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布置趣味寒假作業,圍繞「鼠」做文章

2020-12-15 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長江網1月14日訊1月14日,武漢市各大中小學正式開啟寒假,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注意到不少學校的寒假作業以「鼠」為主題,分別從閱讀、手工製作等方式,「研究」與鼠有關的中國傳統文化。

漢陽區鍾家村實驗小學在線推送了一份獨屬「鼠」年的趣味寒假作業。語文作業中的「鼠來寶」,要求不同年級的同學分別通過手工作品、文化小報、繪本書籍的形式製作關於鼠文化的作品。學習了解和鼠有關的文化、故事、傳統民俗,增進對鼠作為生肖之首機靈、生命力頑強等優點的認識。

漢口回民小學的寒假作業,則是在紅色的「鼠」形卡片上寫下自己的新年小目標,貼到學校的「心願樹」上。「一年之初,樹立小目標,到年底再看看完成了多少,還有哪裡需要再努力。」該校負責人說,這項小小的寒假作業意在引導孩子們感受新年新氣象,也鼓勵他們不斷努力奮鬥,做一個腳踏實地的人。

武昌中華路小學寒假作業的第一項就是圍繞「鼠」做文章,以自己喜歡的的藝術形式,如繪畫、剪紙、泥塑等來表現鼠的形象,並研究一下「年」「鼠」「福」這三個漢字的起源和歷史演變。

不少老師表示,寒假作業圍繞「鼠」做文章,多採用動手或實踐的形式,不僅讓作業更有趣味性,也是想讓孩子們在輕鬆的氛圍中感受到鼠年的喜慶與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記者楊幸慈 劉嘉 楊楓 實習生柯婷 通訊員石迪文 陶晶 夏惠)

