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主已死」

2020-12-24 海峽青年評論

親綠教授:臺灣民主已死

臺灣公視27日的董事會通過「國際傳播數位計劃」前導專案,但因該案引發替「政府」「大外宣」的質疑聲浪,更導致公視總經理曹文杰、執行副總經理謝翠玉及新聞部經理蘇啟禎等3位高層於會後立即請辭,引發震撼。對此,親綠色彩明顯的臺大名譽教授賀德芬直指,這如同屬於全民的公視「被『政府』沒收」,痛批「臺灣民主已死」。

賀德芬28日於表示,「公共電視」是屬於公民全體的,是民主的瑰寶,不是鍋架機器、更不能作為「政府」的傳聲筒。她直言,近幾年公共電視已經成為政黨和政客瓜分的大餅,現在還要被「政府」沒收,讓過去的「新聞局」復闢。

她還諷刺蔡英文,批評現今除了司法墮落外,「蔡英文還有臉皮大談鍋架機制可以分辨學術的真假」;但蔡對自己的學術問題,卻是「以權勢違法封鎖犯罪資料」,以司法做為恐嚇工具、操控司法。

相關焦點

  • 「民主已死」?臺灣民主紀念館英文名遭質疑
    中新網12月8日電 臺灣當局將「中正紀念堂」正式改名為「臺灣民主紀念館」,英文譯名也從「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改成「National Taiwan Democracy Memorial Hall」。
  • 成「民主已死」館?臺灣民主紀念館英文名遭質疑
    中新網12月8日電 臺灣當局將「中正紀念堂」正式改名為「臺灣民主紀念館」,英文譯名也從「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改成「National Taiwan Democracy Memorial Hall」。
  • 臺"民主紀念"館被指成"民主已死"館
    人民網12月8日電 臺灣民主紀念館正式掛牌,不過有人卻質疑它的英文譯名,有外國友人認為Democracy Memorial Hall,其實Memorial是紀念死去人事物的意思,如果直接翻譯,那麼就是「民主已死」的意思。
  • 還兩岸「和平」,劉沛勳:臺灣民主已死
    在決策的時候其不顧民意,一味用強權為自己的政策開路,這其實是在毀壞「臺灣民主」的根基。 蔡英文是被臺灣民眾用選票「選」上去的,但是等她上臺之後大家發現,她絲毫沒有為臺灣民眾謀福祉的意識,反而不斷地用政治鬥爭來消耗臺灣的資源。
  • 公視風波延燒 臺學者:臺灣民主已死
    據臺媒報導,臺灣公共電視(以下簡稱公視)因籌組「國際英語影音平臺」被爆出該項計劃未經過公視董事會通過,遭外界質疑該平臺恐成民進黨當局大外宣渠道。賀德芬針對越演越烈的公視風波,臺大名譽教授賀德芬近日在臉書發文強力批評,對於民進黨當局的強勢作為,她直言:「臺灣民主已死,英蝗即刻登基」。賀德芬指出,幾年來,公共電視已成政黨政客瓜分的大餅,現在還要被民進黨當局沒收,讓過去的新聞局復闢,成為塗脂抹粉的化妝師。
  • 臺灣民主紀念館英文名遭質疑
    中新網12月8日電 臺灣當局將「中正紀念堂」正式改名為「臺灣民主紀念館」,英文譯名也從「ChiangKai-shekMemorial Hall」改成「National Taiwan DemocracyMemorialHall」。
  • 關掉中天,臺灣民主迎來至暗時刻!
    11月18日,被臺灣島內認為是臺灣民主最黑暗的一天。當天,立場被認為偏藍的中天電視臺遭到當局NCC(臺灣「傳播通訊委員會」)宣布不予換照處理。 ■臺灣還敢拿民主當優勢嗎? 臺灣島內輿論一邊倒地認為,關掉中天,是一場政治裁定、政治判決,也宣告臺灣一言堂時代來臨,是上個世紀80年代解嚴以來臺灣民主最黑暗的一天,標誌著臺灣已走上獨裁政治。
  • 臺灣大學生怒吼 「公投法」修到民主送終
    「鐵籠公投,民主送終,民主已死,還我公投」國民黨支持者昨午高喊口號齊聚凱道,現場不僅有死忠韓粉,也有郭粉,同時也來了許多年輕朋友,21歲的周姓韓粉表示,民進黨把「公投法」修得很複雜,讓民眾都看不懂。
  • "藍委":"臺灣民主紀念館"應改為"民主恥辱館"
    華夏經緯網5月2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立法院」今天安排中正紀念堂爭議的項目報告,引發藍營「立委」高度不滿,批評「臺灣民主紀念館」根本該叫「民主恥辱館」。在「立委」孫大千連番逼問下,「教育部」次長周燦德還是表示,中正紀念堂跟「臺灣民主紀念館」在「法規」上是兩案並存。
  • 虐童案主犯二審免死 受害人姑姑:臺灣司法已死
    虐童案主犯二審免死 受害人姑姑:臺灣司法已死 2013年01月29日 15:53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民進黨正打著「守護民主」的旗號反民主
