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如何殘暴的人物,都會有稍顯溫柔的一面 。
手握重兵、稱霸一方的民國軍閥東北王張作霖,膽識過人,老謀深算,心狠手辣;可謂是一隻天不怕、地不怕的「東北虎」。放眼民國,真正能讓張作霖忌憚的勢力,不過只有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和當時在東北駐軍的日本人而已。
但常言道:「鑰匙開鎖,寶劍歸鞘。」任你再厲害的人也逃不過「一物降一物」的自然法則,能降住張作霖的不是別人,正是他的掌上明珠,張作霖與結髮妻子趙春桂的大女兒張首芳。
或許每個男人這一輩都逃不脫「情債」這一關,張作霖與大女兒張首芳之間的愛恨情仇,還要從張作霖欠的一樁「情債」說起。
那年,張作霖還只是一個在地主家做工的窮小子,他無時無刻不渴望著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將目標鎖定在了地主家的二小姐趙春桂的身上。張作霖絞盡腦汁,說盡了甜言蜜語,終於俘獲了趙春桂的芳心。
地主得知自己的女兒,居然死心塌地的要嫁給一個窮小子,心中非常氣憤,但終究擰不過女兒的苦苦哀求,最終同意了這樁門不當戶不對的婚事。
張作霖借著地主的財富和地位,成立了一支20人的地方保安團,專門負責保護地主管轄區域的治安,這個保安團便是張作霖稱霸東北的初始力量。
趙春桂是一位賢妻良母,她說服父親出人出力,幫助張作霖擴充隊伍,她為張作霖出謀劃策,使張作霖的保安團成為了清政府制下的正規軍。
在最初的十幾年裡,張作霖和趙春桂之間的感情恩恩愛愛,相濡以沫。
趙春桂為張作霖生了三個孩子,分別是大女兒張首芳、大兒子張學良以及二兒子張學銘。作為第一個孩子,張作霖非常寵愛大女兒張首芳,整日把女兒的名字掛在嘴邊。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張作霖的軍隊越來越大,地位也越來越高,於是他開始在外面沾花惹草,短短幾年時間便接連娶了四房姨太太。
漸漸的,張作霖陪伴趙春桂的時間越來越少,甚至幾天都不說一句話,兩人之間的關係漸行漸遠。張作霖成為奉系軍閥一把手之後,定居在了繁華的瀋陽,心灰意冷的趙春桂不願再和其他姨太太們爭風吃醋,便帶著女兒留在了老家。
不久之後,趙春桂身患重病,自知命不久矣的趙春桂想在生前見張作霖最後一面,張首芳趕忙託人聯繫張作霖,但張作霖卻認為母女二人在騙他,對趙春桂的請求置之不理。
趙春桂死後,張作霖對自己的行為後悔不已,他懷著深深的歉意,將大女兒張首芳接到瀋陽。
張首芳的心裡始終恨著張作霖,一次年幼張學良犯了錯誤,張作霖拿起皮鞭就要行家法,張首芳抄起菜刀便對著張作霖破口大罵:「媽活著都不捨得打小六子,你憑什麼打他!他甚至直呼張作霖小名,說道:「張雨亭,你再敢打我弟弟,我就敲爛你的頭!」
一向強硬的張作霖聽到張首芳喊「媽」立馬就心軟了。「雨亭」二字更是讓他在女兒的身上看到了髮妻趙春桂的影子,想到自己對髮妻的歉疚,張作霖再也生產不出來氣,於是便默默走開了。
不過張作霖在女兒成人後,為了自己的事業,還是給女兒安排了一門政治聯姻,將她嫁給了黑龍江督軍鮑貴卿的兒子鮑英麟。因此,穩固了他在東北地區的位置,成為了東北王。
張作霖沒有想到鮑英麟竟是一個喜歡霑化惹草的男人,想到自己活著的時候鮑英麟還會顧忌自己不敢太過囂張,如果有一天自己死了,那這門婚姻對女兒來說就是一種煎熬,故而覺得愧對女兒。
果不其然,張作霖後來被炸死之後,鮑英麟徹底暴露了本性,沒有了娘家人的支持的張首芳被他趕出了家門。弟弟張學良被監禁,後來又去了美國,無依無靠的張首芳晚年生活一度困窘。
都說女兒是父親的小棉襖,可是為了自己的事業,女兒並沒有享受到任何的父愛,反而是為自己付出了自己的一生。於是張作霖為了彌補女兒從小缺失的父愛,以及出於自己所造成的女兒不幸婚姻的愧疚,對張首芳百依百順,關愛有加。
再強大的男人也會有他的弱點和遺憾,張首芳並不是張作霖最怕的人,而是最愛,最捨不得傷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