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場的流浪貓王:成長路上需要不斷與自我和解

2020-09-10 何殊我

7月20日恰逢周末,兒童舞臺劇《體育場的流浪貓王》在北京劇院首演,現場人氣爆棚,恍惚間,有一種回到童年的感覺。

《體育場的流浪貓王》海報

小朋友與寵物的同盟軍

《體育場的流浪貓王》的故事設定非常巧妙,以一個「管理不善」的體育場為空間,以橘貓蒼耳為首的一群被遺棄的流浪動物棲居在看臺下面——稱霸「地下城」,逍遙又快活。讀小學二年級的「問題兒童」羅小西隔三差五和同學董大壯來體育場踢球,每次都會打擾到動物們的生活。直到有一天,蒼耳和小西意外相遇,經過一番衝突化解矛盾之後,他們突然發現體育場要被無良商人賈有錢強拆。為了保住體育場,一人一貓結成同盟,以足球為武器,展開了一場「家園保衛戰」……當然,最後的結局必然是蒼耳和羅小西聯手打敗了賈有錢,勝利屬於正義的一方。

既是兒童劇,最為直觀的就是以情節代入的教育意義。全劇洋溢的就是鼓勵小朋友們要勇敢面對生活中的艱難險阻,並且告訴他們在克服困難的道路上,會收穫勇氣、自信和友誼。就像劇中的羅小西一樣,生活中碰到困難的時候,最怕的就是缺乏勇氣去面對而喪失信心,但是 「信心就像數學題」,只要鼓起勇氣就會做出來答案。

貓王蒼耳

和解才是最本質的表達

你看羅小西的足球隊雖然屢戰屢敗,只要鼓足了勇氣,找對了方法,不也打敗了不可一世還動用黑魔法的大壞蛋賈有錢嘛!蒼耳也通過並肩戰鬥最終放下心中的成見,經過內心的天人交戰,成長為一個真正的「地下城王者」,這對小朋友們來說,最大的意義就是如何甄別好人和壞人,並能和投緣的陌生人相處成為朋友進而去收穫友情。其他如董大壯、威武、吉利、樓樓等,都在不同的角度向小朋友們講述著同樣的道理。

在友誼、勇氣和自信等主題之外,筆者能感受到劇中處處充滿了「和解」的精神。和解,是人類社會一大主題,大者如戰爭、天災、人禍,小者如人際之間的齟齬、衝突和自我內心的否定之否定,正視這些事情對人造成的問題之後,找到一個理性的態度去解決問題,最終達到一個和解的狀態,讓生活繼續下去。

這種和解,不一定都是正面的向上的,有的可能伴隨著遺憾,但對當事人來說,只要能夠將問題解決掉即可。問題往往來的迅速而簡單,留下隔膜、仇恨也不難,難的是以一種理性態度去體察事情。和解,是艱難的,最難以正視的是自己的內心,託爾斯泰有言「了解一切,就會原諒一切。」

拿全劇的兩個核心角色來說,最難做到的是與自我的和解。蒼耳內心始終對自己早年被遺棄而耿耿於懷,以至於對人類充滿了忿恨。他和小夥伴們——一群被人類遺棄的寵物——棲居在體育場看臺下面的地下城。他在這個逼仄幽閉的空間中稱王稱霸,看似自由無比,然而一旦上到看臺,面對另一個世界的時候則充滿了敵意。狹小的空間隱喻的是蒼耳內心的孤獨和不安全感,正如一個問題兒童躲在自己的小角落裡面舔舐傷口而拒絕長大。

羅小西呢,仿佛蒼耳的一個鏡像。雖然是不同的物種,卻遭遇著同樣的困境。學習成績差、經常完不成作業、被爸爸認為不爭氣、每天不務正業跑到一個破體育場踢球……這些特質加身的羅小西,是一個典型的問題兒童。體育場於他,是逃避世界的屏障,是一個可以獲得內心安寧的所在,他在此也是默默地舔舐傷口。

因為資本之惡,體育場有了生存危機,賈有錢隱喻的是成人社會種種壞的明規則和潛規則。被「逼」到絕處的蒼耳和羅小西決定結成統一戰線,背水一戰,結果絕處逢生,打擊了賈有錢為代表的反動勢力,最終保住了體育場,也找到了自我。

如果兩條平行線不相遇,這個世界上可能會多兩個壞榜樣。但他們天然的需要相遇,既要審視、正視自己的內心,也要正視社會,羅小西、蒼耳各為自己,又互為你我。那段小橘貓的美好時光仿佛一縷清風,讓蒼耳卸下了偽裝,取消了敵意,不再假裝堅強,也讓羅小西認識到了自己的短板,鼓足了勇氣,找回了信心。套用哲學概念,本我與自我達成一致,才會有煥然一新的超我誕生。這一點,也是本劇最為閃光的教育意義。

