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俗文化活動亮相福州三坊七巷 民眾體驗兩岸端午傳統習俗(組圖)

2020-12-17 人民網福建頻道

人民網福州6月20日電(黃丹妮)20日上午,由福州市三坊七巷管委會、福州市三坊七巷保護開發有限公司、福州市傳統文化促進會、臺灣傳統文化促進會聯合舉辦的端午節俗文化活動在福州三坊七巷光祿吟臺舉行。

作為第三屆海峽漢服文化節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活動以「坊巷慶端午,兩岸共風俗」為主題,旨在通過民俗歌舞表演、傳統習俗展示等內容,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增進兩岸同根同源的同胞情感。

「福州有首歌謠全面概括了『五日節』的節事內容:初一釘門蔥;初二起炸猛;初三煎麵餅;初四做節仔;初五曬午時;龍舟賽起來。」福州民俗專家鄭子端先生現場為市民講述了屬於老福州的端午節傳統民俗,「福州端午節習俗除了跟全國一樣譬如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外,還有一些自己獨特的內容。如燻黃煙、『五月四水』、制『午時茶』,拔艾草、穿鞋子、戴紅肚兜等。而福州人在煮好粽子後,會把留在鍋裡的水用來洗腳、洗臉、洗身子等,據說洗後夏天不會生痱子,不會被蟲咬。」

除卻民俗專家現場解讀,來自福州各地的朋友也帶來了精彩的端午民俗表演。在輕快愉悅的樂曲中,只見一群身著綠色小肚兜的孩童,用歡快的舞蹈展現了端午佳節編無色線的傳統習俗。

「閩臺之間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大致相同,又略有區別。」臺灣傳統文化促進會副理事長王億鳳透露,除了包粽子外,臺灣最特別的一項風俗就是立蛋,「端午節當天正午十二點時,因是陽剛正氣匯集之極,所以俗信平日不易豎立的雞蛋在此時便可直豎在地上。只要立蛋成功,就寓意這下半年平安順利,財運通達,也是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憧憬。」

福州市傳統文化促進會副會長則表示,雖然每年都在三坊七巷舉辦端午節俗文化活動,但今年是第一次引進臺灣團隊進行展示。「以前大家提到端午節,想到的可能就是包粽子、划龍舟,其實端午節的內容十分豐富,邀請臺灣的朋友共同參與這次活動,就是為了讓市民們更加了解我們的傳統文化。而臺上所進行的節目表演,我們的目的不在於演出,而是將傳統的東西展現給大家看,推動傳統民俗文化的繼承發揚。」

