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輿論聚焦於雲南魯甸「冰花男孩」事件上,以「冰花男孩」為代表的轉山包小學第一時間獲得來自當地政府和社會愛心力量的關注與幫扶。明年春節收假後,這裡離家較遠的孩子可以住宿在學校由老師照看,不用再走路上學。
這個網絡「熱點」都影響還遠遠沒有結束,精準扶貧以及基本的公共服務都還將在討論範疇之中。許多網友對「冰花男孩」心生感慨,除了心疼,更多的是鼓勵。是的,求學路不容易。堅持下去,你吃過的苦終將照亮你未來的路。
這樣的孩子無數,對他們來說,上學,或許是唯一可行的前進捷徑。
2007年12月,馬吉鄉中心小學兄弟倆飛索過江上學。/ 視覺中國
2013年9月5日, 廣西藤縣,幾名小學生乘竹筏渡過水庫去上學。/ 視覺中國
2016年5月14日,四川涼山,放學路上,孩子們在攀爬藤梯。/ 視覺中國
1月8號晚,韓寒髮長文稱:「退學是一件很失敗的事情,說明我在一項挑戰裡不能勝任,只能退出,這不值得學習。」
曾經應試教育的「反叛者」,認為不用參加應試教育也能成才的韓寒,這一次承認了自己當年的錯誤。
曾經的他課上不聽講,不記筆記,被語文老師批評的時候,就說:「我是班裡語文最好的。」在博客中diss高考作文很蠢,並慶幸沒有去上大學。甚至聲稱即使是復旦邀請他去做老師,還要看自己有沒有時間。
而今韓寒卻坦言,聽到別人得意洋洋地說「韓寒,我學你退學了。」他感到不理解。他認為這是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有什麼好學的呢?
很長時間內,我們反對應試教育,提倡素質教育。甚至有人認為退學是成功的第一步。
2008年,安徽省考生徐孟南,在高考試卷上亂寫一通,認為這很酷。他找不到好工作,10年後想要重新高考。
2010年,陝西省考生張皎在高考時交白卷,聲稱自己要成為中國的比爾·蓋茨,要在10年內賺到1000萬。後因偽造金融票證罪、信用卡詐騙罪被判入獄。
車和家CEO李想稱自己招聘的時候總有人留言,說公司歧視學歷低的,「你李想不也沒上過大學嗎?」
而李想的回答是:「我如果能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我才不創業呢。」
還記得前幾年認識一個上初中的孩子,他父母告訴我,這個孩子的問題是「太愛看書了」。當時我大跌眼鏡,這也算問題嗎?多少家長求之不得的事情啊。
孩子媽媽說,孩子從小就愛看書,上廁所也帶著書看。她特別擔心的是孩子的眼睛會出問題,就逼孩子出去玩,沒想到孩子拿著本書就躲到一個樹蔭底下接著看。
初中以後學習更是刻苦,也不愛出門,也不愛交朋友,她就更擔心了。媽媽想了個辦法,給孩子報了一個繪畫班,這樣可以讓孩子放鬆,也可以多交一些朋友。媽媽跟兒子說現在提倡素質教育,學畫畫好處特別多,結果孩子回了一句:「讓別的孩子去素質教育吧,我只想考上清華。」
其實我們都知道,素質教育跟考清華並不衝突,很多知名高校的學生學習成績好的同時,各種其他能力也非常強。多才多藝,能玩又能學的「別人家的小孩兒」比比皆是
我問這個孩子,你知道清華是什麼樣的嗎?為什麼這麼堅定要考清華?萬一考不上會怎麼樣?
