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照片具有立體感,空間感

2020-12-22 成都攝影俱樂部

大家都知道我們攝影的照片是2D平面。但也一定常常聽到各式各樣的攝影圈裡在說照片有立體感、空間感等等詞彙!那麼如何讓看似平面的照片能讓觀賞者有立體感的錯覺,那到底有什麼方式可以產生這種效果呢?今天就要跟大家說說如何利用構圖與光影讓照片充滿立體感!

影響照片立體感的因素實際上是有很多的,比如是所用的鏡頭焦距的不同,這些都是影響照片立體感的原因。只是今天我們不談器材產生的立體感,而是要談談拍照時如何創造的立體感。拍照時能創造的立體感不外乎跟視覺焦點、線條、透視感、與光影有關,其實只要掌握這幾個條件就能輕易讓自己拍得的照片有立體感。

我先來說說第一個:視覺焦點

所謂視覺焦點就是利用淺景深讓主體這個焦點清晰而讓背景虛化,讓主體明顯跟背景有分離感,從而讓照片具有立體感。這個也是眾多人購買單反和微單這類交專業相機的理由之一。

淺景深手法也是最方便讓照片有立體感的方法,因為只要有大光圈鏡頭或是逼近主體(鏡頭最近對焦距離)和較長的焦距就可以虛化背景,讓主體有種從背景跳出來的感覺,使得照片擁有立體感。

當然除了前面提到虛化背景創造立體感之外,我們還可以用虛化前景創造立體感,這也是利用淺景深創造立體感的方法之一。

說完第一種方法,我們來說說第二種:線條

學過攝影和了解攝影的朋友肯定都知道:點、線、面是構圖三元素,是構圖的基礎。其中線條就具有延生和引導的作用。線條可以引導觀眾的視線,運用得當就可以增強照片的視覺衝擊力。線條除了可以增強照片的立體感,也可以增加照片的情緒。經由視覺引導,讓照片更有層次。

在運用線條構圖時,建議讓線條指向畫面中想要表達的主體,透過視覺引導讓觀賞者直接注意到主體,來增強畫面的衝擊力。

現在來聊聊第三種:透視感

除了上面提到的線條與視覺焦點之外,透視也能產生立體感。象是運用超廣角鏡頭獨有的變形效果(近大遠小),或是適當安排的前景、中景、遠景也可以讓照片具有空間感。在使用超廣角鏡頭營造強烈透視感時,如果能逼近主體就儘量逼近主體,儘量壓榨「近大遠小」的變形透視,可以讓照片的透視感更強烈。

超廣角鏡頭秘訣:儘量逼近前景就對了。

風光攝影要訣:前景+中景+遠景=豐富的層次。

最後一中:光影

攝影顧名思義就是捕捉影子,說明影子在畫面中是扮演這相當相當重要的角色。沒錯,影子是增加物品立體感的重要元素!影子怎麼製造的?當然就是光線照射下才會產生嘛!當一個物體經過光的照射下,顏色鮮豔,接著物體背後就會產生影子,這都是環環相扣的!

光線真的變化萬千,每秒的光線都不同!但在眾多變化中,可以大致分為逆光、頂光、側光、順光,到底那種影子比較容易創造出立體感呢?這個答案因人而異,因為每種光線都有屬於它的立體感,就看你要怎麼操作,以及影響想表達什麼感覺!

逆光照射巖石,讓巖石更有戲劇性。

如果你問專業人像攝影師,人像攝影最重要的技巧是什麼?大家都會告訴你一定是光線運用!今天就為大家介紹7個關於人像攝影光線控制的法則。看似複雜,但如果你本身已經有了一點基礎,或者看過我們以前的原創文章《光線三部曲》就可以加深你對「柔光與硬光的取捨」、「光源的位置」、「色溫」三種元素的效果及背後原理的了解。

一、光源越廣,光線越柔和,反之亦然

廣闊的光源可以柔化陰影、降低對比度和柔化被攝物的紋理,較窄的光源則相反。背後的原理是當光源越廣,射在物體上的光線擴散的方向就越多,這樣會令場景整體更明亮,並減輕陰影的強度。

小提示:好好利用自然光,可將人像主體安排在一扇不受陽光直射,又大又明亮的窗旁邊,窗可以起到柔光箱的效果,不需要影樓燈你亦可得到柔光的效果。

二、光源越近,光線越柔和,反之亦然

原理是當光源離被攝物越近,對被攝物來說,光線的來源就越大越分散;當光源離被攝體越遠,光源相對就越小越窄。以陽光為例,太陽的直徑是地球的109倍,本應是個很闊的光源。但太陽距地球9300萬公裡,只佔我們天空很少的一部分,因此當晴天陽光直射在物體上時,光線就會很硬。

