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怎麼看待寶寶的視力檢查結果?怎麼預防視力問題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吧。
寶寶們的眼睛
遠視+散光≠有問題
多神奇,這要是你被人驗出又散光,又遠視的,說你沒問題的人估計會被直接拉進黑名單。可寶寶們的眼睛就是那麼與眾不同,原因無他——發育的鍋(這鍋絕對不是甩給「發育」的,就是它的)。
先說遠視
出生後的寶寶,其實一開始都是遠視眼,這是因為他們的眼球前後直徑比較短,像一個立起來的球。近處的光線經過眼球折射後,成像的位置容易跑到視網膜的後面(如圖),所以東西得放的遠一些,寶寶才能看清楚。
等慢慢長大後,寶寶眼球周圍的肌肉力量逐漸變強,產生更大的拉力,把眼球向水平位置拉伸,眼球的前後直徑會越來越長,最終達到成人的正常形態。這時光線再經過眼球折射,就能恰好成像在視網膜上了(如圖),寶寶的視力也就變的正常起來。
再來看看散光
部分寶寶出生時,由於角膜或晶狀體彎曲弧度不均,導致光線在視網膜上不能聚焦為一點,這就是散光。大部分寶寶的散光,是基於遺傳或發育因素,屬於生理性。在正常範圍內的散光度數,通常會隨著眼部發育而逐漸降低,或保持不變,不會特別影響將來的視力。
但如果發現寶寶散光度數過高,或持續上升,又或者散光已經影響到寶寶當前視力,家長最好帶寶寶進行一下更全面的視力檢查,並定期複查,由醫生判斷是否需要進行幹預治療。
這麼看來,如果醫生提示寶寶有遠視或散光,其實家長並不需要馬上就緊張起來,大多數時候這些都屬於正常情況。只要數值在一定範圍內,家長注意定期給寶寶複查視力,了解視力的發展動態就好。
—
遠視儲備的意義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正常情況下寶寶眼球的前後直徑偏短,這為後期肌肉拉伸眼球留出了空間。但如果一開始,前後直徑就趨於正常長度,那麼後期被拉伸後,長度就會超出合理範圍,導致光線成像在視網膜之前(如圖),也就變成了近視。
所以在寶寶小的時候,保持一定的遠視狀態是很必要的,這也就是常說的「遠視儲備」。雖然不能絕對判斷,但遠視儲備不足,近視機率大,遠視儲備多的話,近視機率小,這邏輯關係還是沒錯的。
那麼寶寶的遠視儲備值在什麼範圍內算正常呢?大家可以參考下面的表,大致衡量一下。
隨著年齡增長,寶寶的遠視度數會逐步下降,直至正常。
—
如何保護寶寶的視力
既然遠視儲備很重要,那怎麼才能讓寶寶擁有正常的遠視儲備呢?靠家長平時的功力。
時間控制
不要讓寶寶持續用眼太長時間,最好15分鐘就能休息一下,看看遠處,最長也不要超過半個小時。
距離控制
遠視眼看近處的東西,調節負擔會更大。對於小寶寶來說,即使是自己拿在手上玩玩具,也算近距離用眼,所以連續玩上十多分鐘的話,大人最好能在3米以外的地方逗引他看看其他物品。
光線充足
寶寶待在室內時,要注意保證光線充足。很多家長害怕燈光會刺傷寶寶的眼睛,其實是過慮了。正常的照明光源,對寶寶的眼睛基本不會有什麼傷害。寶寶雖然愛盯著光源看,但身體也有自我保護本能,太刺激的時候是會扭頭避開的。只要注意不要讓雷射類的燈或浴霸直射寶寶眼睛就好。
多戶外
平時應該儘量多帶寶寶到戶外活動,戶外的視覺空間更大,這樣有助於眼睛放鬆,而且戶外的自然光源,也對寶寶的眼睛有好處。但應該注意,太陽過烈、紫外線過強的時候,避免寶寶眼睛被直射。
當然,有時候家長會覺得,我明明都做的很好,可為什麼寶寶還是會遠視儲備不足?這裡我們也不能排除遺傳和先天因素的影響。如果父母都有高度近視的話,寶寶遺傳近視的可能性大,遠視儲備值自然也就不那麼令人滿意了,我們的小小崔同學大概率是中了這個招。
不過,即使這樣也不表示只能破罐子破摔,只要堅持前面所介紹的用眼方法,還是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護視力,把對將來視力的影響降到最低。
極客晨星少兒編程
趣味性與知識性相結合
讓孩子通過學習編程
激發學習興趣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趕緊行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