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士後擴大40%,碩士就業難讀博士,博士就業難讀博士後?
在國家科技計劃支持的項目中,科技部明確推進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助理或輔助人員崗位設置,擴大博士後崗位.. 其人工費及相關社保補貼按規定從工程款中列支.. 擴大博士後流動站規模是應對疫情對高校博士畢業生就業影響的重要舉措..
-
博士和博士後有什麼區別?博士後就業前景不錯?
博士和博士後有什麼區別?博士後就業前景不錯?博士是最高學位。博士後不是學位,是博士才能做的臨時工。一般來說,博士後是博士畢業找不到工作的情況下,暫時委身於某個高校或者相關機構過渡一下,等兩年後再去找工作。
-
陝西省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報告出爐,博士成最難就業群體?
ONE學長從報告獲悉,2017年陝西普通高校畢業生共有337944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607人,碩士研究生26936人,本科生173108人,高職(專科)生136293人。總體就業率為89.18%,其中博士畢業生就業率為85.69%,碩士畢業生就業率為89.16%,本科生就業率為90.71%,專科生就業率為87.30%。
-
博士後流動站成了就業中轉站?高學歷就業更難?
不過,與街坊鄰居說起兒子的博士後頭銜時,他往往還能收穫不少羨慕和稱讚;但在兒子小王的心裡,這一頭銜早已失去了昔日的光環,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也已成為「就業中轉站」的代名詞。找不到工作,就先做博士後吧小王的師兄師姐中,有好幾位博士畢業後進入了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工作。
-
最難就業季,博士畢業出國變難,國內高校50萬年薪挽留優秀博士後
年薪50萬招博士後隨著疫情的影響,2020年被稱為最難就業季,繼2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擴大今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後,4月份科技部又在官方文件中透露了擴大博士後崗位規模的消息,2020年有874萬應屆畢業生、341萬考研生,而面對疫情,大部分企業發展停滯
-
博士:如今畢業進高校就職也不容易!他們就業有那麼難嗎?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博士學位授予國,截止2018年,博士學位人數已達到70多萬!去年博士畢業人數已突破6萬,畢業以後就會面臨著就業的問題。如此高的學歷卻並不像大家想的那樣就業有多麼容易,工資有多麼高!反而找個好工作卻不是一個輕鬆的事情!
-
大量博士入駐高職,職校老師如何保住飯碗?
當你讀本科時,本校碩士就能留校任教當講師,優秀碩士可能還有編制;當你滿懷學術理想拿到碩士學位後,發現需要博士學位才能評為講師;當你拼完博士發現招聘要求上赫然寫著要求海外或博士後經歷,這時既心有不甘又欲哭無淚……當你終於站在工作崗位上,卻發現你的領導竟然是本科時高几屆的學長,本科畢業就工作的室友已經在一線城市買了房,而你,終於在31歲這年找到了一份看上去還算穩定的工作
-
博士畢業選擇博士後進站的好處
在我讀博士的期間(1998-2001),我所熟悉的高校青年教師們,大都博士畢業後進了博士後流動站(或工作站),而且出站後,都有比博士不一樣的待遇,比如安家費要高(副教授待遇),解決配偶的調動問題。而且大部分在職稱晉升、職務晉升上佔有優勢。我讀博士的學校,當年的那些博士後們,很年輕就已晉升為教授,且很快成為母校各大學院的院長、機關處室負責人等。因此,博士後是相當有吸引力的。
-
博士就業前景大揭秘!
現在都說本科生、碩士生就業難,其實博士生就業也不容易,不過就業之難易不可一概而論,還是根據自身的要求,能力,和機遇。
-
博士後就業受挫背後
■從1985年開始,為借鑑發達國家培養年輕高級人才的經驗,中國正式實施博士後制度。雖然說「博士後」表明的是一種經歷,不能把「博士後」看成比博士更高一級的學位,但博士後在學術氣氛活躍的環境裡再經兩年的學術研究工作出站後,再找工作相對而言是容易的。
-
臺灣博士就業難 未來10年將減招博士
臺灣博士就業難 未來10年將減招博士 2015-01-29 10:54:20參與互動() 王堯(北京):日前,臺當局「教育部」公布2014學年各大專校院系所註冊率
-
文史哲、數理化這些基礎學科你都了解嗎?好就業嗎?有哪些牛校?
