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生心裡撒播科技創新種子——記市優秀科技工作者羅靖海

2020-09-07 汕尾日報

□汕尾日報記者 鄧良瓊

8年前,一個創新點子的萌芽,打開了海豐縣實驗中學德育處副主任羅靖海全新的工作思路。

2012年,海豐縣實驗中學大力推進第二課堂活動,這項任務落到了剛接手學校德育工作的羅靖海肩上。同年年底,海豐縣科協發來關於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通知,羅靖海「懵」了,作為體育教育專業出身的他感覺有點茫然,拿著文件不知從哪方面著手。恰巧在拜訪自己的高中老師李永科時,羅靖海看到老師家裡擺放著的科技創新大賽獎盃,於是向老師請教如何將科創活動融入到第二課堂活動中,繼而萌發了成立科創小組的念頭。

羅靖海把這個想法向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長楊桂麗作了報告。「他工作勤快,協調能力強,是一名優秀的教師。」在楊桂麗眼裡,羅靖海不僅工作幹得出色,點子多,還具有創新精神和擔當意識。當羅靖海提出想成立科創小組時,她立馬表示大力支持,將科技活動與第二課堂活動緊密結合,既能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又可以豐富第二課堂活動。

說幹就幹,羅靖海找來同事吳哮商量後,與該中學部分物理老師一起,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沒想到第一次參賽,就有作品在省、市大賽中獲獎。這無疑大大鼓舞了羅靖海壯大科創小組的信心。一年後,在海豐縣科協的指導下,海豐縣實驗中學將科技創新教育納入學校的整體發展目標,成立科創社。

「成立科創社的目的就是要撒播創新種子,點燃孩子們的科學夢想,強化他們的創新意識。」談及成立科創社初衷,羅靖海如是說。在工作中,羅靖海的嚴謹、勤奮和執著精神,感染著身邊每一位師生。海豐縣實驗中學成立了科技志願者服務隊,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志願服務活動。對於羅靖海來說,和獲得榮譽同樣重要的是在日常教學管理中,用德行身體力行地影響學生。因此,他率先成為志願服務隊的一員,為學校的科普工作和志願服務工作奉獻力量。如今,志願者人數達到1500多人。

羅靖海負責科創社和科普e站的全面工作,在他的指導組織下,該校連續舉辦了9屆校園科技文化體藝節,這個「節日」成為了科普宣傳的平臺。2016年到2019年間,多次配合海豐縣、市科協、市科技局成功舉辦大型科普類宣傳,如「廣東海上絲綢之路科技文化掛圖科普巡展」和「科普大篷車校園行巡展」活動。

說起科創社取得的榮譽,羅靖海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科創社在省、市、縣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多次獲「優秀組織獎」,2015年被共青團廣東省委授予「優秀社團」稱號。海豐縣實驗中學因此榮獲「廣東省十佳優秀組織獎」 「粵東青少年創客教育聯盟基地學校」等稱號。「學校屢獲殊榮,作為學校的一員,我無比驕傲。」 羅靖海說。

近年來,羅靖海帶領一批批有想法、懂創造、能動手的學生,帶著他們的作品由市賽到省賽一路「闖關」摘得榮譽,先後組隊參加汕尾市第12屆至第18屆連續7屆科技創新大賽,共有50多個作品獲獎;多次組隊參加廣東省科技創新大賽,共有3個作品獲獎……在科技創新活動的道路上,科創社社員們有著不同於其他同學的探索經歷,他們沒有因為科技創新活動影響了學習,反而因此不斷擴展視野,學習方法得到改進,動手能力得到提高,在科創活動中收穫了滿滿的獲得感。羅靖海說,在大賽中獲得的榮譽對他們而言,是極大的鼓舞,進一步激發了他們的創新熱情。

沒有好的教師,就沒有好的教育。羅靖海熱心培養青年教師,傳授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悉心指導學校中青年教師沿著「合格——骨幹——名師」臺階式成長逐級而上,為助推培養教師參加教育創新一絲不苟,傾心付出,謀劃指導、搭建平臺等。作為學校科創團隊帶頭人,他積極鼓勵指導中青年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科研比賽、科普宣傳活動。在教育教研方面,羅靖海主動開展新課程改革和各類科研活動,參與汕尾市 「十三五」規劃課題《新時期學校德育面臨的挑戰與對策研究》,並順利結題。

