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老百姓們也切切實實體會到了高科技帶來的便利,衣食住行的品質都提高了一大截。就拿出行來講,以前出遠門只能起個大早奔赴汽車站、火車站,面對魚龍混雜的人群,在各種煙味、腳臭味、泡麵味中度過幾個小時才能達到目的地,實在是太煎熬了。現如今,動車、高鐵、飛機成了最常見的交通工具,而且價格方面也比較親民,受到了老百姓們的歡迎。
就拿高鐵來說,中國的高鐵在國際上都是非常有名的,取得了很多個第一名。例如中國建成了全球最具現代化的鐵路網和最先進的高鐵網絡,截止去年底,中國的鐵路裡程達到了13.9萬公裡以上,高鐵就佔據了其中的3.5萬公裡,排在了全球的第一位。雖然高鐵比飛機慢,但是卻也有很大的優勢,例如不受天氣影響、站點較多、高鐵站距離主城區較近等。
不過高鐵近兩年也迎來了「變革」,經常乘坐高鐵出行的人就會感覺到,高鐵的票價似乎越來越高了,有段時間,高鐵票價甚至比打著機票還要貴,為什麼會突然出現這樣的變化呢?高鐵票的定價標準是什麼呢?
大家都知道,給高鐵定價是鐵路部門負責的,價格標準是根據鐵路的速度等級、裡程、淡旺季等方面來定的,因為這其中並沒有定數,所以高鐵的票價也會跟著進行浮動了。例如這趟列車的速度在每小時110公裡以上,軟座一一等座0.3366元/公裡,二等列車0.2805元/公裡。最終價格在10%的上下波動區間。此外,高鐵的用電量也是很高的,每小時耗電量就達到了1萬元左右了,還有後期鐵路的維護成本,高鐵本身的成本,這樣加起來成本就非常高了。
綜上所述,在制定高鐵票價的時候考慮的因素還是很多的,隨著高鐵路線的不斷增加,高鐵和鐵軌的耗損也在增加,外加耗電量的與日俱增,中國也在積極探索節能環保途徑,目的就是為了降低成本。但是這個過程中,勢必是要通過增長票價來減輕資金壓力的。
在很多人看來,高鐵每天迎接了大量的乘客,是非常賺錢的,那麼事實如何呢?實際上,中國的確有非常賺錢的高鐵,一年就能發賺3200多萬了,它就是京滬高鐵,去年一整年就賺了119.4億元了。但是京滬高鐵只有一條,很多線路直到現在都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有數據統計顯示,中鐵今年1——6月就虧了955億元,4——6月份就虧了342億元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高鐵票價自然是水漲船高了。為了彌補虧損,京滬高鐵最近就正式宣布在價格方面進行相應的調整了,從12月23日起實行靈活折扣、漲跌不一的市場化浮動票價機制。連京滬高鐵都對票價「動手」了,其他線路也會陸續效仿。例如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橋火車站最低二等座票價最低498元,最高598元,商務座上漲高達250元,二等座上漲46元,一等座也有70多元。這就意味著,今後乘坐京滬高鐵時,人們將不得不告別固定票價。
大家如何看待高鐵漲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