》2020年第2期文章「2019年我國蔬菜價格波動特徵」,作者:項朝陽 李茜凌(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聲明:本文所用視頻、圖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告知,我們將根據當您提供的證明材料確認版權並按國家標準支付稿酬或立即刪除內容。

相關焦點

  • 我國蔬菜市場2019年運行分析及2020年預測!
    2019年我國蔬菜市場價格總體高位運行,雖然5~7月創歷年價格新高,但基本符合常年季節性波動規律,呈現弱「W」形波動態勢。農業農村部重點監測的28種蔬菜全國年均批發價每千克4.21元(截至2019年12月20日),同比上漲18.3%,較近5年周期平均水平上漲12.5%,增長幅度較大。
  • 2019年中國蔬菜行業運行發展現狀分析及2020年市場展望
    其次為河南省,以7260.7萬噸的供給位列全國蔬菜地區供給排行榜榜眼,佔比全國供給總量的10.32%;直追山東。2019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通過研究認為——全年蔬菜行業供需平衡有餘,市場運行以穩為主,貿易順差優勢繼續保持,價格波動符合常年季節性規律。
  • 2019年中國蔬菜行業產量與出口,預計2020年蔬菜市場整體運行平穩
    一、蔬菜行業播種面積與產量情況 蔬菜產業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除糧食作物外栽培面積最廣、經濟地位最重要的作物。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2018年中國蔬菜播種面積呈緩慢增長趨勢。2018年,我國蔬菜播種面積達20438.94千公頃,同比增長2.29%。
  • 農業農村部:蔥姜屬調味品蔬菜 價格波動不影響總供給
    總體來看,今年「菜籃子」產品供給形勢是好於去年同期的,但最近一段時間,大家明顯地感覺到,蔥、姜兩種調味品蔬菜的價格漲得厲害,主要原因是什麼?後期走勢又將如何呢?
  • 蔬菜賺錢看時機,最近2-3個月是關鍵!2020年蔬菜價格趨勢分析
    市場中的農產品,特別是大宗農產品的價格變化,既牽動著田間地頭農民的收益,又牽動著億萬百姓的餐桌。它的任何一絲風吹草動,都會關係到每一個生產者、消費者的切身利益。 2020年,我國大宗農產品價格走勢將呈現哪些變化?
  • 「市場「對帳單「|長春市本周副食品價格小幅波動,蔬菜價格以降為主
    4月13日,記者從長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據長春市農貿市場監測數據顯示,與上周一(4月6日)相比,今日糧油價格微漲,副食品價格小幅波動,蔬菜價格以降為主,水果價格平穩。糧油價格微漲。副食品價格小幅波動。豬肉25.16元,環比下降3.08%,羊肉37.20元、雞蛋3.66元、鯉魚7.40元、幹豆腐4.54元,與上周相比分別上漲0.54%、5.78%、1.37%、6.07%,與上周相比價格持平的品種有白條雞7.80元、牛肉35.60元。蔬菜價格以降為主。
  • 7月煤炭市場價格波動運行電煤消費呈現旺季特徵
    7月30日,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和中國煤炭市場網舉辦月度煤炭市場運行發布會指出,受前期煤炭產能釋放超前、後期宏觀經濟逐步復甦、國際能源價格下降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煤炭市場價格總體呈「V」型發展態勢。進入7月,煤炭市場供需相對平穩,價格波動運行。
  • 今年大白菜價格波動特別大
    來自吉林長春中年男子張喜來,不禁感嘆今年大白菜價格波動特別大。  做了10年多白菜生意的他,裹著綠色軍大衣,趴在包裝好的大白菜上,21日上午,在山東壽光蔬菜物流園發呆。「*近一段時間,大白菜有價無市。」張喜來所說的*近一段時間,是指11月10日以來,大白菜價格開始微跌,目前市場批發價格0.56元/斤左右,但市場成交量很低。
  • 詳解全球液化石油氣市場發展與價格波動
    3.國內LPG市場發展特點近年來,我國LPG國產量總體保持小幅增長態勢。2010年到2016年是中國煉油及液化氣深加工高速發展的幾年,帶動了全國液化氣產量的大幅提高,2019年我國LPG產量為2778.94萬噸,同比增長約6.25%。
  • 基於蛛網理論的我國棉花價格波動分析
    蛛網理論是描述農產品產量和價格的波動的理論,卓創資訊根據蛛網理論對2013年至今的棉花價格進行分析,發現在這7年裡,棉花價格整體呈收斂型蛛網波動,預計後期隨著需求彈性減小,供給彈性增大,棉花市場供求逐漸恢復平衡,棉花價格有望趨近均衡價格。
