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愈心理:一定要告訴孩子,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2020-09-09 知愈心理

知愈心理諮詢專注您的心理健康,為所有的情緒提供一個溫暖安放處,讓您從心遇見自己。

孩子,請不要埋怨讀書累,放眼看看這個世界,那些沒有常識沒有文化的人,大多數一輩子都活在社會的底層。

若是你想要未來擁有自己選擇的權力,想要未來有自己一份體面的工作,那麼今天的努力,就是你去看世界的路!

01

小學的時候練書法,周末要背著墨水瓶去老師家,瓶子沒擰緊,墨水把包裡的文具都染髒了,生悶氣,覺得書法太憎惡,覺得難學又惹禍,學了幾天再不願意去。

後來念高中,語文作文總拿不到理想的分數,硬著頭皮問老師原因,他說「文筆不錯,可惜字醜了些。」

學校組織作文比賽的時候,老師甚至主動建議我,「寫完找個字好看的同學幫你抄一遍,否則得獎的可能性很小。」

大二的時候考駕照,帶我的教練脾氣很不好,我被罵哭兩次,羞辱智商N次,跟自己賭氣,說過陣子再學,後來索性就沒再去駕校,如今即將畢業的我,依然沒有駕照。

過年回家,我所在的小城市計程車春節是不開計價器的,10塊錢的路程能漫天要價的說50,不坐拉倒。

家人在忙,家中也有閒置的車,可是不會開車的我只能去攔計程車,送上門去給他們宰客。

還有半途而廢的拍浮,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美術,明天再背的單詞......

它們都在後來某個猝不及防的瞬間,跳出來犯難。

因果報應真的是持久存在的真理,所有偷過的懶,都會變成打臉的巴掌。

記得蔡康永寫過:15歲感受拍浮難,拋去拍浮,到18歲碰著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拍浮,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18歲覺得英語難就不學英語,28歲有一份收入很可觀的工作但要求懂英語,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景色,真的是這樣。

02

孩子,我知道每當有人勸你起勁讀書,考個好大學,往後找個好工作的時候,你是不是嗤之以鼻?

你心裡是不是也在想:在這個金錢至上的社會中,大學生畢業連工作都找不到,更不用說買房買車、娶妻生子的美好生活了;

在這個萬眾創業,人人有機會改變自身階級的時代中,大學生大多會把腦子讀壞,連生存能力都堪憂,能有什麼前途?

總之,在你的腦子裡已經將讀書視為無用功,將賺錢至上視為信條。

甚至在網上收集著各種各樣讀書無用論段子,例如:他初中輟學,然而他的小夥伴卻最終考入了名牌大學。

十年後,身為公司董事長的他,已經在考慮要不要錄用他名牌大學畢業的小夥伴......

一個沒怎麼讀過書的人憑藉自身的努力,或許能夠成功,但是一個讀過書的人,相對來說能成功得比較輕鬆且容易。

曾經有個同學考上了985,在大二的時候出去創業,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現在頗有成就,已經開了幾家連鎖店了。

所以他一貫認為: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道路,不讀書、不上學不一定人生就沒有發展了。

03

有人說:怕吃苦,吃一輩子苦,不怕吃苦,吃半輩子苦,說的就是讀書這事。

孩子,現在能用汗水解決的事,不要留著以後用淚水,況且淚水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當你獲得了足夠多的知識以後,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美好的東西。

唯累過,方知閒;唯苦過,方知甜。

人生就是一隻儲蓄罐,你投入的每一分努力,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打包還給你。

別人所擁有的,你只要願意去付出,一樣可以擁有。

如果你覺得讀書苦,而選擇了放棄,當你沒讀什麼書就走入社會,你會發現自己就像一個赤手空拳的士兵,在面對命運這位強敵時,你會因沒有護身鎧甲而被打得遍體鱗傷,毫無還手之力。

