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予照片空間感 清晰與虛焦結合的構圖法

2020-12-22 蜂鳥網

    塑造清晰或模糊的圖像區域,是一種非常多樣化的構圖方式。由於清晰的圖像區域必然會吸引觀賞者的視線,所以在視線引導中一定要利用這一點。然而,模糊可以弱化次要圖像區域的作用,精確的清晰與模糊構圖能賦予照片一種空間效果,而且能夠將圖像層次區分開來。

    清晰還是模糊?

    人眼看所有事物都是清晰的,因為我們的眼睛在不斷地調焦並會將許多單獨的清晰印象整合成一幅完整的清晰圖像。因此,只有在靜止的圖像中我們才能看到模糊,但是經過強烈的調整我們會感覺這些模糊是正常的。也就是說,大多數觀賞者都期望圖像中至少能有一塊清晰的區域,使眼睛可以觀賞和休息,同時至少也應有一小塊模糊區域。完全沒有模糊區域的圖像很快就會變得不再迷人,因為貫穿整張照片的清晰很少能夠引起觀賞者足夠的關注;在現實中,一場大雨過後乾淨、清新、無塵的空氣以及飽和的色彩和明朗的輪廓,才會引起我們更多的關注。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每張照片都必須有模糊的區域,正如清晰聚焦的區域只是作為拍攝的最低要求一樣。完全清晰或模糊的主題效果會非常強烈,具有引人注目的魅力:清晰的照片看起來很真實,而模糊的照片則更具藝術氣息。然而兩者都需要藉助其他有效的構圖方式以及觀賞者感興趣的內容,使觀賞者忽略圖像中清晰與模糊的「錯誤」分配。此外,對於完全模糊的圖像能被接受到何種程度,觀賞者的態度也很重要—一些保守的學院派攝影者常常會將模糊視為技術上的錯誤或者構圖上的缺陷。

    對於沒有明顯模糊區域的照片,還有很多內容可供觀賞者欣賞,因為他們可以從中發現足夠多的細節。哪個細節重要、有多重要,都由觀賞者自己決定—這就像一頓自助餐,你可以自己決定吃些什麼。但也有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這些食物都不合你的口味或者食物的供應量遠大於你的胃口。在這兩種情況下你或許期望能有一份每日菜單,廚師已經替你做好了選擇—你只需選擇食物的口味。


光圈值2.8


光圈值2.8


光圈值4

    即使完全模糊的照片也有其特殊的魅力,但是它並不一定符合每位觀賞者的口味。在有針對性的錯誤對焦時,請確保圖像中沒有清晰的元素。任何情況下,圖像效果都是抽象的、匿名的、普遍的以及難以辨認的。面對這樣的照片, 觀賞者不會欣賞很長時間, 因為照片中缺乏清晰的區域作為錨點。

景深預覽鍵

    為了保證儘可能明亮的取景圖像,拍攝時單眼相機的光圈要完全打開,並且在按下快門釋放鍵或者景深預覽鍵時光圈要符合攝影者預先設定的值。景深預覽鍵可以讓攝影者在實際拍攝前就能直接在相機取景器內對景深進行判斷,同時按下此鍵後射入相機的光線會減少,從而使取景器中的圖像變得更暗。因此你可能需要經過一些練習才能輕鬆地判斷景深,然而景深預覽鍵無疑會很快成為你對景深進行預測時的有力助手。
    
大景深

    將圖像中清晰與模糊的部分統一在一起,可能是這種構圖方式最常見的方法,攝影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照片的首要主題或者圖像氛圍對這兩者在照片中佔據的區域進行衡量:較多的清晰區域需要較大的景深,而較多的模糊區域則需要較小的景深。前者能夠表現主題和環境的所有細節,只有很少的部分是模糊的,圖像中的絕大部分都是可以辨認的。
   
    對大部分區域都清晰的照片來說,我們要運用其他的構圖方式來給觀賞者留下這樣的印象:這種完全的清晰其實是攝影者有意識、有針對性選擇的風格,而不是由於失誤或者極小的相機傳感器以及較大的景深造成的結果。


