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兩岸關係已從惡性循環變成良性循環

2020-12-16 參考消息

中國臺灣網12月5日消息 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今天說,他自上任以來積極改善兩岸關係,5年半來,已將過去惡性循環的兩岸關係變成良性循環。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馬英九下午在其辦公室出席一場公開活動時表示,他5年多前上任以來,很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大力改善兩岸關係。其中,他提到3年前與大陸籤訂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中國臺灣網 王文英)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參考消息》官方網站首頁。網址:www.cankaoxiaoxi.com >>

訂閱2014年《參考消息》贏取iPad大獎,立返手機充值卡。>>

相關焦點

  • 馬英九:兩岸關係改善形成良性循環 非惡性循環
    馬英九:兩岸關係改善形成良性循環 非惡性循環www.fjsen.com 2013-10-18 15:51   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中新網10月18日電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馬英九今天(18日)表示,臺灣民眾愛好自由和平,希望在區域內與各方維持良好互動、推動經貿發展。
  • 讓良性循環持續,讓惡性循環止息
    比如:越是學習好的學生,學習的勁頭越足,精神狀態越好,學習的效率也會大大提高,持續的良性心態,是事半功倍、獲得成功的一種捷徑。好事成雙,喜事連連之類的成語裡,就有一種良性循環在裡面。人逢喜事精神爽,家裡有一、二件大喜事,心情若愉快高興,身體上的小病小疾有時就不治而愈。家庭因著良性循環更加和諧,工作因著良性循環更加卓越。
  • 學習是惡性循環還是良性循環?
    孩子的學習是進入惡性循環還是良性循環,家長能夠在其中起到作用。    孩子的學習不用管,我覺得有兩個前提。一個是孩子的悟性好、基礎好,即使不用管,孩子只要心情愉快了,也能學好。另外一個是父母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態度,「管」對孩子形成了幹擾,打擊孩子學習的信心和興趣,管還不如不管好。王金戰老師在女兒初中時的「管」就是如此,他的輔導讓女兒幾乎崩潰。
  • 能源與環境從惡性循環轉型到良性循環
    本報北京9月11日電(記者張蕾、張瑩)能源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密切,常常被視為一個惡性循環。但是,我們能否把這個看似惡性的循環變成一個良性循環呢?在今天舉行的「能源與環境戰略論壇」上,澳大利亞科學院院長、國立大學著名的地球物理學教授庫爾特・蘭貝克提出了這樣一個發人深思的問題。
  • 姚佳威:生態產業扶貧讓惡性循環變成良性循環
    由於沙漠裡面青草很少,當地的農牧民生活困苦,就把牲畜放到沙漠裡面吃草,由此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姚佳威表示,從企業角度而言,為了維持生存,就必須要治沙,必須在沙漠裡面植樹、種草。   「為了把惡性循環變成一個良性循環,我們首先的一個抓手就是以生態為先,培育甘草產業。」姚佳威如是表示。據悉,甘草是一種經濟作物,產業化了之後可以做成藥品,是醫療健康產品的原料。
  • 馬英九就兩岸關係朝蔡英文「開火」
    文|書函 審|高靜據媒體報導了解,近期兩岸問題日漸嚴峻,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批評民進黨當局採取錯誤的政策對待兩岸關係,導致現如今臺灣被民進黨當局推到「戰爭邊緣」,馬英九稱兩岸一旦交戰,倒黴的可就是臺灣了。
  • 系統思考,從惡性循環到良性循環的轉化!有時只差一個槓桿!
    如何終止惡性循環呢,對一個系統思考者來說,他們會如何去思考呢?他們會如何去行動呢?跳出這樣的一個惡性循環,其實是很難的,如果你不意識到隱藏在這個循環背後的【結構】,如果你不把這個隱藏在背後的【結構】給顯化出來,那麼,想要擺脫這樣的一個惡性循環,是很難的。下圖就是這個惡性循環的結構!
  • 馬英九完成最後一塊立碑「拼圖」 兩岸關係感謝辜振甫擔憂蔡英文
    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為兩岸和平紀念碑主持揭碑儀式(圖片來源:中評社)【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亦超】據香港中評社4月29日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29日上午11時為金門的兩岸和平紀念碑主持揭碑儀式。他致詞時肯定1993年4月27日至4月29日舉行的新加坡「汪辜會談」,對於兩岸和平的貢獻。
  • 習近平電賀馬英九連任國民黨主席 馬英九復電感謝