【編輯:朱曦東】

相關焦點

  • 超長寒假裡de趣味作業
    今年,我國大多數中小學校都迎來了38年來最長寒假。隨著考核學生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全國各地的中小學寒假作業也告別了以往的題海戰術,紛紛推出社會實踐作業、公益作業、體育作業、傳統文化作業等有特色有趣味的作業,讓學生們對「超長」假期生活充滿了期待。
  • 挑戰七天不上網不看電視 這樣的寒假作業,你做過嗎?
    這個寒假,東風44小學給學生們布置了一項社會實踐作業,做垃圾分類宣講員和小實踐者。如何分類,學校在放假前,給孩子們上了一堂環保課。廢電池、過期藥品等有害垃圾扔進印有紅色標誌的垃圾箱;藍色標誌的垃圾箱收集廢紙、塑料瓶、舊衣物等可回收物;廚餘垃圾要扔進有棕色標誌的溼垃圾收集箱;幹垃圾標誌是黑色的,收集以上三類之外的其他生活廢棄物。
  • 老年大學也布置寒假作業!就在無錫…
    轉眼又到寒假 「熊孩子」們是不是都在愁 那寫不完的寒假作業了 聽說 在Wuli無錫 老年人也得寫「寒假作業」了
  • 幼兒園布置寒假作業,讓小朋友做挖掘機,孩子爸爸:太難了
    寒假馬上就要結束了,不少幼兒園也即將開學了。提到開學,不得不說到寒假作業,這年頭,幼兒園學生的寒假作業也可真不少。這不,一位爸爸就在社交媒體上抱怨,孩子幼兒園的作業,竟然是讓做一個手工挖掘機!現在幼兒園給孩子布置的作業都讓家長做了。」這位爸爸不禁感慨到。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升,這兩年幼兒園的作業更多傾向於手工製作及思維能力的培養,過年期間,還有一項手工作業也是全國各地幼兒園喜歡布置的,就是用紅包做一個元宵節的燈籠,這都還算好。當下, 網際網路越來越普及,不少幼兒園老師還選擇了微信打卡的方式,進行作業的收集。
  • 老師布置「微信寒假作業」 專治學生拖延症
    網際網路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習慣,寒假作業都是留到假期快結束才做?對於現在小學生來說,可能已經行不通了。南海區一小學的學生們,在這個寒假接到老師布置「微信寒假作業」,專治學生拖延症。記者了解到,這份作業需要學生們假期期間在微信群曬出自己寫的字帖、看的課外書,還需要語音上傳自己背的古詩、成語。
  • 四年級數學趣味寒假作業(6)
    親愛的孩子們:告別了2020「鼠」不盡的艱難,我們迎來了「牛」氣沖天的2021年。
  • 布置寫春聯制花燈等「花式」寒假作業 家長有苦難言
    寒假作業花樣迭出,難倒博士爸爸和大學教授寫春聯、制花燈、寫福字、編小報、做日曆、錄製拜年視頻……這些「花式」寒假作業,讓家長們叫苦不迭。閔行區四年級小學生家長沈女士說,製作年畫日曆和春節小報是學校給孩子布置的創意寒假作業。
  • 六年級數學趣味寒假作業(6)
    親愛的孩子們:告別了2020「鼠」不盡的艱難,我們迎來了「牛」氣沖天的2021年。
  • 養植物、鍛鍊身體、做讀書卡 小學寒假作業有創意
    開學第一天,是學生們所謂的老師「討債日」,這一天,學生們要把假期作業如數交上才算過關。貪玩了一個假期的小學生忐忑的表情可想而知。還有不少家長在網上吐槽孩子的寒假作業實際是在考家長,讓家長苦不堪言。 日前,記者在章丘實驗小學看到了不一樣的景象。大多數學生不僅按時交上「本金」,甚至還主動交出不少有質量的「利息」。
  • ...寒假 學校 布置作業 小學生 幫助孩子 女兒 彩色列印 作文 五...
    東方網2月19日消息:昨天一早,周女士的兒子就給媽媽布置了一個作業,拿著兩張照片和兩張稿紙到單位去,把稿紙上的文字列印出來,再留出地方把那兩張照片粘到列印紙上,要求必須是A4紙。這已經是上小學四年級的兒子給她布置的第三個寒假作業了,第一個作業是把自己的一篇徵文打字列印出來,第二個作業是把自己在家裡做家務的情況拍成照片洗出來。   記者調查發現,這個寒假裡,像周女士這樣為孩子完成假期作業的家長還有不少。   「我女兒留了兩篇徵文,要求必須是A4紙列印出來,而且文檔裡還要增加圖片。我家裡沒電腦,只好到單位來給孩子做。」
  • 今年南京小學寒假作業不一樣了
    2月4日至2月25日,今天是南京不少小學生返校的日子,孩子們同時也收到學校布置的寒假作業,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都有怎樣的寒假作業。  小學低年級無書面作業 高年級增加體育作業   今年寒假是全省各地各校嚴格執行《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規範學校管理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的意見》(蘇教基﹝2017﹞20號
  • 細數合肥中小學「花式」寒假作業:給家人做道菜、拍英文小視頻
    盼望著,盼望著,孩子們最期待的寒假來了!如影隨形的還有各個學校的寒假作業。據悉,今年合肥多個中小學除了布置書面作業以外,還有一些別樣的作業,比如寫一份春節習俗報告,拍有關春節的照片,製作一段英文版的過年小視頻……此外,學唱戲、看電影、種植大蒜、土豆等趣味作業,也讓不少學生感到新奇。
  • 小學生寒假作業清單新鮮出爐,家長:早就該這樣布置了!
    每到假期前,孩子們都在私下議論這個漫長的假期,自己的老師會留多少作業呢?會不會像往常一樣,留寫一本字帖加一本計算?是寫兩本寒假作業,再讀一本書,然後寫一個讀後感?這個寒假作業內容,孩子們看了以後覺得有些意外了,家長看完覺得不錯,比較之前的假期作業有了很大的改變。另外,家長覺得這個小學各個年級的假期作業涉及學科比較廣泛,算是很全面。
  • 「同頻共振」迎新春 長沙市金灣小學發放「特殊寒假作業」
    華聲在線1月13日訊(通訊員 蘇曼麗 記者 李昆勵)1月13日是長沙市中小學寒假放假第一天,開福區金灣小學的全體師生和家長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寒假作業:一場以「活力金灣人,陽光迎新春」為主題的同頻共振運動會。
  • 深圳學校寒假作業大曝光!你家孩子的寒假作業有趣嗎?
    孩子們,你們心心念念的寒假生活已經開始啦~~這個寒假你準備怎麼過?追劇?睡覺?出去玩?先別激動,寒假來了,當然隨之而來的就有寒假作業。小編小時候的寒假作業,真的就是《寒假作業》:寫、寫、寫,抄、抄、抄,背、背、背。但是近年來,深圳學生的寒假作業可謂與時俱進,花樣百出,更加關注對學生能力的鍛鍊,為此布置了好多有趣的寒假作業!
  • 寒假作業自選套餐
    老師們集思廣益,分年級分科目為同學們打造 「趣味寒假作業」定製套餐,希望大家自由點餐,踴躍完成!還可以進行每日互動,來個集體競賽打卡呢!具體菜單請往下看哦!。」3、今年是鼠年,動動手指,去搜集一下關於"鼠"的文化吧!4、我的專屬"看圖寫話″。試著用圖片記錄自己的寒假生活,配以簡單的文字。5、原創三條新年祝福簡訊,搜集三幅對聯。
  • 語文老師布置寒假作業,學生們積極完成,家長看了直呼:我都想寫
    寒假短暫,必須有寒假作業來支持,不然荒廢了學業,到了開學,小學生們需要花長時間來適應重新學習的節奏。不少中小學提倡減負,小學階段也不發寒假作業冊,書面作業布置也比較少。更多創意性作業被老師開發出來,沒有了以往的抄寫生字詞、寫作文、寫寒假作業冊,小學生們真的能好好完成作業嗎?
  • 安陽市中小學寒假放假時間確定,小學一二年級不得布置書面作業
    根據《河南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規範中小學辦學行為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基〔2010〕497號)精神,結合安陽市實際情況,現將2021年寒假有關工作安排如下:一、2021年寒假時間安排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寒假從2021年1月31日(臘月十九)開始,至2月27日(正月十六)結束
  • 寒假來臨,教培機構應如何有效地布置課後作業呢?
    近日,孩子們陸陸續續地迎來了寒假,歡喜雀躍之餘,各類學科補習也接踵而至。在繁重的日校寒假作業基礎上,教培機構的老師如何給孩子們布置好家庭作業就變成了一門技術活,既要能鞏固學習效果,但又不能激起學生的牴觸心理。今天聞小達就整理了一波布置家庭作業的小技巧,既能促進學習效果,又能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 周遊列國帶您過寒假:看看這些的寒假作業吧,孩子都做瘋了!
    學生自薦寒假作業湖北武昌實驗小學在布置寒假作業時不能「一言堂」,必須參考學生自薦的作業。放假前,該校老師收到了部分學生遞交上來的「自薦作業」。根據學生們的需求,她布置了諸如「每天跳繩」、「過年和爸爸媽媽拍一張全家福」、「發現家中的紅色元素」等寒假作業。學生自薦必須遵循兩個原則:一是不布置任何重複、機械抄寫的書面作業;二是鼓勵學生自薦喜歡做的作業,供老師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