那時你就會懂得: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

別怕吃苦,那是你通向世界的路,總有一天,那些苦會變成你遨遊天際的翅膀。

幸而數載寒窗苦,自此阡陌多暖春。

只有讓書香深深陶醉過的人,才能輕舟走過萬重山,去賞遍萬千春色。

知愈心理諮詢專注您的心理健康,為所有的情緒提供一個溫暖安放處,讓您從心遇見自己。

相關焦點

  • 請告訴孩子: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請告訴孩子,不要抱怨讀書累,帶著孩子去看看這個世界吧。沒有文化的人,終究是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如果想未來有自己選擇的權利,就要擁有一份體面的工作。今天你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今後不一樣的人生。1.所有偷過的懶,都會變成打臉的巴掌小學報了學習書法的班,每次周末都要背著墨水去學習。有一次,裝墨水的瓶子沒有擰緊,墨水把書包都弄髒了。
  • 請告訴孩子: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要是讀書與不讀書能有多大差距,不同的人當然有不同的見解。對於家境十分好的人來說,讀書和不讀書還真沒多大區別,但是對於家境不好的人來說,讀書不不讀書的區別還真的特別大。讀再多的書,還不是回到一座平凡的城市,打工,嫁做人婦,洗衣做飯,照顧孩子,何必折騰呢?這樣的家長我可以負責任的說他們對自己的女兒十分不負責任。女兒上學沒有用真是可笑,別的不說,如果你有一個高學歷,有文化,接觸的人肯定也不是不一樣的,那麼找的老公肯定也是不一樣的,你找一個上班的老公和找一個工地上的老公,哪個過得更幸福呢?更何況,讀書多的女生肯定也不甘於自己做一個家庭主婦吧,也想有自己的一番事業。
  • 關於讀書,家長請告訴孩子: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一、閱讀方法大家到這會是不是有點嘀咕,閱讀那不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嗎,把書買回來、拿起來讀,就可以啦。還要特別講什麼方法啊!其實,重視閱讀和「會」閱讀之間仍然有著不小的差距。我們比較習慣的應該是囤積式的買買買,幻想著把書買到家就基本算是讀過了一樣。大家想想自己有沒有這樣?
  • 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人人都知道馬雲、王健林、李嘉誠、王石等大佬非常酷愛讀書,每天工作再忙也要抽1個小時出來讀書。 有人曾跑去問馬雲:「我讀過很多書,但後來大部分都忘記了,你說讀書到底有什麼用?」
  • 「學習」請告訴孩子: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真的是這樣。02孩子,這個社會在極嚴厲的懲罰不讀書的人!所以他一直認為: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道路,不讀書、不上學不一定人生就沒有希望了
  • 請告訴孩子: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深度好文)
    2孩子,這個社會在極嚴厲的懲罰不讀書的人!每當有人勸你努力讀書,考個好大學,以後找個好工作的時候,你是不是嗤之以鼻?即使為了不忤逆家長做出口是心非的應允。所以他一直認為: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道路,不讀書、不上學不一定人生就沒有希望了!未來30年發展的機遇,在於你是否會玩,是否玩出個性,是否玩出實力,是否玩出創新, 玩 是非常重要的軟實力!
  • 辰波分享 | 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明清之際的朱舜水說,「但患不讀書,不患讀書無所用。」會問這個問題的人,多是不讀書的。於是他們不知道,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鍛鍊的人與不鍛鍊的人,隔一天、一個月看,差異甚微;隔五年、十年、五十年看,身體和精神狀態就有了巨大差別。到老的那一天,有的耳聰目明,身強體健;有的老態龍鍾,病痛一身。讀書也是一樣的道理,讀書和不讀書的人,日積月累,終成天淵之別。所以,堅持讀書,才是人生最穩的依靠,最好的出路。道家老子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 請告訴孩子: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深度好文)
    所以他一直認為: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道路,不讀書、不上學不一定人生就沒有希望了!未來30年發展的機遇,在於你是否會玩,是否玩出個性,是否玩出實力,是否玩出創新,&39;是非常重要的軟實力!03孩子,努力讀書,你才能選擇想要的生活就像龍應臺對兒子安德烈說的:「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孩子,總有一天,你會長大,你要肩負起自己的人生。你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每天埋頭苦幹卻只能勉強維持溫飽嗎?
  • 楊絳:讀書和不讀書的人生,是完全不一樣的
    楊絳:讀書和不讀書的人生,是完全不一樣的楊絳先生曾在《讀書苦樂》中寫道:「讀書就好比到世界上最傑出的人家裡去串門。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而且可以經常去,時刻去,如果不得要領,還可以不辭而別,或者另就高明,和他對質。」小的時候,我們總是躲避讀書,覺得十分痛苦,為什麼要讀書呢?直到長大後才明白,讀書才是最輕鬆自在的事情。最近網上流行這樣一句話,你連生活的苦都肯吃,為什麼不願意吃讀書的苦?
