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拉麵不錯,可惜不是手工製作,還是我們的手工拉麵可口。

2020-12-19 彎妹帶你看美食

因工作關係出差到日本東京的千葉行德區,旁邊就是地鐵站,乘坐地鐵的人烏央烏央的,街面上挺熱鬧街邊開了許多壽司店,拉麵館,店面都不大,但是都不缺少食客,作為北方人我的眼光多停留在拉麵館裡,隨意一看,就能看見食客捧著國人俗稱的大海碗埋頭吃麵。

日本地拉麵和中國的蘭州拉麵是兩回事,更類似中國的陽春麵,屬於湯麵。麵條是麵條廠生產的,淡黃色,細細的。一縷縷整齊的擺放在長方形的塑料食品箱裡。這種面有筋性,很柔軟,煮出來不粘不坨,入口有嚼勁,澆面的料頭種類很多,有大肉,海鮮,菌菇,青菜等等,湯的做法也很講究,湯味純正,拉麵煮出後,挑到大碗裡,澆滿鮮濃的湯,最後碼上食客挑選的美味料頭,一碗拉麵齊活,不說本地人喜不喜歡,作為以面養命的北方人,我也是沒有辦法拒絕它。

街邊的拉麵館隨小,但是大多裝修的很雅致,有的極為考究,門口旁邊多設櫥窗。窗裡都陳列這藝術品一樣的拉麵樣品,都是防腐蠟製成,色彩豐富,足以亂真。明碼標價,三百元到一千二百元都有選擇,當然是日元咯。日本人就餐有個習慣,先看樣品和標價,然後才決定是否進店用餐。如果進店後覺得不合適再退出,會被認為極不禮貌,所以日式飯館都會在櫥窗陳列食標,一是宣傳,而是便於顧客選擇。各種食標製作精良,就連食材上面油滴亮晶晶的質感也表現出來,讓人禁不住進店一飽口福。

不管進入哪家拉麵館,一定會聽到日本人獨有的歡迎聲,前臺的侍者後廚的大師傅都會異口同聲的來一嗓子,當你擇位坐下,侍者會遞上一杯免費加冰塊的水,日本人習慣喝這種飲料,如果是老主顧,店老闆還會贈送一碟自製的小菜,吃完拉麵離開時,又是一陣送別聲,倍感親切。

日本人再吃麵的事情上很是認真,如果端上的拉麵與食標對不上號 或者麵條有不如意的瑕疵,他們不會計較,也不吭聲,而是把面推到桌中,默默地把錢放在桌面就走了,以後就不會再次光顧這家麵館了,但是只要認準哪家拉麵好吃,合自己的胃口,他們寧肯在店外排長隊等著,這就促成了各個拉麵館的激烈競爭,我住的這個片區,至少有十幾家拉麵館,更有兩家麵館門挨門,一曰橫濱,一曰札幌。前者門臉講究,室內設施舒適,寬敞明亮,但是冷冷清清,鮮有客人。後者門臉陳舊,室內狹窄,燈罩上都有油汙的痕跡,客人卻店外排著長隊,客人眾多,室內餐桌上常常一片狼藉,侍者也是忙的顧不著收拾。同樣是拉麵館,反差怎麼那麼大呢,我想,這兩家拉麵館處於競爭狀態,都會注重拉麵的質量和價格,前者就餐環境良好,可是客人寧願排隊也不選擇前者,店老闆的心裡不曉得是什麼滋味。

國內養成吃宵夜的習慣,在這也會去札幌拉麵館吃麵。我喜愛大肉拉麵,肉切成三四大片,堆在麵條上,還配有海帶塊,筍條,雞蛋片,豆芽菜。肉質軟爛而且味道醇厚,拉麵彈牙,湯濃香又有海鮮的味道,加上多種配料,直吃的渾身微微出汗,肚兒圓。每次去都會看見一位六十多歲的禿頂老人 ,看樣子應該是大師傅,他負責調製麵湯,切肉和配料頭,一個年輕的婦人是老闆娘,也有可能是老頭的年輕媳婦。哪裡需要幫忙她就去忙上一陣,順便負責結帳。這位老闆娘照顧客人的功夫可比我們的阿慶嫂。永遠堆在臉上的笑容和親切隨和的話語,讓食客都有吃了還要來的理由。兩位年輕幫工,一個煮麵撈麵裝碗,另一個撤臺,洗餐具忙的不亦樂乎。還要不停的迎客送客,每天下午五點開始營業一直忙到深夜十二點。

