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六都」債務大暴增,唯一例外城市引爭議

2020-12-18 海峽導報

臺灣現任「直轄市長」及縣市長於2018年12月25日上任,就有網友整理了全臺22縣市的長、短期債務,經歷了1年半任期,「六都」普遍呈現暴增趨勢。如桃園市一舉多了268億元(新臺幣,下同)、新北市多了96億元,唯一例外是臺北市,減債了50億元。

臺灣網友24日上午在臺灣知名社交論壇上發文,分享全臺22縣市債務增減情況,用最新的2020年4月數據與2018年相比較,檢視各「首長」1年半執政下的成果。「六都」中,臺北市減債50億元,累計負債898億元;新北市增債96億元,累計負債1514億元;桃園市增債268億元,累計負債528億;臺中市增債159億元,累計負債1089億元;臺南市增債1億元,累計負債603億元;高雄市增債69億元,累計負債2550億元。

相較「六都」債務呈現上漲趨勢,其餘16縣市普遍減少,數據上較突出的有花蓮縣少24億元、屏東縣和彰化縣各少21億元、雲林縣少15億元,僅有新竹市增債3億元。

網友表示,非「六都」縣市中只新竹市增加負債,苗慄和宜蘭因超過舉債上限被要求限期改善,減少最多的竟然是花蓮縣。他點名「六都」中以桃園最為誇張,和2018年相比債務漲至2倍,就算扣除地下化和捷運約93億元的支出,「也是實打實的負債增加第一,真的什麼都要爭第一呢!」

對照表貼出後,臺灣網友開始爭論值不值得。「桃園正處於人口擴張跟都市、產業更新期,會舉債建設其實不意外」、「臺北市真的錢太多」、「花蓮很強阿,難怪當地人都選花蓮王」、「桃園的問題是,負債大幅上漲,預算執行率卻低的驚人」、「問題在哪大家都知道,審計單位也知道。」

臺媒實際查詢各縣市政府統計資料,由於各縣市人口數不同,若以平均每人負擔債務來看,「六都」中以桃園市表現最為優良,臺北市民3.4萬元、新北市民3.8萬元、桃園市民2.3萬元、臺中市民3.9萬元、臺南市民3.2萬元、高雄市民9.19萬元。

