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人處事,學會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2020-12-15 騰訊網

中國的文字是智慧的符號,除了表音、表意,每個字還有各自深刻的含義。

我們看「恕」字,上面是一個如,下面是一個心。這個字告訴我們什麼叫恕?就是要做到如其心。如誰的心呢?如對方的存心,能夠換位思考,將心比心,你就能夠做到轉怒為恕了。孔老夫子的弟子子貢來請教他,說有沒有一個字是可以終身奉行的呀?

孔老夫子說有,這個字就是「恕」,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別人犯錯誤的時候,我們就要捫心自問,自己是不是聖人?是不是完人?自己是不是一個錯誤都不犯了?仔細一想,自己還不是聖人,自己還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怎麼能夠要求別人一個錯誤都不犯呢?當別人犯錯誤的時候,我們就應該想一想,當我自己犯錯誤的時候,希望別人怎麼對我呢?我們是不是希望別人能體諒我們的苦衷,考慮我們的處境,給我們一個改過的機會呢?

那麼,當別人犯錯誤的時候,我們也要設身處地,換位思考,給他一個改過的機會。所以你看,這個怒字,稜稜角角分明得很。你把這個稜角磨得圓滑一點,就變成了「恕」。那麼這個字確實是可以終身奉行的。

《弟子規》中有句話為,「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任何事情我們要加給別人之前,應首先捫心自問,我希不希望別人以這樣的方式、態度來對我?如果我不希望別人這樣對我,那我就不能夠以這樣的方式去對待別人。《大學》中也說:「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講的就是恕道。

《孔子家語》中寫到:「君子有三恕。」哪三恕呢?「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是說你對領導不能夠侍奉得好,讓領導滿意,而你有屬下,卻希望他能夠竭忠盡智,這就不是恕道了。「有親不能孝,有子而求其報,非恕也。」你不能夠孝敬父母親,讓父母安心滿意,卻希望兒女能夠孝順你,能夠有報恩之心,這也不是恕道。「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順,非恕也。」不能恭敬兄長,卻希望弟弟妹妹能夠順從你、恭敬你,這也不是恕道。所以,要做到恕的話,確實是先要求自己,然後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這個「恕」寫得也很有味道。「恕」,上面是一個「如」,下面是一個「心」,告訴我們,「如心」才叫「恕」。如誰的心?如對方的存心。你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換位思考、將心比心,你才能夠轉「怒」為「恕」。孔老夫子的弟子來請教他:「有沒有一個字我可以終身奉行的?」孔老夫子說:「有,這一個字就是『恕』。」意思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是《弟子規》上所說的「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

我們不想別人怎麼對待我們,我們就不能夠以這樣的態度去對待別人。如果我們從早到晚,每一言、每一行之前都能夠想到這一句話,那我們的人際關係一定會有很大的提升。

什麼叫「如心」呢?我們真如自性的心就叫「如心」。那麼「如心」是什麼樣的心呢?是有一種同體的感受。意思是說,我不僅僅和自己是一體的,和他人是一體的,而且和萬事萬物都是一體的,這個心才叫「真如之心」。當你有了這種心,才能夠生起同體的感受。什麼叫「同體」呢?就是說,你看到別人很悲傷,你也會感覺到很悲傷;你看到別人很快樂,你也能夠從心底感受到那種快樂。這就叫「同體」的感受。所以,「同體大悲」,就是說你和萬事萬物是一體的,他有傷痛你也會感覺到傷痛,這個心才叫「如心」。

現代人的這種同情心,就是和人感同身受的心,卻越來越為物慾所蒙蔽,基本上都沒有了。我們感受不到身邊人的痛苦了。我們看到別人的苦痛,經常是麻木不仁,不能夠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只有「同體」的感受有了,我們才能生起對別人無私無求的幫助之心。

古人有這樣一句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世間人每一天「朝九晚五」很忙碌,工作很辛苦。那是什麼力量在推動著呢?