相關焦點

  • 臺青福州天后宮體驗端午節俗 網絡直播兩岸同源信俗文化
    記者劉可耕 攝   中新網福州6月25日電(記者 劉可耕)「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粽葉香飄十裡……」25日傳統端午節,在福州三坊七巷天后宮舉行的兩岸青年共同體驗端午節習俗主題活動,吸引在福州的臺灣青年前來體驗榕臺同源的信俗文化。參加在福州三坊七巷天后宮舉行的兩岸青年共同體驗端午節習俗主題活動的在榕臺青拜謁媽祖神像。
  • 福州舉辦端午民俗文化節 再現兩岸共同端午習俗
    三名孩童體驗傳統端午民俗「立蛋」。記者劉可耕攝  中新網福州5月30日電 (記者 劉可耕)「春花半落坊巷中,初夏端陽映徑紅……」30日,80歲高齡的福州百六峰詩社社長陳明安在福州端午民俗文化節活動中,率領20位身著漢服的孩童用福州方言齊聲誦讀端午主題詩詞。  當天,恰逢端午佳節。以「品粽懷古過端午·樂享佳節返童真」為主題的端午民俗文化節活動在福州三坊七巷舉辦。
  • 三坊七巷民俗活動迎中秋 天后宮可DIY鯉魚餅
    福州新聞網(微博)9月4日訊(記者 邱陵) 4日,記者從三坊七巷管委會獲悉,為了烘託中秋佳節的節日氣氛,三坊七巷將開展擺塔、拜月、做鯉魚餅等六項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歡迎市民屆時前往。把虛無縹緲的「月華」變成了圖書或小玩意兒,讓大家在尋找快樂和夢想中體會這些傳統習俗帶來的樂趣,用創新的方法使這些活動增添了濃濃的文化味道。
  • 「臺灣同學文化拓展研學——坊巷課堂」在福州開課
    開班儀式現場 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東南網10月27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 魏思婷)今日上午,「臺灣同學文化拓展研學——坊巷課堂」在福州三坊七巷林則徐紀念館舉行開課儀式,在接下來的四天時間裡,來自福州大學、福建師範大學、福建中醫藥大學的44名臺生將開啟坊巷課堂文化研學之旅。
  • 福州南后街送午時茶 體驗舊時福州端午「味道」
    鄭子端正在向年輕人介紹午時茶  昨日上午,福州南后街風雨亭內,眾年輕人圍在一堆特製的端午午時茶前,體驗了一回舊時福州端午的  福州市文史專家、海峽兩岸五靈公文化顧問鄭子端,依照200多年前祖上的配方,用福州傳統手法製作出午時茶,在這裡與眾市民分享。  鄭老稱,在他五六歲時,家中長輩每年都要在端午節前夕配製出一包包午時茶,到了端午節那天正午,全家人一起用開水衝泡喝下。幾年前,這一端午習俗就已經很難再見到了,好在鄭老與本土民俗文化者的堅守,這些年來一直在端午這天堅持弘揚這一習俗。
  • 福州三坊七巷文化精品 「米家船」搖到臺灣
    中新社福州八月九日電 題:福州三坊七巷文化精品 「米家船」搖到臺灣  作者:張羽  福建「非物質文化精品展」將於本月十二日至十五日在臺灣臺中縣展出。  此次展覽將重點展示浦城閩派古琴、武夷巖茶製作技藝及習俗、連城提線木偶戲、漳州布袋木偶戲、浦城剪紙、永春紙織畫、安溪烏龍茶鐵觀音製作技藝、德化瓷塑工藝、莆田傳統木雕技藝、福安銀器製作工藝、廈門蔡氏漆線雕、福州壽山石雕刻技藝、福州「同利」肉燕製作技藝、福州「米家船」裱褙技藝、福州軟木畫工藝等十五個精品項目。
  • 「端午節」的節日起源、故事傳說和文化習俗
    這首童謠所唱的便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遊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
  • 傳統四大節日中「端午節」的習俗由來,你知道多少?
    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等,其中端陽節和龍舟節的叫法尤為突出,是民間傳承已久的傳統節日,時間是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祭龍習俗的形成和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幹支曆法以及蒼龍七宿正處南中的天象有關。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
  • 這個端午節到東莞觀音山體驗傳統文化
    DIY包粽子」、「送粽子」、「旱地龍舟」等系列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體驗活動,遊客在觀音山可體驗到濃濃的端午文化。端午假期到觀音山,還可以沐浴「天然氧吧」,暢玩水上樂園、冰雪城。夏日出遊,在這樣的清涼秘境中度過假日,絕對妙不可言。包粽子、劃「龍舟」體驗濃濃端午情端午節有插艾草、吃粽子的習俗。
  • 端午習俗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8個傳統習俗資料50字簡短介紹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那麼,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吧。
  • 「莆田非遺周」亮相三坊七巷 媽祖供品講究多