來源:ETtoday新聞雲

相關焦點

  • 被國際組織列為中國城市,臺灣「六都」市長竟發聲明:不改就退出
    @銳看臺灣報導 國際氣候組織"全球氣候與能源市長聯盟"官網,近日將臺灣"六都"的國籍標示為中國,引發臺灣輿論譁然。"六都"市長昨聯合發出中英文聲明給GCoM秘書長,若GCoM無正面回應與行動,臺灣六都表示不排除退出該聯盟。
  • 官牒 | 臺灣「六都」新市長財產公開:看看誰家錢最多?!
    中國臺灣島內六大「直轄市」市長誕生後,他們的財產情況受到關注。
  • 臺灣「六都」行政效率比一比臺南拔頭籌臺中墊底
    華夏經緯網4月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去年「九合一」選舉開展地方政治新局,臺灣「六都市長」就任屆滿百日。最新民調顯示,「六都」市民對市政府行政效率的滿意度,臺南最高,達6成9;臺中則敬陪末座,僅4成8表示滿意。第二至五名,依次為高雄、臺北、桃園、新北。
  • 臺灣「六都」行政效率比一比 臺南拔頭籌臺中墊底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4月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去年「九合一」選舉開展地方政治新局,臺灣「六都市長」就任屆滿百日。最新民調顯示,「六都」市民對市政府行政效率的滿意度,臺南最高,達6成9;臺中則敬陪末座,僅4成8表示滿意。第二至五名,依次為高雄、臺北、桃園、新北。
  • 臺灣「六都」新市長財產大公開:「存款王」柯文哲、「地產王」鄭文燦
    臺灣《經濟日報》2日稱,「六都」市長申報的財產,理財方式以存款和土地居多。其中柯文哲的存款多達1589萬元(新臺幣,下同),另有8筆土地、2筆建築。相對於其他市長來說是最積極利用有價證券理財的一位,與夫人、女兒共投資近360萬元在基金上,其中有3個是大陸股的中國基金。
  • 臺灣「六都」市長就職記
    韓國瑜夫婦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正式從朱立倫手中接棒就職,侯友宜曾是新北市副市長,不僅是「藍藍」交接、還是副市長進階市長,未來對新北市的市政延續是「六都」最具優勢的。今天還有一件事引人關注,那就是朱立倫在交接儀式後受訪表示,「2020是民眾期待的,我的目標也很清楚,2020為臺灣打拼」,明確表達參選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意願。
  • 臺灣選舉之「六都」爭霸戰:藍綠死磕臺北臺中
    2014年臺灣「九合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將於11月29日正式舉行,在6個「直轄市」(「六都」)及其他16縣市選出新一屆的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及村裡長等。總應選名額共計11130名,創下臺灣地方自治史上選舉規模人數最高紀錄。
  • 臺灣「六都」房貸比一比 臺中市貸款條件最好
    (示意圖/臺灣東森新聞)華夏經緯網3月1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根據臺灣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公布最新全臺貸款資料,2016年第四季桃園市以及臺中市核貸成數突破7成,為「六都」的前段班,進一步分析核貸利率,「六都」整體房貸條件,以臺中市為最佳。
  • 「六都」拼行政效率:臺南拔頭籌 臺中墊底
    圖片來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4月6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去年「九合一」選舉開展縣市政治新局,「六都」市長就任屆滿百日。  從個別城市看,儘管臺南市民對市府效率的整體印象良好,但投訴民眾表示問題未解決,及對市府回應不滿意的比例都高達9成;同時,高雄投訴民眾也有7成6表示問題沒有解決。另一方面,5成7的投訴民眾滿意臺北市府回應,是唯一滿意度過半的「直轄市」。
  • 臺灣16縣市各自努力 結盟「六都」爭資源
    臺灣地區「財劃法」多年未修,地方財政分配不均,「六都」可分配到六成五統籌分配稅款,其餘十六縣市僅能分到剩下的三成五資源,弱縣窮鄉必須與「六都」結盟區域平臺,以利爭取資源,期望把餅做大。    屏東縣、澎湖縣政府和南「二都」共組「南高屏澎區域治理平臺會議」,四縣市去年十月開過會議,合力向中央爭取高捷南延屏東、高鐵南延屏東,支持屏東縣爭取二○一八年臺灣燈會。    高雄市長陳菊表示,南部四縣市共五八○多萬人口,可展現南部實力,推動觀光產業,區域共同治理不是求單一城市的繁榮,而是共同的繁榮。
  • 柯文哲:用膝蓋想都知道臺灣「六都」規劃不對
    臺北市長柯文哲認為,臺灣「六都」設計不是對的作法。(圖/臺灣中時電子報)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21日拋出所謂「三都」議題,22日下午重申,臺灣需要重新劃設行政區、重新規劃土地;臺北市與新北市結構很奇怪,而用膝蓋想想都知道,臺灣的「六都」設計是不對的。   柯文哲說,臺灣隨時在選舉,常常選舉太多,所以一直沒有辦法坐下來很冷靜思考,臺灣的行政區重劃、土地重新規劃是需要的。
  • 廣州臺青:大陸四大一線城市平均工資是臺灣「六都」1.89倍
    今天早上,活動啟動儀式暨暨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開營活動在廣州中山紀念堂舉行。據悉,粵臺兩地有著深厚的淵源,早年孫中山先生領導民主革命把廣東作為最重要的基地。孫中山先生也曾三次到臺灣,將辛亥革命的火種在臺灣點燃。1987年兩岸人員開始往來後,廣東是臺胞「登陸」的第一站。
  • 臺灣宜居城市 臺中蟬聯第一
    臺灣哪裡最適合居住?新臺灣政策智庫昨天公布民調,臺中市連續兩年在「宜居城市」中排名第一,逾8成臺中市民認為臺中是「六都」中最宜居的城市,市民光榮感也最高,宜居城市排名第2的是臺北市,桃園市則在「六都」中墊底。
  • 臺灣「有色心沒色膽」
    雖然宜蘭縣政府2日回應稱,性專區的設立在臺灣仍存有歧見,因此沒有此規劃。但是,「劃設性專區」的爭議還是愈演愈烈。而回顧過去,除了宜蘭之外,基隆、苗慄、雲林都有規劃性專區的聲音,無一例外,都鬧得滿城風雨,最終也是無疾而終。
  • 鍾愛小屋齡臺灣房產?全臺灣六都看這些縣市
    快速導讀:臺灣六都(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的住宅量佔全臺逾七成,全臺的臺灣房產以20~40年的佔比47.7%最多,超過40年的佔比達28.9%,若是想要買屋齡小的臺灣房產,則有金門縣、新竹縣和桃園市這幾個縣市,其中又以桃園佔比最高
  • 臺灣最宜居的城市:臺中蟬聯第一 桃園市墊底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本資料照片)華夏經緯網5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哪裡最適合居住?「新臺灣國策智庫」昨天公布民調,臺中市連續兩年在「宜居城市」中排名第一,逾8成臺中市民認為臺中是「六都」中最宜居的城市,市民光榮感也最高,宜居城市排名第2的是臺北市,桃園市則在「六都」中墊底。
  • "六都"誰最該被踢出"直轄市"?臺南第一、臺北第二
    ▲臺北是臺灣的首都,在1967年就升格成「直轄市」。(圖/臺灣東森新聞資料照)華夏經緯網3月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有網友發文討論,「六都」之中誰最該被踢出「直轄市」?據報導,臺灣「六都」在組織人事和財政預算等層面比其他縣市享有更多資源,以當局統籌分配稅款來說,「六都」獲得65%,其他35%分給16
  • 韓防疫民調「六都」墊底有理?媒體人拿她的經典名言諷臺灣這怪象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各縣市首長拼防疫!最新「六都」防疫滿意度調查中,新北市長侯友宜滿意度高達88.3%居冠,高雄市長韓國瑜則以37.1%墊底。對此,資深媒體人質疑,磐石艦爆發群聚感染以前,高雄零確診,登革熱也是零,怎麼會是最後一名?
  • 臺灣「六都」市長最新民調第一名是她,網友爆原因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中市長盧秀燕日前和「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在市府對談,盧市長當面向美方傳達臺中市民拒絕萊豬的立場,卻隨即遭到綠營側翼撻伐。而據網絡最新聲量排行顯示,過去一周盧秀燕的聲量爆衝至50.59%,比其他「5都首長」聲量加總的49.41%都還要高。
  • 國際氣候組織將臺灣「六都」列入中國,民進黨當局急跳腳
    國際氣候組織希望透過全球城市回報減碳與調適行動,成立「全球市長聯盟」,官網將包括臺北在內的城市會員參與名稱都列入中國。臺當局對外事務主管部門對此表示「嚴正抗議」,並揚言要求組織更正。臺當局外事主管部門負責人吳釗燮今天還就此事致電高雄市長陳其邁,表達對陳其邁處理此事的支持與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