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己和解,就是與世界和解!

2021-01-10 正心正舉

來源:正心正舉公眾號

文/梅哲仁 正心正舉特約作者

人們常說,「人要與世界和解」,話說起來沒錯,但是怎樣才能做到「與世界和解」?這是一個問題。

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身體健康好,但怎樣鍛鍊才是關鍵。同樣的,能做到「與世界和解」非常有助於我們的心理健康,而關鍵點也在於怎樣做。

雞湯是好東西,但是沒有勺子是喝不到的。

所以,要想做到並做好「與世界和解」,我們需要認真地觀察,細心地思考,進而找到可行的辦法。

內觀己心,外察世界——覺察我與世界

找一個舒服的姿勢坐好,閉上眼晴,靜靜地感受一下,是不是能感受到「自我」的存在?

記下來,這是「自我」,或者叫「意識」。

繼續靜靜地感受,是不是會有一些雜念產生?會有一些想法浮現?

記下來,這代表著「隱藏的自我」,是潛意識的產物。

這兩者加起來,代表我們的精神世界,又稱為「靈魂」、「心」。

閉著眼睛繼續感受,感受到你的胳膊、腿、肚子了嗎?感受到你的呼吸了嗎?

記下來,這代表我們的肉體。

睜開眼睛,看看周圍的東西,看看身邊的人。

記下來,這就是「世界」。

記住了嗎?這些可以用一個圖來表示。

換個角度:

我和世界,是一組對立統一的關係:我VS世界。

我和自身,是一組對立統一的關係:靈魂VS肉體。

我和靈魂,也是一組對立統一的關係:意識VS潛意識。

而我們要想做好「與世界和解」,就必須處理好這三組關係。這三組關係協調了,我們的人生就協調了。如此,就會美滿和幸福。

那麼具體怎麼做呢?

啟迪多元思維——從源頭入手

從東方到西方,從古代到現代,人們提出了無數種方法,以調節上述三種關係。

那麼,我們究竟應該從哪裡開始呢?

東方的哲人是這樣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在英國威斯敏斯特教堂地下室聖公會主教的墓碑上寫著這樣的一段話:「當我年輕的時候,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當我成熟以後,我發現我不能夠改變這個世界,我將目光縮短了些,決定只改變我的國家;當我進入暮年以後,我發現我不能夠改變我們的國家,我的最後願望僅僅是改變一下我的家庭,但是,這也不可能。當我現在躺在床上,行將就木時,我突然意識到:如果一開始我僅僅去改變我自己,然後,我可能改變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幫助和鼓勵下,我可能為國家做一些事情;然後,誰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變這個世界。」

我們的路徑也是如此,由小到大,由內到外。我們要先使自己的意識和潛意識協調,進而使身心協調,最後再做到與他人、與這個世界的協調。

我們要與世界和解,必須先讓自己的身心達成和解;要使自己身心和解,必須使自己的意識和潛意識和解。

因此,我們要採用不同的方法,依次調節這三種對立統一的關係,才能達到「與世界和解」的目的。

三個階段三種方法

1.自我和解:恰當地釋放內心

第一步是將壓抑的潛意識表達出來。現代社會我們承擔了太多了壓力,這些壓力都藏在潛意識裡,有時候會化作噩夢幹擾我們的睡眠,有時候會化做雜念影響我們的決策。大家還記得那個被交警攔下而痛苦的男青年嗎?那就是壓力得不到釋放的一種表現。

那麼,是不是釋放掉情緒就好了呢?也不盡如此。很多人都知道要釋放情緒,緩解壓力,但是很多人都選擇了「炸掉堰塞湖」這種不良的方式,也就是通過激烈的情緒爆發、酗酒、蹦迪等方式來解除情緒壓力,這樣的後果就是對某些不良的生活方式產生依賴性,在生活中過度壓抑,隨後瘋狂發洩,表面上也得到了平衡,實際上是以透支生命為代價的。大家在酒吧門口看到過那些爛醉的少男少女吧?這樣的人生,值得嗎?

