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可馨育兒
導讀:母乳屬於寶寶來到新世界後每天的主食,新媽媽乳汁是否充足,與新生兒的身體健康關係密切。可馨育兒說,對於產後的心情、飲食、職場、失眠等問題,易致肝氣出現鬱結、氣血虛弱,寶媽或許會發生奶水少的問題。
寶媽奶水不足,寶寶不夠吃,如何調理?注意避開母乳餵養誤區
案例1:寶寶出生98天了,再過2天就滿百天了,早上醒來就要靠在媽媽身上睡,可媽媽今天感覺不好了,昨天的鼻子發酸,今天成鼻塞了,喉嚨不舒服成了喉痛了。身體免疫力真的差了,為了寶寶,物理食療,生一次病,奶水就少很多,但求這一次沒有影響,寶寶有飯吃。
案例2:我認為奶水量的多少,真的還要靠大腦來控制一些,每次打算斷奶了,我就希望奶水少一些,很快奶水大量減少,如果沒有斷奶成功,我就暗示自己多來奶水,很快奶量就漲上來了。可能是明白了大腦可以調節奶量,給自己的自我暗示吧!對我來說,還真是管用!
食療調理方式
一、豬腳黃豆湯
食材:1隻豬腳、60g黃豆,30g黃花菜。
做法:把豬蹄洗乾淨並剁成碎塊,放在鍋內與黃豆、黃花菜一起煮,加入鹽、油等進行調味,可分成若干次食用完。2-3天1劑,連續吃3劑。
作用:產後奶水少,沒有乳脹,胸部變得柔軟。
二、秘制湧泉豬腳
食材:10g王不留行,10g漏蘆,6g母丁香,15g天花粉,10g僵蠶,10g穿山甲,1對豬腳。
做法:把這些食材水煎3次,每次去渣留汁,把豬蹄放進這些汁液中煮爛,喝湯食豬腳,可分若干次食用。
作用:產後不下奶,乳房脹痛,觸之有塊,有疼痛感。
三、黃花通草豬肝湯
食材:30g黃花菜,30g花生仁,6g通草,200g豬肝。
做法:把黃花菜、通草加水煮成湯,去掉渣留取汁液,加入花生米、豬肝煲湯。以花生米煮爛為準。寶媽吃花生米、豬肝,喝湯,每天1劑,連續服用3天。
作用:產後奶水不足,胸部變得柔軟,食慾不佳。
四、歸芪鯽魚湯
食材:半斤鯽魚1條,10g當歸,15g黃芪。
做法:把鯽魚洗乾淨,去掉魚鱗與內臟,三種食材一起煮熟。喝湯吃魚,每天服用1劑。
作用:產後氣血虛弱,食慾不佳,乳汁量少。
母乳餵養誤區
1、產後奶水少就要喝奶粉
寶媽在產後分泌的初乳,量比較少,顏色發黃,而新生兒的胃只有雞蛋那麼大,每次吃少量奶就可以了。寶寶出生後一周,他的胃大了一點兒,也能多吃一些了,寶媽的奶水也達到了成熟乳的程度,奶量分泌也增加了。
正確方法:產後的寶媽泌乳少很正常,給寶寶吃就行了,不必再額外添加配方奶粉。
2、生氣時不要給寶寶哺乳
我們前面提到,寶媽情緒很糟糕時,母乳分泌量就會下降,並不會讓乳汁的成分發生改變,母乳質量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正確方法:哺乳期間,寶媽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保持心情愉快,即使情況不好,也應堅持給寶寶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