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大多數中小學校都迎來了38年來最長寒假。隨著考核學生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全國各地的中小學寒假作業也告別了以往的題海戰術,紛紛推出社會實踐作業、公益作業、體育作業、傳統文化作業等有特色有趣味的作業,讓學生們對「超長」假期生活充滿了期待。
環保公益作業 保護環境過個健康年
2014年12月,教育部發布《關於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按照意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分為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5個方面。《意見》強調:綜合素質評價注重考查學生的行為表現,特別是通過學生在有關活動中的具體表現來反映其全面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比如思想品德方面,不僅要看學生參加公益勞動、志願服務活動的具體內容,還要看參加的次數、持續時間等。希望以此促使人才選拔從只看「冷冰冰的分」到關注「活生生的人」。
環保與健康,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今年寒假,北京潤豐學校就向全體學生發出號召,引導學生通過閱讀、繪畫、實踐、公益等方式,深入參與、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內涵,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提升自己的環保意識,用自己的行動還祖國一片藍天,過一個健康的中國年。其中,走進社區參與一次節能減排環保知識宣傳和志願服務活動;為中國的大氣汙染治理提出自己建議;堅持每天鍛鍊一小時等都成為作業內容。學生們可以用相機或手機以數碼照片的方式記錄下健康過新年的過程。
社會實踐作業
走進社區感悟成長
做一次實驗、開展一項社區實踐、閱讀一本好書、寫一手好字……在今年寒假中,石景山區實驗小學的學生要完成的作業是「四個一」。據介紹,「一次實驗」既可以是科學實驗,也可以是社會實驗。學校針對低中高不同年級學生認知和興趣的不同,規定了不同的實驗重點和方向。比如低年級學生就側重於壓歲錢的自我管理。「一項社區實踐」則讓學生在自己所居住的市區開展實踐活動,形式可以包括「敬老愛老」「養狗宣傳」等。「一本好書」則讓學生在家長的指導下閱讀一本自己喜歡的書籍;「一手好字」則讓學生在寒假期間練習軟筆或硬筆書法,學校還專門給每個學生發放了一本字帖。
呼家樓學區則給每個學生都發放了一本《學生寒假實踐手冊》,學生可以通過手冊過一個「特殊」的假期。該手冊共有12個板塊,給學生們留一些自主選擇的「作業」。例如,新聞板塊、家庭勞動板塊、運動板塊、理財板塊、閱讀板塊、走進博物館實踐板塊等。其中的社區實踐板塊,要求學生必須去社區進行社會實踐,要讓社區寫出評價,學生也要寫出心得、體會,並附上實踐的照片等。
有著中醫藥文化辦學特色的河北宏志中學,則面向全校學生,推出走進博物館和中醫藥實踐基地的「文化之旅」寒假作業,讓學生們在中醫藥基地親身體驗式學習和實踐。學生可以在基地實地觀摩接觸各種中醫藥藥材,通過「用手摸」、「用鼻子聞」等實踐,加深對藥材的了解,進一步掌握藥材的藥用價值和特性。
傳統文化作業
關注家鄉的新春活動
近年來,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受到各界的重視,當前學校以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重要契機,在校園裡營造起了學習傳統文化的氛圍。寒假也正逢中華傳統文化節日——春節,為此,不少學校也藉此契機開展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活動,引導學生從身邊體驗傳統文化。
北京豐臺實驗學校給學生布置了年味十足的寒假作業。以小學二年級為例,學生要通過閱讀了解「年」的由來、過年習俗等,還要根據所讀內容畫一畫「年獸」的樣子。過年期間,學生還要給家裡寫「福」字、陪父母挑窗花,體驗過年的習俗。學生們還要和家長一起做一份民俗手抄報。
對於學生來說,寒假期間最讓他們欣喜的事情莫過於歡樂喜慶的春節,而怎麼能讓這個節日過得更有意義呢?為此,昌平實驗小學設計了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踐行傳統文化教育。針對不同年齡段特點,學校分別將拜年、包餃子、逛廟會、剪窗花和了解節氣等融入寒假作業中,並藉此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文明禮儀和民間藝術等內容。
為引導學生了解與「春節」相關的民俗文化、詩詞歌賦等,璞提學校則給學生布置了一份以「春節」為主題的簡報作業,其中必須包含一段自己對春節的看法和思考。
遊戲體育作業
吃好玩好更要鍛鍊好
寒假期間不僅要吃好、玩好,更要鍛鍊好。為了引導中小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鍊,不少學校希望通過強制的手段讓學生們的假期過得更健康和快樂。
今年寒假,朝陽區繼續推行「體育家庭作業」,要求學生在家每天至少鍛鍊一小時。「體育家庭作業」根據男女生分別設定不同的體育項目,諸如仰臥起坐、立定跳遠、引體向上等。假期前,學生按照作息表格上的內容每天進行鍛鍊,由家長進行監督。開學後,學生把鍛鍊的結果上交給班主任。以此保證學生的鍛鍊效果。
合肥淝河小學的寒假作業關鍵詞是將運動融入「遊戲」。孩子們可在自己和同伴一起玩過的遊戲中,選出一個最喜歡的,寫出遊戲名稱、介紹遊戲道具,並寫清遊戲規則和參加人數。接下來,「任務」難度就提升了。同學們要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或其他長輩們進行「訪問」,問清楚他們小時候都玩過哪些傳統小遊戲,從其中選擇一個自己最感興趣的。再通過圖片、文字、圖畫、PPT、影像等各種方式,記錄下這兩項遊戲。
塗鴉個性作業
寓教於樂的好機會
超長假期正是一個寓教於樂的好機會。
今年寒假,鄭州市淮河東路小學給孩子們布置了一份「多彩寒假七部曲」的作業。包括學習能力,比如搜集數學家的故事,寫一篇數學日記;運動健康,進行跳繩、慢跑、踢毽等體育運動,教家人或鄰居學做心理放鬆操;才藝表演,學習一項新才藝,在除夕之夜春晚時段展示,與家人分享。
建新街小學則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分別布置了趣味性、實用性、創新性作業。低年級在實踐創新中著重突出「趣味性」。如,「塗鴉日記」,引導學生拿起畫筆描繪生活中看到、聽到和想到的內容,同時用一句或幾句話寫出來。中年級的作業,則在實踐創新中突顯了「實用性」。如「學做一道家常菜」、「製作一個創意燈籠」、「參加一次家庭火災逃生演練」等。高年級的作業設計重在突出「創新性」。如探究性實踐作業,任選一個課題「我眼中的中國傳統節日」、「從唐詩宋詞中看傳統節日」、「我的家鄉之特色文化」等,學生從「小問題、小現象」入手,分工合作進行資料的搜集、探究與整合。最終,這些形式將以文字、繪本、DV,甚至以動漫等創新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