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關懷+科學方法,守護學子心靈健康

2020-12-11 同濟大學新聞網

  給予學子基於「人文關懷+科學方法」的心理援助、建立重點學生檔案並及時跟進、加強對一批各院系學生骨幹的心理培訓、建立多部門開放式協同機制……在不久前於我校舉辦的主題為「多元文化視角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服務:理念、方法、挑戰、趨勢」高校學生事務國際論壇上,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下文簡稱「心理諮詢中心」)在會上作了主題發言,引發與會者的廣泛關注,其中包括來自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等世界頂尖名校在內的國際同行們。他們對於近年來同濟大學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領域的諸多創新探索與實踐表示出濃厚興趣,表達了今後加強雙方國際合作與交流的意願。

  從學生入學到畢業,心理健康教育全覆蓋
  「高中時我真的是個學霸,大家都想著學習,自己還挺有優勢,大學裡才發現比自己厲害的人太多太多,我開始失眠。」
  「判斷成績不是以卷面成績來判斷,比如一個設計作品,老師覺得你好,你就可以得高分,老師說你不好,你就可以不及格。鬱悶!」
  「宿舍關係太難相處,想搬出去住,又怕和集體太生疏,但宿舍的幾個人真是太不同了,有話不敢講,怕得罪人、怕衝突的感覺好憋屈。」
  「要畢業了,寫論文沒心情,找工作沒信心,我爸媽又瞎操心,我真的受不了。」
   ……
  這些話語所述,是前來我校心理諮詢中心的同學們的常見苦惱,大多數求助的同學與這裡的心理諮詢師一番面對面交談之後,緊蹙的眉頭都或多或少地慢慢舒展開來。  

  一跨入大學校門,大學生就開始面臨心理健康的挑戰。在我校對全體新生入學之際進行的「心理普測」中,除使用常規專業量表測評外,還結合相關科研的成果獨創性地使用旨在測評其「師生關係、家庭關係、同學關係」的「多重關係人際支持系統問卷」,使得心理測評的結果更接近真實、可信度更高。
  一部分測試指標有些波動的學生,會得到校心理諮詢中心老師特別的關懷。在這裡,老師們親切的面容、貼心的話語,讓同學們原本繃緊的神經漸漸鬆弛下來:「我們讓同學放輕鬆,讓他們知道學校有專業的心理諮詢老師,如果他們以及身邊的同學有情緒上的困擾,我們願意給予他們專業的心理援助。」  

  在給予學子理解、關愛的同時,同濟的心理健康教育還以大量的科研為支撐。通過新生心理普測、學院定期排查,心理諮詢中心為重點學生建檔並及時跟進。對於一部分具有心理疾病風險指徵的大學生,心理諮詢中心還聯手醫學院、附屬醫院,通過訪談等多種形式,評估、研究這些學生的自尊、心理彈性、家庭功能、社會支持與其心理疾病風險的關係,從而對這些學生進行早期心理幹預指導。  

  除關照新生群體、幫助他們消減入學的不適感,臨近畢業的學子,特別是在做畢業論文、找工作方面遭遇困難、挫折的準畢業生,也成為同濟心理諮詢給予特殊關懷的人群。專業的心理疏導,讓他們心中鬱結的塊壘一點點得以化解。
  校心理諮詢中心先後為學生開設了十餘門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課程,並通過「形勢與政策」課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實現了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覆蓋。
  近年來,同濟學子對學校心理諮詢中心的知曉度、接受度逐年上升,同濟心理諮詢中心年均諮詢量已達2500人次左右。為了更好地滿足同學們的需求,四平路校區的心理諮詢中心還在晚間向同學們開放,嘉定校區的心理諮詢中心從周一至周五保持開放。

  多層次培訓多類別工作隊伍,注重發揮學生「朋輩教育」作用
  《女性心理素質提升》這門課程,是面向女性特色班同學而開設的全校公選課,雖然目前已經擴充1個班,班級人數也已擴容,但仍供不應求,其中還有個別男生選讀這門課。
  大學生對心理健康需求的上升,已是不爭的事實。同濟大學現有專職心理諮詢師6人,兼職20人,還有持有心理諮詢師資格證書的院系輔導員30餘人。僅憑藉這些力量,要想全面、科學護航同濟學子的心理健康,還是遠遠不夠的。  

