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女孩每天蹭網學習18小時:不吃讀書的苦,就吃生活的苦

2020-12-15 文藝的小酒館

最近,一個女孩蹭網上課的視頻迅速走紅網絡,登上了微博熱搜。

女孩名叫崔絨,是河南修武的一名高三學生,疫情期間,因為家裡沒有網絡,只能移到房間角落借隔壁鄰居的網上課。

為了不耽誤課程,她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一天的學習時間長達18小時。

視頻中,女孩住的地方還是一個毛坯房,家裡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僅有的一張桌子擺滿了書籍,牆面斑駁長滿黴斑,但是貼滿的獎狀讓人眼前一亮。

她說:「貧窮並不可怕,它可以激發人的鬥志,我會努力讀書,改變現狀,實現目標。」

鏡頭中的她,眼神堅定,語氣中有一股穿透人心的力量,似乎擁有了一副鎧甲,助她劈濤斬浪。

看到這裡,很多網友動了情,為她的勵志點讚,但也有網友認為「學18個小時太辛苦了。」

讀書雖然辛苦,但對於崔絨來說,這是通往未來的路,也是改變人生的最佳捷徑。

如果現在不吃讀書的苦,將來的生活就會比讀書苦百倍。

01

那些不讀書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春節期間,回老家後,和我一個堂哥吃飯。

酒過三巡之後,他突然嘆了一口氣:「真羨慕你啊,讀了那麼多書,工作待遇那麼好。」

他喝了口酒,接著說道:

「初二那年,我覺得學習又累又枯燥,沒意思,決定跑去廣東幹一番事業。

一開始,找到了一份零件加工廠的工作,同期還有幾個大學生一起,我當時還很得意,看,上了大學還不是和我一樣?

後來發現我想錯了。這份工作,於他們而言,只是一份暑假工,是他們人生中的一個臨時站點,但是,對我來說,卻已經是一份謀生的工作。

幾年後,他們成了公司的高管,而我還是在流水線上日復一日。」

我趕緊找話安慰他:「你好好幹,也有上升空間的吧?」

他搖了搖頭:「那些管理層都有學歷要求,如果當初我好好讀書的話,或許還有可能,但是我現在已經沒機會了。」

一番話,讓大家陷入沉默。我打量了他一眼,30歲不到的男人,臉上飽經風霜,眼裡布滿血絲,不由得讓人心裡一酸。

年少時以為,讀書是最苦的事情。後來經歷了歲月的刁難,才明白,讀書不苦,生活才是真的苦。

生活從來都是公平的,每個人都不例外。

當你放棄讀書時,在未來某一日,它會變成生活中的一場風暴,把你裹挾到生活的絕境之地,無路可退。

在這個知識為王的時代,苦讀十年,得到的往往不只是一張學歷,還有你的人生視野、人脈,這些都可以變成命運翻身的籌碼。

你以為放棄的只是讀書這條路,其實放棄的是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02

讀書的本質,是讓你擁有選擇權

網上有個這樣的故事,讓我記憶猶新:

一位剛上學不久的兒子,問父親:「人為什麼要讀書?」

父親說:

一顆小樹長1年的話,只能用來做籬笆,或當柴燒;

而10年的樹,可以做檁條;

20年的樹用處就大了,可以做粱,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家具。

一個小孩子如果不上學,他7歲就可以放羊,長大了能放一大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幹不了別的。

如果小學畢業,在農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術種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築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當個小商小販,小學的知識夠用了;

如果初中畢業,他就可以學習一些機械的操作了;

如果高中畢業,他就可以學習很多機械的修理了;

如果大學畢業,他就可以設計高樓大廈,鐵路橋梁了;

如果他碩士博士畢業,他就可能發明創造出一些我們原來沒有的東西。

兒子說:「知道了。」

爸爸又問:「放羊、種地、當保安,好不好?」

兒子說:「不好,丟人。」

爸爸說:

「兒子,不丟人。他們不偷不搶,幹活賺錢,養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一點也不丟人。

不是說不上學或上學少就沒用,就像一年的小樹一樣,有用但用處不如大樹多。」

讀書的多少,並不能說明一個人的地位,卻決定了人生選擇機會的多少。

龍應臺曾經對兒子安德烈說過:「我要求你用功讀書,不是因為我要你和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讀書,或許不能讓你成為人生贏家,卻能讓你掌握更多主動權,憑「本事」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03

吃過讀書的苦,才能抵抗生活的苦

曾經刷爆全網的「西安奔馳女車主維權」事件,女車主研究生的身份再次引發大家對「讀書」討論。

在爆出的長達18分鐘的錄音裡,4S店的每一次刁難和狡辯,都被女車主有理有據地懟回去,讓對方幾乎無力反駁。

不僅如此,她還提出八點訴求。

從要求調查車輛來源,到要求對車輛進行檢測,再到要求給出一個正式的道歉和情況說明。

每一點都合情合理,讓人無法拒絕。

這個維權事件的勝利,被網友戲稱為「讀書人的勝利。」

誰說讀書沒有用?誰說讀書是白吃苦?