    (圖片來源:臺媒)臺灣的民進黨的全稱是民主進步黨,其黨名似乎具有追求民主進步的意涵,也賦予其追求民主進步的使命;而且該黨一直以「捍衛民主」或者「守護民主」當作口頭禪;其實際領導人蔡英文更是把「捍衛民主」或者「守護民主」掛在嘴邊,就連她爭取網絡社群的支持都要說:「目的只有一個,讓我們一起守護民主。」
  • 「臺灣民主紀念館」牌匾已被卸下
    工程人員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開始拆掉臺灣民主紀念館的牌匾。臺海網7月20日訊 臺灣「教育部」今天一早發了新聞稿,證實今天把「臺灣民主紀念館」牌匾拆下,重新掛回「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則暫時不會更動。由21塊拼成的「臺灣民主紀念館」牌匾,已在上午8點25分被卸下第一塊,這塊牌匾掛了不滿20個月,即走入歷史。
  • 鄭永年:臺灣民主光鮮背後的巨大危機
    從外部而言,臺灣政治精英面臨來自美國和中國大陸兩方面的壓力。美國支持臺灣的民主化,並且對臺灣的政治精英能夠產生實質性的影響。如果要得到美國的支持,臺灣政治人物的「民主行為」至少能夠為美國所接受。同時,臺灣的民主化本身就是為了應付中國的崛起。如果臺灣不民主化,它在國際社會的優勢就會消失。
  • 民主的困境:臺灣民粹主義與第三勢力的興起
    來自北京高校、智庫的兩岸關係專家以「『民主的困境』:臺灣民粹主義與第三勢力的興起」為主題展開深入討論,就臺灣民粹主義、臺灣的第三勢力及二者關係等問題發表了各自看法。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英津主持是次研討。
  • 從柯建銘被拉扯事件看臺灣民主
    臺灣《聯合報》4日社論說:發生對「立委」施暴事件,令人遺憾,我們提醒勞工團體要節制行動,以免抗爭失去正當性。但另一方面,執政者對於勞團絕食抗爭近月不聞不問,最後又指責他們「沒資格代表勞工」,這樣的反應,也未免顯得冷血。柯建銘因居間協調穿梭而成為勞團洩憤對象,是遭池魚之殃,抗爭者找錯了對象。
  • 臺灣民主紀念館保留蔣介石銅像
    臺海網12月24日訊今年五月起關閉到現在的「臺灣民主紀念館」(原中正紀念堂)二樓蔣中正銅像區,臺灣「教育部」敲定明年元旦重新開放。臺灣「教育部主任秘書」莊國榮表示,「教育部」決定保留蔣中正銅像,不會拆除。據臺灣中廣新聞報導,莊國榮說,要呈現蔣介石的功過,不一定要透過拆銅像,保留蔣中正銅像,更可以突顯專制時代,獨裁者胡作非為的程度。
  • 臺灣民主進步黨介紹
    臺灣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是目前臺灣「立法院」第二大黨、現執政黨,主張「臺灣獨立」與「本土化」。現在的民進黨是傾「臺獨」的「泛綠聯盟」的主要政黨。     1949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撤退到臺灣後對臺灣施行高壓統治,當時的主流社會、媒體都為中國國民黨所控制,但依然有部分所謂「黨外」人士爭取民主與自由。
  • 美國一片混亂、民主形象崩塌 民進黨還吹「臺灣民主受美國肯定」?
    (圖片來源:美聯社)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導/邱夢穎】川普卸任倒數計時,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昨日宣布,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芙特(Kelly Craft)將訪問臺灣,並稱臺灣地區是美國的「可靠夥伴」與「蓬勃民主政體」。臺灣網友一致認為這是川普政府下臺前再來臺灣撈一筆,只有綠營上下沾沾自喜,紛紛出動搞起了「大內宣」!
  • 臺媒:美豬主動進口、新聞自由已死、兩岸關係惡化……臺灣老百姓是...
    做為恩客的美國,肯定臺灣進口美豬,也抓緊機會向臺灣大量出售武器,僅這兩年的軍售金額就超過150億美元。美國給蔡英文的「恩惠」,就是通過幾個友臺法案,派幾個部長官員來臺灣晃晃,滿足民進黨當局的大內宣。「歡場無真情」。
  • 歐巴馬說臺灣是亞洲民主榜樣,蔡英文醉了
    原標題:歐巴馬說臺灣是亞洲民主榜樣,蔡英文醉了  最近臺灣有點兒不安生。  說來也有意思,9月6日,在寮國準備出席東亞峰會的歐巴馬,還誇獎了臺灣:「民主可以在亞洲蓬勃發展,從日本、韓國到臺灣,我們已經看到民主成長茁壯的例子。」我們覺得,觀海同志在說這話的時候,也許真的是發自肺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