  在同濟舉辦的一系列心理輔導講座、培訓會上,時常見到一群大學生在專注聆聽,並認真作著筆記,他們是來自院系的學生骨幹,還有部分是學生社團——學生心理發展協會的成員。
  有研究顯示,人們在遭遇心理困惑、鬱悶之際,首先想要求助的是身邊的同伴。近年來,學校有意識地對各院系的一些學生骨幹進行專業的心理培訓,讓他們具備一些心理學知識,以便他們在平日的學習生活中,能提前發現身邊的一些「苗頭」,並適時給予最直接的專業性的幫助。
  作為大學生心理社團的「同濟心理發展協會」,在「朋輩教育」這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每年5.25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活動月開展得有聲有色,吸引了眾多學子的目光和熱情參與。  

  

  我校推出的面向全校學生的「校園心理劇」大賽,引發積極響應,讓不少班集體躍躍欲試。同學們撰寫、編排、表演心理劇,呈現大學生活中的一些困惑、迷惘、苦惱,自己表演、自己觀看、自己體悟,引發思考,表演者和觀看者均能從中受到啟發和教益。
  「朋輩教育」中,同類型的個人經驗的分享非常有效。我校心理諮詢中心正在計劃一些典型問題案例的分享,比如曾經有過學習上困難、厭學、情感困擾、畢業論文不順、難以落實工作等受挫經歷的同學,讓同學們意識到,「原來自己的困難並不是獨一無二的」,從而一下子豁然開朗,壓力驟減。

  建立開放式協同機制,全方位給予大學生有效的援助
  幾天前,校心理諮詢中心的兩位專職心理諮詢師前往嘉定校區,會同學院、班主任、輔導員、學生家長等多方力量,對一位有情緒問題的學生進行現場「會診」,也就是「開放式對話」。通過面對面討論、協商、合作,使問題的解決收到了明顯實效。
  針對學生的實際困難和訴求,找準影響大學生情緒的首發性指標,儘可能拓展更多資源,給予學生全面關懷與援助,這是我校心理諮詢中心主動「走出去」、攜手多部門聯動、建立開放式合作機制的又一新嘗試。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校聯手。近年來,學生處、教務處、保衛處、院系、校醫院、心理諮詢中心等相關部門定期召開聯席會,針對一些學生心理個案,相互溝通信息,形成可迅速、有效幹預和處理的工作運轉機制。附屬東方醫院、同濟醫院、浦東精神衛生中心等附屬醫療資源,也融入這一協同機制,為重點學生提供快速就醫的綠色通道。
  如何讓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加貼合學生的實際需求、更為管用和有效?同濟人不曾停下探索的腳步。首推一系列不同專題的「短期工作坊」,已被列入學校心理諮詢中心2017年度工作計劃。「工作坊」將結合一定時間節點、一定的主題而開設,重在讓學生有更多的情景參與和體驗。比如,新生入學後的「新生適應」專題、考試前的「考試焦慮」專題、考試後的「挫折應對」專題,以及專門面向家長群體的工作坊。
  對於當代大學生群體來說,如何修煉內心、在洶湧澎湃的時代潮流中守住一顆健康的心靈?心理諮詢中心的專職老師姚玉紅副教授如此建言:中世紀時,大學曾被稱為「靈魂的發育季節」,希望同學們能在這個季節學習「全面認識自我」,無論是優點還是缺點,首先要認清、承認其存在,然後才是如何應景表現不同的自我特點,每個人必定有其過人之處,優缺點的整合才是自在自主自信的自己;同時,自我之外還要不斷學習整合身邊資源,保持主動求助、積極開放的心態,建立有效的抗挫機制,收穫大學生活的健康、喜悅和成長。  