成長就是一個不斷和解的過程

對於充滿活力,人生路上剛剛起步的青少年來說,成長就是一個不斷進行自我和解的過程,然後鼓足信心、充滿勇氣、遇到友誼,不斷地打怪升級。

羅小西

兒童舞臺劇的特殊之處在於,這是一個親子共享的時刻,既要讓小朋友感受到快樂,也要讓家長能有所思考。作為成年人,在回望這個過程的時候,是會有頗多感慨的,這個劇對成人來說,就具備了一種溫故的意義。

而家長們面對那個只以背影出現的羅爸爸的時候會不會檢討一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如何不缺席,如何關注到孩子的內心世界?面對一群被遺棄的寵物,又該如何反思人與寵物的關係?賈有錢的所作所為,赤裸裸的拜金主義,會不會讓家長有所觸動,培養孩子如何建立正確的金錢觀?等等問題,不一而足,劇中給出了一個方向,至於具體答案,就因人而異了。面向兒童的經典往往也是面向成人的,一部優秀的兒童劇也應如此。從這一點來說,《體育場的流浪貓王》做到了老少鹹宜。

賈有錢的角色待斟酌

賈有錢

要說美中不足,竊以為賈有錢的角色再斟酌一下。作為全劇唯一的反派,不但戲份多,推動情節前進,一人分飾兩角的精巧設計也頗為搶眼。但是從目前來看,他就是一個赤裸拜金、毫無人情味、擅使陰謀詭計的一個純粹的反派,顯得有些扁平化。

壞人也不是天生就壞的,賈有錢之所以壞的如此純粹,是否有何心路歷程?蒼耳、羅小西都有一個內心獨白來豐滿人物的過程,賈有錢是否可以增加類似的設計?比如他生活中只相信錢和愛犬吉娃娃,可見內心是孱弱、孤獨的。如果能安排一段賈有錢的內心獨白,或者是與蒼耳、羅小西的對手戲,來讓他剖析一下自我,展現賈有錢為何變的利慾薰心的過程,既能增加劇的深度,也能從反面增加教育意義。

瑕不掩瑜,整體來說,《體育場的流浪貓王》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兒童劇精品。結識阿順多年,從同事到朋友,他一直打拼在影視演出行業一線,出書、寫劇、做導演等等忙的不亦樂乎,眼見著事業越來越大,不斷給人驚喜。《體育場的流浪貓王》也是一個驚喜,更是順哥給這個社會的一件珍貴的禮物,在裡面可以洞見社會的某種真實,希望這部劇可以陪伴更多的小朋友去收貨自己的成長。

不過,最後囉嗦一句,羅小西、蒼耳等人通過足球找回了信心收穫了友情,誰能給中國足球注入一些信心呢?

