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科技點亮教育改革,第三屆中國智能教育大會西安舉行
,包括12位國內外院士在內的近百位知名AI學者、教育家、企業家等齊聚西安,通過主題報告、主旨演講、跨界對話等形式,共同探討人工智慧與教育深度融合的趨勢與策略,為數字時代教與學的改革創新謀篇布局。在8個主題報告環節,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IEEE /CAAI/CAA/CCF Fellow鄭南寧,CAAI監事、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學教授、CAAI/CAA/CCF Fellow王耀南,CAAI名譽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CAAI Fellow李德毅,中國工程院院士、新疆大學教授、CAAI
-
李德毅院士:通用人工智慧十問
所以非生命體不可能有意識?質疑二如何理解通用智能?我們應該不應該把通用智能理解為「全知全能」或者單向超強智能?儘管今天的計算機已經可以解決很多複雜的、專門的智力問題(如圍棋智能),我們仍常常覺得它們缺乏人類思維的某些本質特徵。
-
實至名歸丨主線科技首席科學家李德毅院士獲2020年吳文俊人工智慧最高成就獎獲獎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名譽理事長、主線科技首席科學家李德毅獲得2020年「吳文俊人工智慧最高成就獎」。吳文俊人工智慧科技獎是中國唯一國家級的人工智慧科技獎項,而其中「吳文俊人工智慧最高成就獎」更是中國人工智慧領域中殿堂級別的榮譽,自2011年設立以來只有3位科學家獲得。
-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人工智慧的內涵與外延—新聞—科學網
李德毅 人工智慧技術能夠走過六十年,如今奔跑在天梯上,而深處卻是更多基礎和階梯的支撐,比如光網寬帶、移動寬帶、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物聯網及大數據等等。事實上,如果聯網通信、數據量爆發及計算能力的極大提升,人工智慧技術也許還處於實驗室之中。 科學技術的發展史,就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拓展史,就是人類勞動工具的發展史。人類走過了農耕社會、工業社會、信息社會,已經進入到用「智能」作為當今社會時代印記的新階段——智能社會,已經進入到在動力工具基礎上發展智力工具的新階段。
-
五問智能教育未來發展:重點解決什麼問題?—新聞—科學網
與會代表認為,智能教育將會越來越多地影響每一個普通中國人。到底什麼是智能教育?智能教育對教育有什麼樣的影響?讓我們聽聽與會者的見解。 如何正確理解智能教育?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李德毅指出,人工智慧直接衝擊四大垂直行業:製造業、醫療/生命科學、金融和教育,其中衝擊最大的是教育。
-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以下簡稱院士),是中國設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中國工程院院士由選舉產生。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是對年滿80周歲的院士授予的稱號。資深院士不擔任院及學部的領導職務,不參加對院士候選人的提名和選舉,可以自由參加院士會議及諮詢、評議和學術交流等活動。享受資深院士津貼。
-
李德毅:知識工程才是人工智慧時代最有意義的課題之一,我樂此不疲|...
在5月16日上午的主論壇中,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李德毅發表了《從知識工程到認知工程》的主題演講,提出如今的人工智慧的發展離不開智能科學和技術的研究,知識工程才是人工智慧時代最有意義的課題之一。本文由雷鋒網進行整理,在未改變原意的基礎上略有刪減。李德毅,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中國指揮和控制學會名譽理事長。
-
CIIS 2019丨2019第九屆中國智能產業高峰論壇開幕,11位院士齊聚...
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校長、IEEE/CAAI Fellow陳杰,以《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的幾個問題》為主題,闡述了自主無人系統的基本概況和現狀,提出了其中存在的科學問題,展望了未來的發展方向。CAAI 智能農業專委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CAAI Fellow趙春江分享了題為《農業機器人展望》的報告,以智慧農業的新業態為切入點 ,介紹了國際上農業機器人發展的歷程
-
中國工程院院士待遇,中科院院士是什麼級別
院士,是中國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為終身榮譽。中國工程院院士由選舉產生。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是對年滿80周歲的院士授予的稱號。資深院士不擔任院及學部的領導職務,不參加對院士候選人的提名和選舉,可以自由參加院士會議及諮詢、評議和學術交流等活動。享受資深院士津貼。中國工程院院士工資待遇?