小提示:如在室內用影樓燈拍攝,可以通過改變光源與被攝物之間的距離,來控制光線的柔和度。

三、遮擋能令光線變得更廣、更柔和

以雲做例子,原理是當雲遮擋陽光時,被照物的陰影會變得不太明顯。而當雲層再厚一點,陰影甚至會消失。雲和霧,都會使光線分散射擴散向四周。在陰天和大霧時,光源會變得非常廣而不集中,天空中的水氣就像一個巨型的柔光箱,將陽光柔化。

小提示:半透明的塑膠或白色織維物料,都可以用來柔化強光。你可以在人工光源如影樓燈前加柔光罩;如果在明亮的陽光下,也可以使用柔光篷或柔光箱來柔化光線。

四,側光可以強化被攝物紋理

人像攝影師通常會將光源正面射向被攝者的臉,這樣被攝者的皺紋就不會那麼突出了。風景攝影師更喜歡用側光來強化巖石、沙石和葉子的紋理。一般來說,光線方向和被攝物之間的斜角度越大,主體的紋理就越明顯。

小提示:如果想拍攝出你寵物毛茸茸的毛毛,時最好將光源由側面打落,這樣比採用正面光源更好,可令毛毛更明顯。

五、陰影可令被攝物更有立體感

陰影是攝影師在平面相片上令被攝物更立體。側光、頂光和底光等各種光線,都能在物體上投射出深長的影子,從而製造出立體感。靜物、商業和風景攝影師喜歡使用不同角度的光線來營造不同的氣氛和效果。

小提示:你可以嘗試使用「蝴蝶光」,來拍攝充分戲劇性的人像作品!方法是將頂光置於主體正上方稍偏移一點點的位置,再調整燈光角度,使人物鼻子的陰影落在人中稍偏下的位置上。

六、背光可以作為柔光的光源

很少有被攝物僅僅靠背光照亮。如果一個人站在明亮的窗戶前,他面向的牆壁會反射部分光線落在他身上。如果一個人在戶外,即使背景是明亮的陽光,正面也會有來自天空的光線照射。你可以使用反光板,將背光反射回被攝物的身上增加其曝光量。

小提示:太陽的背光也是一個很好的光源,在室外可以利用這一特性創作出充滿陽光感的照片,不過要注意主體容易欠曝。

七、光線是有色彩的

儘管有的時候光線看前來像「無色」,我們將光線的色彩稱其為色溫。只是我們的眼睛和大腦會自動調整和感應,令我們難以察覺。但數位相機和菲林則會記錄我們看不到的色彩。

清晨和傍晚的陽光擁有溫暖的色調,中午陽光投射的陰影則很藍。對於數位相機而言,你可以使用白平衡功能來消除或強調光線的顏色。例如可以增加風光或人像照片中的暖色調。

小提示:晴天拍攝的相片,特別是陰影部分會非常藍,這時將相機的白平衡設置為陰天可以在照片中增加金黃色,等於在鏡頭前加了一片暖色濾鏡。

綜觀剛剛提到光影立體感的部分,現在相機科技與計算機修圖非常方便!天底下太陽只有一個,光永遠直線進行!在修圖時候,千萬不要忘記光的特性。另外象是高反差場景大家愛用的HDR或是黑卡控制反差等等,在運用時還是要依循大自然的定律,有適當的反差,照片才會有立體感,也會讓照片更耐看!