還有一個拉麵館,門臉沒有任何標識,只有一個破舊的燈箱立在門口,燈箱上面繪著兩根交叉的大骨頭,夜間燈箱打亮,把兩根骨頭襯託的陰森森的,店門上裂縫的玻璃也用膠帶沿著裂縫粘貼起來,天沒下雨,屋簷處也有水滴不時滴下,水滴由一個古樸的鋁桶接著,門前右側屋簷掛著一條生鏽的鐵鏈,鐵鏈掛著一塊豬扇面骨。晚上路過店門口,從爛的玻璃縫處往裡看 ,也有暗紅的燈光透出,就餐的食客身影晃動,後來才知道這是個年輕人特意開的主題麵館,故作頹廢。

跟特別的是有個店面遠離鬧市,店門口大字告示,歡迎逃單。據業務單位一個大叔說,別看這個店偏僻,生意卻是火爆,由於生意興隆,不時有趁著老闆忙於待客而偷偷溜走的顧客,還有遊手好閒 ,無家可歸所謂的野人, 因飢腸轆轆而混進來要玩面吃 ,吃碗麵不給錢鑽空子奪路而逃。店老闆開店時就定了規矩,員工不能跑到店外追趕逃單的客人。

老闆是從三個方面考慮才定下了這個規矩,一是員工穿著店裡的員工服跑出去追趕,弄不好當街會起爭執,會影響店面的形象。二是拉麵屬於低價消費品,即使拉人要回餐費,但是佔用了店裡員工的部分時間,得不償失。不如把這些時間精力用到店裡正在用餐的顧客身上。三逃單的客人一定是窮人,不然哪會丟這個臉,他逃單跑掉了,下次還會好意思來混吃混喝麼,不如送他一碗麵吃,也算做了慈善。因為老闆的大度,善良,開店二十多年,逃單沒有影響他的生意,反倒是客人越來越多,買賣興隆。

日本電視裡也經常播放一些拉麵館的新聞,記憶最深的是一家東京拉麵王,以前在街角旮旯裡開的小麵館,如今已有數億日元的資產 ,還投資興建一棟十六層的大樓,成立了了全國性的拉麵連鎖公司。他因此成了日本的名人,向他拜師學藝的眾多,其中有不少是大學畢業的年輕人。面對大量慕名而來的學藝者,拉麵王當然要選擇一番,被選上的徒弟都要經過嚴格訓練。第一步要徒弟們清洗小山一樣的豬棒骨,然後放入滾水鍋裡汆一下撈出,接著用小錘把棒骨一一敲碎 ,便於骨髓熬湯時融入鍋裡。然後把骨頭投入大鍋裡熬製一宿,熬好濾淨才好。這很是磨鍊學員性子,沒有吃苦耐勞的勁頭是堅持不下去的。第二步就需要練習煮麵 盛面的功夫,下面的重量要準,撈麵要快,倒入碗中要穩,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成的,生意火爆的時候,一站幾個小時,下面,撈麵不停,對學員的體能也是不小的考驗 。前兩項通過了,才轉入最後一個學習過程,滷肉,大肉拉麵的主料是豬肉 ,學員要學習挑選肉品,處理肉品,滷製肉品的過程。沒有一段時間是出不了師的,在拉麵王精心培養下,徒弟們都可以獨當一面,他的連鎖麵館也是越開越多。

說了那麼多的日本拉麵,味道都還不錯 ,可是回國後第一件事,還是找了一家蘭州拉麵館坐下,要了一碗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的牛肉麵大口吃了起來。還是家鄉的面好吃啊。

