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兒子為攢「零花錢」撒謊:1袋鹽50元,寶媽要說法反打臉

2020-10-01 麗麗育兒達人

文/麗麗育兒達人

孩子小時候都撒過謊,但你知道嗎?孩子小時候的撒謊不是真的想要撒謊,反而撒謊能提高娃的「思維能力」。

7歲兒子為攢「零花錢」撒謊稱:1袋鹽50元

前些天,二哥找到我,問:孩子撒謊怎麼辦。

孩子為啥「撒謊」?

二哥說:孩子為了攢零花錢,撒謊。

你怎麼知道孩子撒謊的?

他和他媽媽說1袋鹽50元。

「哈哈哈」身邊的閨蜜笑了,在閨蜜的笑聲中,二哥講述了自己兒子撒謊的過程。

二哥的兒子小勇今年7歲了,上學前班的兒子在一次考試中考了100分,於是二嫂為了鼓勵兒子認真學習,就給了孩子「20」塊錢,告訴兒子可以自己攢著,攢夠100塊了就給兒子買心儀的遙控小汽車。

一聽這話,小勇的眼睛都亮了,於是為了攢錢,平時二嫂二哥給他買冷飲的錢,他都攢了起來,看著小勇的攢錢行為,二哥二嫂都覺得兒子做的不錯。

一段時間後,小勇攢到了60塊,但最近小勇考試成績不好,二哥二嫂沒在給小勇零花錢,這樣小勇很惆悵。

中午給兒子做飯發現沒有鹽的二嫂給了小勇一張50元的紙幣,讓孩子買1袋鹽回來。

但孩子買鹽回來後,卻沒給二嫂找零錢,於是二嫂問錢呢,小勇忐忑的說了一句「1袋鹽50元,阿姨沒有找我錢」。

啥鹽50元,一聽這話的二嫂炸了,於是找到兒子購買的超市,和收銀員大吵,說人家騙小孩子。

為了要個說話,二嫂說話也是不留情,什麼難聽說什麼,於是收銀員調出監控,監控上可以清晰看到收銀員找了孩子錢。

看到這一幕的二嫂感覺自己被人狠狠的「打臉」了,回到家,二話沒說直接打了兒子一頓。

小孩子為啥愛說謊

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很多家長會發現當孩子會撒謊時,他總是會在不經意間撒謊。有時明明沒有被欺負,卻說被其他人欺負了,當然這時候爸媽要學會辨別孩子說的話是真是假。

別總是認為小孩子懂什麼,小孩子不會撒謊。

其實小孩子愛撒謊並不是大事、嚴重的事情,但當孩子上一年級後,就要控制孩子這個說謊的行為了。

而在沒上學前的孩子若是愛說話,家長也可以適當的引導,不要過度責罵懲罰,因為這時候孩子的說謊是在鍛鍊大腦的思維能力。

研究表明:30%的孩子在2歲的時候會撒他們人生中的第一次謊,4歲的時候達到80%,而7歲的孩子說謊已達到了臉不紅心不跳的地步。

因此,才有了孩子撒謊年齡越小越好。年齡越小,心智發展越快,思維能力也會相應的提高不少,而且在心理學角度來看,說謊的孩子對事物已經有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家長如何正確的給予孩子零花錢

孩子越來越大,尤其是上學的孩子,家長可以培養孩子的金錢管理能力了,因此適當的給予孩子零花錢,不僅從生理上在心理上也照顧到了孩子的成長。

但是家長如何正確的給予孩子零花錢呢?

