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自己不行——人生路上的自我和解

2020-12-27 俗世情感

這幾天,城南郵局發布了一條微博—今年學到的最有用的一件事就是隨時承認自己不行。此言一出,引發廣大網友共鳴,瞬間成為熱搜。這一屆年輕人,為什麼甘願承認我不行?

我不行,是承認自己是個平凡普通人的開始。一位網友說,隨時承認我不行其實就是認清自己是個平平無奇的普通人。說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其實大部分是我命由天不由我。

誰小時候沒有過到底上北大還是上清華的問題上糾結呢?或者誰小時候沒有幻想過長大後該如何分配自己的資產呢?可現實往往變成了這幾分能上哪個學校,或去哪裡搞一點錢。世界有那麼多超出我們掌控的事情,說一句我不行,是承認了自己能力的天花板,給自己緊繃的人生鬆弛一下。

我不行,是自我和解的開始。現代社會壓力山大,物質精神壓力時刻擠壓著年輕人。996,過勞死的新聞層出不窮,我能行三個字已經異化成為了資本拼命。此刻的一句我不行,是忙碌生活中的鬆一口氣,給自己的緊張生活一個緩衝。

我不行,我躺平,其實都是於當代社會中尋求一種平和的生活心態,不爭不搶,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滿足於當下,誰又能否定這種生活呢?

小編還有話說,其實生活中可以躺平,也可以挑一挑摘果子。最可怕的不是生命結束,而是生命從未開始。重要的是兩者均衡協調,張弛有度。各位看官喜歡小編的文章請點個讚吧,新人過稿不易,嚶嚶嚶。