而解決這些問題的正確方式,是小心地將這些壓力慢慢釋放,就像先賢所說「堵不如疏」,只有疏導,情緒的堰塞湖才能慢慢清空,而不是突然崩潰,洪水泛濫。

如何慢慢釋放?靜坐就是一個好辦法。靜靜坐著,不要壓抑雜念,但也不要隨著雜念胡思亂想,久而久之,潛意識就會逐漸表達出來。意識與潛意識就會逐漸融合,不再對立衝突。

2.心、靈和解:「身心合一」的鍛鍊方式

在釋放潛意識的同時,我們還可以著手增強我們的身體。而鍛鍊身體也是有訣竅的,至少在實現「身心合一」上,有些運動是適宜的,而有些則不是。

哪些運動合適呢?就是那些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運動,例如打球、練字、舞蹈等,整個運動完以後會很舒服,那就是身心合一帶來的愉悅反應。

有人問:「跑步呢?」

這是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跑步有很多好處,但是在「身心合一」上,則不如其他運動。大多數人跑步的時候雜念四起,只是機械地跑動,是很難達到「身心合一」的效果的。

3.與他人和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在自身修行的基礎上,也要注意與外部的互動,這是達到「與世界和解」的最後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在這個環節,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傳統文化中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當我們按照這樣的原則去為人處世的時候,會意外地發現,事情順利了許多,自己的心情也愉快了許多。因為你在尊重他人的同時,也尊重了自己。

正心正舉——做自己,與世界和解

所以,當我們沿著這樣的順序,由內而外、由小而大地不斷修行,就一定能做到「與世界和解」。《大學》有言,「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正是如此。

當今世界,雞湯太多,勺子太少;人們口號太多,行動太少。

要做不一樣的自己,就要與以往的自己不同。

想與世界和解,就要先與自己和解,想與自己和解,必須身心合一,想要身心合一,必須與自己的內心和解。所以我們的路徑必須由小而大,一步一步,才能走到想要的地方,才能體會人生不一樣的風景。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文章版權歸本平臺所有 轉載請聯繫「正心正舉」