只要時時注意生活周遭,就能找到有趣的影子。

相關焦點

  • 攝影丨風光攝影創作中,如何使照片具有空間感?
    在風光攝影中,空間感是非常重要的元素,通過它可以突出主體,拍攝出意圖明顯的照片。那麼,如何讓你的照片具有空間感和立體感呢?如何使照片具有空間感?如何使照片具有空間感?如何使照片具有空間感?如何使照片具有空間感?如果總覺得自己的照片沉悶呆板,過於平面,不妨試試增加空間感和立體感。
  • 素描:立體感和空間感的表達
    在物質世界中,立體即是空間,空間也是立體存在的形式,在素描造型中,立體感與空間感表現總是相互聯繫在一起的,都是形體塑造的重要因素。立體感是指物體自身三維空間的體感表現,所以立體感又稱作體積感,一件物體不同方向體面透視縮形,不同方向所表現的明暗變化物體的投影,都是物體自身體積空間的表達。
  • 三分法構圖,讓你的照片富有空間立體感和縱深感!
    今天講解三分法構圖,三分法構圖是指把畫面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會有一個視覺點,形成近景,中景,遠景的視覺效果,讓照片形成空間感和縱深感。這張照片拍攝於摩洛哥卡薩布蘭卡的海邊,前景是兩個站在礁石上釣魚的人,綿延的海岸線延伸到中景處海灘上的人群,遠景是籠罩在落日餘暉下的城市剪影。三分法的運用,可以讓照片行程層次分明的空間感和縱深感。同樣的場景,三分法的運用,到底會對畫面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 如何讓自己的照片耐看,更加突出空間感?
    要想突出照片的空間感,首先要了解照片的空間感是什麼形成的?照片是二維的,空間是三維的,要用二維的平面照片體現三維的空間,需要了解這幾個與空間感有關的詞彙:光影,縱深,層次,立體。突出空間感的方法:1.利用光影突出空間感。順光容易是畫面變平,因此儘量避免順光拍攝,即使用順光,要尋找前景和有層次的背景;使用側光與側逆光拍攝,利用光影表現空間感。2.尋找有空間感的場景,利用線條的延伸表現空間感。
  • 設計中的空間立體感!如何創造?
    在實際的創作過程中,我們還可以運用一些平面元素來構成具有立體感的透視空間,例如:將平面元素按照由小到大的面積進行排列,依據該排列趨勢為元素搭配上相應的色彩,結合這兩種手法,從而構成具有透視感的立體空間。
  • 3種方法將二維照片塑造成三維立體感,愛好攝影的你趕緊學一學!
    五調子的規律是塑造立體感的主要法則,也是表現質感、空間感等的重要手段。通過高光、陰影與光影交界等的表現可以使二維的平面表現出三維的立體感。利用光影表現立體是攝影師拍攝人像最常用的方式。景深,簡單理解為畫面的景物深度是為了方便我們理解,畫面的立體感與景深是有密切關係的。立體的畫面是三維的,而照片時二維平面。要讓二維的畫面表現三維立體,我們需要讓畫面增加一個維度,而通過景深表現畫面的層次,表現空間感與層次感就是為了增加二維平面的打三個維度。
  • 讓攝影作品有空間感、立體感,這3大透視原則不得不懂
    如何在平面的畫面上表現出空間感和立體感,攝影者可以利用透視來進行創作。透視一詞的概念來自於西洋繪畫,可視作一種在2D的平面表現立體空間感的構圖技法。攝影構圖所說的透視,是要在平面圖像上產生遠近距離的差異,從而營造出空間感的視覺效果。
  • 巧妙利用瓷磚,提升空間立體感,這樣的裝修才叫高大上
    巧妙選擇具有立體感的瓷磚,可以提升裝修的空間感,不同的裝修空間選擇不同的瓷磚,可以對家裝起到提升空間感的效果。馬賽克瓷磚具有層次漸變的效果,可以使用在廚房中馬賽克瓷磚是一種特殊處理的瓷磚,一般由幾十塊瓷磚構成一個相對大的磚,其豐富的色彩和特殊的小規格將其作為最藝術的建築材料。
  • 風光攝影,如何拍出立體空間感?
    利用前景風光照片通常都是有前景、中景、後景的層次。如果在你拍的風光照片中設置一個前景,就很容易增加了風光照片的空間感,有了空間感,二維的照片自然就展示了三維立體感。利用近大遠小,線性透視我們每個人都有近大遠小、線性透視的空間感常識,比如我們縱向看公路兩側的路燈,近大遠小;比如我們看鐵軌越遠越窄的線性透視。我們在實際拍攝的時候,就可以利用這樣的元素來體現風光的「深度」,從而營造一種立體空間感。
  • 三種技巧讓照片更有層次感、空間感
    具有視覺空間感的照片充滿活力和想像的空間,但想要拍攝出一張具有空間感的照片可能不是那麼容易得,這是因為我們說所的攝影,都是建立在二維平面上的。利用景深來為照片增加空間感是我們最常用也是最實用的手段。第二種方法:構圖的透視關係使用引導線來創建具有空間感的照片,是很好掌握的拍攝技巧。在拍攝前,關鍵一點就是找到匯聚到一起的線條。例如包括圍欄,河流,道路,電力線,建築物,一排農作物等, 所有這些都可以作為引導線構圖的基礎。