相關焦點

  • 體育場的流浪貓王:成長路上需要不斷與自我和解
    在友誼、勇氣和自信等主題之外,筆者能感受到劇中處處充滿了「和解」的精神。和解,是人類社會一大主題,大者如戰爭、天災、人禍,小者如人際之間的齟齬、衝突和自我內心的否定之否定,正視這些事情對人造成的問題之後,找到一個理性的態度去解決問題,最終達到一個和解的狀態,讓生活繼續下去。這種和解,不一定都是正面的向上的,有的可能伴隨著遺憾,但對當事人來說,只要能夠將問題解決掉即可。
  • 婚姻,是一場與自我和解的修行
    越來越多的人害怕結婚,不願意放棄高質量的單身,去承擔更多的人生責任。其實,婚姻,是一場自我的修行,未曾步入尚可放置一段,一旦全身心投入,就要不斷的上路,努力修行,與自我和解。很多父母習慣性的掌控自己兒女的人生,以自己走過的路得到過得經驗試圖說服子女不要重蹈覆轍,一方面是強制性的壓迫聽從,另一方面是不想順從的反抗。在親子關係中要學會和自己和解。
  • 《遇見未知的自己》:自我和解,只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通過在若菱的生活狀態,不少讀者就有著感同身受,自己的生活、婚姻、工作就如若菱那般看似都不如意,在選擇妥協後,就有著強烈的負能量:抱怨、頹廢、不思進取的心,甚至覺得是理所當然的事。當人長期處於困難無法克服環境時,內心就會產生「我不行了、我盡力」等等自我放棄與安慰的理由,這就是著名「習得性無助」心理。
  • 人生到一定階段,就要學會與自己和解
    人生路,說短也短,不過日夜交替罷了!說長也長,幾萬個日日夜夜就一起組成了我們的一生!人生路,很少有誰的路,是一直一帆風順,一點起伏也沒有的!都是各種驚喜和意外交替!其實人生到一定階段,就要學會與自己和解,這樣,你才能渡過接下來的人生路!
  • 與自己和解,就是與世界和解!
    所以,要想做到並做好「與世界和解」,我們需要認真地觀察,細心地思考,進而找到可行的辦法。內觀己心,外察世界——覺察我與世界找一個舒服的姿勢坐好,閉上眼晴,靜靜地感受一下,是不是能感受到「自我」的存在?記下來,這是「自我」,或者叫「意識」。繼續靜靜地感受,是不是會有一些雜念產生?會有一些想法浮現?
  • 《小瞬間》自我覺察讓我從對抗到和解,活出自由人生
    你會發現和自己對抗是一種非常痛苦的感覺,你的身體每時每刻都在誘惑你,控制你,幹擾你,讓你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從小到大,我們似乎都在和另一個自己對抗,也許是小時候膽怯的自己,青春期叛逆的自己,戀愛時很作的自己,婚姻中脾氣很暴躁的自己。
  • 與自己和解,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可是自我反思一下,假如我能對證據再熟一些,那麼在法庭上我就會把這個意外給消滅了。 遺憾四,大意了。什麼叫意外,意外往往出現在最不可能出現的地方。我最擔心的地方,沒出事,可是偏偏就在我認為最不可能出事的地方,就出了問題。雖然事後客戶配合我把問題給解決了,可是如果我準備的再充分一些,那麼這個意外完全有可能避免。大意了,真是大意了。 遺憾五,臉皮還是不夠厚,沒修練到家。
  • 餘生,願你學會與自己和解
    選擇釋懷糾纏我多日的煩惱,是對弱小生命的寬恕與尊重,更是一種與自己和解的智慧人生態度。在我們的身邊,總有很多不願意與自己和解,不願意放過自己的「庸人」。所謂庸人自擾,不就是那些明知於事無補,已成定局,卻偏要選擇耿耿於懷,自取煩惱的人之作為嗎?前不久,我剛剛放棄了一段沒有結果的一廂情願。
  • 夜讀|與自己和解,才能與世界溫柔相處
    夜讀 | 與自己和解,才能與世界溫柔相處07:07來自新華社客戶端主播 | 李林欣聽過一段經典的電影臺詞。因為一撇要頂天,一捺要立地,想要讓自己活出個堂堂正正的人樣來,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沒有人生來強大,但當我們開始明白,在這個世界上,只有自己才能幫自己時,就不會再選擇輕易認輸。有些坎必須要自己過,有些苦必須要獨自嘗,既然哀嘆無用,那就迎難而上,盡己所能地去面對,去自我成全。只有這樣,多年以後,才能把那些痛苦的裂紋都變成故事裡的花紋。人生到最後,拼的無非是一顆堅強的心。
  • 別總給自己打雞血,敢於承認自己不行,才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敢對自己說不行,不是懦弱和無能的表現。承認自己不行,才能認清現實,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生活。不是每個人都要成為女強人,承認自己的平凡和普通,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同學李嫣是個為愛執著的人。她和趙巖是初中同班同學,從她認識趙巖那一刻,就喜歡上了他。為了能和趙巖說上話,她每天學習到深夜,只為從成績中下遊升到全班上遊,和趙巖平起平坐。
  • 窮人不能承認自己不行