相關焦點

  • 心理學:穿越原生家庭之痛與父母和解,與自己和解,與世界和解
    原生家庭,就是自己出生與成長的家庭我從事心理學臨床諮詢多年,見過太多的案例,在原生家庭中糾纏著,象陷在泥濘的沼澤中不能自拔,痛苦萬分,包括我自己的自我成長之路,也是這樣。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穿越原生家庭之痛與父母和解,與自己和解,才能與世界和解。這是誰也逃不開的。有太多的人,即使父母都已經不在人世了,還不能放下當年的傷害,不能開始好好地生活,但是最終,他們活成了父母當年的樣子。
  • 《星空演講》黃奕:與自己和解,終將被世界溫柔以待
    若雯嚎啕大哭,覺得這個世界怎麼這麼殘酷。在那一段灰暗的日子裡,生活和心情都是一地雞毛,一雙兒女無暇顧及,就連最愛的口紅,若雯也許久沒再碰觸。當她看到自己年邁父母又挑起照顧孫兒輩的重擔時,若雯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也應該過好自己的、有自我的生活,是時候與這段破碎的婚姻和解了。
  • 走過半生,終於懂得:學會和解,就是獻給自己的最好禮物
    人這一生,所要面對的,從來不是平坦大道,而是變幻莫測的九曲十八彎,學會和解,才能經受住萬千考驗。 這個世界太過於浮躁,我們需要一顆沉靜的心,不慌不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在自己的世界裡恣意狂歡。
  • 成長|與自己和解
    與自我和解的過程,是怎麼樣的一個過程?若我說,我則覺得,那是,自己孤獨的一個人,翻山越嶺,跋山涉水,所走過的人生長路,受過傷,有過痛,有得到,有失去,有不得已,有欣喜若狂,所經歷的這一切只屬於自己的喜怒哀樂後,重新看見自己,擁抱自己,接納自己,這樣,孤單而英勇的,悄無聲息的,屬於一個人的長徵。
  • 夜讀|與自己和解,才能與世界溫柔相處
    夜讀 | 與自己和解,才能與世界溫柔相處 07:07 夜讀 | 與自己和解,才能與世界溫柔相處07:07來自新華社客戶端主播 | 李林欣聽過一段經典的電影臺詞。因為一撇要頂天,一捺要立地,想要讓自己活出個堂堂正正的人樣來,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沒有人生來強大,但當我們開始明白,在這個世界上,只有自己才能幫自己時,就不會再選擇輕易認輸。有些坎必須要自己過,有些苦必須要獨自嘗,既然哀嘆無用,那就迎難而上,盡己所能地去面對,去自我成全。只有這樣,多年以後,才能把那些痛苦的裂紋都變成故事裡的花紋。人生到最後,拼的無非是一顆堅強的心。
  • 餘生,願你學會與自己和解
    每晚在這聒噪尖銳的曲音中勉強入眠,清晨又在這按不下關閉鍵的「鬧鈴」聲中痛苦睜眼,我覺得自己要神經衰弱了。向來不願意殺生的我,甚至萌生了立馬去買瓶殺蟲劑,把小小的房間角角落落都掃蕩一遍的想法。下午上完課回到宿舍,我又琢磨起了如何才能讓世界清淨的好辦法。洗著衣服,耳畔無意間響起昨晚我向母親訴苦後,她對我說的話:「不就是一隻小蟲嗎?
  • 世界上與自己和解的方式有很多,為什麼大部分人會選擇跑步?
    以前覺得越長大越孤單也就是一句平淡無奇的口號,根本對我們的生活起不了多大的漣漪。可是長大後才明白這是現實,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註定會變成獨自一人與世界為敵或者為伴。在這些時間裡,陪伴我們的也只有自己。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喝自己和諧相處的,所以和自己和解也成為了我們必修的一課。
  • 便利仔,在便利店和這個世界和解
    這個和解的過程可能是一剎那,也可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渡,不需要特定的場合,但大多數人選擇在便利店裡釋懷。人是情感動物,無需外在華麗的詞藻修飾,每個人都有豐富的情感世界,情緒是我們的內在語言,喜怒哀樂隨時因生活中的一些人與事而變化,就像曾以為我們給予了世界什麼,世界就會回報我什麼,到最後發現其實每個人不過是一粒塵土,微不足道。
  • 和解是唯一的出路
    人們根據自己的喜歡或者說根據預設的是非立場接受信息,而排斥觀點不一致的信息。你知道的,是你想知道的。信息越多,自己的取捨就越絕對,內心預設的標準就越頑固。結果是黑者愈黑,白者愈白,完全不能達到交流溝通相互理解之兼聽則明的目的。    人們在網絡世界裡喋喋不休的爭論,輕者相互鄙視,重者彼此謾罵。誰也無法說服誰,誰也無法碾壓誰。任何試圖以自以為是的智慧實現對他人的碾壓都是不能得逞的。
  • 學會和自己和解
    所以,人不能被情緒所綁架,學會和自己和解。學會和自己和解
  • 學會與自己和解,做情緒的主人
