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從來不滿足於一張乏味的菜單,不太喜歡什麼東西拿來就吃,因為這樣顯示不出自己的技術含量。
在經歷了上下五千年後,聰明的中國人發明了一些想不到的食物,比方說黃豆和它的衍生品。
有這麼一個笑話,說兩個兄弟討論到底做什麼生意不賠錢,爭論半天得出的結論是做黃豆。
為什麼呢?因為生黃豆時可以賣黃豆,磨了之後可以做成豆漿、豆花,成型之後可以做成豆腐塊,即便是長毛了也可以做成臭豆腐,無論怎麼折騰,黃豆都能賣出去,不會賠本。
實際上,黃豆剛出現在咱們食譜上的時候,地位是有些尷尬的。因為它本身吃起來並沒有什麼食慾,而且吃多了還會有些脹氣,但這些卻並不能阻礙黃豆成為美食。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第3集的導演是發酵專業的專家,他在做這集內容時就特別得心應手。在他的精心製作下,黃豆被製作成了豆漿、醬豆腐、毛豆腐、臭豆腐等各種派生產品。
這些由黃豆轉化而來的衍生品,我們喜歡吃,而且吃了幾千年不膩歪,這就是智慧的表現。
豆漿最洋氣的吃法——豆乳布丁
在咱們的印象中,豆漿是最樸實的早餐之一。一大早起來,溜達著去家門口的早餐店拎上一袋豆漿,再來兩根剛炸好的油條,就著一口酥脆爽口的鹹菜,那叫一個瓷實。
但是,如果豆漿買多了,家裡人少,喝不了那麼多,該怎麼辦?這時候小嘮就嘗試著用多餘的豆漿做一道結合中西特點的甜品——豆乳布丁。
在此之前,小嘮曾經做過水果布丁、牛奶芒果慕斯,也做過豆腐丸子、香煎豆腐,但就是沒有做過黃豆的甜品——豆乳布丁。
實際上,豆乳布丁是融合了中式和西式兩種美食原材料,分別利用其特性製作而成的一款新式零食,在最後還撒上了熟黃豆粉,既是豆漿最洋氣的吃法,也是黃豆新的衍生品。
豆乳布丁這樣做
熟悉小嘮的朋友都知道,只要是小嘮做的美食,大多是簡單易操作的,這豆乳布丁也不例外。大體上看,主要原料只有豆漿、吉利丁片兩種,但卻可以碰撞出1+1>2的火花。
所有原料:
無糖豆漿200克牛奶100克細砂糖30克吉利丁片10克熟黃豆粉適量製作步驟:
1、將吉利丁片放到冰水裡泡軟,時間為1分鐘即可。
注意:這裡的吉利丁片是一片的量,如果買的吉利丁粉,那就用量勺量一下,估計10克就可以了。如果自家的豆漿存量比這個配方的量多,那麼建議多用點吉利丁片,否則會不成形。
2、趁著豆漿是熱的,將牛奶和白砂糖倒入豆漿中攪拌均勻。喜歡吃煉乳的,可以加點煉乳。
注意:①如果家裡有黃豆,也有豆漿機,可以嘗試自己打豆漿,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②加牛奶是為了去除豆漿裡的豆腥味,牛奶的比例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加以調整,但總量上要比豆漿少,畢竟在這款甜品裡豆漿才是主角。
3、將泡軟的吉利丁片放到溫熱的豆漿裡,用矽膠板攪拌均勻,讓吉利丁片與豆漿充分融合。
注意:①吉利丁片之所以要用冰水浸泡,是因為吉利丁片在溫熱的環境下會融化。用冰水浸泡,只會讓吉利丁片泡軟,而不會讓它融化。
②這裡的豆漿是溫熱的,正好能夠將泡軟的吉利丁片融化。如果家裡的豆漿是涼的,建議放在鍋裡稍微熱一下,或者隔水熱一下都可以。
4、將布丁液放到模具裡,放到冰箱裡冷藏4小時以上,直至凝固。
注意:①模具的選擇可大可小,沒有固定限制。如果想要脫模,建議用食用矽膠級別的模具,簡單操作易上手。
②可以提前頭一天晚上做,次日就可以拿出冰箱食用。但非常不建議放到冷凍,因為會破壞吉利丁的內部結構,導致布丁不能凝結。可能,這就是所謂的慢工出細活吧。
5、將黃豆粉倒在不粘鍋裡,用木板不斷翻炒,直到顏色焦黃,炒熟即可出鍋。
注意:這裡的黃豆粉就是在超市副食品區域買的生黃豆粉,價錢也就是4、5塊錢一斤,很便宜。這一步炒出來的黃豆粉就是為了下一步的裝飾,當然,如果不喜歡吃的可以忽略。
6、4小時之後,布丁凝結,取出後撒上熟黃豆粉即可食用。
注意:咱們自己製作的布丁沒有添加任何保鮮劑,所以食用周期非常短,建議當天使用完畢,最遲不超過兩天。
小嘮說
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喪失了對生活的熱愛,而是因為太熟悉而沒有了新鮮感。在製作這款甜品時,小嘮非常有這種感觸。有時候,我們稍微做一點改變,就會創造出另一番天地。
在製作這款豆漿最洋氣的甜品時,咱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將吉利丁片放到冰水裡泡軟,時間為1分鐘即可。
第二、將泡軟的吉利丁片放到溫熱的豆漿裡,利用豆漿的溫熱融化吉利丁。
第三、咱們自己製作的布丁沒有添加任何保鮮劑,所以食用周期非常短,建議當天使用完畢,最遲不超過兩天。
好啦,這就是今天咱們要做的豆乳布丁,要不要試著做一下呢?
我是小嘮,所有圖文均為小嘮原創製作。想看視頻步驟的盆友,也可以點擊嘮點美食帳號發布的原創小視頻喲,筆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