相關焦點

  • 婚姻,是一場與自我和解的修行
    其實,婚姻,是一場自我的修行,未曾步入尚可放置一段,一旦全身心投入,就要不斷的上路,努力修行,與自我和解。事實上,婚姻比戀愛更加高級,戀愛時候只需要關注自身感受,而婚姻需要關注的是各種關係中自己所應該承擔的責任,且處理好和各方面的關係。單身的時候,很容易找到自我的方向,讓靈魂安棲在時空一隅。
  • 讀王學富《成長的路》,直面人生,穿越自我
    2020-07-29 11:21王學富曾反覆說一句話:「在接受心理諮詢之前,你的問題大於你;接受心理諮詢之後,你大於你的問題。心理諮詢便是讓你長『大』。」王學富的《成長的路》,??問題的根源是傷害,是傷害在我們內部說話。它說:「因為痛苦,所以防禦;因為害怕,所以逃避。」是的,症狀的本質是逃避。當我們反省自己,觀察人性,我們看到,人們在沿著不同的途徑逃避。
  • 自我成長類書單分享/你不需要成為任何人,成為你自己就好
    ——席慕蓉在自我成長這條路上,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羈絆」。有時候,是童年愛的缺失,成長路上不斷尋求「治癒」的羈絆;有時候,是至親之人愛的羈絆;有時候,是生活角色需要,對我們各種期待的「羈絆」……站在2020年12月末,回望過去,只想說一聲: 你不需要成為任何人,成為你自己就好!
  • 《心向快樂》:成長路上繞不開的三個主題,親情、愛情、自我認同
    每一個長大的「大人」,我們都曾在親情中迷惑成長,在愛情裡持刀相向,然後在認同自我的路上逐漸「瘋狂」。《嚮往快樂》就是這樣一個講述主角梅·馬丁在親情、愛情和自我認同中,漸漸成長、逐漸成熟的故事。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不完整的靈魂,我們需要在父母、朋友和另一半的指引和幫助下,通過自我不斷地探索,才能定位真正的自我。
  • 成長|與自己和解
    我們已經驚濤駭浪人的一生,是一個與自己不斷和解的過程。與自我和解的過程,是怎麼樣的一個過程?若我說,我則覺得,那是,自己孤獨的一個人,翻山越嶺,跋山涉水,所走過的人生長路,受過傷,有過痛,有得到,有失去,有不得已,有欣喜若狂,所經歷的這一切只屬於自己的喜怒哀樂後,重新看見自己,擁抱自己,接納自己,這樣,孤單而英勇的,悄無聲息的,屬於一個人的長徵。
  • 成長就是與世界的妥協,學會與自己和解
    在上下班的路上,總是不可避免的弄溼鞋子衣服,洗了的衣服也總是不幹,要是你身在南方啊,就更能體會了。這雨,就像工作和生活中各種無法避免的小麻煩,小矛盾,更增添了無盡的壓力。這使我想起高中課本上有一篇課文的主人公叫阿Q,文章的主要內容已經忘得差不多了,但還依稀記得老師講的阿Q精神。
  • 承認自己不行——人生路上的自我和解
    我不行,是自我和解的開始。現代社會壓力山大,物質精神壓力時刻擠壓著年輕人。996,過勞死的新聞層出不窮,我能行三個字已經異化成為了資本拼命。此刻的一句我不行,是忙碌生活中的鬆一口氣,給自己的緊張生活一個緩衝。
  • 「塔王」於利的大局觀,舞帝紅秀坊和解,粉絲態度和解就脫粉
    「塔王」一詞是在YY上傳開的,這個詞最開始是形容舞帝公會OW主播於利。這個詞大致意思可理解為於利是YY直播中,其地位處於金字塔「塔尖」。舞帝於利先生在眾多的YY主播中,所達到的成就想必大家眾所周知的。而「塔王」這個詞也稍帶有一些貶義,不過這個詞稱呼於利也是很久了,大家也習以為常了。經常主播會以「老塔」稱呼於利,其實也是對於他在YY上的地位肯定。而在後期,另一位主播阿哲的崛起,這個詞有時候也偶爾用來稱呼他,因此這兩位主播也是成為YY上僅有的兩位「塔王」。首先於利先生,在他的成長期裡經歷了許多的非議。
  • 獅子王的故事,在愛的包圍下,不斷堅強成長
    本文原創侵權必究這部《獅子王》可能是很多90後的童年回憶,不同的人可能對《獅子王》有不同的理解,而對於小編來說,它是一部振奮人心的勵志片,呈現給我們的小獅子如何在成長,在遇到困難是它是怎麼做,在艱難的路上如何一步一步戰勝挫折,最後成為草原之王
  • 《在路上》:在路上,是一場自我的修行
    ——《一個人的朝聖》《一個人的朝聖》主角是一位已退休的普通老人哈羅德為探望病危友人,而改變當前生活現狀獨自踏上漫長旅程的故事,他起初只是單純為了看望朋友而上路,而最終卻實現了自我救贖,對成長缺陷的新認知及對現實命運的接受和理解。 他說「或許人就是這樣,越害怕什麼,越容易被什麼吸引。
  • 成長需要:名師指路、貴人相伴、自我覺醒開悟
    但是,任何人的成長、成才、成功都離不開名師指路、貴人相伴、自我覺醒開悟。成長就是開往陌生地域的單程列車,在前行途中每個人都需要名師導航、貴人伴航、自我覺醒開悟把好方向才能安全平穩的向著目標地前進。成功道路上沒有獨行俠,每個成功者在前行途中都會與形色各異的人發生交集,他們中的某些人就會成為自我成功路上的貴人。這些貴人包括:1、得力助手。