1)培養金錢觀

在家長給予孩子零花錢的時候,要先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念,即勞動獲取。在家裡讓孩子適當勞動後給予零花錢。

但不是次次都需要勞動獲得,這對孩子來說會磨滅孩子對於家的奉獻精神。因此在勞動獲取後,告訴孩子零花錢來之不易,不是次次可得,讓孩子好好計劃如何使用零花錢。

2)給予適當的數量

在給予孩子零花錢的時候,要給予適當的數量,即孩子的校園消費情況,比如吃飯和零食等等,需要的花銷是多少,哪些是不要花錢的,在合理範圍裡,給孩子適量的,但不要過多的零花錢。

3)記錄使用

幫助孩子養成一個記錄的好習慣,即零花錢的用處。合理規劃零花錢的使用,讓孩子懂得自己舍取。

4)反饋回贈

父母可以在月底或月初,檢查孩子的零花錢使用記錄,給予適當的獎勵。

同時也要讓孩子為父母花錢,即當孩子有了零花錢時,是否會給父母禮物驚喜等等,這都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尊重意識,同時幫助培養孩子的贍養意識。

今日話題:你對孩子撒謊攢零花錢怎麼看?歡迎留言

若是喜歡我的文章記得分享收藏,關注我哦!

(本文全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7歲兒子為攢「零花錢」撒謊:1袋鹽50元,寶媽要說法反打臉
    孩子小時候的撒謊不是真的想要撒謊,反而撒謊能提高娃的「思維能力」。7歲兒子為攢「零花錢」撒謊稱:1袋鹽50元前些天,二哥找到我,問:孩子撒謊怎麼辦。孩子為啥「撒謊」?二哥說:孩子為了攢零花錢,撒謊。你怎麼知道孩子撒謊的?他和他媽媽說1袋鹽50元。「哈哈哈」身邊的閨蜜笑了,在閨蜜的笑聲中,二哥講述了自己兒子撒謊的過程。
  • 6歲兒子買1袋鹽花了50元,寶媽上門討說法,收銀員:看監控
    初步檢驗,這個方法確實有效,亮亮為了能夠多攢點零花錢,學習認真了許多,而且還特意為此買了一個存錢罐。但讓羅女士沒想到的是,亮亮為了能多攢點零花錢,竟然做了一些錯事。碰巧身上沒有零錢,羅女士便把一張大額的50元給了亮亮。可亮亮回來之後,只帶回了一袋鹽,並沒有把買鹽剩下的零錢帶回來。羅女士問亮亮:「買鹽剩下的零錢呢?」亮亮支支吾吾地回答道:「超市的阿姨說了,一袋鹽50元,沒找給我零錢。」
  • 兒子花50元買1袋鹽,寶媽上門要個說法,店員回懟:自己看監控
    這天小李讓孩子去街上買一袋鹽,由於沒有零錢就直接給了孩子50元錢。等到兒子回來,卻只帶回來了鹽沒有把找的零錢一起給她。小李問孩子是怎麼回事,孩子直接說道:超市的阿姨說鹽就是50元一包,沒給我零錢。小李想自己的孩子怎麼會說謊呢,7歲的兒子花了50元買一包鹽,想想都覺得荒唐,隨即就去超市想要上門討個說法。
  • 7歲兒子花50元買1袋醋,媽以為孩子被「坑」收銀員:看監控
    7歲兒子花50元買1袋醋,寶媽以為孩子被「坑」,收銀員讓看監控佳佳的兒子今年7歲了,剛剛上小學二年級,但學習成績一直都處於中等水平,為了激勵兒子能夠更進一步,佳佳也是苦思冥想,終於找到了一個好方法。,但佳佳怎麼也沒想到,孩子竟然為了零花錢做了一些錯事。
  • 6歲兒子買1袋鹽花了50元,寶媽上門討說法,收銀員:調監控吧
    張女士的兒子現在6歲了,平常比較乖巧聽話,所以張女士也是很放心。不過為了想要讓孩子有更大的進步,張女士每一次在孩子學習成績不錯的時候,都會獎勵一些零花錢。不得不說,這樣的招數還是比較管用的,孩子的成績的確是提升了許多。但讓張女士沒有想到的是,孩子已經擁有了這麼多零花錢,卻還是不滿足,為了得到更多,還選擇了用錯誤的手段欺騙自己。