光圈值8


光圈值5.6


光圈值11

    對那些具有豐富細節和充滿樂趣的圖像來說,大景深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模糊區域的細節會消失。在傳統意義上,旅遊、建築和城市景觀照片都屬於這一類。
   
    景深區域較大的照片看起來非常真實、細節豐富,並且能夠讓觀賞者的視線在其中長久地「漫遊」,因為圖像沒有給眼睛提供明確的聚焦點。這種情況可以使觀賞者有一種開放或者不確定的感覺,因為攝影者沒有對圖像進行明確的清晰度劃分。這種效果究竟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圖像的主題:如果照片足夠有趣並能夠使觀賞者著迷,那麼照片的清晰度就恰到好處,比如時尚攝影或美容攝影就屬於這種情況,此外還包含各種植物的風景照以及純粹的留念照。在景深極大的照片中,輕微的過度銳化會使整張照片有一種超現實的感覺,使其散發一種高層次的、技術上的刺激和魅力,從而吸引觀賞者的注意。

    相反,具有較大信息空白區域的照片以及主題相對較小而環境色彩或圖案較醒目的照片則需要較小的景深,以降低這些區域的視覺優勢。


光圈值4

    這張照片正是因為景深才會有此效果—觀賞者的眼睛會從一個細節轉移到另一個細節,這樣他們就能看到的每個角落。這樣的場景能夠深深地吸引觀賞者。


光圈值2


光圈值2

    景深較小時,觀賞者的注意力會集中在模特的眼睛上,這樣的照片看起來非常主觀(上圖),而在模特的雙眼處於同樣的拍攝距離時,下圖卻實現了均勻的圖像效果(下圖)。

小景深

    模糊會降低圖像元素的視覺優勢,因為觀賞者的視線會被清晰的圖像區域牢牢吸引,從而忽視模糊區域。景深越小,這一效果越強烈,同時照片的結構也越粗略,甚至會面目全非。輕微的模糊並不會影響觀賞者分辨精細的圖案和低對比度的圖像區域。極度模糊的區域會提高清晰主題的辨認度,因為這樣可以使主題與周圍的模糊區域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樣一來,圖像層次也得以突出—甚至通過清晰度的分配就已經直接表現出來了,這反過來又增強了照片的空間效果。


光圈值2.0


光圈值2.8


光圈值4.5

    有選擇地設定清晰度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突出單獨圖像元素並吸引觀賞者關注的方式。比如,想在眾多花卉中突出某一朵單獨的花時,這種方式尤其適用。此外,極小的景深可以增強照片的清晰印象,使清晰的部分看起來比實際上更加清晰—這是通過清晰與模糊的極端對比形成的。如果還有其他形式的對比,那麼將更有利於觀賞者對清晰度的感知。當然,模糊既可以位於前景和中景,也可以位於背景中,這要根據不同的主題來確定。構圖的一種有效形式就是將較小的清晰元素置於一個圖像層面,而將較大的模糊元素置於另一個層面。在正確的平衡下,兩個主題部分具有同樣的視覺分量,觀賞者的視線會在兩者之間來回遊蕩。
   
    你越喜歡玩模糊,就越值得投資一個通光率高的定焦鏡頭,這樣在光圈比較小的時候依然可能實現較小的景深。

    通過很小的、有選擇性設置的景深,照片會獲得一種清晰的空間感,這樣觀賞者的目光就會被吸引到最重要的圖像元素上,從而能夠更快地辨認出照片的主題。然而這些優勢同時也伴隨著一些劣勢:照片缺乏細節,觀賞者的視線不會在照片中停留很久。


光圈值2.8


光圈值5

    焦平面並不總是位於照片的前面,模糊區域也並不總是隱藏在照片的後面。前景中的模糊會迷惑觀賞者並引導其去尋找主題,這樣一來照片就會變得更引人注目。

微距攝影中的清晰度

    研究微距攝影的人很快就會發現,景深在這裡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因為在微距中攝影者不容易將其擴大—微距的特色之一就是極小的景深。
   