我們觀察一下發現,不是名,就是利。如果沒有名,沒有利,這件事很多人就不去做了。不能否認的是,還有很多人不為名、不為利,也在辛辛苦苦地努力工作,那背後推動的力量又是什麼?就是「如心」——這種「悲心」。

「同體」的感受能夠把人家的痛苦看成自己的痛苦,這樣的一種「悲心」才促使他為了大眾的利益付出,無私無求,做到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

相關焦點

  • 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遇事要多角度考量,要懂得換位思考,要將心比心,體會對方的感觸,做人,要有高度,要有寬度,要大度,路才會寬。人必須要懂得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是最基本的要求,這點都做不到不配為人,被人敬而遠之,往往友很少。
  • 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經典)
    將心比心,是給自己重新定位。你可以知道自己在別人心中的位置,也會把別人放在合理的位置。對你好的人,放在重要的位置,對你惡的人,在你的心中沒有位置。愛情要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為什麼有的夫妻可以一輩子恩恩愛愛,不是他們沒有矛盾,而是互相理解,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及時化解矛盾,「夫妻沒有隔夜仇,床頭吵架床尾和」。有的夫妻「一言不合、分道揚鑣」,不是沒有感情,而是讓誤會越鬧越大,反目成仇。朋友要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有的朋友為什麼不幫忙,一次兩次不幫忙就變成陌生人了。
  • 學會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包容別人,人生會越來越美好
    對於他人的做人做事方面,要學會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尊重別人,以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別人,這樣人生才會美好。相互尊重是人與人交往的基石,也是重要的美德。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善待別人也等於善待自己。學會尊重他人,學會換位思考,體諒他人的不容易,並給予他人理解和寬容,體現的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素養。換位思考,就是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處在別人的立場做事情;就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想人所想,理解和包容別人,尊重他人。
  • 學會換位思考,替他人著想將心比心,這是我們必須做的
    正所謂「將心比心」,學會換位思考,否則對方必受傷害。兩方都要平衡相處,公平對待,這樣才能和諧共處,若有一方出現偏差,那麼另一方的心裡一定會很不舒服,造成極大的落差,人與人之間的爭執便隨著而來。苗苗認為將心比心,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對雙方不管哪一邊都是最恰當的。
  • 平常理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理解不是萬歲,而是換位思考!人啊,站在不同的位置上,準有不同的想法,人生就是一個大舞臺,臺下的覺得臺上人可笑,臺上的覺得臺下的可憐,其實,每個人都是站在不同的戲臺上,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編劇裡。你在什麼位置決定了你思考問題的出發點,決定了你做事的方式方法!這個世上很多問題,大多都來自不理解;不少的矛盾一般都是缺泛溝通;多數的糾結常常來自不信任!每個人千萬別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別人,那將永遠不會有結果,也很難理解問題!只能站在別人的位置上看自己,才容易換位思考,將心比心!理解不是萬歲,而是換位思考!
  • 人生,學會換位思考(句句入心)
    只有人與人之間多一點理解,多一點換位思考,世界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理解不同,結果就不一樣,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每一件事用不同角度看,就會有不同的見解!每個人活在這個世上,都不是單獨的個體。處事,要懂得體諒,你考慮到別人的難處,人也會顧及你的面子。你在人需要伸出援手,人也會記得把你周全。我們都不是彼此,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思考方式也會存在詫異。在和對方相處的時候,最難能可貴的是,懂得站在對方的立場,把對方的難處看在眼裡,然後多去包容表達善意。
  • 換位思考問題,將心比心,其實誰都不容易
    1、在相處之中,我們要懂得換位思考交往,更要學會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看這個問題,或許我們會看到自己的不足,將心比心體會別人的真心,你會發現,其實我們在這個環節中也會有虧欠了別人。換位思考,能減少很多矛盾,將心比心也能換來真情,你為別人考慮的時候,別人也替你著想,你會為別人掏心掏肺的時候,處處想問題為別人,別人也真心對待你,其實在這個過程中誰都不容易,你對別人好,別人也會對你好人,要懂得感恩。
  • 人生請多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紛繁複雜,每個人活的都不輕鬆,所以人和人之間要學會理解和包容,要多換位思考,多為他人著想,將心比心,無愧我心。多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只求八兩換半斤,無愧於自己的良心!
  • 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是達成理解不可缺少的途徑
    換位思考,避免不必要的糾紛人與人之間要互相理解、信任,並且要學會換位思考,多為別人著想,這樣才能減少糾紛,創造和諧!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是達成理解不可缺少的途徑。邁克畢業於美國南部一所著名大學的商學院。換位思考是一種智慧,懂得換位思考的人才能真正理解生活、把握人生。從前,有一個農民常年在田間勞作,勞動量很大,他感到非常辛苦,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更是覺得苦不堪言。