海豐縣科協副主席呂愛倫對羅靖海能獲得「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並不意外,他認為,羅靖海的科創意識強,在羅靖海帶領的科創社垂範下,海豐縣實驗中學的科普工作開展得十分出色,多年來培養了大批優秀科技創新人才,受到了家長和社會的廣泛稱讚。呂愛倫說:「羅靖海獲得『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實至名歸。」

相關焦點

  • 天津財經大學 | 勇於創新,勇攀高峰——習近平總書記給科技工作者...
    首先,要大力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學習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矢志報國的家國情懷,牢固樹立創新科技、服務國家、造福人民的思想;其次,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積極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努力為脫貧攻堅、生態保護、民生改善提供堅強的科技理論支撐;最後,作為一名高校教師,要緊跟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新時代潮流,做到以立德為根本、以樹人為核心,堅持科教融合與學術育人,注重學用相長、知行合一,著力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精神和社會實踐能力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師王新懷獲評陝西省優秀科技工作者典型
    未來網高校頻道5月29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徐茵)5月27日,由陝西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2020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優秀科技工作者報告會(陝西主場活動)」在陝西省人民大廈舉辦,陝西省副省長趙剛,陝西省政府副秘書長蘭建文,陝西省科協主席蔣莊德院士,陝西省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孫科等領導出席
  • 「創新力量」 — 優秀企業基層科技工作者推選活動入選名單
    今年中國科協在全國開展「創新力量」——優秀企業基層科技工作者推選宣傳活動,旨在進一步做好基層一線科技工作者宣傳,更好地發掘和宣傳廣大科技工作者紮根企業的創新實踐和可貴精神,發揮先進典型的榜樣作用,為科技界投身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優化輿論氛圍,提供精神動力。
  • 5·30 全國科技工作者日 為科技工作者點讚 向科技工作者致敬
    > 謝 萍 教授級高工 梁恩維 教授 周國清 教授   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 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   鄒節明 教授級高工   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石德順 研究員   國家「萬人計劃」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廣西「八桂學者」,動物克隆及體外受精技術專家。曾成功研究培育出世界首例受精卵冷凍保存的試管牛、體細胞克隆水牛、我國首例試管水牛和胚胎細胞克隆牛。   林 輝 主任醫師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 讓科技創新教育成為青少年必修課
    基於人工智慧的電梯防疫裝置、新穎的防盜網擦拭工具、趣味十足的「無損檢測西瓜甜度方法探究」……6日,由珠海市科協、市教育局聯合主辦的第36屆珠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暨珠澳青少年科技交流邀請賽在九洲中學舉行,來自珠澳兩地的創新少年們通過作品展示奇思妙想,揮灑創新精神,錘鍊實踐能力    一年一度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 第十屆遼寧省優秀科技工作者評選結果公示
    為進一步全面貫徹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鼓勵廣大科技工作者爭做創新爭先的時代先鋒,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遼寧老工業基地新一輪全面振興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省科協和省人社廳聯合開展了第十屆遼寧省優秀科技工作者的評選表彰工作。
  • 這幾位大竹人,被推薦為市優秀科技工作者,有你認識的麼......
    張必勝1987年畢業於達縣農校,後分配在大竹縣種子公司工作,從事雜交玉米種子生產期間,不斷鑽研業務,創新玉米制種高產栽培技術,曾創造過試驗制種畝產490公斤和大面積制種畝產392公斤的記錄。也在這期間,張必勝意識到,農業生產,良種先行,未來農業生產的增量將主要依賴種子。由此他對玉米育種產生了濃厚興趣,2000年,他開始涉足雜交玉米育種領域。
  • 科技為民 奮鬥有我!鄂爾多斯40名優秀科普工作者受表彰~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助力鄂爾多斯市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事業持續發展,在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鄂爾多斯市科學技術協會評選表彰40名優秀科普工作者,他們熱心科普、投身科普、創新科普,在不同的崗位身體力行擔負科學普及的社會責任,以科普服務公眾、創造影響,他們是促進全民科學素養提升,為鄂爾多斯高質量發展傾力奉獻的科普人。
  • 2020「齊魯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今天他們站「C位」