要知道,她嘴裡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是寒窗苦讀,熬夜看書消化下去,融合到骨子裡的知識。

世界上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同樣,讀過的書也不會浪費,那些熬過的苦,都會化成護盾,抵擋生活的惡意。

知乎有個提問:有文化有什麼用?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回答是:沒什麼用,就能讓你少吃很多虧。

不讀書的人,容易處處受人掣肘,你不知道解決問題的辦法有千萬種,永遠困在自己的那一方小天地裡,踩了坑也不知道。

讀書的人,能站在更高的視野上看問題,讓你不僅擁有對抗生活的底氣,更有與之較量的能力。

生活的苦,是一種消耗,但是讀書的苦,是一種收穫,最後會織成一張大網,隔絕很多生活的苦。

04

《怦然心動》裡有一句臺詞:

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鏽。

人生的路有千百種,但是讀書上學,求取知識,依然是最容易、最順遂的一條。

最怕的是,在該努力讀書的年紀,選擇逃避。

孩子,讀書的苦,真的不算什麼。

當你20歲,被迫捲入生存的危機,為下一頓飯哭泣時;

當你30歲,上升機會近在眼前,卻只能無奈嘆息時;

當你40歲,不能為孩子換取更好的機會,深夜痛哭時;

當你50歲,想改變卻無力改變,想回頭卻是百年身時。

你會發現,真正的苦,是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時,自己完全束手無策。

有句話說,決定現在的,是你昨天的選擇;而決定明天的,是你今天的行動。

我只希望你多讀書,隨時具備對抗它們的勇氣。

就算被迫陷入泥沼,也能給一個漂亮的回擊,讓自己全身而退。

2020

相關焦點

  • 14歲女孩寒夜蹭網上課看哭眾人:不吃讀書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在河南洛寧,一名14歲女孩因疫情期間要上網課,家裡又沒有網絡,只好每天到村支部蹭網學習。照片裡,女孩端坐在昏暗的燈光下刻苦用功,父親則默默蹲坐在角落陪伴女兒。村支書說:「我是教師出身,一看到孩子認真學習,心裡就很感動。」為了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他每天一早一晚,都會把屋子附近消毒兩遍。在評論區,不少網友表達了敬佩之情。「特殊時期,能克服困難學習,為她點讚!」「不驕不躁,榮辱不驚,很踏實的一個孩子。」「古有鑿壁借光,今有寒夜『蹭網』。」
  • 華為201萬年薪招畢業生:你只有吃了讀書苦,才能少吃生活的苦
    他們用親身經歷告訴大家:讀書,真的能夠改變命運。你只有吃夠了讀書的苦,將來才能少吃生活的苦。女孩名叫崔絨,是河南修武的一名高三學生,疫情期間,因為家裡沒有網絡,只能移到房間角落借隔壁鄰居的網上課。,她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一天的學習時間長達18小時。
  • 抱怨讀書苦,媽媽罰孩子泔水桶撈麵:不吃學習的苦,就吃生活的苦
    想想那時候父母讓我們念書,我們也不念。沒有吃學習的苦,現在就要吃生活的苦。」一些教育專家認為,適當的吃苦教育有必要,要加強對孩子的吃苦教育。最好的吃苦教育就是生活教育,應該讓孩子從事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聽起來確實非常累,但阿槑老師還是要告訴孩子們:你所抱怨的「讀書苦」,可能是你這輩子吃過最輕鬆的苦了。此時不吃苦,以後可能要吃更多的苦。1.
  • 你只有吃夠了讀書的苦,才能少吃生活的苦
    他們用親身經歷告訴大家:讀書,真的能夠改變命運。你只有吃夠了讀書的苦,將來才能少吃生活的苦。01前兩天,很多媒體都在爭相報導一個叫魏凱倫的大學畢業生。有人說,生活的苦,是一種消耗;讀書的苦,是一種收穫。當你吃夠了讀書的苦,才能更從容、更自信的面對生活的苦。老話說,念書的人腿長。今天這個社會,努力讀書的人,跨越了階層,走向了更遠的世界。
  • 孩子:你只有吃夠了讀書的苦,將來才能少吃生活的苦
    他們用親身經歷告訴大家:讀書,真的能夠改變命運。你只有吃夠了讀書的苦,將來才能少吃生活的苦。有人說,生活的苦,是一種消耗;讀書的苦,是一種收穫。當你吃夠了讀書的苦,才能更從容、更自信的面對生活的苦。老話說,念書的人腿長。今天這個社會,努力讀書的人,走向了更遠的世界。