相關焦點

  • 我國拉麵流傳海外,日本拉麵和中國拉麵有什麼區別?價格是亮點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單是吃的東西就數不勝數,並且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每個民族也有自己的風味小吃,雖然看起來差不多,但味道卻相差很遠。比如同樣是麵條,北方吃的是有嚼勁的手工拉麵,味道十分清淡;但南方吃的卻是機器麵條,味道主要偏辣。
  • 日本網友嘲笑中國拉麵師傅技術不好,師傅用兩碗拉麵回敬,過癮!
    提到拉麵很多人都非常的熟悉,我們在平時生活中經常可以吃到拉麵,可以說拉麵是非常普通的一種麵食,但是要說世界上最愛吃拉麵的國家,那肯定非日本莫屬,可以說日本人最愛的麵食就是拉麵,而且很多日本的拉麵館在我們中國非常的常見,也受到很多人的歡迎,並且日本把他們飲食的匠心精神也在拉面上表現的淋漓盡致,而且日本的拉麵和我們平時吃的拉麵確實有很多的不同,看著非常的精緻講究。
  • 日本網絡上瘋傳的「拉麵植物」,果實酷似拉麵,生活中十分常見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雖然人類一直不斷地探索著未知的世界,但距離窮盡未知還有一段遙遠的距離,所以當我們重新踏上探索的腳步時,就能夠發現許多新奇的事物,給我們耳目一新的感覺。前段時間在日本社交網絡上瘋傳著一種奇特的植物,長相十分獨特,被日本網友稱之為「拉麵植物」。
  • 日本拉麵為什麼是拉麵中的異端?
    物美價廉的中式湯麵更是通過流動性小吃攤很快風靡日本,融入了當地的飲食文化之中。然而 ……日本人口中的ラーメン,並不是拉出來的。這是個中文的音譯,再譯回中文時被加上 " 拉 " 字,實際應該並非此意。也有說法ラーメン應該是 " 老面、撈麵、滷麵 " 等等,從當初中式湯麵在中華街被稱為 " 南京面 " 來看,反正肯定不是個蘭州拉麵師傅做出來的。
  • 中國的拉麵源自何時,牛肉拉麵為什麼如此受歡迎?
    識別蘭州拉麵的正宗與否,要一看有沒有進店免費一碗湯,正宗的店必有湯贈,那牛羊肝的湯是明目的,西域人多目光如炬,顯然與喝這種湯有關;二看牛肉拉麵的湯是否清,湯濁就不是正宗了。蘭州牛肉麵講究「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即牛肉湯色清氣香;蘿蔔片潔白純淨;辣椒油鮮紅漂浮;香菜、蒜苗新鮮翠綠;麵條則柔滑透黃。
  • 日本拉麵和中國拉麵有啥區別? 日本拉麵有哪些分類?
    ­  隨著去年一家日本拉麵館獲得米其林一星推薦之後,日本的拉麵越來越火了。說來中國的麵食豐富又美味,為啥大家愛吃日本拉麵?下面留學君就給大家說道說道。­  100多年前拉麵由橫濱中華街傳入日本,經過順應日本人口味而進行的一系列改革變遷後成為了這個國家最接地氣、最具代表性的大眾美食。
  • 日本人說日本拉麵比蘭州拉麵好吃,網友:十幾元跟上百元的差別
    如今麵食在南方地區也同樣受歡迎,特別是麵條,基本大部分的南方人都喜歡吃,但是在眾多的麵條中,小優最喜歡吃的還是蘭州拉麵。不過前陣子小優卻在網上看到一個關於日本拉麵和蘭州拉麵的帖子,日本人說日本拉麵要比蘭州拉麵好吃,我們國人看完之後肯定是坐不住了。
  • 在家煮的手工拉麵不是斷了就是碎了,怎麼辦,看這裡在線幫你解決
    最常見的因素,麵粉的選擇,為什麼要說是麵粉的選擇呢,因為如果是用的家裡的普通麵粉製作出來的手工麵條,因為其筋度不高,所以在下入鍋中很容易出現碎條的情況,製作麵條無論是手工麵條還是機器面,最好選用高筋麵粉,高筋麵粉就是蛋白質含量在12.0以上的麵粉,因為高筋麵粉其筋度高,筋度高就意味著麵條柔韌性好,柔韌性好的麵條就不易斷裂。
  • 日本拉麵為啥也能叫拉麵?
    說起日本的代表性食物,除了壽司和天婦羅,拉麵也是少不了要提到的。對於很多日本人來說,拉麵已經不再僅僅是一種食物,而已經成為了他們的一種生活習慣。那麼問題來了,日本拉麵不是拉出來的,為什麼後來這種麵條又被叫做了ラーメン(拉麵)呢?對於這個問題,答案也是眾說紛紜。為此NHK的一檔綜藝節目《チコちゃんに叱られる!》
  • 家·味道 | 秋日,從一碗媽媽做的手工拉麵開始