  • 攝影技巧:攝影構圖4個訣竅,增強畫面的空間感和層次感,試試吧
    很多攝影老師都提到,風光攝影要有層次感,這個層次感是指的什麼,怎麼拍出,有層次感的風景照片呢?,層次感這東西說難也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下面介紹幾個能讓風光照片更有層次感的技巧,希望對你有幫助。而長焦鏡頭會壓縮空間,讓遠處的景物看起來很近。所以在拍攝風光題材時可以利用不同焦段鏡頭的特點,增強照片的層次感。舉個例子:本來橋是一樣寬的,但是因為廣角鏡頭的畸變特點,所以讓橋近處看起來更寬,遠處看起來更窄。廣角鏡頭增強了畫面「遠大近小」的特性,強化了畫面前景和後景的距離。從而有效增強了畫面的層次感。
  • 玩出來的空間立體感,幾何學的基礎培養
    一般小孩到了初中就要學習幾何,如何培養空間立體感,成了解題的關鍵性問題。孩子的空間立體感較差,就很難理解幾何學習中的一些問題,培養空間立體感其實很簡單,空間立體感都是玩出來的,推薦以下幾種玩具,可以培養孩子的空間立體感。
  • 照片咋拍出立體感?這些攝影技巧,幫你平面照片更立體好看
    怎麼把照片,拍得更有立體感?你有哪些實用的攝影和修圖技巧?照片是平面的,把平面的照片,表現得更立體,會更吸引人,照片也更飽滿。那有哪些技巧可用呢?攝影自學班,4句拍出立體感的口訣,能幫到你:道路縱深拍向前。有高有低立體現。
  • 幾何元素,打造獨一無二的空間感與時尚感
    幾何元素在服裝、建築、視覺、室內等各個設計領域中都佔據著堅不可摧的位置,它既能延伸空間,也能濃縮角落。方圓之間盡顯結構魅力,展示出精緻的美感和極致的空間感。
  • 讓照片的空間感更強?這7個方法值得嘗試
    對於攝影來說,如何將二維平面照片中的景物展現出空間感、縱深感,一直是個值得探討的話題。很多攝友在實際拍攝中也會遇到畫面層次感不強,畫面感覺較平等問題,那麼好機友攝影為各位總結了7種可以讓畫面更有空間感、層次感、縱深感的拍攝方法,感興趣的攝友可以參考一下。
  • 要我怎麼說愛你——攝影中的「立體感」!
    作者/校對:雨落南山上期我們主要介紹了如何在室內通過練習來掌握攝影中的立體感表現,今天我們簡單看看如何到戶外去尋找立體感的素材和人像作品中的立體感表現。地貌也可以被看作是各種形狀、線條、色調、質感和立體感的組合。在圓石、沙丘、風化巖石、溪谷、山峽這些靜物之中也可以找到動人的立體感。除了供科學研究用的一般文學照片以外,人們能夠從地貎中發現獨特的立體組合而創作出傑出的攝影作品。
  • 空間感、空間感,拍照怎樣做才能營造空間感?
    大家看下面這兩張照片,覺得有空間感嗎?我想很多人的回答是沒有,因為照片就是一個平面而已,何來空間感之說。大家再看下面這張照片有空間感嗎?我想大多數人的回答是有,為什麼會有?那就就要具體照片具體分析了。下面這張照片橋梁和道路形成了一個框架把建築框在了裡面,讓照片有了空間感:下面這張照片電梯由下而上,讓畫面有了縱深,從而增強了畫面的空間感:看完了例子我想大家應該知道在拍照時怎麼營造空間感,其實就是讓畫面有引導、對比、呼應、遠近等等元素
  • 繪畫時怎樣使畫面看起來有極強的立體感
    立體感是繪畫中非常重要的一點,與塑造能力的重要程度不相上下,好的立體感能使整幅作品從普通級別上升為高級別。最常見的立體感表現方法是近實遠虛,近大遠小,小可愛們千萬不要小看了立體感。透視要符合形體上的近大遠小,以及色調上近實遠虛的透視基本原理,這是產生立體感的最基本要求。結構準確是要求所畫物體的正負形要準確,要像!找出物體的結構線,所有的結構線就像建築的梁板柱一樣,把物體的輪廓支撐了起來。這是產生立體感的前提,為下一步的明暗關係刻畫打下基礎。
  • 賦予照片空間感 清晰與虛焦結合的構圖法
    清晰還是模糊?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每張照片都必須有模糊的區域,正如清晰聚焦的區域只是作為拍攝的最低要求一樣。完全清晰或模糊的主題效果會非常強烈,具有引人注目的魅力:清晰的照片看起來很真實,而模糊的照片則更具藝術氣息。
  • 在平面設計中如何塑造空間感?
    空間是平面設計很重要的要素,平面設計往往需要設計師去營造設計的空間感。一個優秀的設計必須具有視覺衝擊力,這一點離不開設計畫面中空間感的塑造。如何營造空間?平面設計中的空間是如何營造的呢?一般情況下,設計師主要是通過遮擋關係、透視規律、留白等手法來表達物體前後的位置關係以及設計的立體感,我們利用這些恰當的設計技巧就可以在二維的環境中營造出完美的三維空間感。在平面設計中,設計師們常常會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