    習近平以「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馬英九先生」頭銜稱呼,習近平在賀電中表示:「值此先生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之際,我謹表祝賀。當前,兩岸關係站在新的起點上,面臨重要機遇。貴我兩黨實當順應世界發展之大勢、兩岸同胞福祉之大義,登高望遠,深化互信,良性互動,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全面發展,拓寬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俾使兩岸關係不斷前行,共同為兩岸同胞之幸福、中華民族之復興而攜手努力。」
  • 2010年兩岸關係大事記-7月
    1日 馬英九在「臺灣新契機,亞洲新時代」記者會上指出,ECFA使臺灣「跨出三大步」,即臺灣突破經濟孤立、兩岸經貿走向互惠合作、加速亞洲經濟整合,對兩岸經貿關係制度化、促進臺灣進一步國際化、避免被邊緣化具有重要意義。
  • 如何做好兩岸關係?羅智強:蔡英文應該站在馬英九的肩上向前走
    蔡英文與馬英九(圖片來源:「東森新聞雲」)【環球網綜合報導】面對兩岸關係仍處僵局,前臺灣「總統府」副秘書長羅智強9日表示,他一直以來都給蔡英文兩項建議,包括接受「九二共識」以及「在兩岸上正面肯定並感謝國民黨與馬英九的貢獻」,這些建議不是在找麻煩,而是為了臺灣好。
  • 重啟兩岸對話?馬英九「喊話」拜登
    在近期,前臺灣領導人馬英九在社交平臺上表示,最近他與幾位美國前官員進行了視頻交談,談論的內容除了拜登團隊上任美國總統後,兩岸關係、臺美關係未來的發展方向外,還針對臺灣目前最新的政策進行討論。馬英九表示「老朋友」很擔心臺灣 希望能夠重啟兩岸對話據消息報導,此次和馬英九進行視頻通話的主要成員,包括美國國務院前代理亞太助卿董雲裳、美國亞太經濟合作前資深官員王曉岷、以及兩位「美國在臺協會」前理事主席卜睿哲與薄瑞光。據報導,他們對兩岸之關係和中美關係非常熟悉,還曾經在民主黨時期為其效力過。
  • 什麼樣的意識行為是良性循環?
    什麼樣的意識行為是良性循環?      秦耕耘    什麼樣的社會意識行為是惡性循環,什麼樣的社會意識行為是良性循環,有意識能力的人都能得出準確的判斷。
  • 趙春山:如何構建兩岸良性互動關係
    」上指出,兩岸關係目前處在關鍵時刻,處理兩岸問題應有輕重緩急之分,只有對世界變局的認知建立共識,才能區分兩岸哪些問題應該「奮發有為」,哪些問題必須「韜光養晦」。對此,趙春山就如何構建兩岸良性互動關係,提出以下五點認識。  第一,認識國際政經體系的變化。在國際政治體系方面,多極化趨勢正受到單邊主義或雙邊主義的挑戰,中美對抗的「長期化」和「常態化」,意味著國際形勢可能已出現「新冷戰」的雛形。傳統聯盟體系不再發揮集體安全的功能,各國為獲取安全保障,紛紛展開軍備競賽,從而增加突發性軍事衝突的風險。
  • 臺媒:蔡英文對馬英九兩岸成效不甘心
    蔡英文昨天放話批評馬英九。為此,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今日刊載點評指出,馬英九上任後,因兩岸關係改善,臺灣的國際活動空間得以擴大,不僅沒有放棄爭取臺灣的機會,更擴大了機會。蔡英文放話是基於她與馬相形見絀,心有未甘。
  • 臺當局:馬英九「兩岸非國際關係」只是用詞不同
    中新網10月16日電臺灣當局「陸委會主委」王鬱琦今天(16日)在答覆「立委」質詢時稱,馬英九「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與過去「兩岸關係非國與國關係」的涵義沒有不同,只是用詞稍有不同。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當局「陸委會主委」王鬱琦上午列席立法機構會議,專題報告「由2013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兩岸互動評估兩岸政治議題進程」,並接受質詢。
  • 馬英九前幕僚:建議蔡英文接受九二共識,讓兩岸關係往前走
    馬英九前幕僚:建議蔡英文接受九二共識,讓兩岸關係往前走 中國臺灣網 2016-04-05 11:07 來源:澎湃新聞
  • 馬英九提醒蔡英文:珍惜和平現狀 別誤判兩岸關係
    馬英九3月2日工商團體春節聯誼會表示,未來臺當局應在能源困境及經濟成長中找到平衡點。來源:臺灣《經濟日報》中新網3月3日電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馬英九昨天(2日)指出,5月政黨輪替後,有兩大議題值得深思,一是兩岸關係,下一任臺灣地區領導人要用心珍惜並維繫兩岸和平現狀,絕不能輕率誤判;另一是能源政策,要打造一個最有利臺灣的能源組合,倉促廢核不是明智選擇。
  • 不滿綠營兩岸關係路線 馬英九左批蔡英文右打賴清德
    華夏經緯網6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對於臺南市長賴清德的「親中愛臺」說,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26日出席2017兩岸經濟論壇致詞時表示,過去講到「親中」提的都是「賣臺」,同時下一句應該是接馬英九,但現在賴的「親中愛臺」說,不僅蔡英文辦公室表示看法一致,還出現「知中」、「和中」等說法,實在讓他瞠目結舌、不知所措。
  • 蔡英文將兩岸關係搞得一塌糊塗!馬英九不滿其行為,現身怒斥
    中國軍魂編輯:軍尚在2020年臺灣大選到最後衝刺階段,臺灣地區的前任領導人馬英九陪同第11選區立委候選人,上街為國民黨選舉助威。之後馬英九對於林靜儀所說一些言論表示不滿,因為其內心想法暴露出企圖叛國,當然這也是民進黨的主張。其實對於李永萍的立委選情,馬英九表示非常有信心,並且他認為要想真正改善兩岸之間關係,還得是國民黨執政。馬英九選前掃街助力國民黨在1月7日馬英九陪同立委候選人李永萍上街,其目的是為該候選人拉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