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才剛剛重新被香港娛樂圈接納的梁家輝,得到了恩師李翰祥的再一次「搭救」,邀請他去電影《火龍》中扮演末代皇帝溥儀。
此前,由於參演了大陸電影《垂簾聽政》的拍攝,梁家輝一度遭到了臺灣和香港影視圈的集體封殺,一度只能以擺地攤為生。
可以說,這是一個決定了他是否能夠重新開始的重要機會。
幸運的是,經過了兩年灰頭土臉的「市井生活」,梁家輝對於生活的體會和人物心理的把握再上一層樓,也因此將後半生的溥儀的那種落魄和堅韌演繹地淋漓盡致,加上稀疏的髮型和拘謹意味十足的眼鏡,更將這位末代皇帝的性格詮釋到位。
他精湛的演技也仿佛溥儀再現,讓現實中溥儀的妻子李淑賢,從片頭哭到了片尾。
梁家輝也不負眾望的,憑藉這一角色成功得到了第二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提名。
那時候的梁家輝還不是現在的老爺爺一個,濃眉細眼,丰神俊朗,跟TVB藝員班的同學劉德華站在一起也毫不遜色。也因此,溥儀這個角色讓人們看到了這個科班出身的男演員身上的巨大可能性。
加上對溥儀人物性格和經歷的深入了解揣摩,可以說那個時候的梁家輝就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溥儀」。
影片上映後,梁家輝接到了一個「特殊的約會」。
對方是義大利的著名導演貝納爾多·貝託魯奇,曾經拍出了《革命前夕》《巴黎最後的探戈》等經典影片的大導演。這樣一位大佛,來找自己是為什麼事呢?梁家輝感覺十分疑惑。
沒多久,他的疑惑就得到了解答。
原來,遠在地球另一邊的貝託魯奇正在籌備自己的影片《末代皇帝》,講的正是溥儀的前半生的故事。當看到梁家輝扮演的溥儀後,他十分激動,當即一拍大腿,決定了一定要把這個年輕人找來演自己電影裡的溥儀。
正是因此,才有了千裡迢迢來找梁家輝談了半個小時的一幕。
面對這種其他藝人求之不得的大導演的邀約,梁家輝雖然對於繼續挑戰溥儀的前半生很有興趣,卻並沒有貿然答應,而是請對方先將合約傳過來,同時自己興衝衝地跑去找恩師李翰祥匯報了這個好消息。
沒想到,李翰祥靜靜地聽完了他的話,這才慢悠悠說道,「不錯,我現在正在跟他打官司,就是為了這個前半生。」
原來,《末代皇帝》和《火龍》都是講的溥儀,只不過是一個是他的前半生,一個則是後半生。李翰祥早就有意拍溥儀完整的一生,卻沒想到版權被貝託魯奇捷足先登,兩人之間的矛盾不可謂不大。
對恩師的提攜心懷感激的梁家輝聽完這樁「恩怨」的來龍去脈,還不等師父表達,就做好了決定,選擇放棄這個難得的進軍國際舞臺的絕好機會,回去後言辭誠懇地給貝託魯奇去了一封信。
「導演你好,那個角色的合約不用寄過來了,我先不籤了。因為經過詳細的考慮,雖然你的《末代皇帝》拍的是溥儀前半生,我在《火龍》裡演的是後半生,但是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再演一次,我覺得在角色上沒有挑戰……希望以後跟你擁有一起合作的機會。」
言辭誠懇,理由得體,來之後對他和李翰祥的關係略有耳聞的貝託魯奇對此雖然惋惜不已,卻越發欣賞起了這個誠懇知感恩的東方青年。
那個時候還沒有電子郵件,梁家輝親筆寫下這份信函,擔心耽誤對方的事,還特意選了航空快遞寄往義大利。
這份彬彬有禮又貼心的拒絕信,不僅沒有讓貝託魯奇生氣,反而在他面前替這個演技出眾的青年拉足了好感。
正是因此,幾年後,他的好朋友讓·雅克·阿諾為《情人》男主角尋找亞洲面孔時,貝託魯奇毫不猶豫向好友推薦了梁家輝。
後來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情人》上映後,梁家輝扮演的那個懦弱又深情的東方男人轟動了歐洲,還被盛讚為「亞洲第一美臀」,一度成為西方影視舞臺上最亮眼的東方明星。
正所謂種善因,結善緣,若非梁家輝的尊師重道,他也不會選擇拒絕貝託魯奇的《末代皇帝》;若非他誠懇有度的拒絕,也不會給貝託魯奇留下十足的好感,也就未必會有後來在《情人》中的大放異彩。
從出道至今,梁家輝一直都是一個「軸人」,可正是這份「軸」,才讓他的特色鮮明生動,也吸引著每一個了解他的人。畢竟,做好自己、問心無愧,保不齊就種下了一份善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