    與自己和解你會發現世界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無情與險惡,試著放低姿態,感受這未知的世界。這個假期發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我感受到那種想要承擔卻實在無力承擔的無奈,最近很火的《以家人之名》中凌霄說,長大是一瞬間的事,可能是下一秒......我們該表現得像個大人一樣,學會堅強學會照顧好自己,不讓家人擔心。
  • 原諒自己,與自己和解,滿眼只有陽光
    原諒自己,與自己和解,滿眼只有陽光最近小編與一位剛剛讀完碩士,已經成了一名白衣天使的朋友聊天之後,有了很大的感觸,小編的這位朋友在如今這個看臉的時代舉步維艱,因為不幸的是他突破的不是上限而是平均線。他從小臉上就有一塊不大不小的胎記,無法去除,據他自己回憶,這塊胎記是他小時候的夢魘,是他遭受欺凌的理由,也是他一直最為敏感的地方,甚至到了看到水滸中有一位的綽號是「青面獸」之後,一生不再讀水滸。但現在的他變了,不在自卑,認真學習,追求夢想,吃飯時他神秘的問我,你知道我考研究生面試時,導師不願意要我,我是怎麼辦的嗎?
  • 人生必修課:學會跟自己和解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許多人困惑已久的命題:學會跟自己和解。你別看它寥寥七個字,確實有人終其一生,都無法做到真正與自己和解。和解,意味著有矛盾點所在。至於究竟是言行不一帶來的負罪感還是對過往所作所為的遺憾,因人而異。
  • 什麼是刑事和解?刑事和解的範圍是什麼?
    眾所周知,想要讓刑事案件適用刑事和解程序,那麼首先就要該刑事案件是符合《刑事訴訟法》以及相關司法解釋當中規定的刑事和解的條件。而這其中,法律就適用刑事和解作出了範圍的限制。究竟刑事和解的適用範圍是什麼?小編將在下文中與你一起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破產和解申請的主體是什麼,和解協議的成立是怎樣的?
    網友諮詢:破產和解申請的主體是什麼,和解協議的成立是怎樣的?山東儲譽律師事務所胡雪蕾律師解答:破產和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破產案件後,在破產程序終結前,債務人與債權人之間就延期償還和減免債務問題達成協議,中止破產程序的一種方法。
  • 電影《八月》:這個夏天又要過去,我們終將與世界和解
    所以,小雷不會明白每天照常帶自己出去捉蛐蛐、遊泳的爸爸到底在糾結什麼;也不會明白媽媽執著著讓他上三中上學,他自己覺得三中不錯的原因僅僅是因為三中的校服很好看。事實上身處國企改革的時間節點,大人們因為各自的境遇或多或少的都感到躁動不安。讓一個沒有大悲大喜的孩子去觀察身邊人情緒的變化,他會有思考,但不會太過執迷。
  • 要學會與自己和解
    看《重慶森林》的時候,印象最深的那句話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什麼東西上面都有個日期,秋刀魚會過期,肉罐頭會過期,連保鮮紙都會過期,我開始懷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東西是不會過期的。確實,這世上好像一切都有個期限,有時候愛會過期,有時候傷也會過期。
  • 不要被情緒綁架,要學會與自己和解!
    上天很有意思,貓喜歡吃魚,貓卻不能下水,魚喜歡吃蚯蚓,卻不能上岸,人生就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一邊選擇,一邊放棄。好多事情總是背道而馳,不管怎樣,遇到什麼,都應該平常心面對,學會與自己和解,要知道一切問題必然有他發生的意義!
  • 《與自己和解:治癒你內心的內在小孩》——遇見童年的自己
    《與自己和解:治癒你內心的內在小孩》——遇見童年的自己【基本信息】作者:一行禪師譯者:汪橋出版社:河南文藝出版社出版時間:2014年6月1日ISBN: 9787807659310一次父母打罵、一場噩夢般的考試、被同齡人欺侮孤立……這些被淡忘的童年創傷,就是被你遺忘的內在小孩。內在小孩是你情緒化的根本原因,而你卻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也許某天,你就會突然開始生氣、發火;也許你會對某些事特別敏感,甚至都不願提起;也許你會有模糊的悲傷感,卻找不到任何與悲傷相關的記憶。你甚至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思維,感覺全世界都在與你作對。
  • 許吉如:放下過去,才能與自己和解
    最想對她說的一句話:過去已經過去,並非特別重要,只有放下過去,才能與自己和解。01說真的,許吉如,不討喜。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法學院,又是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研究生。在百度百科上,光是獲獎情況就是滿滿一頁,這個92年的女孩子,就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