相關焦點

  • 給你的心靈加加油!這些"人文關懷心理服務示範點",就在你身邊!
    」「靈」「嘉」「園」四大公益心理健康服務項目,採用面詢、電話諮詢、心理講座、團體輔導、心理輔導隊伍培訓、線上視頻和音頻課程等,多種方式宣傳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幫助學生和家長舒緩情緒,減輕學業和育兒壓力,用科學有效的方法面對和處理各種問題。
  • 科學與人文攜手抗擊疫情
    人類必須加快構建人與自然「一體健康」的認知與實踐框架。他認為,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研究應該是跨學科的整合性探究。人們應該充分運用「實踐整合」的辦法,在疫情防控中採取一系列相應策略,包括生物安全策略、信息監測策略、知識共享策略、價值倫理策略等。加強心理幹預和疏導,有針對性做好人文關懷是重點。
  • 心靈關懷備受關注 企業魂激發人的內在本質
    6月14日,以「優化腫瘤心理診療模式,促進腫瘤心理健康」為主題的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心理專業委員會(CPOS)2019學術年會暨湖南省醫院協會臨床心靈關懷管理專業培訓班在長沙召開,剖析腫瘤心理、心靈關懷等醫學人文話題。
  • 清明「新祭祀」在防疫中守護人文關懷
    「這些溫暖的話語都是家屬們寫給逝去親人的留言,我們在微信公眾號上收集,謄寫製作成卡片,代為祭掃,表達人文關懷,守護清明的傳統意義。」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工作人員李晶說。清明節承載著中國人掃墓祭祀、緬懷祖先的人文內涵。
  • 橫跨科學和人文的鴻溝之一:從問題、方法到理論|雙體實驗室
    「科學戰爭」中斯諾被重視,除了他最早指出人文學者對科學的無知外,還在於斯諾認為現代科學和人文知識是兩個互相獨立不能化約的領域。斯諾認為:正因為現代社會科學和人文是兩種毫不相干的文化,它很容易造成如下局面:鑽研科學和工程技術的是一種類型,開展人文研究的是另一種類型。
  • 盡善盡美,追尋柏廚家居幸福又真實的人文關懷
    設計可以理解為是造物活動所進行的預先計劃,設計是由人主觀發起,或許有不同的主題,但其精神內涵一定是以人為本,發展至今,用人文關懷來概括或許更有現實意義。悅心為善,人文關懷彰顯品質生活      柏廚注重美學設計的表達,也更注重產品對生活品質的保證。悅目為美,柏廚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企業文化,相信在追求美的同時,更要追尋心的美善,達到悅心為善的境界。家居產品作為實用型產品,其設計內涵必然要以人的活動為先,對人文關懷的表達也聚焦於此。
  • 【奮力拼搏加快發展·大家談】提升護理理念 融入人文關懷
    2019年10月,新成立的骨二科把人文關懷理念融入護理服務流程、服務禮儀、健康教育、住院環境布置等護理服務環節,使「以人為本」的理念得到升華,融洽了護患關係,拉近了與患者的距離,提高了住院患者滿意度,減少了護患糾紛,取得了明顯效果。
  • 人文關懷:初中英語作業評語的應然訴求
    但現實中,初中英語作業評語存在著單一的、終結性的評價傾向,作業評語應該突出針對性,在指向上體現人文關懷;遵循客觀性,在內容上體現人文關懷;滲透激勵性,在情感上體現人文關懷;強調啟發性,在進程上體現人文關懷。
  • 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
    這類圖書從內容上看,當然是在傳播知識,但顯然不僅是傳播知識,可以明顯看出,每篇講座幾乎都在強調人文精神、科學精神的特點是十分突出的;從性質上看,儘管一些帶有普及性質,但大多學術性較強,學理嚴謹,講座者幾乎都是當今學有專長的學人。而且從這些書的序、跋中我們還可以看到,這些主要在大學校園中舉辦的講座,幾乎每場都是聽者摩肩接踵,學子趨之若鶩。
  • 蘇州慈濟啟動守護駕駛員健康感恩活動
    中國臺灣網11月30日蘇州訊 11月26日上午,蘇州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在慈濟門診部正式啟動「守護駕駛員健康感恩活動」。蘇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周向群出席活動並致辭。根據公交駕駛員的職業特點,慈濟還特意邀請了畢業於日本東京大學醫學部保健學的趙叔蘋博士,帶來了一場以「公交、輪轉、健康」為主題的健康講座。  從11月27日起,蘇州市300餘名星級公交司機將來到慈濟,接受視力、腦神經、心血管等方面的體檢。除了關愛公交司機的身體健康,慈濟更從人文關懷的細節入手,為駕駛員提供心理上的關愛,拉近彼此心靈的距離。