  • 點滴智慧-換位思考
    「責備別人不對時,何妨換位思考…」星雲大師說:孩子不願意做爸爸留的課外作業,於是爸爸靈機一動說:「兒子,我來做作業,你來檢查如何?」孩子高興地答應了,並且把爸爸的「作業」認真地檢查一遍,還列出算式給爸爸講解。
  • 唯美的愛情,就是將心比心,待人以善,貴在人和
    只有我們學會了反躬自省,懂得了理解,學會了體諒。將心比心,才是一個人在愛情中,走向成熟的真正標誌。人與人之間最善良的溝通方式,就是寬容大度,換位思考,與人為善。不隨意地苛責對方。每個人都活的不輕鬆,人和人之間,更要學會感恩,理解和包容。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將心比心,人無盡善盡美,事無一帆風順。懂得換位思考問題,隔閡和矛盾就會越來越少。將心比心,感情就會逐步加深。你的人生格局就會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人和人都是獨立的生命體。
  • 懂得感同身受,學會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別唱獨角戲,讓大家都有表現的機會。別無所顧忌的在失意的人面前炫耀。情商高的人,懂得儘量避開對方的痛點。多一些關懷,少一些道理。但實際上,這是一種情商高、有修養、心胸豁達的體現,同時也是一個人行走社會、與人交往、待人處事所必備的能力。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例子,因為忽視「少數人」的感受,導致好好的一場朋友聚會、閒話家常變得矛盾叢生,大家不得不含怨離場,可謂遺憾。
  • 做人,一定要將心比心,才能得人心(好文)
    將心比心,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懂得換位思考,才能得人心。什麼是將心比心?意思就是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懂得換位思考,也就是說從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看待別人。只有懂得換位思考的人,才值得我們去深交。只有懂得將心比心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其實不管是愛情、親情還是友情,將心比心都是讓人如沐春風的力量。與人相處,要學會將心比心。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缺點,不要將什麼事都看得那麼絕對,我們要用寬厚包容的心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出了問題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一昧去責怪他人。
  • 「幸福濰中」從換位思考中體味幸福
    學會換位思考,轉變思維方式,方能敏銳感知幸福,從而體味幸福。初入社會時,安於當個與世無爭的「職場小白」,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很容易迷失自己;經歷風雨後,長成一個薄有成就的「職業人」,用盡全力、奮力拼爭,但容易受外界影響;而後慢慢成為一個看似成功的「社會人」,仿佛得到了自己當初追求的一切,又仿佛離自己的初心越來越遠,甚至變得漸漸看不清自己。
  • 在自己的位置上做事,在別人的位置上待人
    待人要學會換位思考,以讓對方舒服的方式行事。什麼是換位?換位就是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是將心比心,是互相體諒,是學會理解。人生的很多爭執與困惑,往往都是因為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學會換位,是人生的必修課。換位思考人與人相處,難免會意見不合。說話做事之前,不妨試著換位思考一下,給別人說話的機會,多考慮別人的感受,學會理解和體諒。
  • 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很重要
    做人將心比心,你會發現: 每個人都有無法去言說的無奈,我們要儘量去理解;做事換位思考,你會懂得:人人都有不為外人道的痛苦,我們要儘量去安慰。
  • 「夜讀」學會換位思考,是人生的必修課
    學會換位思考,是人生的必修課.mp306:59來自瀟湘晨報學會換位思考,是人生的必修課.mp3來自人民日報00:0006:58什麼是換位思考?就是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學會體諒對方、理解他人。生活中的很多爭執與困惑,往往是因為大家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從自己出發看問題。其實,很多事情只需換個角度、換個位置,便能豁然開朗。學會換位思考,是人生的必修課。
  • 學會換位思考,是人生的必修課丨職工悅讀
    就是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學會體諒對方、理解他人。生活中的很多爭執與困惑,往往是因為大家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從自己出發看問題。其實,很多事情只需換個角度、換個位置,便能豁然開朗。 學會換位,是人生的必修課。
  • 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才能以心換心得到別人尊重從而獲得成功
    所以做人,要學會將心比心,懂得換位思考。「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如果總是揪著別人的錯誤不放,或者一棍子打死人,就顯得自己太沒品質與智慧。學會換位思考,才能獲取幫助,取得成功。美國著名企業家柯林頓的故事:美國經歷了一次經濟大蕭條,在這次蕭條中,有90%的中小型企業都倒閉了,一個名叫柯林頓的開的齒輪廠也近乎倒閉。
  • 會說話的女人,必定會換位思考!
    學會說話前,請養成換位思考的好習慣。所以學會換位思考是有多麼的重要,一個女人學會了換位思考,而對於男人來說,娶到一個懂得換位思考的女人也是意見多麼幸福的事情。03學會說話首先你得學會換位思考,生活本來不容易,當你覺得容易的時候,肯定有人替你承擔屬於你的那份不容易。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都不是單獨的個體,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社會中,都避免不了要與別人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