-
學界業界探討中國人工智慧發展趨勢
中新網北京5月15日電 (記者 冉文娟)隨著中國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商業應用的快速推廣,人工智慧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成為各國之間的競爭新賽道。搶奪新經濟時代人工智慧的主動權,已成當下政產學界的共識。與會代表紛紛認為,中國人工智慧的發展迎來了歷史機遇,前景看好。人工智慧將使哪些行業帶來變革?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李德毅以《人工智慧:經濟發展新引擎社會發展加速器》為題在大會上發表主旨演講。演講中,李德毅認為,人工智慧對教育、醫療、製造業及金融業的衝擊最大。
-
中國工程院俞夢孫院士作《人民健康系統工程-新時代中醫現代化工程...
中國工程院俞夢孫院士作《人民健康系統工程-新時代中醫現代化工程方案》報告
-
...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空軍軍醫大學|成俊宏|...
中國工程院院士、空軍軍醫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生勇,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專家、教授、博士生導師厲曙光,江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陳益旺,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邸多隆,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賀浪衝,空軍軍醫大學教授王四旺,陝西省人民醫院產科醫院院長王亞琴,陝西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喆之,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潘建平等多位專家教授出席會議。
-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博導李道增院士逝世
李道增院士 微博@光明日報 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李道增,1930年1月19日出生於上海,籍貫安徽省合肥市。1947年,李道增以高分考取了清華大學電機系。後師從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轉入清華大學建築系。1952年畢業後留系任教,曾任清華建築學院第一任院長,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
羅公利會見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
11月30日,校黨委書記羅公利會見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羅公利對李德仁院士的到來表示歡迎,介紹了學校近期發展情況,希望李德仁院士為學校測繪學科提供支持與幫助,幫助相關學科發展和提高。李德仁院士對學校相關學科的發展成就表示讚賞,表示願意與山東科技大學加強交流與合作,為學校的發展作出貢獻。測繪學院黨委書記秦昌盛、院長陽凡林參加會見。會見後,李德仁院士應邀為學校師生作了題為「新基建時代地理信息產業的機遇與挑戰」的報告。
-
...火到中國,小方熊貓用智能科技幫孩子擺脫「死記硬背」自發學英語
從矽谷火到中國,小方熊貓用智能科技幫孩子擺脫「死記硬背」自發學英語 英語課、外教班、點讀機……為了讓孩子學會一口地道的英語,中國家長面對市場上多種學習產品焦慮怎樣選擇
-
中國工程院楊永斌院士到龍巖學院作講座
6月3日上午,中國工程院楊永斌院士應邀到龍巖學院文傳學院演播廳作「國際工程教育認證的新趨勢」的專題講座。龍巖學院副校長劉國買,各學院、專業負責人,卓越人才培養計劃項目成員,教務處負責人和部分學生聆聽了講座。
-
我國首個機器人學院:院士親任院長,學子屢獲大獎,畢業生供不應求!
在這個新的生態環境下,雲計算、物聯網和大數據助推人工智慧的大發展,如同電氣時代、原子能時代一樣,人工智慧有望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時代印記。因此,北京聯合大學與保千裡視像科技集團、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等國內著名機器人研發企業合作,在2015 年&34;機器人校級實驗班的基礎上,2016年率先在中國高校成立機器人學院。
-
如何共享智媒融合新生態 全球人工智慧技術大會這場論壇值得關注
7月26日,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主辦、新浪新聞聯合浙江大學承辦的2020全球人工智慧技術大會(2020GAITC)「AI時代下的新媒體與社交娛樂」專題論壇在杭州未來科技城舉行。 人工智慧技術正在深深嵌入各行各業,變得無所不在。日益完善的新基建和產業網際網路也為各行各業帶來新增量,為經濟發展帶來新增長。CAAI名譽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CAAI Fellow李德毅在致辭中表示,「人工智慧不光在疫情中被廣泛應用,它也廣泛應用到社會生產和大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新媒體和社交娛樂領域也不例外。」
-
CCAI2019 中國人工智慧大會9月青島膠州正式起航
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創辦的中國人工智慧大會即將於2019年9月21至22日在青島膠州開幕,此次大會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和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膠州市人民政府、青島市工信局、中科院自動化所和馬上科普共同承辦。中國人工智慧大會2019(Chinese Congres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19,簡稱「CCAI 2019」)匯集了全球人工智慧技術領域頂級研究機構、產業引領者和學界精英,他們將共同探討人工智慧領域的產、學、研等領域的前沿動態。
-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恩東:智慧時代生產力三要素發生根本性變化
作者:康書偉中證網訊(記者康書偉)中國工程院院士、浪潮首席科學家王恩東於12月21日在濟南舉行的2019國際工程科技高端論壇暨第十三屆中國工程管理論壇上表示,從資訊時代進入到智慧時代,生產力的三要素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人和人工智慧的混合智能可能會成為很重要的顛覆原來對勞動者認識的一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