    當然,最終圖像中的清晰區域在微距攝影中也會受到焦距、光圈、與主題的距離以及傳感器的大小這4個因素的影響,但是其影響範圍是有限的,這是因為主題與鏡頭之間的距離非常近。


光圈值4


光圈值3.5


光圈值2.8

    你在拍攝時所用的焦距是有限度的(一般是固定焦距或者變焦範圍中的長焦端),所以這時你就要考慮到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對景深的影響。這一距離是指被拍攝物與相機之間最小的可拍攝距離。一般情況下,短焦距下的最近對焦距離比長焦距下的要短。因此,要通過更小的最近對焦距離來擴大景深,就要更換焦距更小的鏡頭:焦距較短時,鏡頭就可以向主題靠得更近,同時由於短焦距下的較大像場角,主題的成像就可以更集中(否則這一點是不可能實現的)。
   
    因此對較大的景深區域來說,長焦距和與主題的距離對構圖的影響是可以忽略的。作為可能對其產生影響的傳感器尺寸也只有在理論上是可變的,哪位攝影者會帶著不同尺寸傳感器的多個相機呢?
   
    因此,光圈作為最後的有效因素在微距攝影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光圈值越大,景深就越大。但是我們要考慮到,較大的光圈值在不可變的拍攝環境下會延長相機的曝光時間。另外,較長的曝光時間會增加拍攝抖動的危險,因此在微距攝影中攝影者應該考慮使用一個穩固的三腳架。