    今日上午,由福建省文化廳、莆田市人民政府、福州大學舉辦的「文化遺產日」福建省系列活動在福州大學旗山校啟動,「非遺」大戲拉開帷幕。據悉,今年的文化遺產日活動是規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一次,也是「非遺」首次走入高等院校。作為文化遺產大省,福建目前已有兩處世界文化遺產、七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項目,其中包括南音、媽祖信俗等。
  • 2020年端午習俗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8個傳統習俗資料50字簡短介紹
    2020年端午習俗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8個傳統習俗資料50字簡短介紹時間:2020-06-27 12: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端午習俗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8個傳統習俗資料50字簡短介紹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
  • 端午應該做什麼?傳統習俗不能丟!杭州人家門口的端午民俗體驗
    端午習俗主要有扒龍舟、祭龍、採草藥、掛艾草與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藥水、打午時水、浸龍舟水、食粽、放紙鳶、睇龍船、拴五色絲線、薰蒼朮、佩香囊等等。這個端午小長假,帶著家人孩子,去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吧~小編給大家找到了兩個地方,就在家門口!可以包粽子、划龍舟、放紙鳶、制香囊!
  • 給足你春節來三坊七巷的十大理由
    祈福迎祥·福州年 新春集福 借三坊七巷「風雨廊」之名 以風、調、雨、順為主題 布滿福州老手藝人親手製作的傳統花燈 祈求平安
  • 七夕福州展傳統習俗 閩臺共祭「七娘媽」
    七夕福州展傳統習俗 閩臺共祭「七娘媽」【解說】七夕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它既是女孩乞巧的節日,也是「中國情人節」。8月20日,正值傳統「七夕節」,位於福建福州的三坊七巷重現了一系列古老而有韻味的傳統風俗。【解說】每到七夕節,閩臺的許多地方都會用彩紙或彩綢搭建亭子,用以祭拜「七娘媽」。
  • 端午節福州古蹟瑞雲堂重現「午時茶」傳統
    6月6日,中國傳統端午節。福建福州古蹟年瑞雲堂83歲的老堂主釋定明法師率眾製作3000斤「午時茶」,並由義工將當日製作的午時茶送到福州開元寺、湧泉寺、西禪師等多家寺廟分發給民眾。   瑞雲堂座落於福州市東門河塞巷。清乾隆年間瑞雲堂座落於福州市東門河塞巷。
  • 端午節江蘇各地民俗活動精彩紛呈 展現傳統文化魅力
    原標題:【我們的節日·端午】江蘇各地民俗活動精彩紛呈 形式多樣體驗傳統文化 6月25日是端午節,江蘇各地組織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體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江蘇臺記者尹美又:在南京江寧區秣陵街道觀音殿村,一場「匠人精神 非遺傳承」的文化主題活動讓美麗鄉村充滿了濃濃的節日氛圍,包粽子、編五彩繩、製作手工艾草香囊等眾多傳統節日習俗和非遺項目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打卡體驗。 在觀音殿村的仿古市集上,還有琳琅滿目的文創產品,傳統投壺、射五毒、釣龍蝦等小遊戲,讓市民在趣味體驗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 集美樂海社區書院開展端午文化體驗日活動
    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過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26日,集美區樂海書院舉辦端午文化體驗日,在弘揚閩南文化的基礎上讓社區居民感受各地端午文化及特色,增進居民對社區書院的了解。活動中,居民通過書院展板了解樂海書院的「成長曆程」,以猜謎答題的方式了解閩南文化知識。
  • 兩岸三地宮廟福州開展媽祖巡香展演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文化遺產日,兩岸三地宮廟福州三坊七巷開展媽祖巡香展演。 楊曉翔 攝文化遺產日,兩岸三地宮廟福州三坊七巷開展媽祖巡香展演。 楊曉翔 攝文化遺產日,兩岸三地宮廟福州三坊七巷開展媽祖巡香展演。 楊曉翔 攝   中新網福州6月14日電 (劉可耕 楊曉翔)14日恰逢中國「文化遺產日」。
  • 我國華南西南各地區端午節特色習俗
    關於過端午節的起源,較為普遍的說法是紀念屈原或伍子胥,但不少習俗在屈原之前已經存在。而端午節的習俗中又有惡日禁忌、龍圖騰等相關內容,因此歷代流傳的端午習俗可能是多種起源互相融合而成。端午節不少習俗都有禳毒驅疫的意義,是始於對「惡日」的禁忌。傳統上認為時值仲夏、疫厲流行的五月是「惡月」,人們在五月為了預防疫病,自上古即有不少清潔禳毒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