這個孩子告訴我,當時考清華是隨便一說。未必一定要考上清華,但是就是喜歡學習,想讀好書,想以後考一個好大學,找一個好工作。「想多賺點錢,讓我爸別那麼辛苦。」
孩子說他在媽媽手機裡,看到一張爸爸在三亞幹活的照片。三亞潮溼悶熱,他爸爸穿著特別廉價的又髒又舊的半袖,在工地上幹活……
這個孩子的早熟與懂事,讓人又驚訝又心疼。他心疼爸爸,但是作為一個未成年人的他,能為爸爸做的事情是什麼呢?可能只有他擅長的讀書、學習、考試而已。這條路不好走,卻可能通向一條更精彩的未來。
其實,仔細想想就能發現,這些年打造「高考神話」的學校,都是在偏遠,又沒有什麼自然資源做支撐的地區:
老牌名校黃岡中學地處湖北大別山南麓;近十年來如雷貫耳的新興名校安徽省毛坦廠中學,地處大別山深處,不少人都說它「在地圖上找不到」;還有衡水中學,所在地衡水市鹽鹼地佔絕大多數。
這些地區在沒有「名校」光環之前,經濟發展頗為困難。很多當地人都把考大學當成是唯一的出路。學校願意拼命教,孩子們願意拼命學。就為了改變原本出去打工,或者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而已。
網絡上有很多人diss衡水中學,說它是考試加工廠,說它是人間地獄。
但在崔永元對衡水中學學生進行的回訪中,幾乎99%的孩子都表示,如果讓他們再做選擇,還會去這所學校,他們對學校根本沒有「怨恨」。
因為對於他們來說,想要離開偏遠的家鄉到大城市發展,只有走這條路,沒有別的選擇。
跑操時還在看書的學生
四川一高同學創作的高三標語受到網民關注,「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帥否?富否?否,滾去學習」,還有「考過高富帥,戰勝官二代」。
這些標語反映了普通家庭學子,想要通過高考改變命運的願望。
應試教育是他們最有效的進階之路,只有通過高考他才有可能和那些官二代富二代享受同樣的資源和待遇。畢竟函數不問出身,細胞不看背景。
目前社會上流行著很多「學霸高分低能」的說法,例如湖南神童魏永康生活不能自理被學校勸退,14歲考入瀋陽工業大學的王思涵,多門成績零分,被學校「責令退學」。
可這些同學為什麼會引起媒體和社會的關注?因為他們是特!例!啊!
最可怕的,是將特例當普遍,把高分等同於低能。
IPIN人工智慧公司統計發布了一份畢業五年的大學畢業生的平均薪酬。2016年,平均月薪過萬的39所高校中,985、211院校佔了30個,這足以證明高分學生並不低能。
學歷與收入規律
從圖形中可以清楚看到,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收入遠遠高於前者。
根據2017年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行榜,前15名皆為985高校,其中985,211高校在前100名中佔了63個。
2017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行榜
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
如果名校學生不是畢業之後發展得好,又怎能回校一擲千金?
當你還在擔心孩子未來會不會高分低能的時候,高分的孩子已經考入好大學,找到了好工作。
去年蘇寧在招聘時,明確表示管培生只要986/211大學的畢業生。言論一出引起眾多「雙非」(非985/211)大學生的討伐。最後蘇寧誠摯道歉,可惜這次道歉並不能解決「雙非」大學生的實際就業問題。
說什麼「學霸都是情商低」「學習差的當老闆,學習好的給他打工」,借用範偉老師的話diss「忽悠~接著忽悠~」
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畢竟,一個連讀書的苦都吃不下的人,又如何咽下生活的委屈?
學生時代是增長能力和見識的時代,如果在學生時代追求自由,那要什麼時候開始拼搏?童年是快樂了,那青年、中年和老年呢?這份無憂無慮又能持續多久呢?
若干年後你回看自己的學生時代,是後悔自己不夠努力,還是感謝自己足夠努力?
人一出生,就被劃分成寒門和豪門,這沒有什麼可怕的,真正可怕的,是你誤以為寒門和豪門之間只差一個素質教育,不要欺騙自己。
聲明 素材綜合來源於人民日報、成長樹、槽值、高中生學習等公眾號,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