    12月15日晚,由山東省委宣傳部、省科協、省科技廳、大眾報業集團、山東廣播電視臺共同主辦的2020「齊魯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儀式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侯保榮等10人獲評2020「齊魯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
  • 創青春|Soshine前沿科技教育:跨界創新,播撒科技的種子
    服務對象廣泛,可為小學、中學、國際學校、大學等不同領域學生設計含金量極高的定製化項目,可以為政府、中小學校方、普通消費者等多種用戶提供優質服務。項目採用自主研發的教具產品和配套課程,研發一系列從小學到高中的學生學習方案,為祖國培育新一代的科技型創新人才。
  • 黑龍江省7位科技工作者獲得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
    來自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協會的消息,5月30日是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當日上午,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表彰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黑龍江省共有
  • 表彰優秀科技工作者 自貢市舉行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17日上午,市委、市政府舉行自貢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表彰為我市科技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他說,近年來,全市上下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力創新平臺建設,積極引進培養人才,不斷優化創新環境,全市科技事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當前,我市正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動南翼跨越,再造產業自貢,迫切需要科技創新的強力支撐。
  • 「長三角青少年科技教育共同體」啟動 從小在心裡種下AI種子
    在8月29日開幕的「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做起」核心素養視野下青少年創新與發展論壇上,「長三角青少年科技教育共同體」正式成立,位列人工智慧「國家隊」之中的商湯科技、依圖科技、明略科技、曠視科技、雲從科技等五家企業成為首批實踐基地,陳德銘、褚君浩、陸曉春、宓群、李勁等專家學者成為首批專家導師團導師。
  • 李作林:新時代科技教師的使命感與行動擔當|創新人才公益課堂
    今天,我從一線科技教師的角度給大家分享從教20年的收穫與感想。課堂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影響創新人才成長的因素有很多,但與其他影響源相比,教師的影響居於第一位,這種影響不僅是綜合系統的,而且是長期的。啟蒙教育的作用一般發生在中小學教師的身上,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主渠道。
  • 廈門一中科技創新活動中心啟用
    廈門一中科技創新活動中心昨天啟用。圖為學生們在機器人工作室開始課題研究。(實習生 常雅聰 本報記者 林銘鴻 攝)本報訊 (記者 佘崢)廈門一中科技創新活動中心昨天啟用,包括清華、北大、復旦和上海交大在內的中國13所雙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將和這所中學聯合共建科技創新活動中心的五個實驗室,實驗室將作為高校延伸至中學教育的實踐基地。
  • 雷神山醫院團隊和17名科技工作者 獲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
    湖北日報訊 (記者文俊、通訊員雷鳴)6月1日,記者從湖北省科協獲悉,日前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表彰獎勵大會上,武漢雷神山醫院抗疫團隊和17名科技工作者獲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獲獎總數位居全國前列。武漢雷神山醫院抗疫團隊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牌。
  • 企業「茶博士」當選中國茶學會優秀科技工作者
    第五屆中國茶葉學會優秀茶葉科技工作者名單近日出爐, 來自全國的10名茶科技專家榜上有名,其中陝西鹹陽涇渭茯茶公司的胡歆博士是當選者中唯一來自茶葉企 業的科研人員。畢業於中山大學的胡歆博士,現任鹹陽涇渭茯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近年相繼入選陝西省「百人計劃」、陝西省青年科技新星培養計劃等。胡歆常年圍繞茯茶產業發展的科技需求,聚焦行業突出共性關鍵技術開展茯茶科研工作。
  • 致敬德州市科技工作者丨張志軍:創新教學方式 讓化學知識更加生活化
    齊魯網德州5月30日訊前言:5月30日是「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德州市科學技術協會聯合山東廣播電視臺德州站走進科技工作單位,採訪到部分科技工作者,他們作為科學知識的傳播者、科技發展的推動者和科學精神的弘揚者,在不同的崗位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 4名山西科技工作者獲得2019國家優秀青年基金!
    山西晚報訊(全媒體記者 梁成虎)8月18日,山西晚報從省科協了解到,在剛剛公布的2019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名單中,太原理工大學李立博、崔豔霞,中北大學唐軍,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陳成猛等4名山西科技工作者上榜。
  • 蘇州市11名科技工作者獲評省企業「創新達人」
    蘇報訊(記者張葉)近日,2020年江蘇省企業「創新達人」頒獎儀式及宣講活動在南京舉行。蘇州市長風航空電子的祁偉、常熟阿特斯陽光電力的鄧士鋒等11位企業科協科技工作者入選首屆省企業「創新達人」,蘇州市亨通海洋的許人東作為「創新達人宣講代表」在會上分享創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