  • 農業農村部介紹2019年重點農產品市場運行情況
    下面,我就2019年重點農產品市場運行情況和2020年展望,以及農業農村市場信息領域有關重點工作,向大家作一簡要通報。2019年以來,在農業內外部多重不確定性因素衝擊下,部分農產品價格波動幅度較大,但市場供給總體充足、價格漲幅有限,品種間走勢分化明顯,呈現「一穩、一漲、一波動」特徵。
  • 中銀宏觀:原油價格波動的分析
    2019年以來,原油期貨價格經歷了先上漲再下跌的過程,主導今年原油價格波動的,除了美元指數和中東地區局勢,還有對當前全球經濟增長形勢或將步入衰退的擔憂。 三是2019年原油期貨價格的回顧和展望:結合以上分析得出的影響油價的因素,結合對當前形勢的分析,預判未來油價的走勢。 四是原油價格波動對產業的影響:在預判未來原油價格走勢上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原油價格的波動對上遊油服行業和下遊石化行業的影響。
  • 聚丙烯價格波動規律分析
    第七章 我國聚丙烯價格波動規律分析  7.1聚丙烯價格規律分析  7.1.1國內聚丙烯價格波動分析  我國聚丙烯價格波動十分劇烈,自2007年始PP價格始終追隨原油價格呈現持續上漲態勢,直至2008年6月達到最高點,隨後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價格急劇跳水。
  • 2019紡織原料價格波動呈常態 2020年行情或轉暖
    2019紡織原料價格波動呈常態 2020年行情或轉暖 2020-01-17 09:18:49 來源:化纖頭條 回顧2019年的市場行情,多數紡紗廠老闆掛在嘴邊的都是
  • 蔬菜:供應好於去年 價格或有回落
    8月下旬,經濟日報記者深入部分北方產地,觸摸從「菜園子」到「菜籃子」的價格脈動。  菜價波動符合常年運行規律  在價格監測體系裡,「批發價」是重要的風向標。  8月20日,記者來到石家莊橋西蔬菜中心批發市場。這裡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農副產品,保障了石家莊及周邊地區約85%的供給,是河北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
  • 六成蔬菜價格出現回落 近期菜價將回歸穩定
    在最近5年裡,今年春節期間蔬菜價格並不是最貴的,「猴年」春節假期蔬菜零售價比今年春節高28%。據了解,目前23個蔬菜監測品種中已有超6成出現價格回落,隨著供應增加,未來蔬菜價格將會回歸穩定。春節期間菜價確有上漲廣東主要的蔬菜集散地——廣州江南果菜市場過年期間正常運行。
  • 2019年我國鋼材產量12.05億噸 同比增長9.8%
    封面新聞記者 宋堯據工信部官網消息,2019年我國生鐵、粗鋼和鋼材產量分別為8.09億噸、9.96億噸和12.05億噸,同比分別增長5.3%、8.3%和9.8%,粗鋼產量再創歷史新高。2019年鋼鐵行業市場需求較好,基建、房地產等下遊行業運行穩定,國內粗鋼表觀消費量約9.4億噸,同比增長8%。從價格來看,鋼材價格窄幅波動。2019年鋼材價格總體平穩,呈窄幅波動走勢。5月初達到最高113.1點,10月底震蕩下降至年內最低104.3點。全年中國鋼材價格指數均值為107.98點,同比下降6.77點,降幅為5.9%。
  • 【乾貝研報】拉尼娜致農產品價格波動,五大細分領域哪些值得關注
    本周研報摘要: ①拉尼娜致農產品價格波動,五大細分領域哪些標的值得關注(摘要:拉尼娜現象在消失近十年之後,今年又回到了赤道太平洋的中部和東部2000年強拉尼娜現象帶來南美農產品期貨價格大幅上漲。在我國,拉尼娜現象期間糧食和蔬菜價格均有明顯上漲。)
  • 倍特期貨:主導邏輯發生變化 橡膠價格寬幅波動
    綜合來看,橡膠價格波動預期更多受到供應埠影響,呈現寬幅波動特徵,上半年價格水平優於下半年。ANRPC公布的年度新增種植面積來看,2014年後新增種植面積下降,但一直到2019年天然橡膠累計種植面積依然保持正增長。2021年天然橡膠新開割面積下降,但未來幾年橡膠產能整體仍是增加的。產能增加並不意味著產量增加,根據最近幾年產量數據來看,天然橡膠整體產量出現減少,主要因素是天氣和價格導致產量釋放不足。2020年因主產國不同程度的異常天氣影響,主要是乾旱、暴雨、洪澇災害、白粉病等因素為主。
  • 近期物價上漲主要受供給擾動 短期波動不改平穩態勢
    多重因素擾動農產品價格「當前,農產品價格波動,主要受多重因素疊加影響。」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分析說,2019年我國農產品價格總體處於上升通道。進入2020年,農產品價格還沒來得及迎來拐點,就遇到了新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