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由於疫情的影響,近三個月來,英國已有超過4萬人死亡,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近日卻不斷在發言號召「大家儘快回歸正常生活」。
但是,仍然有一批人,他們再也不能有正常的生活了。
近日,英國《衛報》專欄作家發文表示:在經過疫情對全社會造成的動蕩之後,對於窮人而言,眼下最大的危機卻是食物危機。
食物從哪兒來?
是因為糧食不夠吃了嗎?
真實原因是,在疫情的衝擊下,窮人收入驟減,甚至斷掉經濟來源,很多人不得不求助於食物救濟站來餬口。
但是救濟站能夠提供的幫助也是非常有限的。
有專家研究表明,在今年秋天的時候,英國國內情況會變得更糟糕,到那時,經濟衰退幾乎不可避免,而食物救濟站的需求會增加3倍!
無數的人近幾個月裡失去了工作,並且很難再找到新的工作;並且,他們會發現,獲得的政府補貼簡直是杯水車薪,根本不足以涵蓋日常開銷。
食物銀行的工作人員正在向窮人派發食物
此外,很多人做的只是合同工的工作,每天都活在「朝不保夕」的恐懼中,生怕哪天早上醒來老闆就說「不用來了」——那麼明天的午餐也就沒有著落了。
英國政府也沒有起到什么正面作用。
雖然首相詹森承諾「會提供更多的工作機會」,但是隨著目前英國國內的休假政策和其他臨時性的經濟保護政策結束,一場壓在窮人頭上的社會危機基本難以避免。
遍布全英國各地的「食物銀行」(給窮人發放免費食物的慈善機構)的組織者都表達了類似的擔憂。
「所幸現在食物銀行們受到政府新出臺的政策保護,可以獲得資金繼續給窮人買食物,直到8月9日——但是之後打算怎麼辦?誰也不知道。今年秋天疫情如果不結束的話,肯定會造成新一輪的危機。我們需要有足夠的錢來度過難關。」一位北安普頓郡的食物銀行組織者擔憂地說道。
在倫敦的紐漢姆區,一家食物銀行在疫情前每周為15-20個貧困家庭提供必要的食物。然而,在疫情席捲英國之後,這家食物銀行需要救濟的家庭數突增到了140個一周!救濟站每周1000英鎊的收入在這突如其來的需求面前,完全入不敷出。
英國的一家食品救濟站,工作人員正在擺放食品罐頭
一位在這家食物銀行工作的義工表示:接受幫助的家庭裡,至少有80%,是完全無法從政府獲得任何救濟金的。
「在疫情之前,我從來沒有意識到這是如此大的一個群體」這位義工說道。
這些無法從政府領到補助和救濟的居民,俗稱「倫敦黑戶」——這些人沒有在首都長居的資格,自然也享受不到任何居民福利和補助。這些人一般工作沒有保障,需要工作更長的時間,在勞工市場也處於底層。
一對在食物銀行做義工的夫妻就是倫敦黑戶,他們倆雙雙在疫情中失業,也領不到救濟,兩人還有一個六歲的兒子和一個只有三個月大的女兒。
對於這個家庭來說,每天睜開眼睛,最頭疼的事情只有一個:
今天的糧食從哪兒來?
這樣的壓力對他們六歲的兒子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由於家庭處境堪憂,學校停學,小男孩開始拒絕吃飯。
這些黑戶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移民。
倫敦南部不來斯頓地區,一位黑人女性穿過市場
在整個事件裡,最慘的就是這些有色人種:新冠死亡率是白人的4倍,每天都在受到各種明裡暗裡的歧視,也拿不到任何補貼。那些制定各項政策的白人大老爺們,都不會費心多看這些人一眼。
如此的無足輕重。
就如同英國首相在講話中,把整個由於新冠疫情造成的社會動蕩描述為「一樁小小的不值得一提的小波折」;英國各位大臣在鼓勵大家促進消費來提振經濟,「為國買單」。
他們在說出這些話的時候都刻意的忽略掉了一個事實:
英國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在溫飽線上掙扎,他們根本沒有錢來消費,他們甚至沒有錢來買東西吃。
英國街頭,取款機旁乞討者
諸如此類的問題正在慢慢浮出水面。但所有人都不該忘記這個事實:
來自飢餓的人的憤怒,會最終摧毀掉殘忍一切。因為連食物都沒有的人,也沒什麼可以失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