    在微距攝影中,圖像平面與焦平面之間的距離對景深的影響最大。微距鏡頭藉助其內部特殊的光學結構,可以更接近拍攝主題。


光圈值2.0


光圈值2.8

        
 光圈值3.5

    這樣一來,景深區域就會非常小,可能只有幾釐米或幾毫米—這種方式可以突出單獨的圖像層次。由於這個圖像層次後面的區域非常模糊,所以可以產生完全抽象的圖像。

相關焦點

  • 帶你看構圖的技巧和作用,想拍出好照片,就少不了攝影構圖技巧
    想要拍出好看的照片,就要學習一些構圖技巧和構圖的作用,能讓你拍攝出更專業、更好看的照片,如果你正處於新手階段,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九宮格是手機攝影最為常用的構圖技巧,也叫黃金分割法,是攝影新手應先掌握的構圖技巧。
  • 三種技巧讓照片更有層次感、空間感
    具有視覺空間感的照片充滿活力和想像的空間,但想要拍攝出一張具有空間感的照片可能不是那麼容易得,這是因為我們說所的攝影,都是建立在二維平面上的。第一種方法:虛實結合這種虛實結合的方法說白了就是利用淺景深效果,來讓畫面中的主體與背景(前景)分離開,創造一種空間感。看下面這幅照片。前景人物對焦清晰,背景虛化。
  • 如何讓自己的照片耐看,更加突出空間感?
    要想突出照片的空間感,首先要了解照片的空間感是什麼形成的?照片是二維的,空間是三維的,要用二維的平面照片體現三維的空間,需要了解這幾個與空間感有關的詞彙:光影,縱深,層次,立體。有空間感的場景拍出來更容易表現空間,利用引導線構圖,表現畫面的縱深,突出空間感。3.利用虛實變化,增加畫面的層次,從而突出照片的空間感。4.合理使用前景,利用前景增加畫面,前景,中景和背景營造縱深與層次,突出空間感。有前景才能有更多層次,所以有適當增加前景。
  • 8種攝影構圖方法|教你拍出高級感照片
    大家好,經常有人和我說你的照片看起來好有電影感好高級,於是整理了8個自己拍攝人像的時候會常用到的一些構圖技巧分享給大家,學會並靈活運用這些構圖技巧,分分鐘提高出片率和照片質感v口。1、居中構圖法最常見的構圖方式之一,人物或被拍主體放在畫的正中間。這種構圖方式相對穩定,主要突出被拍攝對象。
  • 點評3張人像照片,不要只知道使用三分構圖法
    另外,視線所看的方向,往往需要留有更多的空間,從而讓視線有延伸感,不會出現「戛然而止」的視覺感受。所以,當像下圖這樣,將人物放在與視線方向相反一側的三分線上,不但可以令構圖看起來更自然、靈活,還留有了足夠視線延伸空間。
  • 攝影構圖——三角形法,穩定和諧的構圖法則
    三角形構圖法是建築攝影或街頭攝影中最常用的構圖法之一,使用三角形構圖來填滿畫面、創造平衡感、增添動感。以三個視覺中心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時是以三點成面幾何構成來安排景物,形成一個穩定的三角形,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斜三角或倒三角,斜三角較多,使照片給人以安定、均衡、踏實之感,同時又不失靈活。為了使照片更加協調,拍攝者要將要素控制在三角形內部。使用三條參考線將被拍攝對象囊括其中。
  • 攝影構圖:了解「動靜對比構圖法」,教你提升作品的表現力
    攝影作品是一張靜態圖像,如果要讓一張照片表現出動感應該怎麼做呢?可以從構圖技巧入手。攝影構圖少說有幾十種,可用於表現動感的是「動靜對比構圖法」,通過一動一靜的安排讓畫面表現速度感、躍動感、現實感與虛幻感,通過這種構圖手法可以提高作品表現力,讓照片分為變得更活潑。
  • 三分法構圖,讓你的照片富有空間立體感和縱深感!
    今天講解三分法構圖,三分法構圖是指把畫面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會有一個視覺點,形成近景,中景,遠景的視覺效果,讓照片形成空間感和縱深感。三分法的運用,可以讓照片行程層次分明的空間感和縱深感。同樣的場景,三分法的運用,到底會對畫面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比如海岸上這個雜亂的場景,我走近這棵樹,用三分法構圖,把部分樹葉作為前景,海灘上人群作為中景,遠處日落作為遠景,照片就有了空間縱深感。我繼續走進人群,這時候缺少樹枝作為前景,沒有運用三分法,照片就變得平面。
  • 攝影構圖:什麼是中心構圖法?看起來簡單,但卻是一種高級構圖法
    說到構圖,許多攝影師就會想到的井字構圖,這是最簡單也是最好用的構圖技巧,能滿足大多數環境使用,可謂是萬能構圖法。井字構圖在很多情況下都能帶來很好的表現,但並非將主體放在旁邊就是好照片,有時候將主體放在中間反而要比放旁邊效果好得多。
  • 攝影構圖你了解多少?圖說攝影十大經典構圖法