文史哲、數理化這些基礎學科你都了解嗎?好就業嗎?有哪些牛校?你可能對基礎學科還不了解!文史哲、數理化這些基礎學科卻常被忽視。這些專業好就業嗎?都有哪些牛校?好就業嗎?有哪些牛校?文史哲、數理化這些基礎學科你都了解嗎?好就業嗎?有哪些牛校?
-
北京大學數學學碩停招,碩士階段面向就業,基礎學科靠博士?
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之中,數學專業拿到A+的僅有三所高校: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山東大學,所幸的是目前復旦大學和山東大學兩所高校還都保留了傳統數學專業的學碩招生。眾所周知,目前國家對於基礎學科人才的培養很重視,而北京大學理學部的6個學院全日制招生計劃僅186人,比去年減少了50個,這個縮招比例還是挺狠的。
-
博士就業指南:畢業之後的7種去向
08年以後,國基將青年科學基金從面上項目中分離出來,列為人才基金,總體命中率25%左右,各個學科不盡相同,其中生物醫學類是死亡之組,地球和數學好些。國基在本人眼裡,是最容易拿到的基金,其難度低於省部級基金和教育廳基金,教育部新教師基金沒申請過,不知難易。 國家基金考察什麼:創新點,排名第一,其次為研究基礎,課題組組成等。
-
博士後擴招是延遲就業的招數,還是人才培養?博士找不到工作嗎?
3月21日,科技部應發了《關於科技創新支撐復工復產和經濟平穩運行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在通知中明確要求擴大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其中一條涉及博士就業,即在國家科技計劃支持的項目中,推動高校、科研院所設立科研助理或輔助人員崗位,擴大博士後崗位規模,其勞務費用和有關社保補助按規定從項目經費中列支
-
博士後與博士的區別是什麼?
博士後與博士之間有哪些區別?博士後的待遇好嗎?很多小夥伴對博士和博士後的區別不太了解,為此小編專門整理了以下內容供大家參考了解,讓我們一起來看吧。博士是最高學位,博士後不是學位,是博士才能做的臨時工。一般來說,博士後是博士畢業找不到工作的情況下,暫時委身於某個高校或者相關機構過渡一下,等兩年後再去找工作。博士是目前全世界公認的最高學位,只有博士畢業且拿到學位的人才能稱博士。還在念書、沒畢業的不能叫博士,嚴格來說,應該叫在讀博士生。博士後,全名叫博士後流動科研工作站,不是學位,而是一份工作。
-
大學教職僧多粥少,企業就業內憂外患,離開學術界,博士後就業有多難?
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National Science Board)2015年的數據顯示,生命科學領域將近半數博士、物理學科近三分之一的博士在畢業3年內會做博士後。然而,與博士後人群逐年增長不相匹配的是,博士後訓練的目標——終身教職的職位數量並沒有同幅增長。有多少博士後需要離開學術界找工作?
-
清華大學博士後制度二十年
來自國內外不同領域的年輕博士帶來各自的研究領域的特色和新鮮的學術思想、良好的科學作風,開闢、拓寬了新的學科和研究方向。 我校博士後流動站培養了許多高層次優秀人才。在原有博士後出站考核評審的基礎上,1996年又實行了博士後中期考核,1997年我校開始評選優秀博士後。至此我校基本上完成了建立博士後各種規章制度的工作,我校博士後工作逐漸走上軌道,為以後我校博士後規模快速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第三階段:改革發展,質量並重。 1999年至今為節三階段,共招收博士後1917名。
-
高職學醫,就選這13所最強高職醫學院,專業前景好,畢業就業容易
高職學醫,就選這13所最強高職醫學院,專業前景好,畢業就業容易高職是高考最後一個志願填報的批次,在本科批次的錄取中,大家可能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全國各大醫學院校的火熱了,基本每個省市的一二批次的投檔高分院校都被醫學院校佔據
-
青年博士王進入職即被山師聘為副教授
青年博士王進入職即被山師聘為副教授大眾日報記者 張春曉2020-12-09 19:05:29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本科在北京大學就讀,後赴國外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後做了三年博士後,今年作為優秀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