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報記者 鄧良瓊
8年前,一個創新點子的萌芽,打開了海豐縣實驗中學德育處副主任羅靖海全新的工作思路。
2012年,海豐縣實驗中學大力推進第二課堂活動,這項任務落到了剛接手學校德育工作的羅靖海肩上。同年年底,海豐縣科協發來關於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通知,羅靖海「懵」了,作為體育教育專業出身的他感覺有點茫然,拿著文件不知從哪方面著手。恰巧在拜訪自己的高中老師李永科時,羅靖海看到老師家裡擺放著的科技創新大賽獎盃,於是向老師請教如何將科創活動融入到第二課堂活動中,繼而萌發了成立科創小組的念頭。
羅靖海把這個想法向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長楊桂麗作了報告。「他工作勤快,協調能力強,是一名優秀的教師。」在楊桂麗眼裡,羅靖海不僅工作幹得出色,點子多,還具有創新精神和擔當意識。當羅靖海提出想成立科創小組時,她立馬表示大力支持,將科技活動與第二課堂活動緊密結合,既能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又可以豐富第二課堂活動。
說幹就幹,羅靖海找來同事吳哮商量後,與該中學部分物理老師一起,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沒想到第一次參賽,就有作品在省、市大賽中獲獎。這無疑大大鼓舞了羅靖海壯大科創小組的信心。一年後,在海豐縣科協的指導下,海豐縣實驗中學將科技創新教育納入學校的整體發展目標,成立科創社。
「成立科創社的目的就是要撒播創新種子,點燃孩子們的科學夢想,強化他們的創新意識。」談及成立科創社初衷,羅靖海如是說。在工作中,羅靖海的嚴謹、勤奮和執著精神,感染著身邊每一位師生。海豐縣實驗中學成立了科技志願者服務隊,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志願服務活動。對於羅靖海來說,和獲得榮譽同樣重要的是在日常教學管理中,用德行身體力行地影響學生。因此,他率先成為志願服務隊的一員,為學校的科普工作和志願服務工作奉獻力量。如今,志願者人數達到1500多人。
羅靖海負責科創社和科普e站的全面工作,在他的指導組織下,該校連續舉辦了9屆校園科技文化體藝節,這個「節日」成為了科普宣傳的平臺。2016年到2019年間,多次配合海豐縣、市科協、市科技局成功舉辦大型科普類宣傳,如「廣東海上絲綢之路科技文化掛圖科普巡展」和「科普大篷車校園行巡展」活動。
說起科創社取得的榮譽,羅靖海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科創社在省、市、縣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多次獲「優秀組織獎」,2015年被共青團廣東省委授予「優秀社團」稱號。海豐縣實驗中學因此榮獲「廣東省十佳優秀組織獎」 「粵東青少年創客教育聯盟基地學校」等稱號。「學校屢獲殊榮,作為學校的一員,我無比驕傲。」 羅靖海說。
近年來,羅靖海帶領一批批有想法、懂創造、能動手的學生,帶著他們的作品由市賽到省賽一路「闖關」摘得榮譽,先後組隊參加汕尾市第12屆至第18屆連續7屆科技創新大賽,共有50多個作品獲獎;多次組隊參加廣東省科技創新大賽,共有3個作品獲獎……在科技創新活動的道路上,科創社社員們有著不同於其他同學的探索經歷,他們沒有因為科技創新活動影響了學習,反而因此不斷擴展視野,學習方法得到改進,動手能力得到提高,在科創活動中收穫了滿滿的獲得感。羅靖海說,在大賽中獲得的榮譽對他們而言,是極大的鼓舞,進一步激發了他們的創新熱情。
沒有好的教師,就沒有好的教育。羅靖海熱心培養青年教師,傳授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悉心指導學校中青年教師沿著「合格——骨幹——名師」臺階式成長逐級而上,為助推培養教師參加教育創新一絲不苟,傾心付出,謀劃指導、搭建平臺等。作為學校科創團隊帶頭人,他積極鼓勵指導中青年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科研比賽、科普宣傳活動。在教育教研方面,羅靖海主動開展新課程改革和各類科研活動,參與汕尾市 「十三五」規劃課題《新時期學校德育面臨的挑戰與對策研究》,並順利結題。
海豐縣科協副主席呂愛倫對羅靖海能獲得「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並不意外,他認為,羅靖海的科創意識強,在羅靖海帶領的科創社垂範下,海豐縣實驗中學的科普工作開展得十分出色,多年來培養了大批優秀科技創新人才,受到了家長和社會的廣泛稱讚。呂愛倫說:「羅靖海獲得『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