    家·味道 | 秋日,從一碗媽媽做的手工拉麵開始 2020-09-18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蘭州拉麵機問世 拉麵還是拉麵嗎?(圖)
    工業化生產PK傳統文化制面  拉麵是否「批量」有待市場考驗  蘭州拉麵不僅是蘭州人的,也是中國人的,僅蘭州就有1200家拉麵店。隔著玻璃窗看拉麵師跳舞般揮動著麵筋也是吃拉麵的一大樂事。然而,如果你吃到的拉麵是「機械拉麵」,你還會對拉麵提得起興趣嗎?近日,有人研發出了拉麵機,以替代傳統的由拉麵師完成和面、揉面、拉麵的過程。
  • 日本傳統博多拉麵,為何爆火鄭州?
    關於湫堂關於他湫堂老闆趙一平是位本土地產商人,早年在美國,一次偶然的機會出遊日本,無意間在地下街殘破的拉麵館裡,嘗到了那一口再也無法忘懷的日式拉麵......國內過分本土化的日式拉麵,早已失去了最初的味道,忠實的食客呀,便放棄了光鮮體面地產行業,千裡迢迢返回日本,拜訪了年輕派拉麵冠軍為師,只為把一碗真正的饕餮美食,送到食客們的口中~一滴入魂,匠心相知。湫堂傳承了日本三大拉麵之一:博多拉麵。
  • 如何一次吃遍日本九州所有拉麵?
    極細的麵條也是手工製作的,吸收了雞湯的所有精華,且依然保留了嚼勁。 博多骨湯拉麵~ 做在狹窄的檔口上,師傅現做一碗熱騰騰的博多拉麵,濃厚的骨湯一口讓人滿血復活!如果口味重,還可以試試地獄拉麵,加入了辣椒和紅油,更加鮮香。
  • 在家想吃日式拉麵不會做?簡單4步,您的日式拉麵做好了
    日本已經步中國後塵成為麵食大國,拉麵更被封為他們的「國食」。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日本拉麵,還會推薦一款在家就能輕鬆製作的美味日式拉麵,讓您和家人一飽口福。最初的拉麵是這些來自廣東的廚師,將粵式叉燒簡單加到當時日本主要的麵食——蕎麥麵上。那時這種拉麵被日本人稱為「中國蕎麥麵」。
  • 鳴人最愛的食物,日本拉麵,這五種吃了還想吃
    首先就是離我們最近的日本啦~說到日本的飲食文化,不得不提日本拉麵。日本拉麵在日本是很有代表性的大眾麵食,日本拉麵源自中國,日文為"ラーメン。到日本吃的第一碗麵,結果齁到我懷疑人生,後來得知可以選擇少鹽量,跟奶茶的糖量一個意思。本次老許給大家推薦的是五款各具特色的不同拉麵!希望能有一款適合大家的胃口~第一款:醬油味道的拉麵。哇,這個名字聽起來就令人退避三舍的。
  • 一碗手工拉麵,臨清人大清早的美味!
    對於愛喝面的人們來說,早晨來碗拉麵再好不過了,尤其是三九嚴寒時節。拉麵,一個眾人熟悉的早餐,陪伴我們的時間也很久遠了。說到拉麵,腦海裡就會浮現出一個大碗裡面有湯有面有肉滷。想想不禁咽了下口水。剛到門口,就看到很多顧客在屋內陶醉地吸溜著拉麵。再走近一看 映入眼帘的是兩口大鍋,一個裝肉湯,一個下拉麵。
  • 為啥日本拉麵那麼多人愛?和中國拉麵有啥區別?
    100多年前拉麵由橫濱中華街傳入日本,經過順應日本人口味而進行的一系列改革變遷後成為了這個國家最接地氣、最具代表性的大眾美食。一碗濃湯,粘連著濃湯的每一根筋道的麵條,這還不夠,燻制叉燒肉配上醃製嫩筍,再撒上一把香蔥,馥鬱的滿足感就把你包圍了。再加上溏心蛋、海苔和紅姜,簡直要飛升至仙界,讓人怎能不愛日本拉麵呢?
  • 把日本拉麵館搬到家裡來,這碗拉麵做到了
    說起冬季的治癒美食,無論如何都少不了一碗熱氣騰騰的日式拉麵。 在日本,拉麵是日常生活中最平易近人的食物,每一家拉麵店都是人頭攢動。 一碗熱騰騰的拉麵,完美治癒冬天的小確喪。 我們都知道方便麵的麵餅是油炸的。
  • 專業級別的拉麵製作講解,還有拉麵和面配方比例,零基礎學拉麵
    拉麵的製作關鍵並不僅僅是和面很多人認為,拉麵的製作只要掌握了和面方法和和面配方就可以製作出拉麵了,其實並非這樣,拉麵的製作分為三部分;和面部分,做面部分,拉面部分,其中拉麵的和面部分和拉麵的做面部分,是同樣重要的,而拉面部分其實是最不重要的,所以說在掌握了和面方法和配方的基礎上,同時需要掌握做面部分
  • 學習拉麵 拉麵培訓
    牛肉拉麵大碗好吃。蘭州牛肉拉麵學拉麵過程:從最根底的和面,揉面、拔劑子、拉麵學起,根底學好後,進行煮湯,煮肉、調湯的配方傳授,和新型綠色拉麵劑的運用及炸制辣椒油的製作方法蘭州牛肉拉麵:選面-和面-醒面-溜面-拉麵-煮麵牛肉的滷製,清湯、紅湯的製作工藝,中心調湯工藝等等。