  • 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兩種人生
    很多人說高考有問題,但你知不知道,這裡面有多麼大的公平。我們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身豪門的,我們都要靠自己。要知道,在我們平凡的一生中,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屈指可數,而讀書便是其中最光明、最好走的一條路。學歷不一定能讓你站上巔峰,但至少可以保護你不跌入谷底;知識不一定能讓你大富大貴,但至少會讓你在眼界上衝破狹隘。
  • 李佳琦研究生團隊曝光:讀書和不讀書的人生,真的不一樣
    於是一些人就認為自己不讀書也行,以後也可以去做直播帶貨,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李佳琦在一次節目的採訪中,告訴了主持人自己的團隊裡很多都是研究生,正是自己優秀的團隊才幫助自己走到了今天。其實,就連看似簡單的直播帶貨背後也需要各種人才,這些人要熟悉網絡營銷、供應鏈等等,就連主播李佳琦也是畢業於南昌大學。所以說,讀書與不讀書的人生,真是不一樣。
  • 50歲護士長陪女兒考研被錄取,讀書與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這背後肯定有常人看不見的艱辛,以及之前所有讀書的積累。餘秋雨說:「讀書的最大理由是擺脫平庸。」堅持終身讀書的人,一定是不平庸的。一、讀書和不讀書,過得是不一樣的人生。 讀書和鍛鍊一樣,短時間看不出效果,日積月聚,終會天差地別。
  • 13歲抱孩子,34歲當奶奶:讀書和不讀書,決定了不一樣的人生!
    猶太人,佔世界人口的0.3%,卻拿走了最多的諾貝爾獎,他們用事實證明:讀書與不讀書,決定了不一樣的人生。           ——武際金34歲那一年,你在做什麼?答案肯定五花八門,因為每個人都在過著與眾不同的人生。
  • 「媽媽,讀書真苦!」 孩子,不讀書的人生更苦!
    他可以不寫作業,可以上課開小差,可以交白卷,甚至考0分也沒有人怪他。可慢慢的,孩子感覺出不對了。每次他搞小動作時,老師真的就不管他了。每次他想跟同學玩時,同學都很瞧不起他的樣子。而父母還笑呵呵:想玩就玩,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就這樣,孩子的成績逐漸下降,也變得膽小、自卑。
  • 薦讀丨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與其說我喜歡讀書,不如說我離不開書。那些每天讀進去的書,在日積月累中,不斷轉化成了我自己的東西。每當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麻煩,它們都能給我更多的底氣。在這個世上,大概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像書一樣,能給到我如此豐富又實在的幫助。它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者,給我指明前進的方向,也像一個比肩同行的夥伴,給我及時的安慰和鼓勵。
  • 請跟孩子們講:讀書和不讀書,是不一樣的人生
    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真的是這樣。2孩子,這個社會在極嚴厲的懲罰不讀書的人!所以他一直認為: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道路,不讀書、不上學不一定人生就沒有希望了
  • 讀書和不讀書的孩子,長大以後過得是截然不同的人生,騙不了人
    我自己也感覺不是讀書的料子,整天這麼痛苦的在學校熬著,還不如趕緊踏入社會掙錢。」聽到這裡,正拿著紅筆的手停頓下來。對於這個孩子,小懂我還是有點印象的。那時候班裡男孩不多,他雖然有點調皮,但腦袋瓜還是挺靈活的。所以乍一聽他說不想上學讀書,我的內心還是挺接受不了的。一時之間,竟不知道該如何勸說他。
  • 讀書和不讀書的4個區別,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網友:說到心坎裡
    每個父母和每個孩子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現代教育的焦慮。由於對學校的各種評估,老師無形中將壓力傳遞給了學生和家長。由於父母的各種競爭,孩子被迫不斷與其他家庭的孩子競爭;因為孩子之間的比較,孩子自己為了贏得周圍人的認可和支持,我不敢放鬆。這些焦慮中的一些是不必要的。例如,我去過多少個地方,幾個興趣班,等等。由於孩子們的個體差異,很難比較。但是有一件事必須比較,那就是閱讀!
  • 讀書和不讀書,連吃的虧都不一樣
    因為大家的需求不同,生活方式也不一樣。你覺得幸福的地方,可能別人並不在意。而你不在意的地方,別人自有天地。古人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我倒並不認為讀書有多高,只是,讀書和不讀書,人需要走的路,吃的虧,都不一樣。
  • 梁實秋: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這些經典公眾號值得關注!
    【爸媽搜】為中高端家庭提供家庭教育、親子閱讀、學習方法、親子溝通等相關內容與服務。▲長按上方二維碼識別關注▼ 簡介:閒適的心情、優雅的志趣。惟吾舊夢是保,一派西湖景色,猶端然未動也!睡前一個人夜聽ID:FM5985▼ 簡介:有沒有一句話,聽到的瞬間,心就痛了,聽著聽著,你就哭了……在這裡,總有一段話,一個故事,能打動你的內心不善表達的你,不願到處訴說的委屈都可以留言告訴夜叔,他犀利毒舌,又不乏溫暖與理智,總能以犀利的角度道盡男女情感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