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第一次帶補習班。原本以為回來補習的學生個個低眉順眼,言聽計從,可誰知竟碰上王樂這樣棘手的學生。
注意到王樂,除去他不同於其他學生乖順之外,更主要的是,他常常一個人坐著發呆,滿臉迷茫,他經常不交作業,上課時竟然照鏡子,還時常打盹兒。他坐在教室最後排臨窗的一個角落裡,高高的書山,遮住了我的視線,但在我觀察了多日之後,他上課打瞌睡還是被我當堂抓了個正著。
我用最惡毒的話訓斥他,說他不好好學習就是不孝順父母,說他上課照鏡子就是豬八戒。他低著頭,任憑我說得口乾舌燥,就是一聲不吭,連一句申辯和認錯的話都沒有。我餘怒未消,我要把他的劣跡一一記下,向他的家長匯報,因為期中考試後就要開家長會了。
王樂很聰明,但成績不好。期中考試,他排在了56名,而全班只有62名學生。
家長會是在一個周日的上午召開的,學生要把自己的父親或母親帶進本班教室,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然後再回到階梯教室等候。
家長們差不多快坐滿教室的時候,王樂終於帶了一位衣著整齊、戴著金絲眼鏡、與他長相酷似的中年婦女走了進來。
家長會最後一項內容是家長們和各科老師交流,我不能錯過這個機會,我要把王樂在校的表現向他母親「告狀」。
「你是王樂的媽媽吧,王樂這孩子——」我單刀直入,可沒等我說完,那位中年婦女就截住了我的話:「我不是他媽媽,我是他姑姑,王樂這孩子命苦啊,他是個沒爹沒娘的孩子。」
我的思維在那一瞬間似乎停滯了。怪不得王樂天天愁眉苦臉,從沒露過笑容;怪不得他的《家庭情況登記表》「父母」一欄是空著的,當時我還以為他是有意和我對著幹才不填的。
「王樂是我一手帶大的,平時少不了寵著他,慣著他,身上有不少壞毛病,還請老師多擔待。」姑姑還在絮絮地說,而我平時收集的王樂的「劣跡」,此時再也不想向他的姑姑談起了。
家長會後一個周四的下午,我照例布置了作文:要求以「生存與生活」為話題,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作文收上來後,我發現,王樂破天荒地交了作文,並且在作文紙上方的空白處還寫了這樣一行小字:「老師,這是我第一次交作文,但卻不符合你的要求,我只想和你說說心裡話。」
他的作文的確不符合要求,題目是「我想有個家」。他在文中講述了自己不幸的身世:出生29天後,媽媽就撇下他和爸爸跟別人走了,家庭的變故和生活的磨難重重地擊倒了爸爸,在隱忍了5年之後,爸爸也狠心扔下了他,喝農藥自殺了。從此,姑姑收養了他。至於回來補習,那也是姑姑苦苦哀求的結果。他說他恨媽媽,恨自己的家庭。他一天天地打發著日子,不知道自己將來的命運如何。在文章的最後,他向我解釋了上課打瞌睡照鏡子的事,因為晚上常常思慮一些事,有時徹夜難眠,第二天上課時,就抑制不住地打瞌睡。至於照鏡子 ,那是因為他戴的隱形眼鏡老是不舒服,他要對著鏡子重新戴一戴。
對於他的作文,我不知道該寫下什麼樣的評語,我只寫了這樣幾句話:「原諒老師的刻薄,好好學習,報答姑姑的養育之恩,做自己命運的主人。以後有什麼困難,請讓我來幫助你。」
之後,我又同王樂進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長談。我們談到了人生的多變,命運的多舛;我們也談到了奮鬥可以創造美好人生,拼搏可以主宰甚至改變命運。
有了這一次心靈的交流,我覺得我和王樂的距離拉近了。王樂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他開始主動和同學們交流,變得愛說愛笑了。
王樂很善於思考,常常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每當他有了進步,我都會適時地給予鼓勵。有時是幾句話,有時是一個精美的筆記本,有時是一本精裝的散文集,有時是令人羨慕的幾套模擬卷。
王樂也以前所未有的熱情投入到了學習中,期末考試,他的成績突飛猛進,居然考到了全班第18名。
隨著心靈堅冰的融化,王樂慢慢變得開朗,就象他的名字一樣,整個人也變得快樂起來了。我希望,他能夠通過勤奮學習、努力拼搏,擁有一個快樂幸福的人生。
後記:這是一篇教學隨筆,文中所記為真人真事。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要時時警醒自己,在教學時不要簡單化,主觀化,要走進學生的內心深處,用慈母般的愛心溫暖受傷的心靈,你會發現愛的教育所創造的偉大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