  • 派兒子買袋鹽花光了100元,寶媽上門討說法,收銀員:看監控吧
    當媽有點歪,育兒非常正!(文|歪媽)很多父母為了鍛鍊孩子的各種能力,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會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其中最常見的可能就是幫忙跑腿買東西了,這確實對孩子是一個很好的鍛鍊,但同時也給孩子製造了很多誘惑。
  • 「一袋鹽要50塊?」寶媽找商店討說法,收銀員回懟:自己看監控
    「一袋鹽要50塊?」寶媽找商店討說法,收銀員回懟:自己看監控哆哆今年剛6歲,父母都非常寵愛他,捨得在他身上花費很多精力,付出總是有回報的,哆哆也非常爭氣,經常能聽到老師在學校裡誇他的消息,在家裡哆哆也經常幫襯父母做家務。
  • 7歲孩子買一袋鹽花20塊,寶媽帶兒子去理論,收銀員淡定:看監控
    案例:有一位寶媽,兒子今年7歲了,但幾乎沒有自己出去買過東西。寶媽為了鍛鍊孩子,就給孩子一張20元的紙幣,讓他去樓下商店買包鹽回來。誰知7歲孩子買一袋鹽花了20塊,寶媽問兒子:「真的沒找零嗎?寶媽氣極了,一袋鹽自己去買才兩三塊,這家店看兒子小就收這麼多錢,真是太黑心了。於是寶媽帶著兒子去理論,商店的收銀員也是一臉莫名其妙,說自己明明找了孩子錢。
  • 寶媽偷拿兒子零花錢,兒子的留言讓她羞愧不已:再也不拿了
    寶媽偷拿兒子零花錢,兒子的留言讓她羞愧不已王媽媽是一名全職家庭主婦,有一個7歲的小兒子。從兒子上小學之後,王媽媽和丈夫就會每星期給孩子二十元作為孩子的零花錢。因為孩子的三餐都是在家裡吃的,所以平時沒有多少花錢的機會,只有周末偶爾和朋友出去玩的時候才會動用自己的零花錢。
  • 兒子買1袋鹽花了50元,媽媽懷疑超市坑人,收銀員:不信看監控
    兒子買1袋鹽花了50元,媽媽怒討說法在寶媽群裡聽說了這樣一件事:李女士在炒菜時,發現家裡鹽沒有了,一下子不能走開,只好叫兒子去買,隨手拿了張50塊錢給兒子。兒子很是聽話,拿著50塊就往樓下超市跑,很快給李女士買回了鹽。但當一家人都吃完飯後,李女士突然回想兒子只給自己了鹽,沒有給剩下的零錢。
  • 7歲女兒花50塊錢買袋糖,寶爸氣急上門討說法,卻反被店主教育
    隨著現在社會的變化,養育一個孩子已經不再是簡簡單單的添一副碗筷的事了,現在的寶爸寶媽們更注重對於孩子的品德教育以及技能培養。 7歲女兒花50塊錢買帶糖,寶爸得知後上門討說法 孫先生有個女兒叫久久今年已經7歲了,平時一向乖巧聽話,而且能說會道特別招人喜歡,前兩天孫先生下班比較早
  • 寶媽辛苦攢下50袋母乳,被婆婆全扔了,解凍後的母乳果真沒營養?
    寶媽辛苦攢50袋母乳,卻被婆婆扔掉了小雨在結完婚有了孩子之後,日子是過得雞飛狗跳的。倒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和婆婆的育兒理念實在是分歧太大,搞得每次和婆婆因為照顧寶寶的問題,都弄得小雨十分頭疼。前兩天,小宇因為需要出差,提前幾天就開始給寶寶擠母乳,然後都放在了冰箱裡冷凍起來,叮囑婆婆要記得給寶寶喝解凍後的母乳。但當婆婆把母乳解凍之後,發現母乳中有「分層」,聞上去還有一股腥味,婆婆覺得這是母乳變質了,所幸就一股腦地把小雨給孩子存的50袋母乳都扔掉了。
  • 寶媽辛苦攢下50袋母乳,被婆婆全扔了,解凍後母乳果真沒營養?
    寶媽辛苦攢50袋母乳,卻被婆婆扔掉了小雨在結完婚有了孩子之後,日子是過得雞飛狗跳的。但當婆婆把母乳解凍之後,發現母乳中有「分層」,聞上去還有一股腥味,婆婆覺得這是母乳變質了,所幸就一股腦地把小雨給孩子存的50袋母乳都扔掉了。
