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區明心精神衛生社工站 用陽光消融精神世界的堅冰
長寧區明心精神衛生社工站讓病患從他助、自助到互助、助他用陽光消融精神世界的堅冰
社工,被譽為「社會工程師」,過去這幾年,社工的概念在中國升溫很快,據統計,國內從事專業社工的人員已超過30萬。他們的陽光,照進了精神世界,堅冰一點點消融。
呵護身心,主動予以親近
在上海長寧區的新華街道和北新涇街道,有一群常人看來的「問題人士」進入了明心精神衛生社工站社工們的視線。明,象徵明天,未來,表明對康復人員重歸社會的期盼;心,則體現出「真心、愛心、用心」的服務宗旨。
曾參與前期籌建的長寧區精神衛生中心鄭宏醫生對記者表示,作為上海首家精神衛生專業社工機構,社區重點精神疾病患者是他們重點服務的對象。
率先踏上明心之旅的新華、北新涇街道89名重點康復人員中,明心社工們成功隨訪84人,佔社區康復總人數的94.38%。
最初,隨訪卻並不順利。由於對精神疾病本身存在病恥感,在面對陌生人時,患者本人和家屬幾乎本能地隱瞞。但通過社工不斷的努力,排斥、不理解一點點融化,取而代之的是嘗試、接納與合作。
朋輩支持,康復路上不孤單
在採訪中,「朋輩支持網絡」項目吸引了記者注意。據鄭宏介紹,該項目通過培訓一批同路人康復者,藉助精神康復者的個人故事,輔以溝通技巧的培訓,讓他們回到社區後,可以給予其他精神康復者及家屬鼓勵和支持,讓他們在康復路上不感孤單。
「感同身受」的幫助起到了預期作用。同路人學員以「過來人支持幹事」身份上崗,協助康復者改善服藥依從性,降低病恥感,提高生命質量,形成他助、自助到互助、助他的良性循環。目前在長寧區虹橋和北新涇陽光心園試點,首批有八位學員中已有六位走上崗位,有效促進康復者工作和生活能力的恢復。
勤跑勤思,個案服務顯奇效
明心社工站深知社區的重要性,不僅將勤體現在「跑」上,更體現在「思」中,根據病患的不同情況,社工開展了有針對性的個案服務。
社工丁程輝在走訪中發現康復人員韓健(化名)缺乏自信,社會活動參與度低,就特別制定了一套針對性的服務方案。丁程輝敏銳地捕捉到韓健在寫作和攝影方面的興趣,幫助他購買相關書籍,並鼓勵其將攝影作品與文章向區精神衛生中心《心泉》雜誌以及明心社工站《長寧明心》季刊投稿,眼看作品付印,韓健的自信心大大提升,也打開了心扉,加快了康復步伐。
社區精神衛生工作十分重要,明心精神衛生社工站對記者表示,現階段更需要整合各方面資源,將社會工作在精神衛生管理中的作用發揮最大化。
(來源:東方網 供稿:長寧區委宣傳部 選稿: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