    下面這張照片2017年夏天拍攝於福建省霞浦海邊,比較典型的三分法構圖。《守候》如果我們再在畫面中增加兩條線,就變成「井」字構圖法,也叫九宮格構圖法了。下面這張照片拍攝於廣東惠東縣鹽州島,用的九宮格構圖法,主體小船在井字交叉點上。
  • 新手必須掌握的20個攝影構圖法
    3、前景與縱深感 照片本身是一個平面,但如果在畫面中加一個前景,以廣角拍攝,就會出現一種縱深感,從而達到3D的效果。 4、框架式構圖 選擇框架式前景,能把觀眾的視線引向框架內的景物,突出主體,同時也能製造出縱深感。
  • 瞬間讓你的照片高大上的構圖法
    一個好照片有很多因素,光線、色彩、構圖、故事……咦,構圖是啥?「繪畫、攝影時根據題材和主題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現的形象適當地組織起來,構成一個協調的完整的畫面稱為構圖。」人眼睛是高度自動化的調焦相機,會對凝視物自動快速調焦,不知不覺就看見了。但餘光裡的視野是模糊不清的。正因如此,我們這些弱弱的人類,看一幅畫的時候,一眼只能注意到很小範圍的圖案。
  • 你被三分構圖法洗腦了嗎?
    使得畫面悅目的方法是恰當應用你的構圖技巧,讓觀者能清楚地「讀」出你的照片、你的主體,不會因受到其他元素的過多幹擾、或那些因缺乏層次引起的「創意十足」的混亂感而分散注意力。那麼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首先需要明白,我們的大腦是如何感知和理解圖像刺激的。
  • 攝影構圖:什麼是明暗構圖法?了解明暗布局,拍出有情緒的作品
    攝影構圖的方式有很多,一般常見的有井字構圖、三角構圖,這類構圖都是很簡單的構圖方法,屬於新手常用的構圖技巧。還有一些比較難的構圖,這就要說「明暗構圖法」,這是攝影布局重要布局技巧之一,也是繪畫所常用的布局方式。
  • 拍了那麼多照片,你真的學會三分構圖法了嗎?
    似乎在大家接觸攝影構圖後,都會迷戀一種三分構圖法,認為專業攝影師都是用三分構圖法來進行構圖。同時,我們在拍攝照片時,總會第一時間想到使用三分法進行構圖。這是一種構圖思維的禁錮,我們在這裡並不是抨擊三分構圖法不好,而是希望大家不要特別迷戀三分構圖法。
  • 讓照片具有立體感,空間感
    大家都知道我們攝影的照片是2D平面。但也一定常常聽到各式各樣的攝影圈裡在說照片有立體感、空間感等等詞彙!那麼如何讓看似平面的照片能讓觀賞者有立體感的錯覺,那到底有什麼方式可以產生這種效果呢?今天就要跟大家說說如何利用構圖與光影讓照片充滿立體感!
  • 什麼是攝影中的重複構圖法?10張照片向你呈現重複構圖法的魅力
    在這些攝影作品帶給我們的體驗中,有一種視覺體驗是很強烈的,那就是採用重複構圖法拍攝的照片。攝影中的重複構圖法,就是將相同或類似重複出現的元素作為拍攝的對象並進行構圖的方法。今天,我就通過10張照片的分享,向大家介紹攝影中的重複構圖法的魅力和美感,希望通過這些照片的分享,讓你對重複構圖法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從而培養觀察生活中重複元素的習慣。
  • 美術研究|中國畫構圖:整體構圖法,之字構圖法,邊角構圖法!
    而正是創作者不同的構圖思想,才造就了差異化的構圖方式和效果。就目前中國畫的構圖而言,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方式。1.整體構圖法中國畫的構圖主要體現的是畫面的整體布局,即繪畫元素與所要表現的主體內容之間的層次分明和錯落有致。整體構圖法是指在創作繪畫時,從畫面整體出發構建圖形,不留空白。
  • 三分法構圖是什麼? 為什麼說三分法構圖是最重要的構圖法
    運用三分之一法則,能夠讓你的構圖有一種平衡感和寬鬆感。三分法就是把畫面從上到下三等分,從左到右三等分。這樣我們會有4條三分線,以及4個三分線交點。對的,不僅僅是三分法,對於舒服的構圖來說,人前一定要留的空間更大,要不然就會顯得堵,除非你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拍攝人像的時候,我們可以將人的眼睛放在三分線交點。但是人有兩隻眼睛,哪只呢?
  • 攝影構圖:什麼是留白構圖法,掌握留白布局的關鍵,營造想像空間
    許多新手在構圖時為了儘可能的表現場景美,就會加入許多他認為很有趣的元素。如果在有限的空間內盲目加入大量物體後,非但不會讓畫面美感提升,反而會讓主體失去主要地位,變成次要主體或成為陪體。理論上來說,照片中的內容越多,觀眾看到的信息就越多,有利於傳達主觀思想和客觀事實,但事實證明,畫面中有太多與主體不相干的元素會分散觀眾注意力,令他們的目光不能很好的聚集在關鍵點上,分散注意力意味著這一張攝影作品就沒有焦點,沒有趣味。攝影要做減法,減去畫面中與主體不相干的元素,要讓主體突出,而減法的最高境界就是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