  • 《遇見未知的自己》:自我和解,只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事實上,它是一本都市女性若菱在自我成長的書籍,講述了一個對人生不滿意、渾身都是負能量的女性,在老人的幫助下,找回自己而走向新生的故事。所謂 「本我」來自人的本能,在社會生活中表現出追求各種個人慾望的滿足和追求個人利益實現的特徵。
  • 我們需要老師您做我們成長路上的拐杖,做我們成長路上的指引著
    我們需要老師您做我們成長路上的拐杖,教育我們,指引我們,完善我們。做我們成長路上的指引著。您轉向了黑板,揮手寫下一個大大的尋子,我們愕然了,你隨之衝我們微笑著說:「同學們尋需要我們共同努力,付出啊。」那一刻,我們抬起頭清楚的看見閃著淚光的您。老師,謝謝您,感言肺腑的說一句,我們對不起您,我們利用了您的縱容;利用了您的不忍;利用了您的體恤。在我們頑掠的做著一切時,我們唯一的籌碼是您的不忍啊。我們錯了,但浪子回頭金不換,我們還可迷途知返,對嗎?
  • 任敏: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與自己和解,是成長的過程
    01、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是成長的過程有一個問題:你是否認為人與人之間真的會有著天生的差距?如果非得有一個答案,我的答案是肯定的。這個世界上,有些人本就天生有著聰明的腦子,而有些人天生腦子就很遲鈍,這其實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就比如你很努力地學習,也付出了很多,但是依舊趕不上那些平日不學習的人。
  • 「少兒劇評」兒童音樂劇《體育場的流浪貓王》
    我覺得《體育場的流浪貓王》可以與它們相媲美,加入我的推薦劇目。這部戲講了這樣一個故事:體育場的地下城有一隻叫「蒼耳」的流浪貓,它救過很多小動物,在這些小動物中很有威望,是所有小動物的「王」。小學生羅小西天天去體育場練足球。有一天,羅小西在體育場遇見了蒼耳,他用零食和手電的光斑將蒼耳拐回自己家。蒼耳一直想逃回體育場,但沒有成功。過了些日子,羅小西得知要舉辦足球賽,贏得勝利的球隊就能擁有這座體育場。而國王隊的老闆賈有錢也想得這座體育場,但他的目的是把體育場炸成平地,建一座大商場。
  • 餵流浪貓,需要注意些什麼?
    對於真正愛貓的人來說,無論實際上有沒有能力去餵流浪貓,心裡都免不了對流浪貓有所同情,而且會有儘可能去幫助流浪貓的心。而對大部分人來說,餵流浪貓貓就是最簡單的方式(畢竟收養需要誘捕,這個過程不容易,而且原住民也不一定同意)。
  • 薦笈|《Modern love》:這個冬天,用自我和解來治癒
    現代的「愛」是更廣義的愛,它不僅僅關乎男女之間的天然欲望,更關乎我們如何去面對欲望之中隱藏著的自己,如何在愛中達成一段與自我的和解——現代的愛,是一種自我建設式的愛。在奧賽羅殘缺的自我認識裡,他困頓於種族歧視和膚色的葛藟之中,不曾正確地審視過自己,於是反覆質疑苔絲蒂蒙娜的愛,還有年邁的李爾王一樣,他只依靠別人的陟罰臧否來構建自己的標準,最終失去了一種自我和解的能力,親手葬送了深愛的人。故事的女主人公也是一樣,她總是在想「古斯敏會怎麼看這個男生呢?」卻始終沒有意識到答案就在自己身上。
  • 上海街頭記憶|南市方斜路上的百年公共體育場
    多年以後我在路上碰到「小爺叔」,身材胖得像只足球,談起當年踢球的往事,小爺叔搖搖頭一陣苦笑,悠悠地說了一句話:「我這輩子,總算到滬南體育場踢過球了。」但從小踢到大,我們沒有踢出什麼名堂,別說被什麼教練看中,連到一路之隔的方斜路滬南體育場踢場球,都是奢望。在滬南體育場踢過球,那是弄堂球星「小爺叔」一生的驕傲。
  • 《山茶文具店》與過去不斷的自我和解中,完成生命的自我認同
    如今看到《山茶文具店》中代筆人的身份,突然想到這個故事,若是當時有人願意為了代筆,是否就不需要後來歲月中用很久的時間內心才得到治癒,與自己達成和解?1.《山茶文具店》是一本自我和解、自我認同的溫暖治癒系書籍《山茶文具店》是一本治癒系的書籍,內容並不令人驚豔,卻能感覺到字裡行間的溫暖和艱難的自我成長之路上,跟內心幼小時的自我達成和解的一個過程,滿足了讀者渴望治癒青春叛逆期與嚴厲家長之間,諸多誤解傷痛過往的一種心靈情感需求。
  • 一個人的成長路上,需要這三種老師
    列夫·託爾斯泰曾說:「人類被賦予了一種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長。」所以,成長這個課題,是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必須要面對的。並且,但凡有所成就、擁有金光閃閃人生的人,都離不開持之以恆地成長和堅持不懈的奮鬥。他們不會讓年齡限制自身的成長,而是不斷突破和挑戰,締造自己精彩與華麗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