  • 評論|讓科學的關愛驅散心靈的陰霾
    方案提出,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
  • 開設戀愛課是對大學生的人文關懷
    這正是因為大學生在戀愛知識和方法上十分欠缺,一旦遇到了不能心想事成的事情,不知道怎麼處理,容易引發情感危機,往往走向極端。在此背景下,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高校老師,應該多在戀愛教育上「傳道」,傳授「戀愛能力」,多「解惑」,解答大學生在戀愛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化解失戀後情緒化的衝突或消沉,指導大學生健康成長。而今,開設戀愛課,把戀愛教育當作一項專業知識來授課,正滿足了大學生的這種需求,值得期待。
  • 人文關懷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關注教師心理健康
    以人文關懷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精神  七寶中學是全面發展、人文見長的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堅持人文關懷,以學生心理發展性輔導為主。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融入人文元素,關注老師和學生的心理品質優化,和健康人格的培養,概況起來就是:「人文心育,師生共諧。」  仇忠海說,「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就有很強人文屬性。
  • 《心靈捕手》:解讀「勵志」背後的人文關懷及教育意義
    文│一本情感簿《心靈捕手》由著名導演格斯·范·桑特執導,於1997年上映,是一部經典的勵志片、劇情片。電影的前半部分充斥著迷茫、憤怒、暴力和叛逆,但後半部分卻充滿了溫馨和愛,這種前後的反差,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也感動了無數的觀眾。
  • 什麼是人文關懷?
    人文關懷即對人的生存狀況的關懷、對人的尊嚴與符合人性的生活條件的肯定,對人類的解放與自由的追求。這是度娘給出的解釋,而人文關懷這四個字也是眾多企業強調自己人性化一面的常用詞語。可是又有多少個企業能做到?怕是大家心照不宣了。
  • 醫院人文密碼 | 國際護士節,除了讚美更需要人文關懷
    今天(5月12日)是第109個國際護士節,在這特殊的2020年,眾多90後護士在「戰疫」中的優異表現,得到了民眾充分認可和點讚, 上海市兒童醫院護理部研究表明在護士的成長道路上,特別是在新入職階段需要更多人文關懷,醫院從2016年起「生理—心理—社會」全方位人文關懷新入職護士,使得「南丁格爾」們主觀幸福感指數得到明顯提升。
  • 集體婚禮的背後是人文關懷的折射
    集體婚禮的背後是人文關懷的折射 2020-12-14 13: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哈佛大學的學術風格-人文心靈故鄉的嚮往
    雖然「學術自由」不能決定人文思想,人文思想也不能決定學術自由,可是「學術自由」與「人文思想」是互相影響。所以,「無規矩不能成方圓」,學術自由既是人文思想研究的規矩,縱然「學術自由」不能產生人文思想,但無可否認「學術自由」是產生人文真理的方法。4.
  • 2020年湖南省醫院協會臨床心靈關懷管理專業委員會年會走進郴州
    紅網時刻10月31日訊(通訊員 黃旭芬 楊輝)10月31日,2020年湖南省醫院協會臨床心靈關懷管理專業委員會年會暨省內巡講,走進「福城」郴州,為郴州地區基層醫院醫務人員帶去腫瘤心理及臨床心靈關懷服務最新知識與前沿理論。此次會議由湖南省醫院協會臨床心靈關懷管理專業委員會主辦、湘南學院附屬醫院承辦。
  • ICU危重症患者採取護理人文關懷的效果
    摘 要: 目的 研究ICU危重症患者採取護理人文關懷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挑選到醫院收入的ICU危重症患者(200例)為評價目標,時間均是2017年3月—2019年3月。依據「就診順序」處理分組,其中一組是對照組(n=100例)、二組是試驗組(n=100例)。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護理,試驗組患者應用護理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