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蔬菜供給進入冬季模式,價格隨冬季生產、採收、運輸成本增加而上漲,市場運行轉入季節性上行區間。
(一)蔬菜價格繼續小幅回落
11月份,農業農村部監測的28種蔬菜全國平均批發價每公斤4.48元,環比跌3.7%,同比漲14.3%,同比漲幅較上月縮小8.4個百分點。分品種看,環比價格17種下跌,11種上漲,其中跌幅超過20%的有菠菜(26.6%)、萵筍(22.9%)和大白菜(20.8%)。主要是隨天氣逐步轉冷,蔬菜供應主產區逐漸南移,北方冬季生產由冷棚向暖棚過渡,換季產地轉換銜接比較順利,長江中下遊地區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有利於冬季蔬菜生長,市場整體供給充足,價格波動趨緩,逐漸向常年同期水平回落。
(二)預計後期蔬菜價格逐步轉入季節性上行
供給方面,由於今年以來菜價整體偏高,蔬菜生產積極性相對較高,冬春蔬菜供應充足。據中國蔬菜協會監測,1800個蔬菜信息監測點11月份新增播種面積同比增0.3%,南方冬菜主產區廣東省農業信息監測體系數據顯示,主要冬種蔬菜播種面積同比增0.6%,其中豆角類蔬菜擴種明顯,四季豆播種面積同比增46.1%,豇豆同比增8.3%。隨天氣轉冷,北方產區部分蔬菜已經開始退市,南方產區蔬菜逐步進入大量上市期,12月份以後全國將進入冬春蔬菜供應模式,生產、運輸成本進一步增加,推升菜價。據中央氣象臺預報,後期冬菜主產區西南地區東部、華南部分地區和華北中南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低溫和冬季雨雪弱光條件不利於北方設施蔬菜和南方露地蔬菜生產,部分品種價格或漲幅偏大,尤其是臨近元旦,物流及人工費用上漲相對明顯,還需防範今冬明春出現極端天氣的不利影響。
需求方面,臨近年底,各類節慶活動增加,餐飲消費旺盛,團體冬儲菜需求有所增加。整體來看,菜價將逐步轉入季節性溫和上行區間,預計後期菜價與往年同期持平或略高。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蔬菜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十四五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