  • 研招網崩了:吃著讀書的苦,生活的苦也就不那麼苦了
    「統招一本,211/985,30歲以上不考慮……」30歲,根本談不讓而立之年。原來,高考不看臉,找工作不看不入流的證書。既然沒有,只能再次投胎——考研。考研是所有平凡的人,往理想生活飛躍的跳板。更讓人難過的是,曾經聽過很刻薄的言論:大學頭兩年不好好學習爭取保研,所以,活該考研啊!這就是顏真卿所說「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悔讀書遲」吧!03 可是,過來人說:別再很傻很天真了,考研不像高考!
  • 華為201萬招聘畢業生:只有吃夠了讀書的苦,才能少吃生活的苦
    他們用親身經歷告訴大家:讀書,真的能夠改變命運。你只有吃夠了讀書的苦,將來才能少吃生活的苦。01前兩天,很多媒體都在爭相報導一個叫魏凱倫的大學畢業生。有人說,生活的苦,是一種消耗;讀書的苦,是一種收穫。當你吃夠了讀書的苦,才能更從容、更自信的面對生活的苦。老話說,念書的人腿長。今天這個社會,努力讀書的人,跨越了階層,走向了更遠的世界。但是命運饋贈的禮物,都在暗中標著價格。
  • 天大、廈大研究生同日被撤銷學位:學習和生活哪一個更苦?
    那麼,有沒有哪 一刻,你覺得自己也很不爭氣?請記住,怕吃苦,苦一輩子;不怕苦,苦一陣子。現在吃的苦,現在受的傷,會成為日後的徽章。推薦給你,靜夜思。兩校研究生同日被撤銷學位:學習和生活,哪一個更苦?有句話說得好:你不吃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不要以為有名校傍身,就可以任性揮霍。到頭來一定得不償失,追悔莫及。社會遠比校園複雜,而今天校園都已經無法容忍混日子的人了。22006年河南考生蔣多多高考交了白卷,一時之間引發巨大爭議。
  • 吃不了學習的苦將來就得吃生活的苦
    兒子剛出身就黃疸,我那時羊水太多,十個月零十天了,還不發作生。婆婆和老公急壞了,把我帶去醫院檢查,羊水太多,氧氣太少,還天天去吸氧。小學四年級時成績還算不錯,五年級時就開始叛逆,也就是我出車禍的那年開始。父母講的當做耳邊風,這邊耳朵進那邊耳朵出。成績直線下滑。六年級時班主任還提醒過我,讓我讓他爸爸帶他去勞動鍛鍊下,也許會好些。他爸礙於他年紀太小捨不得。
  • 不想吃學習的苦,那就只能吃生活的苦
    孩子不願意念書,無非是覺得讀書苦,學不動沒有成就感,被一些其他東西吸引,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料。不知道有多少家長被快樂學習蒙蔽了雙眼,這顯然是沒有認清學習的本質,學習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都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帶有升學目的的學習更不可能是一件快樂的事。尤其是在基礎教育階段,學生需要通過大量的重複練習去記憶一些沒有邏輯聯繫的東西,這都是要下苦功夫的。
  • 【大名讀書人】你只有吃夠了讀書的苦,才能少吃生活的苦
    他開始每天起早貪黑的學習,比身邊的任何同學都要用功。吃飯的時候,在背英語單詞,睡覺之前還會做幾道數學題。他是最早到教室的,也是最晚離開的。他的努力讓父母心疼,讓同學吃驚。整個中學時代,幾乎都是在漫長又枯燥的學習中度過的,沒有任何的娛樂。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16年的高考中,魏凱倫以620分的高分被國防科技大學錄取。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他正在工地搬磚,一天能掙50塊錢補貼家用。
  • 男孩嫌讀書苦被媽媽罰泔水桶撿麵條:吃不了學習的苦就吃生活的苦
    原來男孩這一陣突然不想學習了,認為自己隨便做什麼都可以。媽媽說自己家是開麵館的,就懲罰男孩從撿麵條幹起,告訴他「吃不了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也有網友舉例說,老同事的侄子突然不想讀書了,他爸帶他去割麥子,那個熱、癢、累,侄子終於覺得還是讀書好,現在應該博士畢業了。
  • 為什麼大多數人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 | 蘿蔔心理精選
