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寶媽奶水分泌不足的情況,都可以通過簡單輕鬆地方法得到改善」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孩子出生之後,「餵奶」成了許多新手寶媽頭疼的問題,各種麻煩可謂接踵而來,奶水是否充足、不充足該怎樣催奶等等,這些問題經常攪得寶媽們焦頭爛額。下面咱們好好捋一捋。
判斷奶水充足與否,寶媽們可以參考以下幾條
1)餵奶時看嬰兒狀況
首先判斷奶水充足與否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孩子吃奶時的狀況,如果孩子吮吸的緩慢且用力,而且有明顯的吞咽聲,那麼說明奶水是充足的,孩子可以吃飽。
2)觀察自己乳房的狀況
寶媽還可以通過自己的感覺來判斷是否奶水充足,每次餵奶前如果乳房飽滿,餵奶後則變軟很多,這說明孩子每次吸入的奶水很多,也就說明自己的奶水很充足。
3)觀察餵奶後寶寶情況
孩子在哺乳之後,如果看起來很滿足,或者不一會就進入了睡眠狀態,而且孩子在兩次餵奶之間都很安靜、滿足,沒有飢餓的情況,說明孩子吃得很飽,寶媽奶水充足。
4)觀察小便和體重指標
最後這點,觀察寶寶小便情況和體重增長情況。如果24小時裡會溼掉6塊及以上的尿布,出生前六個月每個月至少增長750g,說明寶媽奶水充足。反之則考慮寶媽奶水不足的情況。
1)早接觸
早接觸,指的是孕婦在分娩之後1小時內就和胎兒進行親密接觸,最好的方式就是採用「袋鼠式護理」,即貼身的擁抱胎兒,和母親肌膚相親,可以促進寶媽分泌更優質充足的母乳。
2)早吮吸
早吮吸,是指讓胎兒在出生一小時之內就吮吸乳頭,寶寶吮吸的越多、吮吸的越持久,寶媽乳汁也就會分泌的越多,日後也不用擔心母乳不足的情況。
3)早開奶
早開奶,指的是嬰兒在出生6小時之內,母親就應該給予孩子一次有效的奶,母乳餵養,讓寶寶可以吮吸到母乳,這樣也能最大程度的促進寶媽的乳汁分泌。
有些寶媽錯過了「三早」的黃金時段,日後餵養的時候發現母乳不足,該怎麼辦?下面這三個方法或許可以幫到你。
1)確保補充營養合理
母乳是給嬰兒補充營養的主要來源,而母乳中的營養全部來自母親,如果母親營養不良,不僅會影響母乳的質量,也會影響母乳的分泌,反之,如果母親攝入的營養豐富,也會促進母乳的分泌。
哺乳期間的寶媽應該注意合理的飲食,多吃營養豐富的食物,比如雞蛋、水果、蔬菜、牛奶等,也可以嘗試一些下奶的食物,比如豬蹄湯、鯽魚湯、黑芝麻等等。
但要注意的是,保證營養均衡和豐富的前提不能營養過剩,補充營養也要注意節制,另外油炸、葷腥、生冷、辛辣的食物哺乳期間還是不要吃了。這對胎兒和哺乳都沒有好處。
2)確保孩子吮吸乳房
寶寶的吮吸對母親是一種刺激,會刺激寶媽的腦垂體生成泌乳素,泌乳素會促進寶媽乳汁的分泌,增加奶水量,奶水不足的寶媽可以讓孩子多吮吸乳房。
3)確保自己情緒良好
寶媽在分娩之後,由於受到生理因素的影響和刺激,情緒或出現巨大的波動,忽高忽低,前一秒心情愉悅後一秒就可能垂頭喪氣。這對母乳分泌也會產生巨大影響。
有研究顯示,寶媽在情緒不佳時母乳分泌會大幅下降,所以,哺乳期寶媽的情緒好壞十分影響乳汁的分泌量。保持良好情緒非常有必要。
寶媽可以多和家人、朋友聊天交流,釋放自己的壓力,把心裡的不舒服的事情儘量說出來,別憋在心裡,這樣可以保持良好的情緒。或者進行適當的運動,也能有效緩解壓力調整情緒。
4)確保睡眠優質充足
最後,影響母乳不足的很重要的一點,寶媽睡眠不足,這是很多新手寶媽都會遇到的問題,夜裡睡不好,白天睡不夠,不過想要保證乳汁分泌足夠,睡眠充足是非常必要的。
寶媽可以找家人或者僱傭月嫂幫忙,儘量規律的餵孩子,然後抓緊時間補充睡眠,保證自己可以睡眠充足,精氣神良好自然也有助於乳汁分泌。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惑,產後來例假需要斷奶嗎?在老一輩人眼中,哺乳期的女性來了例假,奶水就會變得沒營養,甚至有的老人還會強行給孩子斷奶。例假真會影響奶水質量?
其實,例假確實會影響奶水的質量發生一些變化,根據寶媽的體質不同,這些變化也會不同,有的是蛋白質含量變化,有的是脂肪含量變化,而奶水分泌量的變化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奶水的這些變化只會引起一小部分寶寶出現消化不良或者腹瀉的情況,但這都是暫時的,也不會影響孩子的健康,寶媽完全沒必要擔心,經期過去之後就會好轉。
不過,因此就說寶媽在例假期間需要斷奶,這是沒有必要的。
「我是幸運的錦鯉媽咪,在生娃帶娃的路上過關斬將。關注我,學習最實用的孕產、育兒知識,希望我可以幫助到您,為您解決一點育兒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