    今天寫一點正能量的,標題叫窮人的孩子不能承認自己不行。爺爺很小就教育我,做人要謙虛謹慎,要總覺得自己不行,這才有提升的進步,這是一種涵養。 那些被詐騙的、那些幹傳銷的,被騙的家破人亡的人,他們依然相信自己選擇了一個好東西,倒黴只是自己命不好,因為那套東西教會了他們自信,教會了他們承認自己,哪怕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騙局。
  • 任敏: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與自己和解,是成長的過程
    但是人無完人,這個世界上從來都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更沒有外貌長得沒有一點瑕疵的人,人生中,你應該明白這幾個道理。01、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是成長的過程有一個問題:你是否認為人與人之間真的會有著天生的差距?如果非得有一個答案,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 心理學:穿越原生家庭之痛與父母和解,與自己和解,與世界和解
    原生家庭,就是自己出生與成長的家庭我從事心理學臨床諮詢多年,見過太多的案例,在原生家庭中糾纏著,象陷在泥濘的沼澤中不能自拔,痛苦萬分,包括我自己的自我成長之路,也是這樣。在心理諮詢這條路上,自助、助人,是一個良性循環,心理諮詢師用自我療愈的經驗,用血肉之軀、用內在艱難的心路歷程,加上堅實的專業理論知識,來幫助來訪者走出困境。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穿越原生家庭之痛與父母和解,與自己和解,才能與世界和解。這是誰也逃不開的。
  • 外向並不比內向「更健康」,學會自我認同、與自己和解,建立自信
    學會自我認同、與自己和解,才能發揮自身的影響力。內向的你並不孤單世界需要外向者,也需要內向者!一個人是內向還是外向,取決於一個人的人格、所處的社會情境,文化背景和人生閱歷也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內外向特性。內向與外向就像是一條曲線的兩級,我們所處的位置會隨著外界因素的影響而轉變。書中認為我們無法精確計算出真正的比例,但可以確定存在非常多的內向者。
  • 承認自己的平庸,從「心」開始;接受自己的平庸,是新的開始。
    因為不願意接受自己的平庸。不管你現在有多迷茫、過得有多累、走得多艱辛,請相信,生命中總有一段路是要你自己走完的,總是要熬過一段迷茫期後你才會學會和自己和解,接受自己平庸、平凡、平常、甚至俱不如人的事實。
  • 《追風箏的人》: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才是對人生最大的和解
    於是他說了謊,父親說哈桑偷了手錶,並且他開始疏遠哈桑,並希望哈桑遠離自己,這樣自己的內疚和痛苦會減輕一些。這樣的防禦機制表面是在保護和安撫自己懦弱的心,實際上是對錯誤和責任的逃避。哈桑洞之一切,看出了阿米爾的心思,他果斷承認了偷竊行為,並迅速和父親阿里離開了阿米爾的家。從此,他跟阿米爾再無聯繫,此生再無相見。
  • 《人生海海》——與過去告別,與自我和解
    人生如海,總有陰冷暴虐的水域,也有輕柔溫暖的洋流。這本書60天狂賣60萬本,一年多的時間更是狂銷了170多萬冊,莫言看了直誇,董卿高曉松讀了落淚。這本文學小說更是登上了鍍鉻排行榜的榜首,更是在文學界掀起了一股浪潮,得到了無數名人的讚譽。這就是矛盾文學獎得主,作家麥家老師的新作《人生海海》。
  • 人生最難的修行,多半是「與自己和解」
    人生最難的修行,就是「與自己和解」。看清楚別人容易,看清楚自己很難。真正道德高尚的人,總是很謙卑,知道自己的分量。02放下自己的過去,才是對自己負責。高中同學阿振,大學畢業多年,一直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總是高不成低不就。我問阿振:「不管怎樣,你想要找一份工作,穩定下來了,再去找更好的工作。」
  • 《星空演講》黃奕:與自己和解,終將被世界溫柔以待
    與無果愛情和解,既是給對方鬆綁,亦是還自己自由;與無果愛情和解,失去的是註定不屬於自己的人,得到的卻是一份坦然與豁達;與無果愛情和解,是懂得愛他人,更是懂得愛自己,這何嘗不是一種人生的大智慧。當她看到自己年邁父母又挑起照顧孫兒輩的重擔時,若雯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也應該過好自己的、有自我的生活,是時候與這段破碎的婚姻和解了。她找了專業的律師,在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上進行了詳細的諮詢和考量,最終在離婚協議上簽了字。人生最大的遺憾,莫過於錯誤的堅持和輕易的放棄。
  • 人生必修課:學會跟自己和解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許多人困惑已久的命題:學會跟自己和解。你別看它寥寥七個字,確實有人終其一生,都無法做到真正與自己和解。和解,意味著有矛盾點所在。至於究竟是言行不一帶來的負罪感還是對過往所作所為的遺憾,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