    一、為什麼大多數人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 曾經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問的是: 為什麼大多數人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相反的是那些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十分珍惜著在城市裡生活和學習的機會,因為他們知道,這種生活可能窮極他們一生的努力也難以企及。 後來我才明白為什麼那些城裡孩子在窮鄉僻壤裡轉了一圈回來就會變了一個人? 不想讀書,覺得讀書辛苦?現實的生活會誠實地告訴他們,不讀書的人生會更苦。
  • 《窮富翁大作戰》教會孩子:吃不了學習的苦就會吃生活的苦!
    知乎上有個問題是這樣的:為什麼有人能吃得了生活的苦,就是吃不了學習的苦。有個答案獲得了很多人的認同: 「因為學習上的苦是需要你主動去吃的,而生活的苦,你躺著不動,它都會來。」這樣一個往往要到了一定年齡才會明白的道理,叛逆期的孩子又怎麼能理解的了呢?一提到學習,孩子總是叫苦連天,家長們應該怎麼教育才好?
  • 「夜讀」別抱怨讀書苦,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
    那是看世界的路05:48來自人民日報1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張照片,河南洛寧一名14歲女孩因疫情期間要上網課,家裡又沒有網絡,只好到村委會蹭網學習。照片中,女孩端坐在昏暗的燈光下刻苦用功,父親則默默蹲坐在角落陪伴女兒。駐村第一書記說,「我是教師出身,一看到孩子認真學習,心裡就很感動。」為了給女孩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他每天一早一晚都會把房間消毒兩遍。當地運營商得知情況後,主動為女孩家免費安裝了寬帶。不少網友感嘆,「古有鑿壁偷光,今有寒夜蹭網。」
  • 清華博士生被開除:請告訴孩子,你不吃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楊鎖的母親仍然寵著楊鎖,一點農活也不讓他幹。到後來,楊鎖的母親身體越來越不好,不得不叫楊鎖去幹活時,楊鎖根本不幹,一不高興就打母親。楊鎖每天無所事事,他母親承擔著一切農活和家務,結果積勞成疾。楊鎖18歲那年,他母親因病去世。失去了依靠的楊鎖,早已經沉溺於舒適安逸的生活,只願意懶在家裡,最終餓死在家裡。
  • 29歲,畢業7年,懷孕8個月上考場:寧願吃學習的苦不願吃生活的苦
    4月份前因為都在上班,所以只能每天保證有2個小時的學習時間,且孕前期整個人的狀態都不好,所以看書的進度就比較慢。我一般都是早上七點起床,看一個小時的課件,然後八點鐘出發去公司上班,在上班途中我嘗試過聽課件,但噪音太大,效果不是很好,所以我就改為做做題和聽聽音樂,然後就是晚上回到家吃完飯,從八點鐘看到九點半的樣子,就這樣聽課件,做筆記。
  • 疫情之下應屆畢業生年薪201萬:吃夠了學習的苦,才能少吃生活的苦
    但是花花看了他們的經歷想說:讀書改變命運,只有吃夠了讀書的苦,才能少吃生活的苦。讀書苦嗎?苦,但是值得!每天騎著破舊的自行車去上學,途中要翻越好幾座大山才能抵達。他下定決心要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開始每天起早貪黑的學習,比身邊任何一個同學都要用功,吃飯的時候在背英語單詞,睡覺之前還要做幾道數學題,每天最早到教室,也是最晚離開的。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他還在工地搬磚,一天賺50塊錢來補貼家用。吃夠了苦,熬到了頭,生活就會對你網開一面。
  • 你不主動去吃學習的苦,生活的苦便會自動找上門來給你吃
    得知他考上了清華大學,老闆還特意每天多加50塊當做獎勵。人都怕吃苦,讀書是苦,連續數十年的不斷學習,只為能夠考上一個好的大學;工作是苦,996讓很多人都怨聲道載,控訴無良公司。 人生有很多的苦,如果你不想吃苦,害怕吃苦,那麼可能你會因此要吃苦一輩子。
  • 華為兩百萬年薪招畢業生:你只有吃夠讀書的苦,才能少吃生活的苦
    華為201萬年薪招聘畢業生:你只有吃夠了讀書的苦,才能少吃生活的苦這幾天,華為「天才少年」新名單在網上不脛而走,引發大家關注。從去年12月至今,光是華中科技大學,便有三位「天才少年」入圍這項計劃。他們分別叫左鵬飛、張霽和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