  • 八歲男孩考滿分攢900元 零花錢全買遊戲卡
    原標題:八歲男孩考滿分攢900元 零花錢全買遊戲卡(圖) 他們曾和讀小學的兒子童童約定,考試得一百分,有現金獎勵。因此,8歲的童童一度很用功,積攢下了900元零花錢。可最近夫妻倆發現,兒子對學習失去興趣,零花錢也不知去向。
  • 寶媽辛苦攢下200袋母乳,婆婆一口氣全扔了
    明明有著共同的愛人(兒子、孫子)和共同的目標(把日子過好),卻像火柴盒子碰上火柴頭,動不動就擦出火花。前不久在看微博的時候看到這麼件事:一個寶媽休完產假後,請婆婆白天來帶孩子。作為背奶一族,她好不容易攢了200多袋母乳,心想等自己上班後,寶寶還可以有足夠的母乳可以喝。沒想到某天下班回來後發現200袋母乳一袋沒剩,都不見了。
  • 7歲兒子50元錢買一袋鹽,爸爸找上門理論,收銀員:看監控
    小孩子通常被讚揚為天真可愛,他們也常常是純潔無瑕的象徵。但是,匹諾曹的故事告訴我們,小孩子也是會說謊的。上周,小亮在廚房做飯,發現家裡沒鹽了,就給了七歲的兒子50塊錢,讓兒子幫他下樓去買。兒子興高採烈的去買鹽,回來後卻只拿了一袋鹽,小亮問兒子買鹽剩餘找回的錢,兒子卻說,收銀姐姐沒有找給他錢。小亮聽了兒子的話,非常氣憤,去找收銀員理論。收銀員並沒有辯解,而是直接把監控調了出來,上面清清楚楚的顯示著,收銀員把剩下的錢找給了兒子。
  • 孩子買一袋鹽花了50元!媽媽去質問,一看監控傻眼了
    孩子在到了一定的年齡後,父母就會讓孩子去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能更好的去融入到自己的家庭中,早點成為這個家中的一份子,還有就是一些父母在孩子幫忙做了一些事情後,會給孩子一些小小的獎勵,或者是零花錢,這對孩子的誘惑力其實還是很大的。
  • 寶媽攢10袋母乳送閨蜜,被對方直接被扔垃圾桶,揚言:寧願喝奶粉
    文/晚會兒育兒經(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每個媽媽都想直接的孩子喝母乳,因為喝母乳對孩子好,所以很多寶媽都重視自己奶水是否夠孩子吃,有些寶媽奶水特別少,根本不夠孩子吃,沒辦法只能給孩子喝奶粉,有些寶媽的奶水充足,孩子都吃不完,寶媽恨不得把自己多出的母乳送給需要的孩子
  • 寶媽攢下200袋母乳,卻被婆婆偷偷扔掉,我感悟到婆婆的心機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熱門問題:寶媽辛苦攢下200袋母乳,卻被婆婆偷偷扔掉。對於此事你有什麼看法?問題一出,激起了很多媽媽的感同身受,紛紛表示母乳就是媽媽給孩子的愛。婆婆這樣做到底是和我有仇,還是真愛孩子?如果真愛孩子,婆婆可以和兒媳婦溝通,沒必要等她辛辛苦苦攢下來的奶偷偷的扔掉,這明擺著是婆婆不珍惜兒媳的勞動成果。通過這些事我發現婆婆的一個心機。
  • 寶媽攢80袋母乳,被婆婆偷偷扔掉,婆婆:早就沒營養了
    文|小不點母乳非常珍貴,是寶寶最天然的食物,而且母乳所包含的營養配比最適合寶寶腸胃吸收,所以絕大多數寶媽都會選擇讓寶寶吃母乳。寶媽攢80袋母乳,被婆婆偷偷扔掉,聲稱早就沒營養了妍妍是一位80後寶媽,因為平時忙於事業,所以一直到30歲才要孩子,生完寶寶以後,她非常重視母乳餵養,除了平時在家讓寶寶純母乳之外,還會每天都把平時多餘的母乳吸出來,然後放入冰箱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